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命题作文“情理之间”导写素材
高考作文满分卷: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高考作文满分卷: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高考作文满分卷: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有时会发生一些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事情在情理之中。
这个世界充满了许多未知和变数,在其中行走的我们,需要用平常心面对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的事情常常令人感到措手不及,难以理解和接受。
然而,尽管它们是突如其来的,但它们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我们需要去适应和改变。
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变化,我们需要学会灵活变通,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况。
当我们面临一次失败或挫折时,我们不应该灰心丧志,而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有时候,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些事情似乎是我们所能预见和预料到的,因为它们是基于我们的经验和常识。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正确应对。
面对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时,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战略。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我们还需要乐观地面对失败和挑战,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无论是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都需要保持平常心。
人生的旅途中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我们不能只关注于预料到的结果,而应该学会享受过程。
在过程中,我们才能积累经验和教训,成长为更好更强大的人。
另外,我们不能对事情过于乐观或悲观。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事物,分析和评估其利弊。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
无论是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我们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以韧性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适应变化和接受现实。
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一些事情,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并向前看。
同时,我们也要尝试寻找新的机会和选择,创造我们自己的未来。
总而言之,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面对意料之外的事情,我们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学会变通和适应。
面对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要保持冷静和乐观,稳定地推进我们的目标。
高三议论文情理平衡

情理平衡
感情是雨露,滋润着天下万物干涸的心;感情是生命长河中动人的乐章,喜、怒、哀、乐、愁,是其永恒的话题;感情是失落者的太阳,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方向。
然而感情也是自私的、唯心的,它会多多少少的蒙蔽我们的双眼,影响着我们对这个社会理性的判断。
放眼如今的大千世界,我们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在玷污着这个社会。
上到政府官员受贿,爱财如命,这种人是现如今中国最大的耻辱,外表华丽夺目,内心却肮脏不堪。
败坏社会风气,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气,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下到普通百姓,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对这个社会缺乏理性的认识。
为了上网打游戏,不惜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辱骂,殴打父母,有的父母不给钱的,竟毫无人性的将其父母杀害。
历史上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从古到今。
这些事,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酿成大祸。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
理智则是它的缮绳。
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
莎士比亚说:“如果我们生命的天平秤上,一边没有‘理智’的秤盘平衡另一边‘情欲’的秤盘,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
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
”意思是人们应该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欲”,如果放纵情欲,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
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范文:情与理

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范文:情与理7、情与理陕西/一考生现实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没,那么,怎样才能驾驭住自己的情感呢?——题记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申;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
