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小学六上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卷(卷面分5分)姓名班级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计31分)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增加材料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有、、等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V”“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的组合,它有承载压力大特点,而且不产生的力。
6、很多生物的身体部位有拱形结构。
比如,人体的、、等部位有拱形结构的保护,还有贝壳、、等也有拱形结构。
7、高塔稳固的原因是:、、等。
8、建筑物中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斜杠使长方形的框架变成了形,三角形具有,从而使框架更牢固。
9、桥根据建造桥的材料分,有混凝土桥、、、等;根据桥梁的结构分,有框架桥、、等。
10、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抵消拱的推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计20分)()1、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仅仅是为了美观。
()2、两张纸的抵抗弯曲的能力一定比一张纸强。
()3、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4、三角形框架比长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能承载很大压力。
()6、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7、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是上面小、重,下面大、轻。
()9、厚度和宽度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的影响是一样大的。
()10、葱管状的叶子,使它既结实又轻巧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0分)1、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2、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去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 ________ 的材料(柱子)和 _______ 的材料(横梁)支撑 住的。
它们受压时, ______ 比 _____ 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 ___________ 抗弯曲能 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拱形可以向 ______ 和向 ______ 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3、根据建造桥的材料来分, 有 _______ 桥、 ______ 桥、 ______ 桥;从桥梁结构的不同; 从桥梁结构的不同情况来分,有 ________ 桥和 ______ 桥。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
它有拱形 ____________ 的特点,而且 _____________ 。
5、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
人的头骨近似于 ______ ,可以很好地 ______ ;_拱形 ____ 的 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 ______ ;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_______ , 足拱可以更好地 ___________ 。
6、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_________ 。
7、我们在生活中到处用到空心管,这是因为空心管不但 ________ 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 以输送 _____ 和 ____ 。
8、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9、为了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10、不同形状的横梁是通过减少了材料的 _______ 但却增加了材料的 ______ 。
11、我们知道圆顶形的建筑物比较坚固, 如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也知道了框架 结构的高塔比较结实不易变形,如 ________________ 。
用不同结构造的大桥更为牢固,如o、单项选择题。
4、设计建造各种桥梁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测验题目1. 简述态度,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什么是自然灾害?- 社会中有哪些可控制的安全隐患?- 人们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自己?2. 判断题:(5分)- 自然灾害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所以它可以完全避免。
()3. 选择题:(10分)- 以下哪项是自然灾害的示例?a) 污染b) 飓风c) 交通堵塞4. 解答题:(10分)-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洪水灾害。
5. 案例分析:(20分)请阅读以下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某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地震。
地震造成房屋倒塌,道路裂开,人员伤亡严重。
政府迅速行动,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并为灾民提供了临时避难处和食品救助。
- 请问这是一种什么自然灾害?- 请列举三种可能导致地震的原因。
-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帮助灾民?答案1.-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 可控制的安全隐患包括交通事故、火灾、电气事故等。
-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应该迅速避难到安全地点、听从救援人员指导并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2. (x) 自然灾害不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所以它无法完全避免。
3. (b) 飓风4. 洪水灾害是指大量雨水或河水溢出堤坝,引起低洼地区积水的自然现象。
造成洪水的原因有暴雨、台风等。
5.- 这是一种地震灾害。
- 导致地震的原因可能有地壳运动、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 政府可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临时避难处和食品救助,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以教材为准。
六上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一、填空题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
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放大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论证)的过程。
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6、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它光则被它吸收了。
7、五彩玻璃具有神奇的(变色)效果、调光玻璃根据需要调节(透明程度),从而改变透进光的强度。
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
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9、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是由(阳光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
传导器由(电脑 )控制,阳光接收器安装在(屋顶 ),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
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等。
