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合集下载

浅谈幽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幽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幽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教学幽默在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寓教于乐的机智。

英语教师,作为语言的传播者和传授者,其职责之一就是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向学生展现英语语言的机智风趣及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使学生领略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什么是幽默语言艺术,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幽默语言艺术及运用的原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

一、什么是幽默语言艺术“幽默”一词来自英语humour的音译。

词典上的解释是the quality of being amusing。

英语humor刚传入我国时,曾有人用汉语意思与之相近的“滑稽”“诙谐”等词翻译它。

“言语幽默(verbal humor)”是通过运用双关、讽刺、夸张、迂回说法、矛盾修辞、首音互换、提喻等各种语言技巧构建的幽默。

(Attardo,1994)幽默语言艺术是一种以语言为建构材料,以智慧和理性为内核,以美的形式为外观表现,以契机为催化剂的艺术表达形式。

教学语言幽默艺术是指将语言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二、幽默的语言艺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运用幽默的语言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方法,在严肃的英语课堂是不必要的。

但是根据美国一位博士所征集的九万多封学生(其中包括成人学生)的信,归纳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其中的一项就是教师语言要有幽默感,这就表明学生无论年纪和学习阶段都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

唐树芝先生说:“教师善不善于运用幽默,具不具有幽默感,能不能充分发挥幽默的力量,这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口才的重要标志。

”我国著名英语教授陆谷孙说过,“老师不是喜剧演员,但有一点幽默感,对教学显然是有益的。

”笔者从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经历中得出,具有幽默感并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学是英语教师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之一。

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的工具,同时语言又将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都会反映在其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人们在表达同一意义的方式上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同样如此,因此,我们要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捕捉词语的特点,从而使我们对词的语境,感情色彩和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更好的了解,进而更熟练地使用这两种语言。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递这种信息,就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词义;英语翻译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问一些关于英汉的翻译问题有的学生一直以为汉语翻译成英语或者英语翻译成汉语,只要学好语法,掌握好单词就可以了。

汉语和英语同属语言,语言具有其复杂性,它与历史,文化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所以,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从几个方面作以论述。

一、某些词并无固定词意,场景不同,用词不同在英译汉中,对英语词义的推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艰苦的思维活动。

英国语言学家Eric Partridge说过一句话,“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people have meaning forwords”。

(词无本意,意随文生)。

具体某句话的词义不是简单的一查字典就可以确定,而是要通过词的具体结构,根据上下文意思去探索,找出内在的联系,运用确切的汉语词汇表达出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例如:He is a rolling stone and I don’t think he can lay up any money。

如果从字面翻译“他是一个滚着的石头,不能存很多钱。

”就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

可是如果联系a rolling stone滚石,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就可理解为形容人居无定所,浪迹天涯,不愿意在某处定居下来,这句话就好理解了,所以我们如果将其翻译为“他是个浪迹天涯的人,所以我想他存不了多少钱”就能恰如其分地译出内在的含义,读者也一目了然。

中英文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分析

中英文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分析

中英文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分析《跨文化分析:中英文言语幽默》跨文化研究日益广泛,关注的范围也在拓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英文言语幽默的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幽默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人们打破尴尬和放松,表达人们的情感,激发思维。

在这方面,中西文化也有其独特的表达习惯,各国之间的比较可以帮助人们理清其中的差异和契合之处。

在中国文化中,中国古代士人以虚语幽默变笑,表达思想。

这种言语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几乎不存在,它富含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情感,源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观照。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游园不见时”要求人们在没有钱财财富的情况下,以及在匆忙忙碌的人生中让自己有自由去走访花园,享受自然之美。

这种藏身谐喻内涵,令英文幽默技巧无法演绎。

另一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则是英文语言中重视情景幽默,而中文语言中则较少用到这种表达。

英文幽默多来自生活中交往经历,如典型名句“给我一杯烈酒,我会说一段幽默的故事”,表达的是通过语言的玩笑来掩盖言论的坦率,让人们在谈话中不至于异样尬局。

此外,英文幽默也大量依赖文字押韵和句法灵活表达,而中文又常存在字面直接的语气,无法部分式的衔接句子并且也没有押韵的效果。

例如英文经典幽默:Somebody once said:“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直接翻译成中文就少了很多味道,没有了它原本的幽默感。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英文言语幽默有着本质不同的特性与差异,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需要跨文化思维来全面完整地把握幽默的动机和趣味性。

