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及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Microsoft Word 文档
先兆早产临床护理

先兆早产妊娠28~37周的尚未成熟胎儿,称为早产儿。
1卧床休息,观察宫缩、胎心等情况,避免滥用镇静药物。
2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尽量避免手术助产(胎头吸引器、产钳),第二产程必开术。
3为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可在产前给产妇注射维生素K34mg肌肉注射。
4胎儿娩出后,要等脐带搏动停止后在断脐。
5早产儿应注意保暖、静卧、用预防颅内出血药物及抗感染药物。
6早产儿送入新生儿科时,严格交班,避免发生意外。
先兆早产妊娠不满37周,出现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宫口开大等早产症状,为先兆早产。
1.以保胎为主: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和孕期卫生指导。
给予对胎儿适量的镇静剂、孕激素、宫缩抑制剂、中药等。
宫颈松弛者做好宫颈环扎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初孕妇出现先兆早产的征兆后,由于知识缺乏,常会下意识地把一些相关的事情与早产联系起来而产生自责感。
由于妊娠结果的不可预知,常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尤其是曾经早产过且早产儿不能成活的孕妇,表现更加明显,导致他们精神处于抑郁状态,护士应积极给予安慰,用健康、乐观的语言和心态去影响和开导她们,耐心解答孕妇疑问,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同时争取丈夫、家人的配合,减轻孕妇的负疚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保胎治疗。
也要避免为减轻孕妇的负疚感而给予过于乐观的保证。
2.一般护理:卧床休息为先兆早产处理有效方法之一。
高危孕妇需绝对卧床,以左侧卧位为宜,可减轻下腔静脉的受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自发性宫缩,并可缓解子宫右旋状态,增加子宫血液循环量,改善胎儿供氧及营养代谢,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避免诱发宫缩的活动,如抬举重物、性生活等,慎作肛查和阴道检查等。
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安静,病室空气新鲜,做好相应的生活护理。
坚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情绪,因精神紧张一方面可引起全身小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另一方面紧张所致的睡眠障碍也可加重病情的进展。
每隔2~4小时监测胎心1次,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定时观察胎动情况,密切观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及自觉症状。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一)产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分娩前护理】1) 热情接待孕妇入院,介绍病室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测量生命体征、磅体重并询问病史,连同病历送入待产室进行产科检查,做好各项记录。
2) 通知当班医生,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及胎心监护。
3)嘱孕妇尽量左侧卧位,注意休息。
4) 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如有胎动过多或过少及时报告医生5)指导孕妇进营养丰富的饮食,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铁、钙、纤维素,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
6)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7) 观察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讲解分娩配合、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
9) 如剖宫产则按剖宫产术前护理。
【分娩后护理】1) 产妇返回病房,当班护士应与助产士做好床旁交接,了解分娩过程,按摩子宫,协助产妇卧床休息。
2) 观察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情况。
产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按摩子宫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鼓励产妇多喝水喝汤,产后4-6小时协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导尿。
4)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体温超过37.5'C以上者每日测四次,连续三天平稳后改每日一次5)指导产妇每日会阴清洗二次,保持会阴清洁。
6)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如异常报告医生。
7)嘱产妇早开奶,做好乳房护理。
8) 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协助必要的生活护理。
9) 剖宫产按剖宫产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1) 宜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素食物,多喝汤类饮食。
2)室温宜22—24℃,相对湿度50%—70%, 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 指导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知识。
4) 指导新生儿护理方法,如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新生洗浴等。
5) 保持外阴清洁及个人卫生,每日会阴清洗。
6)产后42天禁止性生活及盆浴,42天后采取避孕措施,指导产妇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一般顺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半年可以放环避孕。
7) 嘱产妇于产后42天携婴儿回医院进行产后健康体检。
先兆早产的护理

先兆早产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可致早产的高危因素。
2、核实孕周,评估胎儿成熟度,观察宫缩及宫颈扩张情况,确定早产进程。
二、护理措施
1、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指导,孕妇加强营养,保持平静心情。
2、高危孕妇必须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
3、药物治疗的护理主要为抑制宫缩,于此同时,还要积极控制感染和并发症。
4、预防新生儿合并症,应每日行胎心监护,有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如早产已不可避免要及时为分娩做准备,应尽早决定合理分娩的方式。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告知孕妇药物作用、副作用。
