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住宅小区园路的布局设计

合集下载

园路的设计

园路的设计

⑶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
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 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 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 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 8~1 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 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园路的布局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 “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 蓄、自然的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 “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 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 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 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 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 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 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
(5) 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 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 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 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 ≤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 ≤3。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 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 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
园路的类型
(1) 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 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 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 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 另一种方式补充。

园路的铺装设计

园路的铺装设计

三、园路规划设计原则
1、国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和协调 这主要表现 在园路的线型设计和铺装设计中,例如在规则式园林中,园路主 要以直线型居多;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园路则曲折多变。
采用卵石、青石板等做地面铺装材料,则显示出自然亲切的气 氛,而用预制混凝土砖作铺装材料,可与现代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类型功能宽度材料主要园路联系各景区主要景点导游组织交通46m混凝土沥青整体路面次要园路游憩小路联系景区内各景点导游构成园景深入园中各角落导游散步休息24m122m天然石块预制混凝土块材料路面碎石卵石砖渣碎料路面三园路规划设计原则?1国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和协调这主要表现在园路的线型设计和铺装设计中例如在规则式园林中园路主要以直线型居多
(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 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 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 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 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 而从四周绕过。(见图2-55)
图2-55 广场、园路
(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 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 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 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 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 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 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 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广场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 或交通活动的空间,通常是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场 所。在广场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 能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在城市中广场数 量不多,所占面积不大,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 是城市规划布局的重点之一。

浅谈住宅小区的园林道路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的园林道路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的园林道路设计作者:付勇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5年第08期摘要经济的进步和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大量的住宅小区被建立起来。

而小区园路的设计设置,对小区内部居民的各种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此,阐述住宅小区园林道路的现状,分析小区园路的作用,提出小区园林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以为小区园林道路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道路;设计原则;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问题提高,人们期盼着找到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

园路作为住宅小区景观的重要元素,有着丰富景观、引导交通、组织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它就像脉络一般,将小区园林的不同功能区域有效地串联起来,使人们在这一环境中得到释放与放松,打造一个利于功能齐全、环境有的户外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1 住宅小区园林道路的现状当下社会,怎样在兼顾住户需求、开发商利益、社会效益的情况下,为小区住户打造出一个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景观环境是景观设计人员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园路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对于小区整体的景观质量与气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

国内部分小区在园路的设计上已进行了研究与创新,如深圳的万科第五园的园路设计就得到业界内外的一致认可,但这仅仅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住宅小区在园路设计上并没有进行细致地考虑,存在诸多问题。

1.1 功能性较差很多住宅小区在对园林道路进行设计时,过于注重园路的流线与整体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园路本身所应具有的功能,给小区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小区整体景观的设计阶段到后期的施工建设阶段,就要坚持“功能性首位”的原则,不应仅仅为了追求小区景观外观的美感而舍本逐末,将园路作为景观元素进行过分雕琢,使园路本身所应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因追逐设计的美感而降低。

在设计时,应注重园路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否则人们为了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会踩踏绿地,这反而降低了小区景观的品质,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2]。

城市居住小区园路规划分析

城市居住小区园路规划分析

城市居住小区的园路规划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也越来越兴盛,小区的园路规划设计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根据小区环境的不同,生态景观也就各异。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园路规划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并指出了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小区环境;园路规划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城市居住小区受空间、面积等的限制,通常不适宜修建大的园林建筑,大多数小区绿化环境是平面绿地或地势起伏较小的绿化。

因此,小区园路规划就在小区的环境绿化中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组织交通、集散人群,还能有装饰、导游等功能。

在进行园路旁植物的选择时,除了考虑生态功能,还要考虑到满足不同居住人群休闲、娱乐、观赏等的需要。

从专业角度来说:居住小区如果面积较小或者是较为规则的建筑时,其园路通常设计成几何路线;如果居住小区的面积较大或者是低层复式的建筑时,则园路多设计成自然曲线,自然园路在规划时需要融进现人性化代设计理念,自然流畅、迂回曲折,同时还要有交通和观赏的双重功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将小区的园林艺术品位提高。

