各类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合集下载

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1、耐湿、耐热的物品压力蒸汽灭菌
2、不耐高温、不耐湿热如电子仪器、光
学仪器等物品低温灭菌
3、耐热不耐湿的采用干热灭菌
4、对不耐热、耐湿的首选低温灭菌,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
一用一灭菌
应取消在手术室清洗,由供应室集中清洗
锐利器械(含刀片、剪刀、穿刺针等)
1、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
2、穿刺针内腔用高压(气)水枪冲洗、超声波清洗
1、压力蒸汽灭菌
2、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等灭菌
3、2%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时
一用一灭菌
其它:口圈、注水瓶、连接管、吸引管、吸引瓶等
按照规范在流动水槽内手工冲洗(酶洗、清洗、干燥)
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后备用
口圈一用一消毒;连接管等每日消毒
可以使用一次性口圈
皮肤粘膜
1、压力蒸汽灭菌
2、可选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3、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
一用一灭菌
镀铬器械、眼科精细器械不适宜采用超声波清洗。
腔镜及附件(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胸腔镜、脑室镜、宫腔镜、胆道镜等)
1、所有腔镜都必须拆卸到最小单位进行清洗
2、按照规范使用水枪、气枪
对腔镜进行冲洗、酶洗、
清洗、干燥;
2、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5分钟
3、酸性氧化电位水:适用于胃肠内镜
4、内镜消毒器消毒,详见产品说明书。
清洗用具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
1、消毒液按时测试浓
度并记录,浓度不符随
时更换;
2、消毒浸泡时必须将
内镜孔道注满消毒液
内镜附件:导丝、网篮、导管、细胞刷、异物钳、圈套等
按照规范在流动水槽内手工冲洗、超声清洗机中加入酶洗液超声清洗5-10分钟、高压水枪冲洗、高压气枪吹干

中国药典版灭菌方法

中国药典版灭菌方法

一、湿热灭菌法本法系指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该法灭菌能力强,为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药品、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以及其他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均可采用本法灭菌。

流通蒸汽不能完全杀灭细菌孢子,一般可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

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121℃*15min、121℃*30min、或116℃*40min的程序,也可采用其他温度和时间参数,但必须保证物品灭菌后的SAL《10-6。

对热稳定的物品,可采用过度杀灭法,其SAL应《10-12。

热稳定性较差产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指灭菌温度为121℃,生物指示菌的耐热参数D值为1分,灭菌温度系数Z值为10.0℃时的标准灭菌时间(121℃下计算的微生物等效灭活率)]一般不低于8min。

如产品的热稳定性很差时,可允许湿热灭菌的F0低于8,此情况下,应在生产全过程中,对产品中污染的微生物严加监控,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确保被灭菌产品达到无菌保证要求。

采用湿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不能排列过密,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湿热灭菌法应确认灭菌柜在不同装载时可能存在的冷点。

当用生物指示剂进一步确认灭菌效果时,应将其置于冷点处。

本法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二、干热灭菌法本法系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物质的方法。

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灭菌的物品灭菌,如玻璃器具、金属材质容器、纤维制品、固体试药、液状石蜡等均可采用本法灭菌。

干热灭菌条件一般为160~170℃*120min以上、170~180℃*60min以上或250℃*45min以上,也可采用其他温度和时间参数。

应保证物品灭菌后的SAL《10-6。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灭菌是指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物体中的微生物杀灭或去除,以达到无菌状态的过程。

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灭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6种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辐射灭菌、化学消毒、滤过灭菌和辐射灭菌。

首先,高温蒸汽灭菌是指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耐热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皿等。

其原理是高温蒸汽能够迅速渗透物品表面,将微生物迅速杀灭。

在医疗设备灭菌中,高温蒸汽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其次,干热灭菌是指利用高温干热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耐热但不耐潮湿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皿等。

其原理是高温干热能够将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达到灭菌的效果。

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干热灭菌对器皿进行消毒。

紫外线辐射灭菌是指利用紫外线的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的物品,如实验室的工作台面、空气中的微生物等。

其原理是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生殖能力,达到灭菌的效果。

化学消毒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物品进行消毒。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高温、不耐紫外线的物品,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实验室的工作台面等。

常见的化学消毒药剂包括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其原理是化学药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滤过灭菌是指利用微孔滤膜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液体物品,如药品、培养基等。

其原理是微孔滤膜能够阻隔微生物,使其无法通过,达到灭菌的效果。

在生物制药领域,滤过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最后,辐射灭菌是指利用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物品,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某些食品等。