得出结论:中英文言语幽默有着本质不同的特性与差异,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需要跨文化思维来全面完整地把握幽默的动机和趣味性。

只有通过深入挖掘研究,才能更加发。

跨文化语境下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机制的对比分析

跨文化语境下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机制的对比分析

跨文化语境下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机制的对比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幽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中文和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机制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境下幽默的表达方式、效果和文化内涵。

我们来看中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

中国文化注重礼仪和尊重,因此在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微妙的姿态表现出来。

在中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通常通过讽刺自己或者暗示性的笑话来展现。

演讲者可能会以讽刺自己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气氛,或者通过讲述一些夸张的故事来引发听众的笑声。

在文化背景中,这种幽默的方式被视为圆融、委婉,更多的是在言外之意中表达出来,也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

而在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则更加直接和开放。

英国人喜欢幽默,他们常常通过调侃、讽刺或者直白的笑话来表达幽默。

在英文演讲中,幽默通常会更加直击主题,让听众在笑声中思考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听众感受到幽默所带来的快乐,也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

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种语境下幽默的效果。

在中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起到缓解紧张气氛和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的作用。

由于中国文化强调人情味和亲和力,因此中文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为目的。

通过幽默的方式,演讲者可以打破僵硬的气氛,与听众建立情感联系,让演讲更有温度。

我们来谈谈两种语境下幽默的文化内涵。

在中文文化中,幽默更多的是以谦和与圆融为特点,强调个人的姿态和处世态度。

中国文化注重礼仪和尊重,因此在幽默中更多的是通过自我讽刺、微妙的笑话和暗示性的幽默方式来展现。

这种方式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国人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中的人情味和亲和力。

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文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委婉、圆融为特点,更注重于人情味和亲和力;而英文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直接、开放为特点,更注重于个人表达和思维方式。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技巧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技巧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技巧【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分析幽默对于英语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课堂教学问题,并结合幽默教学的益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幽默;英语教学;创造性;使用技巧【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have a close study of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in English teaching. Meanwhile,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daily English teaching and put forth some skills of applying humor in English teaching to solve those disputes.【Key words】Humor;English teaching;Creativity;Application skills1幽默对于英语教学的作用幽默能抒发情感,愉悦人的心灵,增强人际关系。

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幽默用语可以对英语教学起到许多积极的作用:1.1幽默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师在课堂拥有绝对的权威。

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条天然的鸿沟,表现在学生缺乏主动性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教师严肃刻板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的低效。

尤其在英语课堂中,对于教师讲解的语法现象、单词和句型,学生只能一味接受,如果教师适当的在课堂中展示一些幽默感,会给学生一种暗示:教师能理解学生的情绪和生活方式。

能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1.2幽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更加放松和拥有主动性、创造性在英语教育界,政策制定者们和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使用幽默需要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幽默的一个本质特点即为“意想之外”,要达到这点,则必须不守常规,采用原创的思想或独特的表达方式。

英语幽默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幽默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幽默在教学中的应用幽默是什么?幽默是笑料,是人的性格特征,还是一种交际手段?The Penguin English Dictionary把幽默定义为:①能引人发笑的东西(作为一种刺激物);②被逗乐时愉悦的状态(作为一种反应);③幽默感(作为一种性格倾向)。

本文中所指的幽默主要是指“言语幽默(verbalhumor)”,即通过运用双关、讽刺、夸张、迂回说法、矛盾修辞、首音互换、提喻等各种语言技巧构建的幽默。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幽默既有共性又有其民族性和时代性。

幽默不仅借助特定的语言形式而且与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幽默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幽默感被看作是一个人的理解力和创造才能的重要方面。

英语幽默具有英美文化的鲜明特征,以其简练的语言形式,恰到好处的各种修辞,巧妙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和智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因此,英语幽默不仅是语言教学的优质素材,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用英语思维的有效方法。

幽默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语言学习的焦虑度,还可以增进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了解、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打破中间语言(inter language)阶段的停滞状态,从而促进语言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下面我们就以一则英语幽默为例,分析语言幽默构建机制以及它在外语教学上应用。