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一、渴望真情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
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
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
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李白,面对贵姐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莆人”,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
她告诉我们:惟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
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二、超越感情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这些,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酿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三、驾驭感情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
理智则是它的缮绳。
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
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点评】”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情理结合,是本文的特点。
题目涵盖话题的核心,吻合命题意图,简洁明了,具有情感与理性的双重韵致,情感表露与理性抒发相结合,奠定了全文写作的基本格调。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高考满分作文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
泉。
”
冰心的话语,时常是我遇到艳羡他人而又惰于学习和行动时的一种激励。
成功有时只是一个小细节,天道酬勤,持之以恒,胜利的曙光就会灿然向你招手。
物理学家兼化学家居里夫人一生成就卓越,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它取得的惊人成绩出乎意料,但却在情理之中,她的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
有一次,一位客人来访看见她的女儿正在把玩着诺贝尔奖杯,就十分惊讶地问她:“这么重要的奖杯怎么可以随便让孩子玩呢?”而居里夫人却出乎意料地说:“奖杯只能代表着以前的成绩,如果太看重它,就会停滞不前。
”那位客人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更加敬佩她了。
记得一位著名的演讲家,他在年轻时,就立志要当一位成功的演讲者。
渴望登台时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一幕,然而先天的短舌使他吐字不清晰,发音自然不到位,遭到了同行的耻笑和讥讽。
此后,他开始沉寂了,人们也渐渐忘了他的'名字甚至他的存在。
可他却没有丧失信心,于是每天和朝阳准时约会于大海边,口含石子,面朝大海,尽情地朗涌着,激昂着……
后来,当他再次登台时,以清晰、圆润、流畅的表达征服了所有听众的心。
他克服了先天的不足,出人意料地再次站在演讲台上,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而这种梦想的实现又在情理之中。
一个人的心态和性格就决定了他或她的命运前程。
乐观者会“死里逃往”,悲观者则“虽生犹死”。
看似出人意料,但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新鲜和新奇等我们去发掘,只有善于发现,才会有更多的惊喜,而每一份惊喜都是人生的一抹亮色。
情理之间作文指导

情理之间一、解题1、情,具有主观性、灵活性、散发性、不太确定的感受性。
2、理,具有客观性、规范性、逻辑性、规定性、共同固定性。
二者在日常的融合中难免发生不协调的碰撞。
徇情害理不义;遵理伤情不仁,这是我们的贤圣都曾经大伤脑筋的尴尬。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我们只能有意识的注意调节,尽量使它有度而不离大体调节有度,找到情理之间的平衡点是对人的智慧、能力的考验。
古语有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动之以情。
情与理是辩证的统一,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1、情没有理的约束,就会感情用事,丧失原则。
2、理离开了情,理是苍白无力的,情是理的载体,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
3、是人都有情,是人就不是无情物,无情就冷酷,没有人愿意交往此类人,也没有人愿意自己成为此类人。
4、为人做事都得讲理,没有理、不讲理,都做不得、要不得。
所以人们只能接受情理之间、情理之中的事物,合情合理,入情入理,才是人们为人做事的追求,也是基本要求。
5.有情而不狂燥,有理而不冷漠情与理缺一不可,如同人生飞翔的两只翅膀,一只产生力量与勇气,另一只把握方向与平衡,缺少任何一只都无法到达智慧的巅峰。
徒有情很可能导致冲动和暴力,只有理又难以使人振作。
用情张扬人生风帆,用理掌握人生航向。
用情为人生助燃,用理为人生定轨二、素材1、比如绝对“秉公办事彻底排除情面成分,被亲友说成冷酷无情、六亲不认,很难处世。
我国历史上的“酷吏”实际上多是严格遵循法律、执行法纪,精明强干的“循吏,就是因为失去了人性化的因素,被历史诟病的。
清官海瑞有个女儿,才七岁,因为偷吃了别人的一个饼,海瑞为了自己的清名,逼她活活饿死。
相反,溺于情而失掉理性,感情用事、意气用事,就更是酿出荒唐与谬误。
“不爱江山爱美人”那是政治家的笑柄,历史的悲剧。
我们平日里更多徇小情忘大义,“小不忍乱大谋”,因小失大的遗恨,细想起来,不少就是迷于情。
2、理被情迷,是我们经常难以超脱的情况。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组合,然而在人生的舞台上,它们却常常交替上演,如同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言,他的成功在于不怕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
这种看似自嘲的态度,实则蕴含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在出人意料的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情理之中的必然。
出人意料,是生活的调味品,它打破了常规,带来了惊喜与新鲜感。