常见的辐射包括γ射线、X射线等。

其原理是辐射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达到灭菌的效果。

总的来说,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物品和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以确保物品达到无菌状态,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科室中常用用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科室中常用用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一、概述在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中,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科学、规范的消毒灭菌工作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围绕科室中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常用消毒灭菌方法1. 高温高压灭菌高温高压灭菌是指利用高压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的方法。

它是目前医疗机构最常用的物品灭菌方法之一。

此方法操作简便,灭菌效果好,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

常见的高温高压灭菌设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高温高压灭菌器等。

2.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药剂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药剂有过氧化氢、乙醛等。

化学灭菌可以对一些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可靠。

不过,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时间,避免残留物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的方法。

它适用于对一些较为平整、不易受潮湿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但紫外线只能杀灭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原体,对于物件内部的细菌和病毒杀灭效果较差。

4. 过滤灭菌过滤灭菌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液体通过灭菌滤器进行过滤,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对高温、高压敏感的溶液或液体药剂等的消毒处理。

5.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的方法,其常见的辐射源有γ射线、X射线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一些耐受辐射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三、消毒灭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形态和材质进行选择,合理灭菌处理,确保消毒效果。

2. 严格控制消毒时间和浓度无论是高温高压灭菌、化学灭菌还是其他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消毒时间和浓度,避免消毒不彻底或药剂残留。

3. 确保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对于高温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等,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良好。

4. 对不同材质物品采用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材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根据其耐受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消毒灭菌方法

消毒灭菌方法
食品加工设备在每次使用后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消 毒,以确保食品不受污染,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包装消毒
食品包装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以杀灭 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储存环境消毒
食品储存环境需要定期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的 滋生和传播,保证食品安全。
环境领域消毒灭菌应用
公共场所消毒
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空调系统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 的传播,预防疾病感染。
超声波消毒灭菌法
超声波清洗机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和消毒,适用于医疗器械、手术器械等。
超声波雾化器
利用超声波雾化器将消毒液雾化后对空气进行消毒,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适用于手术室、ICU等。
02
化学消毒灭菌法
气体消毒灭菌法
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法
使用环氧乙烷气体对物品进行消毒。
甲醛气体消毒法
使用甲醛气体对物品进行消毒。
过氧化氢气体消毒法
使用过氧化氢气体对物品进行消毒。
液体消毒灭菌法
含氯消毒剂
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物品进行消 毒。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使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物品进 行消毒。
酒精类消毒剂
使用酒精类消毒剂对物品进行消毒 。
固体消毒灭菌法
01
02
03
干热法
使用干热法对物品进行消 毒。
压力蒸汽灭菌法
使用压力蒸汽对物品进行 灭菌。
低温蒸汽甲醛熏蒸消毒法
01
02
适用范围
优点
常用于医院内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的消毒灭菌。
具有穿透性强、消毒灭菌时间短、效 率高、环保等优点。
03
缺点
使用时需严格控制甲醛的用量和使用 时间,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 该方法不适用于对甲醛过敏的人群。

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
一、物理方法
1.干热灭菌法:利用高温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一般在160℃下持续1-2小
时,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芽孢等。

此方法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等物品的灭菌。

2.湿热灭菌法:利用高温湿度的蒸汽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通常在121℃下
持续30分钟,也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此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塑料、橡胶、玻璃器皿等。

3.过滤法:通过物理手段将微生物从空气中或液体中分离出来,主要用于空
气或液体中微生物的分离和去除。

二、化学方法
1.化学药剂灭菌法:利用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常用的化学药剂有
甲醛、乙醇、次氯酸钠等。

此方法适用于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

2.熏蒸法:将具有杀灭作用的化学气体导入密闭的空间,使其杀灭空间内的
微生物。

此方法常用于仓库、车厢等场所的消毒。

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某些微生物本身具有的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如乳酸菌、霉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某些抗菌物质,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生物方法常用于食品保存、生物防治等领域。

四、辐射方法
辐射方法主要包括紫外线照射和臭氧照射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利用紫外线和臭氧具有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辐射方法常用于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方面。

以上就是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的简要介绍,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用灭菌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高压蒸汽灭菌,水溶液、药剂、玻璃、培养基、无菌衣、胶塞、医院实验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传染性医疗废物灭菌。

干热灭菌,不耐湿热或不能被湿热穿透的物品(如粉剂,油剂,锋利器械,硅胶假体,电子仪器等),以及除热原。

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大多数医疗材料和聚合物(如塑料、橡胶等),带管腔型器械,适用于纤维素如纸类等,温度敏感材料。

不能对液体、油剂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且抗氧化的物品和多数医疗器械;不能对长管腔表面或带隐藏表面的物品灭菌,不适用于纤维素(如纸纤维、醋酸纤维素)、棉麻、天然橡胶和液体。

