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古代汉语作业[1]1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
北语19春《古代汉语》作业1234满分答案

北语19春《古代汉语》作业1234满分答案19春《古代汉语》作业1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
A.诸侯之币重,XXX病之B.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正确答案:A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A.鼻涕和眼泪B.眼泪C.眼泪和鼻涕D.鼻涕正确答案:B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众若眉而B.间益逐鸟C.初齿网休D.牧采取射正确答案:D律诗一般可分为四联,关于这几联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第一句为首联B.第二、三、四句为颔联C.第六、七、八句称尾联D.每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为对句精确谜底:D以下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吾日三省吾身B.往之女家C.XXX以其君霸D.师之所为,XXX精确谜底:A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载”的意思是。
()。
A.开始B.栽种C.和煦D.记载正确答案:A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A.双兔傍地走B.XXX败,XXX出走于外C.XXX而还走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正确答案:B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词义扩大B.词义减少C.词义转移D.词义稳定正确答案:B下列句子中的“号”,当“名称”讲的是()。
A.XXX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B.何不号于国中C.事业不同,名声异号D.赐号称王正确答案:CD选出XXX的作品()。
A.XXX,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我见XXX妩媚、见我应如是D.凭谁问、XXX老矣,尚能饭否?正确答案:AB五言律诗的平仄花式有()。
A.仄起平收B.仄起仄收C.平起平收D.平起仄收正确答案:ABCD下列各字属于会意字的是()。
A.政B.采C.伐D.秉精确谜底:BCD指出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是。
A.志——誌B.遁——遯C.煙——烟D.敛——殓正确答案:BCXXX是“春秋五霸”之一T.对F.错正确答案:AXXX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古代汉语》作业

《古代汉语》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 《待坐》紧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之后的一句是()。
A、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
”B、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D、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 下列《晋灵公不君》中的一段文字完全正确的是()。
A、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B、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D、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3. 《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C.不义不暱,厚将崩。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5.《不见诸侯》紧接“昔齐景公田”之后的一句是()。
A、终日而不获一禽。
B、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C、一朝而获十禽。
D、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6.《说文解字·叙》中所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B、形声C、会意D、转注7.下列四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参考答案《汉语专题(2)》作业1(文字部分)一、填空(30分)1、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
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字体是小篆。
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文志》。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
7、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的。
8、甲骨主要出现在河南安阳,那里是殷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9、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10、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字体不规范。
11、占卜时,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正反两方面设问,称为对贞。
12、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孙诒主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书。
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作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工具方面有孙海波的《甲骨文编》,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
13、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商代后期,两周则大为流行14、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1)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2)从笔势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将圆形笔画改为方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3)与甲骨文比,金文的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起甲骨文来少得多了,偏旁的位置也是如此,尽管金文还有变换偏旁的位置的,但比起甲骨文来显著地减少了。
15、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字体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故意将笔画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之势;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在线形考(中文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起本)课程代码:04637说明:1.古代汉语(04637)在线形考可以一次性提交文档作业,不再分为四次提交。