10、美国研制开发的“(太阳能窗)”,是由嵌入两个大玻璃天窗的多个透明塑料板构成的。
每个小塑料板都有几十个小金字塔的模块。
12、1870 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共3套-精品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o2.火山是由于地下沿着地壳的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3.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4.20世纪70年代以前,摄影师在上拍摄地貌。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更O5.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主要由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o6.在长期的南水冲刷、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作O7.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发生的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2分)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 D.杨利伟2.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A.1967B.1976C.1980D.19783.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14的是我国字航员(A.杨利伟B.聂海胜C刘洋D.沈括4.关于火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B.火山周围不会形成温泉C.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地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D.火山喷发不可预测,也没有任何征兆5.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东高西底呈阶梯状分布C.基本上一马平川,没有太大的变化D.时高时低,无规律分布6.海边礁石是什么力量形成的(A.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B.海浪的冲击C.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D.强风的作用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1.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地球内部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人类活动2.地震来临时,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有()A.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B.就近躲在桌子、床等比较结实的物体下面C.躲入卫生间、厨房、墙角等空间较小的又有通气管道的地方D.在学校上课时,由于人多,逃跑慢时就跳楼3.关于地表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 .地球仪上,地球的两极是白色的,说明那里是冰川。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
自测题
姓名班级分数
一、填空题(20分)
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撰写的()一书问世,它宣告()学说诞生。
2、地球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引起的。
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转。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小时。
4、当北京为正午时,夏威夷岛是(),纽约是()。
5、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
6、北京时间是在陕西省浦城县境内的()计算和发布的。
二、列举题(每类列举三例,6分)
1、夜间开花的植物:
2、夜间活动的动物:
三、连线题(4分)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提出太阳中心学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现植物生理节律
四、问答题(30分)
1、我国冬天,为什么北方比南方冷?
2、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
3、夏天,下午6点钟从北京乘飞机到新疆乌鲁木齐需2.5小时,天还未黑,这是为什么?
五、动手做(40分)
1、“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是你做过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你做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是:
(2)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情况有:
2、下表是某小学气象小组连续两天在每天六个不同时刻,测量的气温数据。
请绘制曲线图(不同日期,用不同颜色绘制),并根据曲线图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
(20分)
(1)绘制曲线图
(2)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况:
3、请以研究自己身高在白天和夜晚有没有变化为例,写一个研究方案。
(10分)。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8、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杂牌(日落时)定观察,下半月在(日出时)定时观察9、月球明暗两部分持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11、月球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1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小组同学对我的评价是()(填优、良、一般〈下同〉),老师对我的评价是(),家长对我的评价是()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2、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3、月球上能够长植物(×)4、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5、月亮能够自己发光(×)6、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7、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8、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你认为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C、月球能够发光D、月球表面很平坦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C)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B、月球上没有岩石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D、月球上有水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B)A、先大后小B、先小后大再变小C、先亮后暗D、先暗后亮4、月相的成因是(D)A、地球自转B、月球自转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C)A、美国人B、英国人C、苏联人D、中国人6、用肉眼观察月亮能够看到(C)A、月亮像一个盘子B、月亮上有人C、什么都看不到D、能够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7、你认为对的描绘是(A)A、月球比地球小B、月球比地球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四、问答题1、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流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2、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4、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不在同一个位置,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且自西往东,地球自东往西自传,所以月球出现东升西落现象)5、在一个月内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从农历初一到农历月底,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渐由西向东移动的——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是因为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而形成的)7、我国古代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传说故事是什么?