臭氧灭菌,水溶液、药剂、玻璃、培养基、无菌衣、胶塞、医院实验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传染性医疗废物灭菌。

辐照灭菌,低温灭菌,可以对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香料、生物制品、食品和消费品进行消毒。

一般进行一次性灭菌,不能对同一物品重复多次辐照。

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重复使用无菌物品及器械:使用方法.清洗流程正确,消毒灭菌达标,标识清楚。

体温表消毒方法:1.每周浸泡用肥皂水清洗两次(周一、周四),用0.02%络合碘浸泡,不填加,每周更换两次。

2.遇有传染病人用过的体温表,需用0.02%络合碘消毒半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放入0.02%络合碘浸泡。

3.病人处不可放置体温表,随用随取,及时消毒。

4.每月监测体温表检测,并登记。

方法如下:将体温表中的汞柱甩至35℃以下,放入36℃以上、42℃以下水温中浸泡3分钟,取出后体温表中汞柱误差在0.2之间为合格。

血压计终末消毒方法:1.污染的血压计袖带使用0.05%有效氯即刻消毒,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污染的血压计用0.05%有效氯擦拭消毒。

2.无法撤掉的要关闭阀门后,再进行消毒。

3.传染病人固定专用血压计,定时每周消毒一次。

4.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方法如下: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后晾干,再用紫外线双面消毒半小时。

简易呼吸器消毒:1.接口与面罩用酒精擦拭,球囊污染用肥皂水清洗。

2.人工呼吸器使用后消毒,避污保存。

3.气管插管导丝使用后灭菌保存。

便器消毒:1.浸泡便器消毒液每日更换,配置成0.1%有效氯完全浸泡再消毒液中,一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2.公用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后及时晾干备用。

3.自备便器每周集中消毒一次。

止血带消毒:止血带消毒液每日更换,配置成0.05%有效氯,每次使用后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半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雾化器消毒:1.使用后用0.05%有效氯擦拭,管道每次使用后用0.05%有效氯消毒半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2.一次性雾化管道每次使用后清洁,需60℃以上热水冲洗,面罩避污保存。

氧气用品消毒:长期吸氧时,湿化瓶、管道每天消毒一次,使用0.05%有效氯消毒半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鼻导管接头避污保存。

扫床毛巾消毒:需一床一巾,使用后用0.05%有效氯消毒半小时,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引流管、引流瓶等(一用一灭菌)、三联瓶(一周灭菌二次)。

2.煮沸消毒法:暖水瓶塞(终末消毒)、奶瓶、塑胶奶头、毛巾、配奶器等(一用一消毒)、擦手巾(一日一消毒)。

3.干热消毒:油、粉、膏等首选,玻璃、搪瓷等耐高热物品也可选用。

4.清洗:可以由洗衣班完成。

这类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

如:口罩、隔离衣(一用一消毒,浸湿或脏污时随时更换消毒;如有特殊要求可送供应室灭菌处理)、工作服、床单、被套、枕套、帽子、血压计袖带等(一周一消毒,脏污时随时更换消毒或清洗)、擦手巾(一日一消毒)。

5.物理通风:室内空气无明显感染症病人污染时,每日物理通风两次(上下午),一次20―30min;有感染症病人污染时,每日或终末用紫外线灯照射或臭氧消毒。

6.消毒液浸泡法:体温计、止血带、肛管、胃肠减压器、洗胃管、简易呼吸气囊、器械清洗桶、砂锯、弯盘、治疗盘、手套、拖布、抹布(一用一消毒)、吸引器的贮液瓶和塑胶管、输液网兜、输液牌、隔离鞋、氧气通气橡胶管、污物桶、痰盂、肥皂盒、洗手池、水槽(一周一消毒)、呼吸机及麻醉机管路、雾化器、湿化瓶、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一周一消毒,
连续使用的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

7.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适用于以下物品:通气管(一周一消毒,连续使用的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湿化瓶干燥扭紧备用)、治疗台、喷雾器、耳镜、电耳镜、额镜、咽喉镜(一用一消毒)、吸引器表面、听诊器、病历夹、电话机、血压计不可接触水部分、墙壁、门窗、冰箱、显微镜、急救柜(一周一消毒,脏污时随时消毒)、新生儿洗澡凳、办公桌、办公椅、门把手、治疗车、推车、病床、诊察床、产床、手术床、轮椅、床头柜、水龙头、地面(一日一消毒,脏污时随时消毒)、暖水瓶(终末消毒)。

8.喷洒法:墙壁、地面等物体表面(脏污严重时)。

9.干粉消毒法:一般使用漂白粉,适用于病人的呕吐物、体液、血液等量较大时,局部消毒处理后再进行拖擦清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