请各位同学在2023年12月15日之前在线提交形考作业,由辅导老师在线评阅给出成绩。
2.古代汉语(04637)在线形考作业虽然可以一次性提交,但并不意味着四次作业只需做一次,请各位同学仍在各次题目中选1道题目(共计4题)作答。
古代汉语作业1(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分。
)一、《劝学》有感题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节选)根据上文提到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并结合教学工作和家庭教育中的经验和教训,谈一下在育人方面要秉持什么理念?要求:1.需结合实践情况来分析,条理要清晰,观点要明确。
2.如手写答题,那么请理清思路再下笔,保持书面整洁,书写尽量优美。
3.如采用电脑录入答题,请选择合适的字体,尽量使文档页面具有设计感。
参考答案:在《荀子·劝学》的这段节选中,荀子以其深厚的哲学智慧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真谛。
他强调了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的本质在于不断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
这种学习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和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秉持“学不可以已”的理念。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停止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保持一颗永远学习的心,不断探索、不断挑战自我,以实现自我超越。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和创新。
荀子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为例,说明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达到甚至超越前人的水平。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
再次,我们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XXX14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

XXX14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古代汉语(一)14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睡”的本义为坐着打瞌睡,后来指躺着睡觉,词义引申的结果是: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D.词义更替正确答案:A2.“XXX数目XXX,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中“目”的用法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用如动词D.名词作状语正确答案:C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困”的意思是:A.窘迫B.疲惫C.物资贫乏D.不通正确答案:D4.“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中“因”的含义是:A.顺应B.依托C.原因D.副词,因而正确答案:D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返来”讲的“复”的反义词是“往”。
B.当“灭亡”讲的“亡”的反义词是“存”。
C.当“政治上没秩序”讲的“乱”的反义词是“整”。
D.当“副”讲的“贰”的反义词是“正”。
正确答案:C6.“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中“夷”的用法是:A.名词用如意动B.名词用如动词C.名词作状语D.名词用如使动正确答案:A7.“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中“免其君”的意思是:A.免掉他的国君B.赦免他的国君C.使他的国君免于难D.让国君赦免自己正确答案:C8.下列表示“去某地”的意义的四个词中,哪个不能带宾语?A.之B.如C.适D.往正确答案:D9.“因而焉河神始旋其面貌,望洋向若而叹”与“合散音讯兮,安有常则”中的“望洋”和“音讯”划分是:A.词组,纯真词B.单纯词,词组C.词组,合成词D.单纯词,单纯词正确答案:B10.“尔”、“乃”作为人称代词在句中首要充任:A.主语B.宾语C.定语D.状语正确答案:C11.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是:A.XXX亦拔剑舞,常以身翼XXX。
B.十旬,方杖策而起。
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D.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正确答案:C12.下列属于词义转移的是:A.禽B.关C.交通D.火正确答案:C13.下列句中的“实”的词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田野开阔,府仓实,民众殷。
古代汉语1课外作业(一) 及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一)一、填空1.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第一部以分析汉字字形、解释汉字本义为宗旨的字书。
2.“比類合誼(义),以見指撝(挥)”是许慎给(会意)造字法下的定义。
3.省形、省声和(亦声)是形声字的三种特殊结构。
古文字阶段的书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大篆、小篆等。
4.甲骨文亦称“契文”、“殷墟文字”或(甲骨卜辞)。
5.商周青铜器以鐘和鼎为代表,故金文又叫作(钟鼎)文。
二、简答6. 汉人所谓“六书”指的是哪“六书”?请按顺序写出其各自的名称。
答:按照许慎的名目、班固的顺序,传统“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7. 简要说明“合体象形”与“会意”有什么不同。
答:(1)合体象形属独体字,会意属合体字。
如“果”中只含“木”一个字,“集”中含“隹”、“木”两个字。
(2)合体象形一般记写有形可象的名词;会意主要记写动词、形容词及较为抽象的名词。
前者如“眉”、“胃”、“瓜”、“果”;后者如“集”、“美”、“朝”、“莫(暮)”。
(3)合体象形直接显示“实物本体”,如“果”中有“田”,“瓜”中有“厶”。
会意则无“实物本体”,其通过若干字符组合,表示某种行为或性状。
如“集”通过“隹”和“木”的组合,表示“群鸟落下”之义;“美”通过“大”和“羊”的组合,表示滋味鲜美之义。
(4)合体象形两部分之间是陪衬和被陪衬的关系。
如“果”字以木(树)陪衬果体;“瓜”字以蔓以陪衬瓜体。
会意内部则无主辅之分,无陪衬与被陪衬关系。
如“集”字由“隹”、“木”相合而成,“令”字由“口”和“卩”互构而成,皆不分主、辅。
8. 举例说明什么是“省声字”,什么是“亦声字”。
答:(1)省声::形声字的一种特殊结构。
所谓“省声”,就是为使字形简化,并为声符留出空间,而将字形繁复的声符(声旁)省去某些笔划。
例如“夜”字,从月(或夕),亦省声;“炊”字,从火,吹省声。
“省声”的表述方式为“从×,×省声”。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4

一、填空 (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个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漢語題庫文字部分