2、教会孕妇自测胎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若早产已不可避免要为早产做准备,应尽早决定合理分娩的方式,尽可能缩短产程。
2、预防新生儿并发症发生。
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概述]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期间终止妊娠者,称早产,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
[ 护理诊断]
1.自理能力缺陷与病情需要卧床休息有关
2.胎儿受伤的危险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与病情观察
1、按产前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尽量不做或少做腹部、肛门检查,必要检查时动作应轻柔。
3、胎膜早破,按胎膜早破护理常规。
4、孕28周前每日听胎心1~2次。
7、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宫口开3cm以上应送产房待产,初产妇宫口开全应行会阴切开,缩短第二产程。
(二)用药护理
5、遵医嘱给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6、有宫缩者报告医生,按医嘱给硫酸镁或安宝等抑制宫缩,注意控制药物滴速。
使用硫酸镁应注意孕妇的膝腱反射、呼吸、尿量、血压情况;使用安宝注意观察孕妇心率。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第一篇: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见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二)病情观察:1.观察早产儿的精神状况及拥抱、吸吮、吞咽等反射是否正常,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及暖箱使用的情况,吸氧的方式及氧流量情况。
2、观察早产儿呼吸、心率、血压的情况,每2h记录一次,观察早产儿呼吸速率、节律,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及暂停、周期性呼吸等症状,观察早产儿有无心率紊乱、血压降低等变化。
3、观察早产儿的皮肤有无黄染、皮疹等,观察脐部情况进食的状态,有无拒乳、吸吮无力等情况。
(三)症状护理:1、保暖: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应置于暖箱中,箱温保持在32℃,湿度保持在55-65%,体重小于1000克时,箱温保持在34-36℃。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防窒息,必要时,给氧并观察呼吸情况。
3、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病室每日用空气消毒2次,早产儿每日沐浴次,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做好脐护理,保持脐部干燥,使用暖箱的早产儿日对暖箱进行擦拭消毒一次,患儿出箱后进行终末消毒。
4、输液护理:早产儿应根据其体重及喂养的情况,控制其输液的量和速度。
(四)营养与饮食护理: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对于无法进食的早产儿给予鼻饲,无法从胃肠中给予营养的,应及时给予胃肠外营养,在给予静脉高营养时,应保护早产儿的血管,防止液体外渗,并根据高营养液成分给予避光输液。
(五)药物治疗护理:1、补充维k1,1mg连用三天,15天后加用维a和维d,早产儿可根据情况适当加量,四周后补充铁及维e和叶酸。
2、对于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可给氨茶碱静滴,负荷量5mg/kg,维持量2mg/kg.(六)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对早产儿进行抚触,给予一定的皮肤安慰,向家长讲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缓解家长焦虑及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促进早产儿康复。
第二篇:早产儿个案护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于早产儿患儿病例作者:王 ** 学历:大专科室:新生儿科职称:护士评阅人:邱** 职称:护师评阅时间:2017/8/20对一例早产儿患儿的护理体会王** 前言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一)早产儿室条件应与足月儿分开,除具备足月儿室的条件外,还应具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辐射床、微电脑输液泵、吸引器、复苏囊等设备。
室温应在24-26℃,相对湿度55%-65%。
晨间护理时,室温应提高到27-28℃,以防受凉。
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管理,工作人员相对固定,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
(二)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多体温低,因此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出生胎龄、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体重<2000g者,应置暖箱中保暖,并注意选择适中温度;体重>2000g者,可在箱外采取头戴帽等保暖措施。
如采血等必要操作,应尽量在远红外辐射保暖下进行。
(三)呼吸管理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
有缺氧症状者可给予氧气吸入。
一般主张间歇低流量吸氧。
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而定,尽量避免高浓度或长时间吸氧,以预防氧疗并发症发生。
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拍背以刺激呼吸或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等处理,必要时用氨茶碱静滴或机械正压通气。
(四)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比足月儿更低,消毒隔离要求更高。
早产儿室内空气最好净化,工作人员要强化洗手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禁非本室人员入内,注意接触病人用品、仪器设备的消毒,防交叉感染发生。
(五)喂养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差,因此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喂养。
早产儿生后尽早喂养,以防低血糖、脱水发生。
喂奶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腹胀为原则(见下表)。
吸吮或吞咽差者,可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水量、磅体重,以便及时调整补充营养。
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
因此,还应补充维生素A、C、D、E和铁剂等物质。
早产儿喂养表(六)观察病情变化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基本功能不完善,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呼吸暂停。
