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后练习题(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 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训练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第1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训练题1.研究表明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B.黑猩猩C.森林古猿D.猩猩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3.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食物丰富B.扩大生活范围C.树上天敌增加D.森林大量消失4.下列关于“露西”少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露西”少女是出现最早的古人类B.她可能直立行走C.“露西”少女的化石是在东非发现的D.她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5.人类与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A.使用工具B.直立行走C.使用语言D.大脑发达6.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7.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神制造的B.人类是女娲用泥土捏出来的C.人类是天外飞来的D.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8.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9.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
为了实验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动物是( )A.现代类人猿B.恒河猴C.猕猴D.大叶猴10.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生物的原因不包括( )A.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B.语言的交流传递C.大脑高度发达D.群体居住生活11.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有( )①树栖生活②直立行走③制造工具④产生语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对比类人猿和人类的特征,可以作为理论依据的是( )①两眼生在前方②两足直立行走③没有尾巴④面部表情丰富,有喜、怒、哀、乐等表情⑤拇指(趾)与其他四指(趾)分离,能抓握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3.东非的奥杜维峡谷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那里出土了距今233万年的猿人的化石,而我国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多年的考古发掘表明,人类在距今200万年前后已经生活在亚洲,而且绵延不断。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eafbc55727a5e9846a61a4.png)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的起源和发展习题2新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最显著的区别是()A. 能够直立行走B. 能够使用火C.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交流D. 脑容量的变化2. 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 人是自然产生的D. 人是由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3. 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B. 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 能为人类服务D. 对人类都有益4. 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猕猴B. 金丝猴C. 黑猩猩D. 森林古猿5. 下列哺乳动物中,繁殖能力很强,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应该大力消灭的是()A. 狼B. 虎C. 鼠D. 蝙蝠6. 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B.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的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C.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D. 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来越强7. 下列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为防止感染血吸虫,应尽量避免接触有钉螺的水域B. 果蝇主要以腐烂的水果为食,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材料C. 蚯蚓身体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D. 穿山甲是名贵的中药材原料,可适量捕捉野生穿山甲生产中药材8. 下列描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错误的是()A. 青蛙是害虫的天敌B. 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C. 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D. 所有的鸟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9.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A. 有复杂的语言B. 神经系统复杂C. 直立行走D. 制造复杂的工具10. 最早用火能够像现代人一样奔跑的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11. 客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陈述,属于事实的是()A.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的变1化C. 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D.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12. 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猿分界的重要依据是直立行走B. 郑氏孔子鸟化石证明了古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C.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D. 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了抗药性强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属于有利变异13. 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对人类有利的是()A. 青蛙捕食害虫B. 苍蝇传播疾病C. 蝗虫啃食作物D. 蚊子吸血二、填空题14. ______是我国仅有的类人猿,因其前臂长而得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练习1.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3.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4.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5.人类的祖先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了()A.语言B.粮食和衣物C.生产工具D.货币交流6.下列哪项是事实()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其他地区没有古人类化石D.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移过来的7.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A.山顶洞 B.小汤山 C.周口店 D.灵山8.是进化论的建立者。
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A 6.B 7. C8.达尔文类人猿环境形态结构直立前工具考试小提示:同学们,天道酬勤,十年寒窗十年苦,大巧若拙勤为路。
经过一个学期的勤奋努力,相信你们都已经收获满满!那沉甸甸的果实正躲在树丛后面笑吟吟地望着你们。
请你从容应试,用心做题,认真书写,细心检查,会做的题一题不错。
相信你们一定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夺得理想名次,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加油噢!结束语:同学们,祝贺你们已完成,请再仔细检查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能力发展与提升作业设计(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能力发展与提升作业设计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B.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C.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减少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3.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③产生了语言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4.人类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使用和制造工具B.群体生活C.大脑越来越发达D.火的使用5.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 )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手足分工6.下列关于少女“露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露西”是最早出现的古人类B.“露西”可能会直立行走C.“露西”的化石在东非被发现D.“露西”的化石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7.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类人猿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C.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8.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A.少女“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9.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B.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C.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D.古人类的化石有利于研究人类起源问题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是达尔文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C.古人类首先用火,接着逐渐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D.古人类语言的完善是在直立行走之后二、填空题11.下图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一章第1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一、基础练习1. (山东德州)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2.(昆明)大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 地面食物丰富B. 扩大生活范围C. 树上天敌增加D. 森林大量消失3.(石家庄)森林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①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③产生了语言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A.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 ①④②③4.下列叙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5. (山东东营)“人类从何而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
