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报告与设计实验报告材料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图1-1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图2-2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的电阻表达式为:lSρ= (1)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 作用时,将伸长l ∆,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 ∆,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ρ∆,故引起电阻值变化R ∆。
对式(1)全微分,并用相对变化量来表示,图2-1应变式传感器信号调理实验电路图图2-3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计算系统灵敏度W∆=/(US∆U∆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为输出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100%式中m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
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绝不可错接成±15V,否则可能烧毁应变片。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图3-1 应变式传感器半桥实验接线图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图4-1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五、实验注意事项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实验数据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图5-2图5-1圆柱形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示意图图5-2圆柱形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实验装置安装示意图。
电容式传感器调理模块的电路图如图5-3所示图5-3三、实验设备THVZ-1型传感器实验箱、电容传感器、测微头、万用表(自备)、信号调理挂箱、电容式传感器调理模块。
四、实验步骤1.将“电容传感器调理模块电路图”插放到相应的实验挂箱上,在确保上述模块插放无误后,从实验屏上接入实验挂箱所需的工作电源(电源的大小及正负极性不能接错);2.将电容式传感器引线插头插入信号调理挂箱“电容式传感器调理模块”旁边的黑色九芯插孔中;3.调节“电容式传感器调理模块”上的电位器Rw1,逆时针调节Rw1使旋到底。
用万用表测量此模块上输出两端的电压Uo;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实验项目:实验地点:北区多学科楼406专业班级:信息08-2 学号:2008100780 学生姓名:刘洁琼指导教师:乔铁柱沈慧钧李槐生2011年11 月14 日。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B实验地点: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年12月2日实验1 Packet Trace基本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使用HUB组建局域网,利用PING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
三.实验设备集线器(HUB)一台,工作站PC三台,直连电缆三条。
四.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如图所示:五.实验步骤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PC,用直连线按实验环境图所示将HUB和PC工作站连接起来,HUB端接Port口,PC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PC0:1.1.1.1,255.255.255.0;PC1:1.1.1.2,255.255.255.0;PC2:1.1.1.3,255.255.255.0。
3.点击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 Mode)按钮,将Cisco Packet Tracer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4.点击PC0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
在上述DOS 命令行窗口中输入Ping 1.1.1.2命令,运行回车。
然后在仿真面板(Simulation Panel)点击自动捕获/播放(Auto Capture/Play)按钮。
5.观察数据包发送的演示过程,对应地在仿真面板的时件列表(Event List)中观察数据包的类型。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掌握了PackTracer模拟器基本使用,掌握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使用HUB组建局域网,利用PING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PC的IP地址配置和Ping命令检测机器连通性。
某学院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业报告

某学院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业报告一、前言本次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业报告将介绍对某学院新学生入学流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
