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合集下载

为人民服务 事例

为人民服务 事例

《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几个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有一位警察叔叔,他每天都在马路上指挥交通。

不管是大热天还是下雨天,他都认真地工作。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过马路走得很慢,绿灯要变红灯了,警察叔叔马上跑过去,扶着老奶奶过了马路。

还有消防员叔叔们,他们可勇敢啦!有一家房子着火了,里面还有人没出来。

消防员叔叔们迅速赶到,冲进大火里,把人救了出来。

他们不怕危险,保护着大家。

社区里有位医生阿姨,经常给爷爷奶奶们免费检查身体。

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怎么才能更健康。

小朋友们,他们是不是很棒呀?
《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听故事。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一群清洁工叔叔阿姨。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他们就开始打扫街道。

把垃圾都清理干净,让我们的城市变得干干净净的。

有一位老师,他对同学们特别好。

有同学学习上有困难,老师就耐心地教,一直到同学学会为止。

还有公交车司机叔叔,总是稳稳地开车,让大家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他们都在为人民服务呢!
《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小朋友们,再来听听新的故事。

有一位志愿者姐姐,经常去看望孤寡老人。

帮他们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让老人们不再孤单。

在农村,有一位农业技术员叔叔,他教农民伯伯怎么种庄稼能长得更好,收获更多。

还有一位邮递员叔叔,不管天气多坏,都把信件和包裹送到大家手里。

小朋友们,他们都在默默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故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故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故事篇一:《老张的奉献》我住的村子里有个老张,他可是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好人。

老张瘦瘦高高的,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那双手啊,又粗又大,满是老茧,一看就是个干实事的人。

我们村子不大,有条通往外面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

老张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回,下了一场特大的雨,村里的李奶奶去镇上买药,回来的时候在那条土路上摔了一跤,药都撒了一地。

老张知道后,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条路修好。

老张开始挨家挨户地找人商量修路的事儿。

他先到了村头的王大爷家。

“王大爷,您看咱村那路啊,一下雨就没法走,李奶奶都摔跤了。

我想把路修修,您觉得咋样?”老张真诚地看着王大爷说。

王大爷吧嗒了一口烟,皱着眉头说:“这是个好事儿啊,可是修路由谁来出这个钱和力呢?”老张拍着胸脯说:“大爷,您放心,我先带头干,钱的事儿我再想办法。

”从王大爷家出来,老张又去找村里的几个年轻人。

在村东头的大树下,老张对几个年轻人说:“小伙子们,咱村的路得修修了,这路不好,咱自己走不方便,以后外面的人也不愿意进来,咱村咋发展呢?”年轻人里的小辉挠挠头说:“张叔,我们都听您的,可是我们也没多少经验啊。

”老张笑着说:“没事儿,叔有经验,你们就跟着叔干,力气活交给你们就行。

”就这样,老张开始了他的修路大业。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着工具就到路上开始挖土、填坑。

那些年轻人被老张的干劲感染,也都早早地来帮忙。

老张一边干活,一边指挥着:“小辉啊,你把那边的石头搬过来,这边要填一填。

”“大强,你去和点泥,这路得加固一下。

”在修路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天,老张正指挥着大家铺石子,村西的赵婶儿跑过来,气呼呼地说:“老张,你们修路咋把我家墙角的土都挖走了,这像话吗?”老张赶忙放下手里的工具,赔着笑脸说:“赵婶儿,您消消气。

这修路也是为了大家好,您看这路修好了,您去镇上也方便不是?您家墙角那块土,我等会儿就给您重新填好,保证跟原来一样。

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那些事儿。

记得有一次啊,焦裕禄去一个村子里考察。

那村子条件可不太好,道路坑坑洼洼的,焦裕禄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到了一户人家,那房子看着都快摇摇欲坠啦。

焦裕禄一进去,就看见一位老大娘正坐在那发愁呢。

他赶紧上前询问,原来啊,这老大娘家的屋顶漏雨,可家里又没个劳动力去修补。

焦裕禄一听,这哪行啊,当下就决定帮老大娘修屋顶。

他二话不说,找来了工具和材料,自己就爬上屋顶干起活来。

嘿,你还别说,焦裕禄干起这些活来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他在屋顶上爬上爬下,累得满头大汗,可一点都不抱怨。