就像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瞬间点亮了思维的火花;又像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让人在困境中重燃希望。
然而,这些出人意料的瞬间,并非毫无根据的凭空出现,它们往往植根于深厚的情感与理性的土壤之中。
情理之中,则是生活的基石,它承载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正如古人所言:“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出人意料,但仔细推敲,却能在情理之中找到答案。
这种必然性,既源于我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也体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与判断。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例证。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他们的成就往往出人意料,令人惊叹不已。
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奋斗历程时,却发现这些成就其实是在情理之中。
因为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这些品质使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出人意料的情况。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不必过于惊慌失措,而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运用我们的智慧与经验去分析、判断。
当我们找到其中的情理所在时,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出人意料的事件,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必然。
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如同一对矛盾的孪生兄弟,相互依存、相互映衬。
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无限可能。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出人意料中寻找情理,在情理之中拥抱出人意料。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正如玻尔所言,他不畏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这种勇于面对自我、敢于承认不足的态度,正是我们在追求情理之中的过程中所必需的。
“情理之间”写作例话

是我们难 “ 决断” 。
有祖 国。④ 太感性 的人 ( 重情 ) ,命运多坎坷 ;太理
性的人 ( 重理 ) ,一生多寂寞 。上 述名言说 的都是对 “ 情 ”与 “ 理 ”之间关系 的一种把 握 。其实 , “ 情理
之间”有着诸 多盘根错节 的复杂关系 ,需要我们广大
语文揭秘
“ 情理之 间"写作例话
■姜有 荣
【 文题创设】
请以 “ 情理之 间”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 8 0 0字的
文章 。 ( 7 0分 )
谡 。个 中隐痛 可想而知。诸 葛亮恪 守的是 “ 公” 理 , 搁 置 的是 “ 私 ”情 。他 虽痛 失 了挚友 .但 守住 了军 法。他 的这一 斩。使 蜀汉的营垒 中从 此只有如 山的军 令 ,再无莽撞 的戏言。 我 们 还要 分 清 “ 大 ”和 “ 小” .在 “ 大” 情和
“ 小”理之 间。当以 “ 大”情为重 。一位 名人 曾经说
过 ,对众人 而言 ,唯一 的权 利是 法理 ;对 个人 而言 ,唯
一
要求 : ① 立意 自 定; ② 角度 自 选 ;③除诗 歌外 ,
文体 自选 。
【 写作津梁】
“ 情”有亲情 、友情 、师生情 、乡土情 、爱 国情
等, “ 理 ”有道理 、事理 、法理 、真理 、天理 等。世
之间”的把握上 。
这 “ 情”和 “ 理”审视得 清清楚楚 ;还要带上理 ”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孰 多
孰 少、孰 大孰 小决断得 明明白白。只有这样 ,我们才 能情 理兼蓄 、情理 交融 ,从 而拥 有一份 在情 理之 间 “ 恢恢乎其 于游刃 必有余地”的从容 。 行走在情理之 间.让我们做一个既有 “ 理”的清 醒 .又有 “ 情 ”的温度 的智者吧 !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是古人对生活中出人意料的最好诠释。
然而,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暗中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在出人意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情理之中的存在。
正如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言,他之所以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物理学派,是因为他不畏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
这种坦诚与勇气,正是我们在面对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时所需的态度。
意料之外,是生活的惊喜与挑战。
它如同夏日的雷阵雨,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
然而,正是这些意料之外的经历,让我们学会了适应变化,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能力。
同时,意料之外也是创新的源泉,它打破了常规思维,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情理之中,则是生活的稳定与秩序。
它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恒定,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情理之中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我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
在情理之中,我们能够找到安全感,也能够预测未来,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然而,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一个真正的智者,能够在意料之外发现情理之中的奥秘,也能够将情理之中的智慧运用于意料之外的情境。