该学院的新生入学流程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与设计,以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系统分析1. 现状分析通过对学院新生入学流程的调研和了解,发现在新生报到、注册、选课等流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流程繁琐:新生需要填写大量的信息和表格,导致流程耗时较长。
- 频繁的人工干预:新生报到时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容易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迟。
- 信息不统一: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不统一,导致新生需要重复填写和确认信息。
2. 需求分析根据现状分析,对该学院新生入学流程提出了以下需求:- 简化流程:优化新生入学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信息填写。
- 提高一体化:实现信息一体化,减少重复输入和确认。
- 自动化处理:引入系统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干预和信息遗漏。
三、系统设计1. 总体设计基于需求分析,针对学院新生入学流程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包含报到、注册、选课等环节的一体化系统。
该系统将统一处理新生的信息和流程,并通过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干预。
2. 报到系统设计报到系统将通过学生自助服务终端进行自助报到,学生只需携带身份证和入学通知书,通过系统进行信息确认和注册,减少人工干预和信息填写。
3. 注册系统设计注册系统将引入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新生信息一体化管理,减少信息重复输入和确认,提高信息统一性和准确性。
4. 选课系统设计选课系统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课,系统将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课程要求进行匹配,减少学生选课的繁琐性和混乱性。
四、系统实施1. 系统建设基于系统设计,学院将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系统建设,包括报到系统、注册系统和选课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 用户培训在系统建设完成后,学院将开展新生入学流程系统的用户培训,包括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系统进行报到、注册和选课等流程。
太原理工大学Web系统和技术实验报告

课程项目报告书课程名称:Web系统和技术项目题目:_____勤工助学中心系统______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计Z1101姓名:莫家威学号:2011001496指导教师:马垚2014年 6 月 5 日三、数据库设计勤工助学系统数据库由3张表构成,分别是岗位表(jobs),勤工新闻表(qnews),用户表(users).(1)E-R图岗位表分E-R图如下所示.勤工新闻表分E-R图如下所示.用户表分E-R图如下所示.汇总后略去各实体属性之后,勤工助学系统的总E-R图如下所示,其中管理员和用户这两个实体属于用户实体.(2)数据表结构本系统采用的数据库系统为MySQL5.5,在数据库中新建一个名为myweb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的3个表如下所示.岗位表:勤工新闻表:用户表:四、详细设计(1)前台功能设计勤工助学系统的前台主要为广大普通用户服务.系统前台主页为FirstPage.jsp.其界面如图所示.主要为用户提供用户注册,登录,找回密码,查看新闻,查看岗位等功能.图例:FirstPage.jsp1.登录功能.登录界面主要实现用户的登录操作,采用一个check.jsp来实现,有一些简单的逻辑校验,当用户点击登录按键的时候系统会弹出一个登录框,如下所示.填写完用户密码之后就会跳转到check.jsp,通过对数据库进行交互后登录成功,则跳转至登录成功页面Success.jsp页面.图例:登录界面图例:Check.jsp部分代码2.注册功能注册界面主要实现用户的注册操作,采用MVC的servlet RegisterAction.java来实现注册功能,当用户点击用户注册的时候会进入用户注册页面Register.jsp如下所示.之后会将数据传到RegisterAction.java中,跟数据库进行交互后将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注册不成功会提示重新填写,注册成功则会跳转到注册成功页面.图例:Register.jsp图例:RegisterAction.jsp部分代码3.查看勤工新闻用户通过快速通道,bannal面板和主页的动态现实面板均可以查看勤工新闻,动态面板通过一个JS代码嵌入到div中实现,当鼠标移动到相应分类的时候会动态的从数据库中提取出相应的分类数据到页面上显示出来,如下图所示.用户点击相应分类之后就会进入具体的查看页面qnews.jsp,页面现实每条新闻的简略信息,用户点击每条信息就会进入具体显示页面,根据传参的不同现实不同的新闻,用户也可通过左边的分类切换不同的分类新闻.当新闻数过多时还可自动进行分页显示.图例:动态显示1. 图例:动态显示2.图例:分类现实新闻图例:详细新闻显示图例:详细新闻现实newsdetails.jsp部分代码4.查看岗位查看岗位部分与参看新闻部分相同,在部分现实页面加入显示已招聘人数和招聘人数,在详细显示中加入了报名模块和显示已报名同学部分,通过jobsdetails.jsp实现.图例:报名模块图例:详细岗位查看图例:jobsdetails.jsp部分代码5.岗位报名岗位报名由一个servlet:Stusignup.java和若干jsp页面组合实现.当用户点击岗位详细显示页面下的我要报名按钮的时候,即可进入岗位报名界面,首先进入的是用工协议界面,由Signup.jsp实现,用户点击不同意本协议则跳转回原岗位详细显示页面,点击同意本协议则讲用户信息保存至一个用户session,并跳转至Stusignup.java,在这个servlet完成用户信息的读取和对岗位当前相关状态的修改,在对数据库进行交互之后弹出”报名成功”的提示框,并跳转至原岗位详细显示页面,并且页面会动态更新当前用户的报名信息,若岗位招聘人数已满则会显示报名关闭,并返回上一级.