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B.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变异C.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6. (广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B. 北京猿人C. 东非人D.长臂猿7.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8.根据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资料一1974年发现了距今34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露西”,她的骨盆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
这些结构特点与人相似。
资料二1972年发现的距今200万年前的能人化石,头骨形状更像人,比“露西”的脑容量大出50%,在他的生活地层中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题训练与答案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一章
7.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 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的 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 成的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一章
8.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一章
(1)A是以 树栖 生活为主,由于环境的变化, 转变到 陆地 生活。
(2)由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形一代一代地向着 直立行走 的方向发展。
(3)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 大脑 越 来越发达,制造和使用的 工具 也越来越复杂、 精巧。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一章
6.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按照进化的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 C )
①下到地面生活 火 ⑤大脑发达 立行走
②使用工具 ⑥制造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 ⑦产生丰富的语言 ⑧直
A.①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⑥⑦⑧④⑤③
C.③①⑧②⑥④⑤⑦
D.③①⑧④②⑥⑤⑦
个月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B )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一章
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 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B )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课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课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附答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一、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丛林古猿B、长臂猿C、猩猩D、黑猩猩二、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B、前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先人3、关于人类的始祖,此刻普遍认同的观点是()A、起源于亚洲B、起源于欧洲C、起源于非洲D、起源于美洲4、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丛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转变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躲避敌害五、在丛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进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B、利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脑量增加六、你以为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猕猴B长臂猿C恒河猴D大叶猴7、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一路先人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丛林古猿D类人猿八、“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利用树枝、石块等工具D、产生了语言九、促使丛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转变B、降雨量的加大C、气温的转变D、身体结构的转变10、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语言、成心识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1一、最能证明“东非人”时期的前人类比“露西”少女时期的前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期的前人类能()A、站立B、直立行走C、制造简单工具D、利用工具1二、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B、长臂猿C、猩猩D、丛林古猿13、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大体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环境的转变使猿进化成人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4、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A、山顶洞B、小汤山C、周口店D、灵山1五、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和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前人类的化石,包括尸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1六、人类的先人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A、语言B、粮食和衣物C、生产工具D、货币交流答案:1-5ABCBA6-10DABCA11-16DCCABA《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一、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丛林古猿B、长臂猿C、猩猩D、黑猩猩二、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B、前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先人3、关于人类的始祖,此刻普遍认同的观点是()A、起源于亚洲B、起源于欧洲C、起源于非洲D、起源于美洲4、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丛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转变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躲避敌害五、在丛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进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B、利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脑量增加六、你以为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猕猴B长臂猿C恒河猴D大叶猴7、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一路先人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丛林古猿D类人猿八、“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利用树枝、石块等工具D、产生了语言九、促使丛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转变B、降雨量的加大C、气温的转变D、身体结构的转变10、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语言、成心识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1一、最能证明“东非人”时期的前人类比“露西”少女时期的前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期的前人类能()A、站立B、直立行走C、制造简单工具D、利用工具1二、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B、长臂猿C、猩猩D、丛林古猿13、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大体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环境的转变使猿进化成人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4、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A、山顶洞B、小汤山C、周口店D、灵山1五、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和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前人类的化石,包括尸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