正如玻尔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举动,实则蕴含着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的信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交织的故事。
比如,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偶然发现的新现象,最终引领了科学的新突破;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灵光一闪,诞生了传世之作。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生活虽然充满了变数,但只要我们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就能够在意料之外找到情理之中的规律。
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
当我们找到其中的情理所在时,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出人意料的事件,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必然性。
总之,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是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命题作文“情理之间”导写
【文题】
请以“情理之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
【写作指导】
这道题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
有不少学生把它与“情理之中”混为一谈了。
让我们重视审题,这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情理之间”,强调的是情与理之间的关系。
而“情理之中”似乎正好模糊了这一关系。
这对我们高三作文的教学而言,又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或启发。
那就是对题目当中的每一个字,我们都要认真地咀嚼。
情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情理之间常常让我们举棋难下,举足难行,让我们自相矛盾以至痛苦不堪。
太多的事情,合情,但不合理;又有太多的事情,它合理,但又不顺人情。
于是乎,为情而身陷囹圄者有之;为理而众叛亲离者也不少。
另一方面,情与理又是统一的。
它们可以相容,“合情合理”“有情有理”;可以相生,大爱才成至理,而至理无不是经过真情的粹炼。
情理之间,最高境界是和谐统一。
本题与生活联系相当紧,因此学生在选材上有比较广阔的空间。
师生情,同学情,家庭伦常情理等都可入笔,也可把笔触伸向社会,“保钓”“小悦悦”“拆迁”等热点题材不需回避;还可从历史长河中撷取浪花,就某一段某一人某一事,剖情析理,生发自己不一样的思想。
从写法而言,如果记叙,心理的描写是成功关键。
情和理之间的较量常常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
法理再高,心中一点常情都能让它一触即溃。
感情很深,但理性的鸿沟常常又让你难以逾越。
世相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往往都是心理的暗示,也是我们文章的出彩之处。
如果议论,当以对两者关系分析的深度取胜。
这当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分析要有深度,要努力在“如何把握情与理的关系”上深入思考,二是要学会说但是,即在思维的顺向发展的过程中,要学会逆向的思考,透彻情与理的辩证关系。
情和理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情与理又如何达到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作为常人,我们应面对那些问题,越过心理上的障碍,表现你笔下不一样的人生。
【满分作文】
情理之间
成于文
夕阳残照,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条深漆的静静的巷,和那上了年纪的老屋。
那是承载我幼时记忆的地方。
可是,它们现在已是不复存在的了。
现在想起,内心还在做着对错的挣扎,一边是情,一边是理。
小时候,我便在这老屋中长大。
这屋已经很老了,墙角已经斑驳,连那屋上的红瓦也不再是那般光滑明亮了。
巷,也已经很老了,尽管没有驼背,没有掉牙,也没有老长老长的银须。
还依稀记得,奶奶带着我穿过小巷,巷中的邻居亲热地打着招呼。
这家慈眉善目的老人抓着我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顶,眼中满是疼爱;那家纯朴的阿姨抓来家中的糖,不容分说地塞在我的口袋里……那时年幼的我总会扬起笑脸,接受这份纯朴的热情与关心。
巷中还有我与伙伴们的欢笑。
每次玩到傍晚,奶奶迈着小小的脚步出来找我。
我总躲藏起来,直到奶奶把我从草垛后面揪出来,佯装生气地把手扬起,却又轻轻地抚在我的头上。
然后任由奶奶牵着我的小手,走在幽深的巷中,听着巷中的低沉喘息,看着家家户户缭绕在
屋顶的青烟。
记忆到老屋被推倒的那一刻停止了。
眼前出现的,是城市的繁华。
的确,城市的生活是方便快捷的。
祖国在一天天发展,城市化在一天天加快。
理在告诉我,我不能因对老屋的留恋而停住了前进的步伐。
就像人类在不断进步,没有人再会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
从乡村到城市,从落后到进步,也是我们每个人愿意看到的。
何况,这样的发展也在极大地便利着我们的生活。
可是,情又使我不能自持。
我喜爱老巷老屋的纯朴,它们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
我的心中总有一个结,我多希望这老巷与老屋不是我记忆里的事物,它们可以活生生地在我面前存在。
我害怕,这些曾经的美好会消失到我无法再找寻。
我在情理之间苦苦挣扎,我无法做出选择,也无法判断对错。
我们无法拒绝发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我也乐于看到一个进步着的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可是我却难以放下心中的眷恋。
情理之间,不仅是我,很多人在找寻着一个正确的答案。
夕阳残照,眼前又是深深的静静的巷,和那上了年纪的老屋……
[评点]
从“老屋”的拆迁,写“老巷”的消逝,写“我”内心情与理的较量,剖析透彻辩证,见解独到,当属一类卷。
思想寓于形象。
“老人抓着我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顶”“奶奶把我从草垛后面揪出来,佯装生气地把手扬起,却又轻轻地抚在我的头上”准确传神。
写景写情高人一等,情与理的辩证胜人一筹。
文章前后照应,布局严谨。
赋分满分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