图例:用工协议部分图例:报名成功增加一个学生信息图例:Stusignup.java部分代码5.用户个人操作用户在个人信息显示模块上点击”当前状态”即可查看当前状态,点击注销则会退出登录并退回到主页,点击修改密码则会进入修改密码部分,其他部分同上.图例:个人操作模块图例:具体实现代码(2)后台管理功能后台管理功能主要针对管理员,管理员登录成功后可以进行新闻发布,新闻管理,岗位发布,岗位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如下所示,重点说明发布部分.1.管理员登录管理员通关管理员登录通道之后可以进入管理界面,在这里可以选择相应的功能进行操作,也可以点击返回首页退出管理界面.图例:教师登录通道图例:管理员管理页面2.岗位,新闻发布岗位发布由一个servlet:AddjobsAction.java和若干jsp页面组合实现,新闻发布由一个servlet:AddnewsAction.java和若干jsp页面组合实现.当管理员点击发布功能是,会进入一个填写发布内容的jsp页面,若填写不规范则提示错误返回提示修改,按规范填写之后系统将数据传递至功能对应的javabean,并跳转至对应的servlet后,servlet取出javabean中保存的数据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后将信息写入至数据库,并将返回的确认信息写如用户session,跳转至回执页面confirm.jsp,管理员可在此页面看到刚才发布的信息.图例:勤工新闻与岗位发布显示图例:confirm.jsp回执页面图例:AddnewsAction.java部分代码图例:AddjobsAction.java部分代码(3)其他代码包括数据库连接配置以及其他页面实现文件.图例:其他数据代码文件五、心得总结(1)项目缺点未能实现新闻,与岗位的删除功能,用户名之前被注册的还能再次注册,会更新掉原有的用户信息,新闻显示界面不够美观,底部的版权模块未部署到每一个页面上.(2)改进方案后续增加完善管理员界面的”内容管理”模块,并加入新闻,与岗位的删除功能,在用户注册是数据写入数据库之前应先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判断用户名是否已经被注册,并提示用户进行对应修改.系统后续将改为Struts2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所有页面进行显示以及界面的优化,并部署版权模块.(3)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途径1.快速通道无法固定在页面的一个位置,在页面拖动的时候消失,后采用了CSS的方法来实现即可,会固定在页面的右下角.2.首页的面试通知过多后显示不美观,采用了滚动显示的方法,在原DIV上新建一个DIV,将数据写在新DIV上,并加入一段JS代码,可使页面进行滚动,代码如下所示.图例:页面滚动代码。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实验项目:软件测试技术试验实验地点:实验楼211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戴超指导教师:兰方鹏2015年10月7日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用户名:Aaron密码:mercury)(2)添加QTP自带示例程序(3)在弹出的“FlightReservation”窗口中选择订票日期、出发地和目的地,然后选择“Flight”图标选择航班。
(4)在弹出的“flighttable”表中选择一趟航班,点击“ok”按钮返回,在Name中填写订票人姓名,选择订票数目“tickets”和仓位“class”然后点击“installorder”按钮,生成订单。
(5)点击QTP主界面工具栏中的“Stop”按钮,停止脚本录制。
保存脚本并对脚本进行回放。
(6)插入检查点验证订单是否生成。
在actionscreen视图中的orderno 标签对应的文本框中点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insertstandardcheckpoin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ok,选中text(11)参照以上实验,再添加一个验证login界面中“agentname”的检查点。
(12)设计能够通过校验的正则表达式^\w{4,16}$,并回放成功。
(13)设计不能通过校验的正则表达式^\w{1,4}$并回放失败如下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第一个检查点的添加中最后传真订单回放失败原因分析:提交订单并发送传真的时候,该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订单号,而进行回放的时候又会生成另一个订单号,然后后续回放失败,因为和之前录制时的订单号不匹配,找不到从而中端回放。
修改:停止回放之后右键列表中的FaxOrderNo.xx的ObjectProperties,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text的value值中的图标“<#>”,弹出的对话框中把constant中的值改成如下,即FaxOrderNo\.[0-9]+,然后保存关闭。
太原理工大学程序设计技术实验报告

⑴设计函数:input(),输入 n 个无序的整数存储在一个数组中; ⑵设计函数:sort(),用起泡法对数组中的 n 各数据从大到小排序; ⑶设计函数:search(),用折半查找法在已排序的 n 个数种查找指定的数据,若存在, 返回其所处的位置,否则,将其插入适当位置使数据仍有序。 在主函数中调用上述函数,验证函数的功能。 6. 输入并运行第 6 章例 6-27 中的程序,根据输出结果总结局部静态变量的特点。
实验内容
1. 下载并安装 C,语言编译系统,设置编辑。
2. 输入并运行第 1 章例 1-1 和例 1-2 中程序,并记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输入并运行第 2 章例 2-2 和例 2-3 中程序,并记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求下面算术表达式的值(先自己分析,再试着用程序求解,比较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