1六、人类的先人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A、语言B、粮食和衣物C、生产工具D、货币交流答案:1-5ABCBA6-10DABCA11-16DCCABA《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一、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丛林古猿B、长臂猿C、猩猩D、黑猩猩二、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B、前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先人3、关于人类的始祖,此刻普遍认同的观点是()A、起源于亚洲B、起源于欧洲C、起源于非洲D、起源于美洲4、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丛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转变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躲避敌害五、在丛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进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B、利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脑量增加六、你以为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猕猴B长臂猿C恒河猴D大叶猴7、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一路先人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丛林古猿D类人猿八、“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利用树枝、石块等工具D、产生了语言九、促使丛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转变B、降雨量的加大C、气温的转变D、身体结构的转变10、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语言、成心识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1一、最能证明“东非人”时期的前人类比“露西”少女时期的前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期的前人类能()A、站立B、直立行走C、制造简单工具D、利用工具1二、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B、长臂猿C、猩猩D、丛林古猿13、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大体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环境的转变使猿进化成人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4、著名的北京猿人发现于()A、山顶洞B、小汤山C、周口店D、灵山1五、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和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前人类的化石,包括尸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1六、人类的先人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A、语言B、粮食和衣物C、生产工具D、货币交流答案:1-5ABCBA6-10DABCA11-16DCCAB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后练习题(学案)
(测试时间:20 分钟)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是达尔文
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C.古人类首先用火,接着逐渐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D.古人类语言的完善是在直立行走之后
2.能够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与类人猿不同的是古人类能够( )
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简单工具
D.吃各种食物
3.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有 ( )
①树栖生活②直立行走③制造工具④产生语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特征是( )
A.发达的大脑
B.会使用天然工具
C.会用复杂的语言交流
D.会制造简单的工具
5.下列各项中,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行为的是( )
A.产生面部表情
B.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
C.用语言进行交流
D.在陆地上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6.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
B.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依赖
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
7.(2019 山西太原期中)生物探究社团的学生为进一步探讨人类的起源,查阅了相关资料,
并得到如下事实:黑猩猩有32颗牙齿,牙齿的结构大体上和人相似;骨格大体上和人相同,尤其是躯干骨与人很相近;拇指较短,可以像人一样与其他相对的指握合;胚胎发育 8~9 个月,胚胎在5个月以前与人的胚胎几乎完全相同;与人类一样有 ABO 血型;与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这些事实说明( )
A.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C.黑猩猩将来有可能进化成人类
D.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
8.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①地质考察②寻找古人类化石③寻找古人类遗物④拜访考古工作者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从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行走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直立行走的意义有( )
①使前肢得到解放②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③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④显得更加高大,可以吓退猛兽,不再受到伤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B.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C.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
D.古人类的化石有利于研究人类起源问题
二、判断题
11.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者,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能适应生物圈中的环境,并对其产生影响。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讨论,请在正确观点后的括号内画“√”,错误观点后的括号内画“×”。
(1)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 )
(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完成了直立行走,能制造简单工具。
( )
(3)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已经能制造简单工具,并且能够用火。
( )
(4)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很重要,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这是事实。
( )
三、填空题
1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生活方式是,而人类生活在上。
(2)运动方式:现代类人猿的运动方式为,而人类的运动方式为。
(3)工具的使用: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现代类人猿。
(4)脑的结构:人类的大脑比现代类人猿的,且出现了主管的区域。
(5)火的使用:人类会用烧烤食物。
参考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
1.C 古人类首先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然后学会使用火。
2. C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3.B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和语言的产生。
4.B 类人猿与人类都会使用天然工具。
5. A 产生面部表情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行为,因为现代类人猿也能产生面部表情。
6. C 直立行走使古人类的前肢得到解放,便于其更好地制造和使用工具。
7. D 材料中的事实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D 正确。
8. D 可通过地质考察,寻找古人类化石(即石化了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拜访考古工作者,掌握古人类进化的证据。
9. A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和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森林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前肢能够解放出来,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变得更加灵巧。
10.A
二、判断题
11.答案 (1)√ (2)× (3)× (4)√
解析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证据。
(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能直立行走,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简单工具。
(3))距今 175 万年前的“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是能人,比“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高等的特征是能制造并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会用火。
(4)“露西”是一具发现于非洲的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
三、填空题
12.答案 (1)热带或亚热带丛林树栖地面(2)臂行直立行走 (3)不会制造工具(4)发
达语言(5)火
解析: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营树栖生活,而人类生活在地面上;现代类人猿的运动方式为臂行,而人类是直立行走;人类可制造和使用工具,而现代类人猿只会使用天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人类的大脑比现代类人猿的发达,具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人类会用火烧烤食物,而现代类人猿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