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对土壤进行灌砂、振实和取样等步骤,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参数。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的检测步骤、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检测步骤。
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灌砂装置和砂子,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2. 样品制备,将土样放入模具中,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厚度进行填充和压实,确保土样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3. 灌砂,在土样表面均匀地灌入砂子,直至砂子表面与模具顶部平齐。
4. 振实,利用振实装置对土样进行振实,使砂子在土样中均匀分布并填充土孔。
5. 取样,在振实完成后,从土样中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用于后续的压实度计算。
二、计算方法。
1. 计算灌入砂子的质量,记录灌入砂子前后的砂子质量差值,即为灌入砂子的质量。
2. 计算土样的体积,根据取样的土样体积和砂子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土样的体积。
3. 计算土样的干容重,通过对土样进行干燥处理,然后计算土样的干容重。
4. 计算土样的压实度,根据土样的体积和干容重,可以计算出土样的压实度参数。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灌砂法检测时,要注意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在取样时,要随机取样,并且取样量要足够,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 在计算压实度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4. 在实验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长期稳定性。
总结,灌砂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合理的操作和准确的计算,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灌砂法检测时,要注意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灌砂法的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有所帮助。
灌砂法

前言灌砂法是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土工试验方法之一。
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此方法表面上看起来较为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并会引起较大误差;又因为它是测定压实度的依据,故经常是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发生矛盾或纠纷的环节,笔者就长期从事试验工作的经验并结合了现行的规程分析了灌砂法试验中常见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原理灌砂法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
即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下落到一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密度不变的原理测定试洞的容积,从而求得该试样的密度。
3仪器的选择目前,公路工程密度试验中最常见的两种灌砂筒是Φ100和Φ150。
在测定细粒土密度时,可采用Φ100小型灌砂筒,要求试样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如粒径超过15mm,为保证测定结果的稳定并具有代表性,则应相应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
对粒径40~60mm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则应改为150~200mm。
4灌砂试验存在的问题4.1量砂的规格不当量砂规格和密度直接影响灌砂法试验的结果。
砂的颗粒组成对试验的重现性也有影响,用不同粒径砂标定砂的密度时,其重现性如表1所示,用不同粒径砂标定时的重现性表1砂的粒径(mm)标定砂的密度,与平均值的最大偏差(%)0.60~1.200.30.30~0.600.10.15~0.300.2小于0.150.24.2仪器标定不当4.2.1标定灌砂量把握不准灌砂法试验的特点就是装砂的次数较多,在标定过程中,第一次装砂就是将砂装在灌砂筒内,并要求筒中的砂距筒顶不超过15mm,而装砂的随意性会导致装砂过多或过少,过多,装满会流漏;过少,又会导致灌砂入试洞时,标定灌砂筒的下部圆锥体不能填满,使试验结果不准。
4.2.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量砂质量标定不准规程中要求:将内装量砂ml的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灌砂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称量灌砂筒中剩余砂的质量m5;再将灌砂筒放在一玻璃板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
灌砂法

试验一灌砂法测定路基压试度(灌砂法)一、试验目的该试验主要是现场测定路面基层、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可以测定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主要应用在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和压实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 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试验要求通过试验,要求掌握灌砂法的两个标定、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掌握压实度的评定方法,同时了解其它测定压实度方法和原理(核子密度仪法、环刀法、钻芯取样法、灌水法)。
三、仪器设备1、灌砂筒:储砂筒筒层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设有开关。
2、标定罐、基板。
1、量砂:粒径0.3~0.6mm及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4、天平或台称。
5、盛砂的容器、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四、试验步骤1、按试验规程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灌砂法两个标定(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打开开关,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压实度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方法步骤、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
一、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方法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细砂,并通过筛网将颗粒大小控制在0.08~0.15mm之间。
同时,准备一个装有标定液的容器,以及一个能够测定土壤湿度的湿度计。
2.实验设置在实验室中选择合适的试验器具,如直径为15cm的圆柱形容器,并将其底部加装一层直径为10cm、高度为4cm的穿孔塑料容器。
然后将该容器与水平放置的玻璃板对准,确保试验装置底部平整。
3.样品准备将待测的土壤样品通过筛分和称重等操作得到所需质量的样品。
然后,将样品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待测土壤的湿度。
4.试验操作(1)将湿度为标准含水量的土壤均匀地放置在试验容器中,形成一定厚度的土层。
(2)打开穿孔容器的塑料盖,从中心位置固定一个滴漏棉绳。
然后,将装有细砂的容器放在穿孔容器上方,缓慢地将细砂倒入穿孔容器中。