课程名称:
本科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技术 B
实验地点:
明相校区软件学院机房 208
专业班级: 软件 1409 学号: 2014005763
学生姓名:
王璐
指导教师:
曹棣
实验名称
2014 年 12 月
实验一 C 语言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过程
1
实验二 C 语言运算符和表达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会安装 C 语言编译系统,如:Turbo C、Win-TC、Visual C++等; 2. 学会在上述某种编译系统中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 3. 通过运行简单的 C 程序,初步了解 C 源程序的特点; 4. 理解 C 语言的数据类型,掌握各种常量的表示方法,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和赋值; 5. 学会使用 C 语言的算术运算符以及表达式的求值过程。
太原理工软件工程实习报告

太原理工软件工程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我选择了太原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软件开发流程,掌握软件工程的核心技术,并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实验室的一个实际项目开发。
以下是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过程:1. 项目启动:在实习的开始阶段,导师为我们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需求。
我们通过讨论和分析,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2. 需求分析: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需求分析工作,通过与导师和客户的沟通,明确了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
我们使用UML图和用例图工具,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文档化。
3. 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系统设计。
我负责设计和实现系统的数据库部分,包括数据库表的创建、关系的建立和SQL语句的编写。
4. 编码阶段:根据设计文档,我开始编写代码。
我使用了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
在编码过程中,我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遵循了软件工程的最佳实践。
5. 测试阶段:在编码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测试。
我负责编写测试用例,并与其他成员一起进行测试。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调试和优化,解决了这些问题。
6. 项目总结与汇报:在项目完成后,我们进行了项目总结和汇报。
我向导师和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并分享了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软件工程的核心技术和开发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掌握了UML图和用例图的使用,熟悉了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的操作。
同时,我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之处。
例如,我在需求分析阶段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我在代码编写和调试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规范,以提高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太原理工大学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项目:《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实验地点:行逸楼B114专业班级:软件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孟东霞2015年11月4日一、实验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以纸质版(A4)在课程结束后二上提交(12)。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四、实验容1 选题及项目背景美食评价系统背景: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评论越来越随意,希望可以规化的进行。
2 定义美食评价系统为用户提供美食指导和参考。
任人都可注册为会员,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收藏的餐厅以及口味爱好。
会员可以收藏餐馆,浏览餐馆信息以及其他会员的评价。
餐厅必须向管理人员提出注册并审核通过后才能显示。
管理人员需到工商局和餐厅具体审查后才能通过。
会员可以提供来自餐馆提供的小票在次日来对用餐进行评价,一小票仅可提供一次评价。
餐馆则提供当日用餐小票记录给管理人员,用以核对用户提供的小票是否正确,然后系统则会审核评价有无不良信息,审核通过发布在餐厅信息上,并根据会员评价次数对给会员评星(1-5)。
个人信息和餐馆信息可被所有人访问,管理员信息只能管理员访问。