一、填空
1.文字是記錄__的書寫符號系統,漢字是屬於__體系的文字,分析字形有助於對__的了解。
2.__的《說文解字》收字__個,是我國最早一部__著作,它是我們接近比__更早的古文字的橋樑。
《說文解字》是一部專門分析__和__的書。
3.__是秦代通行的文字,字體較__簡化,《說文解字》就是以它為分析對象的。
4.六書中的假借字是__的假借,通假字是__的臨時借用。
5.從造字方法看,__最能反映本義,形聲字的__和本義有密切關係。
6.漢字的發展可分為兩大階段。
從__、__到__是古文字階段,另一階段是從__到__,到現代的__。
__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使古文字象形意味的筆劃變成不象形的平直方正的筆劃,是__最後發展為__的一個過渡階段。
7.六書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__,而轉注、假借是__。
8.“佞”在六書中屬於__字,它可以分解成__.__兩部分。
9.__的建立,是許慎《說文解字》的重大創造,他概括出__個偏旁作為__,凡同一偏旁的字都系屬其下,對把形體相似或意義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分為若干大類,成為有一定系統的體系。
10.“表”在六書中屬於__字,它可以分成__兩個部分。
11.__是龜甲獸骨文的簡稱,主要是__代的文字。
12._文是_、_兩代鑄刻在銅器上的文字。
13.漢代語言學的最高成就主要表現在許慎的 ____ ,劉熙的____ ,揚雄的____ ,以及第一部同義類聚的詞典 ___ 。
16.《說文》的研究,到清代達到頂峰,最著名的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是__的__;__的__;__的__;__的__和__的__。
二、分析下列斜體字的結構,屬於六書中的哪一類,並作簡單分析
1.今背本而趨末。
2.以為蓬萊仙宮,亦不是過。
3.踵門而告文公。
4.會東從上來。
5.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6.將軍身被堅執銳。
7.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心不怡之長久兮。
10.臣本布衣。
11.城中益空無人。
12.端章甫。
三、下面句子中斜體字,從其與一般通用字的關係看,有的是古字,有的是異體字,有的是通假字,請在後面寫出一般通用的字。
1.河曲智叟亡以應。
2.寒署易節,始一反焉。
3.賈四百,連歲不能售。
4.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5.公賜之食,食舍肉。
6.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7.鄒忌脩八尺有餘。
8.少益耆食,和於事也。
9.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百廢具興,政通人和。
11.距關,毋內諸侯。
12.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13.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14.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15.不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16.人命所縣,宜含宥之。
17.莊公寤生,驚姜氏。
18.卒然邊境有急。
19.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20.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21.拔劍切而啗之。
22.云“是當為河伯婦”,即娉取。
23.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
24.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25.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26.黍稷童穋,禾麻菽麥。
27.屬予作文以記之。
28.莫春者,春服既成。
29.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30.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31.不如蚤為之所,無使滋蔓。
32.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33.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34.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35.趣庖治狗,以會朝屬。
36.秦伯說,與鄭人盟。
37.於是信孰視之,俛出絝下。
38.太形、王屋二山。
39.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40.百姓殷阜,年登俗樂。
41.伎女樓上,坐而摘食。
42.琛常會宗室,陳諸寶器。
43.繼咲曰:“卿欲作袁術之在河南……”
44.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45.五侯九伯,女實征之。
46.癸酉,師陳於鞌。
47.既成昏,晏子受禮。
48.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
四、寫出下列古文中斜體字的今字
1.亡不越竟,反不討賊。
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4.再拜稽首,奉觴加璧。
五、解釋詞語
會意六書古今字指事假借
六、下列各組字,哪些是通假、古今、異體字
畔-叛其-萁暖-煖辟-闢歸-饋訴-愬
壺-瓠然-燃跡-蹟-迹
七、標點翻譯
1.昔者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稅(舍也)車而放馬設舍以宿夜分而聞鼓新聲者而悅之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乃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神子為我聽而寫(記錄也)之
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師涓明日報曰得之矣而未習也請複一宿習之公曰諾因複宿明日而習之遂去之晉
2.晉文公逐麋而失之問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問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曰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厭閑而近人故得魚鱉之居也厭深而之淺故得諸侯之居也厭眾而遠遊故亡其國詩云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君放不歸人將君之於是文公恐歸遇欒武子欒武子曰獵得獸乎而有悅色文公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悅色欒武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與來也欒武子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驕也緩令急誅暴也取人之言而棄其身盜也文公曰善還載老古與俱歸――刘向《新序晋文公得言》
3.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说文·序》
4.敘曰雜考者何考其所未錄而雜然以成編者也易有雜卦唐宋諸作家有雜說雜著大抵紀錄之事太冗則病多贅太簡則病多遺贅無庸也遺則莫考遺焉罪也莫考焉又罪也故複終之以此猶歲羸於日也有閏以歸餘焉筮羸於策也有扐以歸奇焉皆所以集其成也自靈感而下幾十種萃為末卷(大嶽志略卷之五·雜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