(3)当滴漏棉绳的自重不能使水通过时,停止倒砂并记录所倒入细砂的质量。
(4)将细砂从穿孔容器中倒出,用量筒测量所倒出细砂的体积。
(5)重复上述操作,每次倒出细砂后,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调整到所需的下一级标准含水量,并记录倒砂次数和细砂体积。
5.数据处理(1)计算细砂的干重:通过细砂的质量和含水量计算其干重。
(2)计算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通过细砂的体积和质量计算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
(3)计算每次倒砂的压实度:通过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和土壤样品的厚度计算每次倒砂的压实度。
(4)绘制压实度曲线:根据压实度和标准含水量绘制压实度曲线。
二、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仪器设备1. 圆柱形容器:直径为15cm的圆柱形容器,安装有穿孔的塑料容器。
2. 筛网:用于筛分细砂颗粒大小,筛孔大小为0.08~0.15mm。
3.玻璃板:用来与试验容器底部对准,确保试验装置底部平整。
4.量筒:用于测量细砂的体积。
灌砂法(检测方法)

密度试验(灌砂法一、目的与使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土路基土的各种材料的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使用于路清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基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直径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直径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二、仪器与材料灌砂筒、金属标定罐、基板、量砂(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燥均匀砂20~40g三、方法与试验步骤1、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2、标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3、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空内,直到砂不在流。
取下灌砂筒,称取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4、称取试坑中全部材料的总质量Mw。
5、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ω,%)。
用小灌砂筒测定时,细粒土不小于100g,中粒土不小于500g;用大砂筒,相应的细粒土不小于200g,中粒土不小于1000g,粗粒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d)。
6、将基板放在试坑上,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开关,直至砂不再流动,称取量筒内砂的质量(M47、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不大可省去3的操作,试洞挖好后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不需要放基板,打开筒的开关,最后称取剩余砂的质量(M4')。
四、计算1、填满试坑所用砂的质量:灌砂时试坑上放基板时Mb=M1-M4-(M5-M6)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Mb=M1-M4'-M2Mb--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g)M1--灌砂前灌砂筒内的砂的质量(g)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2、试坑材料的湿密度:ρw=Mw*γs/MbMw--试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质量,(g)γs--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试坑材料的干密度ρd:ρd=ρw/(1+0.01ω)ω--试坑材料的含水量当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时:五、报告各种材料的干密度均准确至0.1g/cm^3相对密度: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高出试样2cm,轻轻搅动土样,使附着在土样上的气泡逸出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为止,将天平调零3、调节水温在15℃-25℃范围内。
灌砂法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土的性质的认识和测定技能。
二、实验原理灌砂法是一种现场快速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体积的土样中,通过灌砂法向土样中灌入一定量的砂,使砂填满土样孔隙,并使土样表面平整。
通过称量灌入砂的质量和土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土样的干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灌砂筒:容积为1000ml。
2. 砂:粒径为0.15-0.25mm的河砂。
3. 天平:精度为0.01g。
4. 量筒:容积为1000ml。
5. 容器:用于盛放土样。
6. 砂筛:筛孔尺寸为0.15-0.25mm。
7. 木质尺:用于测量土样高度。
8. 砂泵:用于灌砂。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砂过筛,确保砂的粒径符合要求。
(2)将灌砂筒清洗干净,并用湿布擦拭干净。
(3)将容器准备好,放入土样。
2. 测定初始干密度(1)将灌砂筒放置在土样上方,使砂面与土样表面平行。
(2)打开砂泵,向灌砂筒中灌砂,直到砂面与土样表面齐平。
(3)关闭砂泵,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放入容器中。
(4)用木质尺测量土样高度,记录数据。
(5)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称量,记录质量。
(6)计算初始干密度:ρ1 = m1 / V1,其中m1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1为土样体积。
3. 测定最终干密度(1)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取出,并将砂倒出。
(2)将土样搅拌均匀,再次放入容器中。
(3)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测定最终干密度:ρ2 = m2 / V2,其中m2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2为土样体积。
4. 计算干密度(1)计算土样的干密度:ρ = (ρ1 + ρ2) / 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土样高度:h1 = 10cm,h2 = 10cm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m1 = 200g,m2 = 150g土样体积:V1 = 1000ml,V2 = 1000ml2. 计算结果初始干密度:ρ1 = 0.2g/cm³最终干密度:ρ2 = 0.15g/cm³干密度:ρ = (0.2 + 0.15) / 2 = 0.175g/cm³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土样干密度为0.175g/cm³,与理论值相近。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对土壤进行灌砂、振实、取样等步骤,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指标。
下面将介绍灌砂法的具体步骤及压实度的计算方法。
一、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灌砂法压实度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灌砂装置、振实器、天平、砂子、土壤取样工具等。
2. 操作步骤。
(1)取样,首先需要在待检测的土壤样品中取得足够的土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灌砂,将取样的土壤放入灌砂装置中,通过灌砂的方式逐渐增加土壤的压实度。
