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
市政实测实量细则

市政工程实测实量内容一、道路工程1.压实度1.1.合格标准:不小于设计值1.2.检测方法:灌砂法、灌水法或环刀法(通常采用灌砂法)1.3.检测频率: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3个点。
1.4.灌砂法检测步骤:1)选择适宜的灌砂筒2)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3)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4)在试验地点选择平坦表面,打扫干净5)将基板放在干净的表面上,沿中心凿洞,凿出的材料放入塑料袋,该层材料全部取出后,称总质量。
6)从材料中取样,放入铝盒,测定其含水量。
7)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央(筒内砂质量已知),打开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不再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称剩余砂的质量。
8)计算压实度。
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1.5.示例2.弯沉值(路床、路面)2.1.合格标准:不大于设计规定2.2.检测方法:贝克曼梁检测2.3.检测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
2.4.检测步骤:1)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画上记号。
2)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3)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用手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应稳定回零。
弯沉仪可以单侧测定,也可以双侧同时测定。
4)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记录初读数L1,汽车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m以上)后,汽车停止。
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
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
5)弯沉值计算公式:回弹弯沉值=(最大读数-终读数)×22.5.示例3.平整度(路床、路面)3.1.合格标准:路床:填土路基≤15mm,填石方路基≤20mm;路面:石灰稳定土类基层≤10mm;石灰稳定土类底基层≤15mm;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10mm,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15mm;沥青碎石基层≤10mm。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灌砂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灌砂法是一种测压实度带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土体的压实度和液态指数。
以下是灌砂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的详细步骤:1.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装置,包括一台标准压实试验仪和一个容量为2000毫升的无气密水桶;-确保实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准备好试验土样,需要确定土体的含水量和所需压实度。
2.环境处理:-在试验桶内涂抹一层薄薄的石灰水溶液,以保证土样与容器之间的贴附力;- 在桶上方加装一个长约300mm的直径约20 mm的玻璃筒,用于观察灌砂的情况。
3.实验操作:-在天平上称取一定重量的土样,称重后放入试验桶中;-使用标准杯灌入一定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达到实验要求;-将试验桶放到标准压实试验仪上,调整好试验仪器的参数;-开始压实实验,逐层进行,每层进行前需进行灌砂;4.灌砂操作:-使用20目细活性黄砂作为灌砂颗粒,细砂颗粒透水性好,易于排水;-将砂土从喷嘴中均匀放入试验桶;-同时用手轻轻旋转试验桶,使砂土均匀堆积在土样表面;-等待砂土沉降,避免有虚假软化环出现;-确保灌砂操作后的土样表面平整,没有裂缝和凹陷。
5.实验数据记录:-记录每次灌砂前的土样高度;-记录每次灌砂后的试水桶重量;-计算每次的灌砂厚度。
6.实验结果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一层的固结应力;-计算每一层的平均固结应力;-根据每一层的固结应力和压实度,计算压实度带的压实度。
7.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压实度带的压实度数据,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评估土体的工程性质和工程可行性;-比较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压实度带结果,得出结论。
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环刀法也是一种测压实度带的实验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土样中进行切割,然后测量切割后的应力变化来计算压实度。
以下是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的详细步骤:1.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装置,包括一个环刀和一个测力仪;-确保实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准备好试验土样,需要确定土体的含水量和所需压实度。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1).测定土的密度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电动取土器法,封蜡法,灌水法。
(2).灌砂法实验步骤:1.应先标定灌砂筒内的质量m1,量砂密度þs。
2.在实验地点,选一块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
将基板放在此平坦便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也在下流时关闭开关,成筒内砂的质量m6。
3.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并随着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适度应等于碾压层的厚度,称塑料袋内全部试验的质量m1。
4.从挖出的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含水率。
5.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法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待砂不再流动时,关闭开关,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6.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将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直接放在以挖好的试洞内,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余砂记m27.整理结果:有基板mb=m1-m4-(m5-m6) 无基板mb=m1-m4-m2湿密度:þ=mt/mb*þs 干密度:þd=þ/(1+含水率)环刀法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达到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膜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用修土刀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侧含水率。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的重质量m1。
环刀质量m2,容积为V。
2.密度计算式:þ=(m1-m2)/V3.。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实验操作规程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实验操作规程
一、仪器级设备参数
环刀内径:6~8cm 高:2~3cm 壁厚:1.5~2cm
天平:感量0.1g
环刀手柄、铁锤、橡皮锤、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木板及测定含水率设备等。
二、操作程序
1、在进行实验前对检测实验对象试样用同种采莲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