经过好一番折腾,屋顶终于修好啦。

老大娘感动得不行,拉着焦裕禄的手直说谢谢。

焦裕禄却笑着摆摆手说:“这算啥呀,咱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嘛!”
焦裕禄啊,就是这样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好干部。

他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啥都愿意干。

他的事迹真的是让咱老百姓心里暖暖的,咱永远都忘不了他呀!他就是咱心中的英雄,是咱学习的榜样!咱可得好好向他学习,也为咱的生活努力奋斗,让日子越过越好呀!
这就是焦裕禄,一个让人敬佩的好公仆!咱永远都记着他为人民做的那些事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故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故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故事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胜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作为中国革命的
摇篮,延安见证了党和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历程。

这里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延安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故事之一是关于党的领导层的谦逊和无私的一面。

在延安时期,共产党领
导层非常注重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

他们经常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据传,当时的党主席毛泽东经常步行于延安街头,与市井小民交流。

这种亲民的作风给人民带来了亲近感,并激励群众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延安故事之二是关于共产党人的勤俭节约的品质。

在延安时期,资源十分匮乏,但共产党人却学会了节衣缩食、精打细算。

他们把一切可用的东西都用于建设和发展革命事业,而不浪费一丝一毫。

据报道,共产党人不论地位高低,都能克己奉公,从不享受特权。

他们与人民肩并肩,同甘共苦,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延安故事之三是关于共产党人的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

共产党人积极参
与农田劳动,在农村建设中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他们深入社区、学校、医院,倾听人民的心声并积极解决问题。

这种贴近群众的做法有效地拉近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延安故事彰显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其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工作生活中真诚关怀人民、奉献社会。

延安故事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只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

像老支书一样的人的故事

像老支书一样的人的故事

像老支书一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人民服务,以下是一些这样的人的故事:
1. 焦裕禄:兰考县的老书记,他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兰考正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

他亲自带队实地考察,摸索出了一套治理三害的方法。

他亲民爱民、无私奉献,最终因过度劳累而病逝。

2. 孔繁森:他两次进藏,在条件艰苦的阿里地区工作了十个年头。

他关心群众,深入基层,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杨善洲:他退休后放弃了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

而且一干就是22 年,最后将价值数亿的林场无偿捐赠给了国家。

这些人都是像老支书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的故事

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的故事

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的故事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的故事第一节:忠诚坚守老王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之后,他回到了家乡,决定为人民服务。

他选择了当地的公共服务部门,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服务员。

在工作中,老王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始终坚守着对人民的忠诚。

每天清晨,老王就早早来到工作岗位,为市民提供信息和帮助。

无论是路过的行人,还是有急事的市民,老王总是有求必应,耐心地为他们解答问题,提供指导。

他的笑容和亲切的态度让每个人都觉得温暖和舒心。

一天,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找到了老王,她焦急地告诉老王自己丢失了钱包,里面不仅有现金,还有重要的证件。

老王立刻安抚她,告诉她要保持镇定,会全力帮助她找回钱包。

他首先引导她联系了有关机构进行报案,然后带领她一起回溯她可能丢失钱包的路径。

经过一番搜索,最终,在一家超市的角落找到了这个丢失的钱包。

这个事件不仅仅是老王一次成功的帮助,更是展现出他对人民服务事业的坚守。

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他对人民的忠诚,同时也赢得了市民们的广泛赞誉和信任。

第二节:倾情为民李阿姨是一名退休干部,退休之后决定投身到人民服务的工作中。

她选择了当地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李阿姨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倾情为民。

李阿姨每天早早来到社区,她负责帮助社区的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她帮助年老的居民购买生活用品,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还组织义务清理社区的环境卫生。

她的付出让社区的居民们感动不已。

有一次,一位居民家中发生了火灾事故,李阿姨立刻接到了通知。

她急忙赶到现场,与消防队员一起救火。

尽管火势很大,但是她毫不畏惧,带领其他志愿者组织居民疏散,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终,火灾被成功扑灭,居民们也得到了及时救助。

这个故事传遍了整个社区,李阿姨成为了大家敬仰和学习的对象。

她的倾情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服务的精神。

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志愿者走上人民服务的道路,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节:无私奉献张医生是一名乡村医生,他毕业之后选择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工作,为人民服务。