3 参考资料1.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文件编制规》2.GB/T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3.GB 1526—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4.GB8566-88 《软件开发规》4 系统分析与设计4.1需求分析4.1.1识别参与者用户,餐厅,管理人员4.1.2 对需求进行捕获与描述1用例名称:注册个人用户执行者:用户目的:完成一次注册个人用户的完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项目:《ATM自动取款机系统》实验实验地点:逸夫楼402专业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四、实验容1 选题及项目背景ATM自动取款机系统项目背景:ATM自动取款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持卡人自我服务型的金融专用设备。
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简单、及时、随时随地曲匡的互联的现代化的网络系统。
2 定义ATM自动取款机可以为用户提供取款、查询余额、设置密码、转账等业务。
在用户使用ATM自动取款机时,ATM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接下来由ATM把从银行卡上读取的信息以及用户输入的密码传给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系统通过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核对,如果密码正确,ATM就要求用户选择事务类型(取款、查询等),直至用户选择退出应用服务,询问用户是否退出应用服务,如果用户选择结束,则退出银行卡,系统重回登陆界面。
用户进入取款界面后,首先可以输入取款金额(必须是50的倍数),否则系统显示输入有误。
用户点击确认后,由系统查询用户相应的账户,判断该取值金额是否超出用户现有余额,如果没有,则系统会显示确认界面,用户单点击“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账单,并在后台进行工作,吐钞机进行清点并吐出现金,并将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否则提示用户余额不足,请重新输入,重复上述过程。
3 参考资料《系统分析与设计》4 系统分析与设计4.1需求分析4.1.1识别参与者用户(取款者)、系统维护人员、银行管理人员4.1.2 对需求进行捕获与描述用例名称:存款执行者:用户目的:向银行账户中存放现金。
用例名称:取款执行者:用户目的:从ATM自动取款机中提取账户金额。
用例名称:修改密码执行者:用户目的:修改用户登录密码。
用例名称:查询余额执行者:用户目的:查询银行账户中的现金余额。
用例名称:验证身份执行者:用户目的:验证操作ATM的用户身份。
用例名称:转账执行者:用户目的:从ATM自动取款机中进行现金转账。
用例名称:信息管理执行者:银行工作人员目的: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用例名称:系统维护执行者:银行工作人员目的:对ATM系统进行维护。
用例名称:赔款执行者:银行工作人员目的:向ATM机存放现金。
用例名称:验证身份执行者:银行工作人员目的: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用户存在跨行支取、异地支取1.银行业务系统计算额外的手续费并从用户账号进行扣除2.ATM打印凭证时打印手续费信息ATM检查发现用户没有从出钞口取走钞票1.ATM再次提示用户从出钞口取走钞票,并演示图示帮助指示出钞口位置2.用户从出钞口取走钞票用户选择查询余额1.ATM显示用户账户余额用户选择了其他操作1.ATM显示相应的操作界面,A TM提示用户进行操作2.用户进行操作4.1.3 用例图ATM自动取款机用例图4.1.4 分析与讨论1)建模用例图的步骤、方法?1.确定系统的边界和围;(方法:分析系统部元素,把系统部元素和外部事物划分开)2.识别系统的参与者;3.发现用例;4.描述用例及确定用例关系;(方法:对用例概要描述;对用例详细描述。
根据用例事件流,将公共行为抽取出来,已包含关系构建用例关系;变化部分,抽取出来,放到扩展用例中)5.建立用例图;6.定义用例图的层次结构;2)如何识别系统的参与者?应该如何划分用例,应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识别系统的参与者:1.谁使用系统的主要功能?2.谁改变系统的数据?3.谁从系统中获取数据?4.谁支持、维护系统?5.谁需要借助系统的支持来完成工作?6.系统需要操纵哪些硬件?7.系统需要和哪些外部系统交互?8.谁对系统运行结果感兴趣?划分用例:1.每个参与者打算在这个系统里做些什么事情?2.参与者使用本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3.参与者是否会在系统中创建、修改、删除、访问、存储数据?如果是,如何来完成这些操作?4.参与者是否会将外部的某些事件通知给该系统?3)心得用例图主要用来描述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
它展示了一个外部用户能够观察到的系统功能模型图。
用途:帮助开发团队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
用例图所包含的元素如下:1. 参与者表示与您的应用程序或系统进行交互的用户、组织或外部系统。
用一个小人表示。
2. 用例用例就是外部可见的系统功能,对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描述。
用椭圆表示3. 子系统用来展示系统的一部分功能,这部分功能联系紧密。
4. 关系用例图中涉及的关系有:关联、泛化、包含、扩展;a. 关联表示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通信,任何一方都可发送或接受消息。
b. 泛化就是继承关系,子用例和父用例相似,但表现出更特别的行为;子用例将继承父用例的所有结构、行为和关系。
子用例可以使用父用例的一段行为,也可以重载它。
父用例通常是抽象的。
c. 包含包含关系用来把一个较复杂用例所表示的功能分解成较小的步骤;d. 扩展扩展关系是指用例功能的延伸,相当于为基础用例提供一个附加功能。