2、擦净环刀,在环刀内壁涂抹一薄层凡士林,称取环刀质量M2,精确至0.1g。
3、在试验地点取样处,讲面积约30*30cm的地面用毛刷清理干净,并将压实层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土用小铁锹铲去,铲挖深度约为当前压实层厚度的三分之一,但不得将下层土壤扰动。
4、将环刀刀口向下垂直放在铲去表面浮土的表面并用力按压使环刀固定于压实层表面,再将环刀手柄放在环刀上,注意环刀手柄是否垂直,再用铁锤锤击环刀手柄,将环刀均匀打入压实层中,至土样高出环刀为止。
5、去掉环刀手柄,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
6、将取出的试样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
7、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量环刀及试样合计重量M1,精确至
0.1g,并根据环刀质量M2计算出试样湿密度。
8、用橡皮锤敲击环刀,取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率。
三、注意事项
1、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适用于测定细粒土压实度,粗粒土适用于灌砂法及灌水法。
1、。
压实度计算公式

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计算方法(灌砂法)1、称取一定量的标准砂重m千克2、称取土的重量m1千克3、称取剩余砂的重量m2千克4、试坑内实际消耗砂重M=m- m2- m3 (m3圆锥体砂重)5、试坑体积V=M/P砂(P砂为标准砂的密度),则V即为土的体积6、试样土的密度为P土湿= m1/V ( g/cm3)7、求出试样土含水量W水(称取30~40克湿试样土,烧干后再称取重量,土中水的重量与干后土的重量比用百分数表示)8、求试样干密度P干=P土湿/1+W水(1+W水通常用湿试样土重与干后土重之比求得)9、压实度是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试验求得)之比用百分数表示K=P干*100%/P大10、例:灌砂筒与原有砂重为4000克,圆锥体内砂重为270克,灌沙筒与剩余砂重m2=2720克,量砂密度为1.42g/cm3,试坑内湿试样重1460克,求压实度。
(称取30克试样,用酒精烧两遍后称重量为25.9克,P大为1.89g/ cm3)解:M=4000-2720-270=1010克V=M/ P砂=1010/1.42=711.3 cm3P土湿= m1/V=1460/711.3=2.05 g/ cm3W水=(30-25.9)*100%/25.9=15.8% 1+ W水=30/25.9=1.158P干=P土湿/1+W水=2.05/1.158=1.77 g/ cm3压实度K= P干*100%/P大=1.77*100%/1.89=93.7%压实度计算方法(环刀法)一、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所需仪器、设备为:1、环刀:内径6~8cm 高2~3cm2、天平:称量500g 感量0.1g ;称量200g 感量0.01g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小铁锤二、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在天平上称出环刀质量。
2、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求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整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3、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面,然后用手或小铁锤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之土样上端伸满环刀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修平,两端盖上平滑的园玻璃片,以免水分蒸发。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作业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表1 灌砂仪主要尺寸要求注: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31.5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
如集料的最大(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精编版

灌砂法测压实度最大干密度1.861g/cm³最佳含水率10.6%椎体砂质量728克标准砂密度1.344g/cm³环刀体积200cm³一、灌砂法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二、环刀法1、称量环刀质量2、(环刀+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刀内湿土质量3、刀内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三、测含水率简易方法1、先称量铁盒质量;2、把取得的湿土,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土)质量;3、(铁盒+湿土)-铁盒=湿土质量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土,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
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入酒精点燃。
观察土是否已干。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8、水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1一、试验内容及要求: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料径小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 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灌砂法试验——精选推荐

压实度试验压实度是什么?压实度又称夯实度,指的是某个结构层的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表示,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测定压实度的方法?一、挖坑灌砂法二、核子密湿度仪三、环刀法四、钻芯法五、无核密度仪一、挖坑灌砂法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适用范围实验要点1、确定ρc2、选灌砂桶3、标定量砂4、试验步骤5、数据处理砂主要仪具材料灌砂筒标定灌基板0.3mm-0.6mm等等铝盒 天平 铁锤挖坑灌砂法 实验要点1、 确定ρc2、选灌砂桶3、标定量砂4、试验步骤5、数据处理用检测对象的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通过画图得到最大干密度ρc 和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ρc取样击实试验挖坑灌砂法 实验要点1、 确定ρc2、选灌砂桶3、标定量砂4、试验步骤5、数据处理(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 ,但不大于31.5mm 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 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 、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Φ100mmΦ150mm1、 确定ρc2、选灌砂桶3、标定量砂4、试验步骤5、数据处理2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 左右为止。
称取装人筒内砂的质量m 1 ,准确至1g 。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标定罐的容积相当,然后关上开关。
(此处不可省略,未保留砂的流动)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 2 。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1、 确定ρc2、选灌砂桶3、标定量砂4、试验步骤5、数据处理2距筒顶15mm 砂的质量m 1流出砂的体积与标定罐的容积相当不晃动储砂筒,让砂流出玻璃板上的砂就是m 2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灌砂法测压实度最大干密度1.861g/cm³最佳含水率10.6%椎体砂质量728克标准砂密度1.344g/cm³环刀体积200cm³一、灌砂法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二、环刀法1、称量环刀质量2、(环刀+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刀内湿土质量3、刀内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三、测含水率简易方法1、先称量铁盒质量;2、把取得的湿土,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土)质量;3、(铁盒+湿土)-铁盒=湿土质量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土,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