我们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物事迹作文

我们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物事迹作文

我们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物事迹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们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物事迹】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的事迹。

他就是我们小区的环卫工人阿姨。

环卫工人阿姨每天都会很早就来到我们的小区,她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头上扎着一条洗得有些发白的头巾。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她都会按时出现在小区的每个角落,开始清扫卫生。

阿姨先是用竹帚把路面上的树叶和杂物扫到一起,然后用铁锹把它们铲进手推车里。

有时候,一些不太听话的孩子会把零食包装纸乱扔,让阿姨的工作更加艰难。

但是她从来没有对任何人生过气,总是微笑着清理干净。

小区里的人都很喜欢阿姨,因为她把小区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妈妈说,如果没有阿姨,我们的小区肯定会乱七八糟,到处都是垃圾。

爸爸说,阿姨是为人民服务的模范,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

有一次,我看见阿姨在清理一个下水道,里面有一些报纸和塑料袋堵住了,导致雨水无法顺利流走。

我吓了一跳,因为阿姨不但要把手伸进下水道里,而且那里还有臭味和污垢。

但是阿姨一点也不嫌弃,专心致志地把下水道清理干净了。

再有一次,我看见阿姨在给花坛浇水,她一边浇水,一边把杂草拔起来。

我问阿姨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她说因为花草也是小区的一部分,如果花草枯萎了,小区就没有那么漂亮了。

她还说,只要大家都尽自己的一份力,小区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阿姨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环卫工人,但她对自己的工作那么认真负责,从来不马虎。

她努力地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住得更加舒适。

阿姨就是我们小区里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我希望将来长大后能像阿姨一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为人民群众做贡献。

只要大家都像阿姨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篇2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无闻为人民服务的好人哦!比如街道上的环卫工人大叔大婶,他们每天都要清扫打扫街道,让我们的街道整洁干净。

还有交警阿姨,她们风雨无阻地指挥交通,维护着路面秩序,保护着大家的出行安全。

以人民为中心的名人事例

以人民为中心的名人事例

以人民为中心的名人事例
焦裕禄亲民爱民为民,和人民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

群众身上有多少泥巴,焦裕禄身上就有多少泥巴,他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

亲民爱民是焦裕禄精神的基础和出发点。

焦裕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巍矗立。

1966年2月26日,为了纪念这位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方土地和人民的英雄,也是遵照焦裕禄的遗愿,他的遗体被运回兰考,迁葬在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的沙丘上。

兰考人民在沙丘上修建了焦裕禄烈士陵园,白色大理石屏壁上,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1990年7月16日,《福州晚报》一版登载了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这首词情真意切,节奏铿锵,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和亲民爱民、勇于担当的为民情怀。

这正是对焦裕禄精神的一种诗意概括。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焦裕禄心系群众冷暖,矢志不移改变兰考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

这正是焦裕禄精神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裕禄
焦裕禄是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贫农家庭,1946年1月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本县区武装部工作。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河南尉氏县工作。

1953年到1962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担任车间主任、科长。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

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

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

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他经常肝区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

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

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焦裕禄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郑培民
郑培民同志1943年7月23日出生于吉林省海龙县,1962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

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至1970年初,郑培民同志到辽宁省3275部队锻炼。

1970年3月分配到湖南省湘潭电机厂工作。

1983年至1992年,郑培民同志先后担任湘潭市委副书记、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1992年10月至1995年10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1995年10月,任湖南省委副书记。

2001年1月,郑培民同志当选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年11月起主持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

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张思德,
四川省仪陇县人,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

他在一九三三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卫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

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窑洞崩塌,他奋力将队友推出窑洞外,自己因被埋而牺牲。

年仅29岁。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要数爬雪山过草地了。

白雪皑皑的山岭,泥泞的沼泽地,随时会吞噬一个个年轻的生命。

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寻觅野菜充饥。

张思德每找到一种野菜就先尝尝。

一天中午,部队来到一片沼泽地上。

休息号刚刚传来,大家就分头去寻找野菜。

战士们在水塘边看到一些长得像萝卜的野菜,张思德先拔了一棵放到嘴里。

没过一会,他就吐了出来,急忙说:“这菜有毒,大家别采!”话刚说完,他就失去了知觉,幸好抢救及时,才脱离了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