e. 依赖表示源用例依赖于目标用例;4.2 建立对象模型4.2.1 候选类的数据字典4.2.2定义类“用户”类•属性(name):文本(char)账号(userID):文本(char)联系(TelNum):整形(int)住址(Address):文本(char)•操作插卡i nsert card()输入Input()修改密码changePWD()查询inquiry()“读卡机”类•属性•操作接收卡accept card()读卡read card()退卡eject card()“吐钞机”类•属性余额(balance):字符串(string)•操作吐钞OutCash()“账单”类•属性账单号(AccountNumber):整形(int)余额(balance):字符串(string)•操作打开open()扣除存款deductFunds ()存入存款withdrawFunds()“存款账目”类•属性(name):文本(char)账号(userID):文本(char)联系(TelNum):整形(int)余额(balance):字符串(string)存款金额(DepositAmount): 字符串(string)•操作存款deposit()取消Cancel ()“取款账目”类•属性(name):文本(char)账号(userID):文本(char)联系(TelNum):整形(int)余额(balance):字符串(string)取款金额(DepositAmount): 字符串(string)•操作取款deposit()取消Cancel ()“ATM屏幕”类•属性•操作初始化initialize ()提示prompt ()输入input()“系统维护人员”类•属性(name):文本(char)员工号(ID):整形(int)联系(TelNum):整形(int) •操作维护Maintain()“银行管理人员”类•属性(name):文本(char)员工号(ID):整形(int)联系(TelNum):整形(int) •操作配款DepositCash()管理manage()“数据连接”类•属性•操作连接Connect()取消Cancel ()4.2.3绘制类图4.2.4包图(画出包图并说相应解释说明)4.2.5分析与讨论1)建模类图的步骤、方法?构建类图的步骤:1.确定类;(方法:行为分析、名词识别法、CRC分析法、根据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的划分、参考设计模式确定、通过领域进行分析等)2.识别类的属性和操作;(方法:结合需求述、领域知识和常识以及经验等)3.识别类之间的关联;(方法:使用普通关联列表的方法)4.定义类的结构和层次。
2)识别类有哪些方法,你是如何识别类的?行为分析、名词识别法、CRC分析法、根据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的划分、参考设计模式确定、通过领域进行分析等。
我通过名名词识别法确定类。
3)解释关联的多重性?如何确定类的属性、操作、类之间的关联关系、组织类之间的继承?关联的多重性:关联表示了对象间的结构关系,在建模过程中,通常需要说明一个关联实例中有多少个相互连接的对象。
确定类的属性:从常识性、专业性、功能性、存储性、操作性、标志性、关联性发现和确定类的属性,进而筛选类的属性;确定类的操作:综合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确定类的操作;确定类之间的关联关系:使用普通关联列表的方法帮助发现关联。
并分析关联的多重性。
组织类之间的继承: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
4.3 建立动态模型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由交互图(顺序图和协同图)、状态机图和活动图表达。
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应当对主要的Use Case和对象类绘制这些图形,以便分析系统的行为,印证和修改系统的静态结构,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到系统的目标。
4.3.1顺序图4.3.2 通信图4.3.3活动图活动图的主要作用是表示系统的业务工作流和并发处理过程。
针对自选系统主要的业务工作流绘制活动图。
绘制活动图需要确定参与活动的对象、动作状态、动作流,以及对象流。
4.3.4状态图状态机图表现一个对象(类)的生命史。
对于一些实现重要行为动作的对象应当绘制状态机图。
绘制状态机图需要确定一个对象的生命期可能出现的全部状态,哪些事件将引起状态的转移,将会发生哪些动作。
4.3.5 分析与讨论比较顺序图与通信图、活动图与状态图的应用。
顺序图:描述的是参与交互的对象及对象之间消息交换的顺序,用来表示用例中的行为顺序。
通信图:强调发送和接收消息的信息的对象及其组织结构的交互图,用以描述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
活动图:用来描述达到一个目标所实施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描述了系统的动态特征。
状态图:描述系统中类和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
4.4物理模型4.4.1 建立构件图系统实现的源代码、二进制码、执行码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思想,用构件分别组织起来,明确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职责和软件结构。
构件图:表达的是系统代码本身的结构。
它将系统中可重用的块包装成具有可替代性的物理单元。
构件图描述了软件系统的各种构件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4.2 建立部署图部署图:主要是为了描述系统中各个物理组成部分的分布、提交和安装过程。
主要用来描述嵌入式系统、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以及分布式系统的静态部署。
5 实验总结个人感觉通过这些次实验,自己在软件开发方面有了很多的了解,对计算机软件也有了更多的兴趣!总之,本学期的A TM实验能够很好的实现既定目标,同时扩宽了我的学习面,鉴于目前自己掌握的实际情况,欲安排以后学习工作如下:1.认真复习计算机软件相关课程,争取取得好成绩;2.英语也要多学习,尤其是专业英语,对阅读参考资料有很大方便!3.根据需要加深编程语言的学习;多看看有关软件开发的书.4.业余时间扩宽计算机网络硬件方面的视野,尤其希望可以去软件开发公司的机房参观学习,提高个人修养与能力;5.对于软件开发,我们要树立重视实践更甚于重视理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