(3)振实,在灌砂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振实器对土壤进行振实,以确保土壤的均匀密实。
(4)取样,在灌砂结束后,需要从灌砂装置中取出土样,用于后续的压实度计算。
二、压实度计算方法。
1. 计算公式。
根据灌砂法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壤的压实度指标:压实度指标 = (砂子重量初始土壤重量)/ 初始土壤重量× 100%。
2. 计算步骤。
(1)测量初始土壤重量,在进行灌砂前,需要测量取样土壤的初始重量。
(2)测量砂子重量,在灌砂结束后,需要测量砂子的重量。
(3)计算压实度指标,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压实度指标。
三、注意事项。
1. 取样代表性,在进行取样时,需要确保取得的土样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体土壤的压实度情况。
2. 操作规范,在进行灌砂和振实操作时,需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每一步操作的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灌砂法压实度检测的方法及计算步骤。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为土壤工程和地基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对于土壤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灌砂法是土壤力学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它可以用来测定土壤的压实度。
压实度是土壤中颗粒的紧密程度,它对土壤的工程性质和水文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地测定土壤的压实度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压实度检测的方法及计算步骤。
1. 实验原理。
灌砂法是通过向土壤中注入一定量的砂子,然后测定土壤的密度变化来计算压实度的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确定土壤的初始密度,然后通过灌入砂子后的密度变化来计算压实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在土壤力学试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土壤样品取出,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和有机物质。
(2)测定土壤初始密度,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放入密度计中,通过测定土壤的质量和体积来确定初始密度。
(3)灌入砂子,将一定量的砂子通过漏斗灌入土壤中,直至土壤完全饱和。
(4)测定灌砂后的密度,再次测定土壤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计算灌砂后的密度来确定压实度。
3. 计算方法。
压实度的计算公式为:压实度 = (初始密度灌砂后密度)/ 初始密度× 100%。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 实验数据处理。
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测定的初始密度和灌砂后的密度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比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修正,以得到可靠的压实度数据。
5.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灌砂法测定得到的压实度数据,可以对土壤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压实度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特性,为工程建设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6. 结论。
灌砂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土壤的初始密度和灌砂后的密度,可以准确计算土壤的压实度。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灌砂法得到的压实度数据,对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工程建设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压实度不达标是造成路面破损,使用状况差,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
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压实度也是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所以,只有对路基结构层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强度、刚度及平整度,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现场主要运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一些问题,作简要地分析和探讨。
2. 灌砂法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自由下落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3. 灌砂筒的选用及室内标定
3.1 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mm。
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 100mm的小型灌砂筒。
如最大粒径大于15mm,则应相应的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例如粒径达40~60mm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为150~200mm。
3.2 室内量砂标定的准确与否对压实度的影响。
3.2.1 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对筒内砂的高度和质量都做了明确规定。
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原因是不同砂面高度的砂,其下落速度不同,因而灌进标定罐内砂的密实程度也不同,这就直接影响了量砂的密度。
因此,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必须严格控制;另外,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每次标定及以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
因为标定时,只要砂总重相同,即砂的自重一样,其下落速度也能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量砂使用的准确性。
实践证明,现场测试时(中国论文联盟整理),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和重量与室内标定时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2.2 标定罐深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通过试验结果发现标定罐深度每减1cm,砂密度大约降低1.2%。
可见其深度不同对砂密度影响较大。
因此,现场试洞深度应尽量与室内标定罐深度一致。
3.2.3 砂的颗粒级配组成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不同颗粒粒径组成的砂,其级配不同,密度也明显不同,故每次检测使用时量砂必需采用标准砂(0.30~0.60mm或0.25~0.50mm),而且要保持砂的洁净干燥。
由上述可见,储砂筒砂面高度、砂的总重、标定罐深度、砂的颗粒组成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砂的密度。
量砂密度标定准确与否,也将影响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
所以,在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之前,标定工作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 现场施工与检测注意事项