除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外,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积极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哭声、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反射、进食、有无腹胀及大小便等情况。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早产的原因,胎龄,体重。
2、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
3、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变化。
4、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1、保持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2、保持中性温度:使用远红外抢救床或暖箱,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温度并每准确记录.3、出暖箱者予戴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4、操作集中进行以避免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
5、每日脱去衣服同一时间同一秤测量体重,并正确记录出入量6、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全胃肠外营养疗法、鼻饲;每小时评估1次静脉注射部位,如发生外渗等情况及时处理。
7、遵医嘱予以经口进食(母乳最佳,不能母乳喂养者早产儿配方奶),不耐受或吸吮能力差者予以鼻饲,少量多餐。
8、将早产儿与可能患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分开;专人护理,接触患儿前后均应严格洗手,必要时带手套操作,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
9、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正确设置报警范围,严密监测HR、R、氧饱和度;呼吸暂停者给予托背、弹足底、吸氧处理,必要时予以呼吸机维持。
10、严密观察呼吸状态,频率、深度、鼻翼煽动、呻吟、三凹症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禁忌过高的氧浓度,预防氧疗并发症。
11、每3小时更换尿布时评估皮肤及粘膜情况,有变化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根据要求及患儿耐受情况(除非禁忌),每2小时变化1次体位。
1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观察评估静脉注射部位,防止外渗,及时处理;氧饱和度探头至少每2小时更换位置防止压疮。
健康指导1、听取父母诉说,提供有关信息,用通俗的言语解释病情.2、讲解并示范婴儿的护理技术;告知父母有如下异常应及时就医:体重减轻或不增加、喂食困难、发热、呼吸困难、昏睡、肌肉抽动、颤抖。
早产护理常规

早产护理常规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生命体征情况、心理状况。
2.评估可致早产的高危因素,孕前及孕期疾病;最近的活动、饮食、两便、心理状况用药及药物过敏史。
3.评估孕龄、宫高、腹围、胎心、宫缩及阴道流血、流液情况。
4.了解彩超、NST、实验室检查结果。
5.评估产妇对早产的认识。
【护理措施】1.休息与饮食护理(1)镇静休息:卧床休息,可取左侧卧位,减少自发宫缩。
对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遵医嘱服用安定,保证充分休息。
(2)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鲫鱼汤、骨头汤、牛奶、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等。
2.心理护理:讲解情绪与保胎的关系,予以疏导,使其保持最佳心态。
3.用药护理(1)安宝治疗护理:①治疗前常规做胎心监测、查心电图,讲解用药的重要性、治疗效果、可能的不适,让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严禁自调给药速度;②用药中侧卧位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用生理盐水穿刺成功后,以15ml/h起用药,每10分钟递增15ml/h;每次调节滴速前观察宫缩强度、频率、胎心变化及阴道流血情况,最大流速≤105ml/h;孕妇的心率须<140次/分钟;③不良反应的处理:出现恶、呕吐时,选择易消化半流饮食,少量多餐,辅以新鲜水果、多饮开水;出现心慌症状时,左侧卧位,低流量吸氧,调慢滴速;若出现手震颤,停用安宝针,改用口服;④遵医嘱定时监测血糖。
(2)硫酸镁治疗护理:①使用前及过程中应确认膝腱反射存在,呼吸频率>16次1分,尿量≥17ml/h或≥400ml/24h;②备10%葡萄糖酸钙10ml;③如发生硫酸镁中毒,遵医嘱立即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推注时间5~10分钟,必要时每小时重复一次,直至呼吸、排尿、神经抑制恢复正常,但24小时内≤8次;④出现发热、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痛、视力障碍、嗜睡、乏力、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4.促胎儿肺成熟治疗及护理遵医嘱吸氧2次/天(每次30分钟),定期听诊胎心,教会孕妇自数胎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护理常规
娩出妊娠28~37周的尚未成熟胎儿,称为早产儿。
1卧床休息,观察宫缩、胎心等情况,避免滥用镇静药物。
2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尽量避免手术助产(胎头吸引器、产钳),第二产程必开术。
3为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可在产前给产妇注射维生素K34mg,肌肉注射。
4胎儿娩出后,要等脐带搏动停止后在断脐。
5早产儿应注意保暖、静卧、用预防颅内出血药物及抗感染药物。
6早产儿送入新生儿科时,严格交班,避免发生意外。
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妊娠不满37周,出现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宫口开大等早产症状,为先兆早产。
1.以保胎为主: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和孕期卫生指导。
给予对胎儿适量的镇静剂、孕激素、宫缩抑制剂、中药等。
宫颈松弛者做好宫颈环扎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2.一般护理:据病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或头低足高位,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禁止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减少刺激。
3.心理护理:宣传精神因素对恢复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孕妇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病情。
提供精神支持,解除家属和孕妇思想顾虑,增强保胎信心。
4.观察病情:随时评估病人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若流血量超出月经量或阴道有组织物排出,及时通知医师并保留组织物送病理检查。
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者,按医嘱监测呼吸、脉搏、尿量及膝反射
5.健康指导:多进食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以防便秘导致宫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