在园林小品和植物配置上自然多变,不拘一格,让人们在小区园路漫步时,沿路观赏一副连续的动态景观画卷,赏心悦目、步移景异。

一、小区园路需综合考虑功能、流量、空间分隔要求在进行城市居小区园路的规划时,需综合考虑其功能、流量、空间分隔等要求,做到布局合理、因地制宜。

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主路、次路、小路,主路是宽在3-5m,路面质地为水泥、方砖、柏油、大理石等。

平直的主路以规则式配置为主,乔木类多选树干通直、枝叶浓密、冠型整齐、分枝点高、物候期长、抗污强的白蜡、银杏、法桐、黄金槐、馒头柳、少球悬铃木等。

灌木类多选叶色艳、枝叶丰满、无刺无味、耐修剪或有特殊香味、花期长的女贞、水蜡球、黄杨、丁香花等。

为在一条主路突出一路一景,在配置树种时,尽量做到乔木与灌木的搭配,与园路功能及周围建筑风格、墙体颜色、形式等融合统一。

园路工程之园路设计原则

园路工程之园路设计原则

园路工程之园路设计原则园路要主次分明,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

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通达成环,密度适宜,有明确的方向性。

因此,园林中一般应考虑:⑴主路。

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

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

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500×500×1000mm)等。

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

⑵支路。

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

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

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

⑶小径。

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

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

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

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园路布局要萦迂回环。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

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

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

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园路设计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园路设计

结 语
每 个景观设 计都 有 自己的特 点与风 格, 园路的设计 也应该体现 出这 一点 , 不 能照搬 照抄 , 失去 自己的特色。所 以园路 的设计要紧 紧抓住整个景观设计 的格调 ,
福 州 南江滨公 园园路 的游览 导 向功 能也很 到位。让 游人按 照设 计者 的设计 思路去 游览 , 引导游人游 玩 , 园路 另一 是
三、 园路 的设 计要 点
景观 中的园路设 计 与一般 的城 市道 路设 计不 同, 由它们的功能与作用的 区 是
别决定 的。 园路设计有什 么要 点呢? 以福州南江滨公 园为例 , 其路面 多种
地被走 出一条 “ 的现象 , 路” 然后不得不在 这条“ 上再修 一条路 , 路” 这就变成一个被
的作用 。如果铺 路材料 的单元构 件尺 寸 较大 , 面 图案就应尽 可能 简洁 , 路 以使 园 路 的整体效果不会过 于花 哨, 免矫揉造 避 作。 只有在 需要满足 一些特 殊功 能的 时 候, 才使用 凸起 于路 面的 图案 。 虽然 园路 与各个 景点相 比显得 不那
了。所 以其在宽度上 比主要 园路 窄, 宽度
等。其可按照景点所 需进行设计 , 装饰性 较 强 , 园路 设计 的重 点 , 计 师考 虑更 是 设
多的是 它的观赏功能 , 即如何将它融入景 观 。休 闲小路 所运用 的路 型大 多是 特殊 型。其形 式有双 人道与单人道 , 双人道 的
人为本 , 遵循 以供人行走为先 的原则 。也
彩 。对 于前一种路 , 人们往住会走 得比较 快, 一走而过 ; 而后一种路面上有花纹 , 人
计, 在交通 方面处 理得较为理想。公 园入 口处有供行人进 出的阶梯 , 旁边也有供 车

城市规划设计——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关系到民众居住的重要事项,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可变的住宅类型和多样化的住宅组团,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形成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并为住户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条件,坚持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努力把安居小区建设成为舒适、方便、安全、卫生和优美宜人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一)规划结构规划采用小区――组团――住宅组群三级结构。

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小区级公共绿地、两处托幼均位于小区中心部位。

小学位于东部,小区由五个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由几个住宅组群组成,各组团间通过小区主次道路相联系,住宅组群间通过组团道路联系。

针对小区现状,适应房地产分期开发的需要,将小区规划为6个居住组团,东部三个居住组团作为第一期开发用地,西部三个组团作为第二期开发用地,开发程序由东向西形成滚动开发模式。