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入酒精点燃。
观察土是否已干。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8、水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一、试验内容及要求: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料径小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试验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2)金属标定罐;灌砂筒的主要尺寸结构小型灌砂筒大型灌砂筒储砂筒直径(mm) 100 150容积(cm3) 2120 4600流砂孔直径(mm)10 15金属标定罐内径(mm) 100 150外径(mm) 150 200金属方盘基板边长(mm) 350 400深(mm)40 50中孔直径(mm)100 150注: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40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
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60mm,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200mm。
(3)基板;(4)玻璃板;(5)试样盘;(6)天平或台秤;(7)含水量测定器具;(8)量砂;(9)盛砂的容器;(10)其他。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灌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砂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准确至1Ml。
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③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式中:——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装入灌砂筒内的砂的总质量,g;——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式中:——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标定罐的体积,g/cm3;(3)试验步骤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②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
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后再进行这一步骤。
③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④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
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准确至1g。
⑤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以%计)。
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
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准确至1g。
当为沥青表面处治或沥青贯入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测定含水量步骤。
⑥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质量),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
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
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到1g。
⑦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上述②和③的操作。
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
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
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
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⑧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四、数据整理(1)按下式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灌砂时,试坑上放有基板时: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式中:——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g;——灌砂前灌砂筒内砂的质量,g;——灌砂筒下部圆锥内砂的质量,g;——灌砂后,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合计质量,g (2)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式中:——试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的质量,g;——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
(3)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式中:——试坑材料的含水量,%。
(4)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按下式计算干:式中:——试坑中取出的稳定土的烘干质量,g当试坑材料组成与击实试验的材料有较大差异时,可以试坑材料做标准击实,求取实际的最大干密度。
灌砂法测压实度表格基床压实度(灌砂法)计算表格内容序号公式桩号桩号桩号桩号灌砂前砂+容器质量(g )-1 8665 7760 7734灌砂后砂+容器质量(g )-2 3105 2200 2284灌砂筒下部锥体内砂质量(g)-3 673 673 673试坑灌入量砂的质量(g)-4 (1)-(2)-(3) 4887 4887 4777量砂堆积密度(g/cm3)-5 1.477 1.477 1.477试坑体积(cm3)-6 (4)/(5) 3309 3309 3234 试坑中挖出的湿料质量(g)-7 6628 7102 6306 试样湿密度(g/cm3)-8 (7)/(6) 2.00 2.15 1.95 盒号-9 1-10# 1-10# 1-10# 盒质量(g)-10 78.5 82.0 82.0 盒+湿料质量(g)-11 320.7 320.0 310.0 盒+干料质量(g)-12 290.9 291.9 296.3 水质量(g)-13 (11)-(12) 29.8 28.1 13.7 干料质量(g)-14 (12)-(10) 212.4 209.9 214.3 平均含水量w(%) -15 (13/(14)·100% 12.3 11.8 6.0 干质量密度(g/cm3)-16 (8)/1+(15) 1.78 1.92 1.84 最大干密度(g/cm3)-17 1.92 1.92 1.92 压实度(%)-18 (16)/(17)92.9 100.0 95.8砂垫层压实度(灌砂法)计算表格内容序号公式桩号桩号桩号桩号灌砂前砂+容器质量(g )-1 8341 8177 8168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g )-2 2732 2677 2484 灌砂筒下部锥体内砂质量(g)-3 673 673 673 试坑灌入量砂的质量(g)-4 (1)-(2)-(3) 4936 4827 5011量砂堆积密度(g/cm3)-5 1.477 1.477 1.477 试坑体积(cm3)-6 (4)/(5) 3342 3268 3393 试坑中挖出的湿料质量(g)-7 7158 6883 7252 试样湿密度(g/cm3)-8 (7)/(6) 2.14 2.11 2.14 盒号-9 1-10# 1-10# 1-10# 盒质量(g)-10 83.0 83.5 82.0 盒+湿料质量(g)-11 320.0 320.0 310.0 盒+干料质量(g)-12 308.2 310.5 298.6 水质量(g)-13 (11)-(12) 11.9 9.5 11.4 干料质量(g)-14 (12)-(10) 225.2 227.0 216.6 平均含水量w(%) -15 (13/(14)·100% 5 4 5 干质量密度(g/cm3)-16 (8)/1+(15) 2.04 2.03 2.04 最大干密度(g/cm3)-17 2.09 2.09 2.09 压实度(%)-18 (16)/(17)97.6 96.9 97.4数值环刀法测压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