(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8、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带上空气、水、充足的食品;穿上既保暖又防寒的衣服;佩带防辐射的用具;携带科学研究的相关仪器等)五、实验技能题1、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同一天晚上,月球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参考问答题“4”的答案)2、完成课本P18下的表格(略)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有。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试卷(带答案) 青岛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1、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而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他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产生新物质2、蜡烛燃烧时,会产生新的的物质——二氧化碳。
3、食盐放入水中,一会儿就看不到了,这是因为食盐溶解到水中的缘故。
4、玻璃这样的物体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
食盐的变化属于可逆变化,水泥的变化属于不可逆变化5、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6、金属在盐水中比在空气中生锈速度要快。
7、物质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有利也有弊。
二、判断1、鸡蛋变质了,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它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玻璃破碎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而木材变为桌椅后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这两个变化性质相同。
(×)3、给铁涂上油漆是为了让金属隔绝空气,防止铁生锈。
(√)4、空腹最适宜喝牛奶。
(×)5、橘子汁与牛奶同时饮用,对人的身体没有坏处。
(×)6、空气干燥能减缓金属生锈。
(√)7、金属在真空中不易生锈。
(√)三、选择1、木材燃烧①产生新的物质。
①能②不能2、水泥加水后,就②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①能②不能3、铁钉在②的环境下容易生锈。
①干燥②潮湿4、③适宜饮用牛奶。
①早上②中午③睡觉前5、我们捏面人时,只是面的②发生了变化。
①性质②形态6、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产生新的物质,对我们的生活③。
①有利②有害③有弊有利6、木材燃烧、金属生锈是物质的①发生了变化。
①性质②形态五、小发明:发明生活用的胶水,写出使用材料名、方法步骤、发明结果、发明感受。
准备:40mL脱脂牛奶、10mL醋、纱布、小苏打、透明杯子1个。
(1)、将40mL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中,加入10mL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2)、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六(2)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和横放的支撑住的。
它们受
压时,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这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增加或改变等
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
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和向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5.圆顶形可以看成的组合,它有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的
力。
6.很多生物的身体部位有拱形结构。
比如,人体的头骨、、等部
位有拱形结构的保护。
7.高塔不易倒的特点是:、、等。
8.建筑物中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形
和四边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
2.用两张纸搭一座“平桥”一定比用一张纸搭的“平桥”承受的压力要大。
……()
3.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和轻重都相同的桥梁,如果跨度相同,拱桥和平桥的承重能
力也一样。
………………………………………………………………………()
4.三角形框架比长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
6.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
7.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纸的厚度增加一倍,它的抗弯曲能力也增强一倍。
……………………………()
9.增加纸片的宽度比增加纸片的厚度更能增大纸片的抗弯曲能力。
………()
10.葱管状的叶子,使它既结实又轻巧。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2.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A、正方体
B、长方体
C、球形
3.铁路上钢轨做成“工”字形的目的是()。
A、便于安装
B、美观
C、增加抗弯曲能力又节省钢材
4.下列不易变形的框架是()。
A、B、C、D、
5.下列物体中利用到圆顶形原理的是()。
A、汽车方向盘
B、安全帽
C、铁塔
6.下列三种形状中,()是增强抗弯曲能力最弱的。
A、 B、 C、
7.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立着放
C、斜着放
8.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A、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的
B、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9.跨度很大的桥经常采用的结构是()。
A、拱桥
B、石板桥
C、钢索桥
10.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入自来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
A B C
四、连线题。
(每线1分,共6分)
1.连接原理与物品
拱形鸡蛋
圆顶形赵州桥
球形中国国家大剧院
框架结构埃菲尔铁塔
2.将下面有关桥的特点和它们的名字用直线连接。
斜拉式索桥在河床上搭建桥柱或桥墩,盖上石板、木板或水泥平板
悬挂式吊桥用若干股绳索或钢索连接山谷之间,在下方钢索上铺上桥板立柱式平桥用钢索将桥面的重量传递给索塔,再由塔身传至地面
五、画图题。
(共12分)
1. 请画箭头解释拱形能承受更大力的原因。
2. 只用4根斜杆,怎样才能使正方体框架尽可能的坚固?(请画图表示)
3.右图中的桥应用了《形状和结构》单元
中的哪些抗弯曲的科学原理?(找出并在
图上注明,至少2个)六、实验题。
(共22分)
1.根据下表中提供的实验记录进行填空。
(10分)
(1)这组同学研究的是材料的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2分)(2)必须控制相同的量有:等。
(至少写2个,2分)
(3)此实验中,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是用来表示的。
(2分)(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请写明:有无关系?什么样的关系?):。
(4分)2.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等。
(12分)
研究的问题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我的猜想
需要的材料
需要改变的条件
保持不变的条件
实验步骤
材料厚度1倍厚度2倍厚度3倍厚度4倍厚度
承受的垫圈个数2个5个9个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