(二)道路系统根据人流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小区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

小区对外设有六个出入口,其中小区的主入口开向历山路和南外环部,另外四个为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1)、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12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6米。

(2)组团级:路面宽6米(3)宅前小路,路面宽3米,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项目及规模根据小区内公建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的不同要求和分期建设开发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片布置。

小区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小区的出入口处沿街布置,这样既方便居民上下班顺路购买,又使商业建筑对外临街布置,提高经济效益。

小区配套的社会性福利设施,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布设在小区内部,这样既有较好的小区环境质量,又有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四)住宅单体设计与群体组合为满足“安居”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住宅设计采用两种类型,建筑面积分两个档次,分别为55M2/ 户─80M2/户和80M2/户─90M2/户。

园路造景这样设计,庭院花园瞬间提高档次。没事就想走两步

园路造景这样设计,庭院花园瞬间提高档次。没事就想走两步

园路造景这样设计,庭院花园瞬间提高档次。

没事就想走两步园路造景庭院中的小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绿化后还有观赏性,还能引人散步。

路面铺装材料很多,如石头、石板、瓦片、天然石头等,铺装应与庭院环境相协调。

路面及两旁的绿化可用草坪、花境、树丛等形式布置。

1.不同园路的设计庭院中设置不同宽度级别的道路,联系着前后门及院内各房舍。

园路不仅有交通功能,还有散步赏景的作用。

从房门到大门口的主干道叫通道,庭院内的散步小路叫园路。

另外,还有上下坡的台阶、坡路或平台等。

(1) 通道:是庭院中的主要交通要道,是联系街道和房门的桥梁。

目前由于建筑面积较小,所以通道也较狭窄。

通道绿化既要保证行走方便,又要使行人产生舒畅的感觉。

为了有利于排水,必须使通道高于马路或用坡度很小的斜坡路。

适合通道路面的材料有许多,像是红砖、水泥板、自然石、瓷砖等。

北向的通道光线比较差,其旁可栽种阴性低矮的花术,让通道更有明亮感。

南向的通道光线更加明亮,可在通道两旁或一边栽种各种阳性花木或者带状的花境,并选用红、黄色的小花,带给人以温暖与热情以及欢迎之感。

(2)园路:庭院中的小路具备非常强的实用性,绿化后还具有观赏性。

路面铺装材料有许多,像是瓦片、石板、石块、天然石头等,铺装应当和庭院环境相协调。

路面以及两旁的绿化可利用花境、草坪、树丛等形式来布置。

比如草坪上的步石路面,各类型步石的规格不一样,通常每块步石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缝隙里有小草自然生长,这样的园路非常富有节奏感。

2.园路附属部分种植设计(1)路缘:路缘为园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植物配植直接关系到道路空间尺度的直观感觉,最为常见的做法是顺着路缘采用草花、草皮、灌木、小乔木的多层次种植结构,组合而成紧密封闭的树屏景观。

(2)路口:路口的植物设计能够加强园路的导向作用以及视线的对景作用,或者作为装饰景点以及标志。

在小区内主要的路口或道路的拐弯处可栽种-二种装饰性比较强的观赏树木:在普通的路口则可以把自由散置的石块与花草相结合,或者种植低矮的植物来当作增加空间处理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住宅小区园路的布局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中居住区景观规划布局应达到以下的要求:①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

根据居民的不同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等活动场地和设施。

②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意境。

园林空间的组织与园路的布局应结合园林景观和活动场地的布局,兼顾游览交通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

③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群落载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

景观住宅小区园路有其相应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园路的布局设计上,除了依据景观建设的规划形式外,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要遵循"人行走为先"的原则。

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的行走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

否则就会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的状况。

3、园路要具有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园路中的道路应形成一个环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

道路设计要做到
有的防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

使路与景相通的同时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

在景观道路的布局中可以根据景观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

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密切配合。

在设计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过渡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

同时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在圆路的设计中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

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

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

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

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