4.1 在公路施工中,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有填土的好坏、地基处理、含水量控制、松铺厚度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等。
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对填土的密实度和含水量进行现场控制,并以此来控制和检验人工或机械压实填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宜采用重型击实法得到的击实标准,可以得到客观准确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在施工中,将含水量控制在与最佳含水量相差正负2%的范围内,压实效果比较理想。
松铺厚度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有一个必要的稳固土基,在填筑土质路堤时,应将填土分层压实。
在松散的黄土地区或其它松散土的挖方路段,也应进行压实。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要求必须根据道路的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并加强碾压过程的控制。
4.2 现场测试时,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和重量与室内标定时保持一致。
尽量使用基板,
确保试验精度。
尽量使检测表面光滑平整。
现场测试完后,要检查灌砂筒底板、基板与地面之间是否有砂子漏出,如有要将其单独清出,称其质量,计算密度时应扣除这部分质量。
使用进行回收的量砂,下次使用前必需过筛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标定时的洁净、干潮状况一致。
现场含水量检测,通过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对比,其结果不超过1%,证明是可行的。
但要注意的是所用酒精纯度必须要达到95%,劣质酒精不但不能充分燃烧反而会变成水份,影响检测结果。
试坑深度应尽量等于标定时深度,坑壁笔直,上下口直径相等,避免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
选点及检测频率:选点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压实度的检测结果。
选点太少,位置不客观,没代表性,很难反映实际情况;选点太多,不但没必要,而且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因此,正确的选点,严格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附录A规定的检测频率进行检测,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检测结果才能较客观地反映工程质量的实际情况。
5. ρdm、wo对压实度检测的影响
压实度K=ρd实/ρdm,其中ρdm为最大干密度,是通过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取得的。
若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太大,必将影响压实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标准试验时,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应共同取样,并应尽量取有代表性的集料,做对比试验。
通过多种方法的验证、对比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 结语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是施工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此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把握,会引起较大误差
1. 前言
压实度不达标是造成路面破损,使用状况差,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
第一论文范文网编辑。
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压实度也是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所以,只有对路基结构层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强度、刚度及平整度,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现场主要运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一些问题,作简要地分析和探讨。
2. 灌砂法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自由下落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3. 灌砂筒的选用及室内标定
3.1 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mm。
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 100mm的小型灌砂筒。
如最大粒径大于15mm,则应相应的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例如粒径达40~60mm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为150~200mm。
3.2 室内量砂标定的准确与否对压实度的影响。
3.2.1 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对筒内砂的高度和质量都做了明确规定。
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原因是不同砂面高度的砂,其下落速度不同,因而灌进标定罐内砂的密实程度也不同,这就直接影响了量砂的密度。
因此,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必须严格控制;另外,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每次标定及以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
因为标定时,只要砂总重相同,即砂的自重一样,其下落速度也能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量砂使用的准确性。
实践证明,现场测试时,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和重量与室内标定时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2.2 标定罐深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通过试验结果发现标定罐深度每减1cm,砂密度大约降低1.2%。
可见其深度不同对砂密度影响较大。
因此,现场试洞深度应尽量与室内标定罐深度一致。
3.2.3 砂的颗粒级配组成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不同颗粒粒径组成的砂,其级配不同,密度也明显不同,故每次检测使用时量砂必需采用标准砂(0.30~0.60mm或0.25~0.50mm),而且要保持砂的洁净干燥。
由上述可见,储砂筒砂面高度、砂的总重、标定罐深度、砂的颗粒组成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砂的密度。
量砂密度标定准确与否,也将影响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
所以,在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之前,标定工作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 现场施工与检测注意事项
4.1 在公路施工中,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有填土的好坏、地基处理、含水量控制、松铺厚度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等。
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对填土的密实度和含水量进行现场控制,并以此来控制和检验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