A little bird was flying south for the winter. It was socold, the bird froze and fell to the ground into a large field.While he was lying there, a cow came by and dropped somedung on him.As the frozen bird lay there in the pile of cow dung(粪),he began to realize how warm he was.The dung was actually saving his life! He lay there allwarm and happy, and soon began to sing for joy.A passing cat heard the bird singing and came toinvestigate.Following the sound, the cat discovered the birdunder the pile of cow dung, and promptly dug him out and atehim.The morals of the story:①Not everyone who shits on youis your enemy.②Not everyone who gets you out of shit is yourfriend. ③And when you’re deep in shit ,it’s best to keep yourmouth shut!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一只小鸟冻僵了,一头路过的奶牛刚好把粪拉在鸟身上。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2019年精选文档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2019年精选文档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英语中的“humo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

而抑郁是由于身体内的“黑胆汁”过盛所致,解决办法正是开怀大笑。

英国人将“humo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

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首次撰文提倡的。

莎士比亚曾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光”而实际上,风趣的谈吐和机智的问答不仅能彰显出一个人的智慧,还能增强此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然而很多幽默语言的妙处却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的人之间更容易了解幽默中的含义,幽默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人的幽默风格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也就是说,幽默的形式有其特定的历史沉淀。

有时,同一可笑的情景对于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交谈者来说既无趣也不可笑。

可莱姆斯曾说过:“我们不得不弄清他们为什么会说出那些话,是如何说的以及再怎样一个特定的情景下对谁说的那些话,另外,我们还不得不将他们的话语、信仰、心态与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尤其是我国与英美国家的一些差别,从而更好地进行相互间的和谐沟通。

一、中西方幽默语内容上的不同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

幽默能在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他们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理念。

中国的传统幽默大多是表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但也不是各方面都可以用来做幽默的素材的,从主题上看,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以及宗教和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死亡的问题,更是讳莫如深。

而西方的幽默则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宗教、性、死亡的幽默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社交语言(这在美国幽默中更为明显)。

在内容上看,在西方的言语幽默当中,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较大,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

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第一篇: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言语幽默是以语言为工具而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

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文语言的语用策略使用侧重点的不同。

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幽默言语交际活动活动中幽默效果的好坏有赖于对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的深刻理解。

本文采用语料分析法发现中文更偏好于使用“过度自我贬损”和“过度赞赏他人”策略实施幽默言语行为;英文国家则更倾向于使用“贬损他人”策略、“自我欣赏”策略和“不合时宜”策略进行幽默交流。

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当适当认识到这种言语幽默差异,灵活实现中英文幽默方式的转换,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关键字:中英文言语幽默效果差异应用引言幽默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引起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们的重视,例如语言学、修辞学、美学、哲学及社会学等等。

回顾以往对情景喜剧中幽默所做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语篇分析、语言翻译、跨文化研究等领域。

教学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幽默感是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融入了幽默,运用丰富有哲理而又有情趣的幽默语言进行授课,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

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能力,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状态,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幽默技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应该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来掌握幽默语言技巧。

幽默语言运用好了,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还能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

幽默是一种常见且具鲜明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幽默就在我们的身边。

幽默也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

幽默是智慧和灵感的体现;是底蕴和修养的积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言语幽默是以语言为工具而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

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文语言的语用策略使用侧重点的不同。

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幽默言语交际活动活动中幽默效果的好坏有赖于对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的深刻理解。

本文采用语料分析法发现中文更偏好于使用“过度自我贬损”和“过度赞赏他人”策略实施幽默言语行为;英文国家则更倾向于使用“贬损他人”策略、“自我欣赏”策略和“不合时宜”策略进行幽默交流。

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当适当认识到这种言语幽默差异,灵活实现中英文幽默方式的转换,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关键字:中英文言语幽默效果差异应用
引言
幽默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引起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们的重视,例如语言学、修辞学、美学、哲学及社会学等等。

回顾以往对情景喜剧中幽默所做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语篇分析、语言翻译、跨文化研究等领域。

教学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幽默感是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融入了
幽默,运用丰富有哲理而又有情趣的幽默语言进行授课,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

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能力,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状态,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幽默技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应该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来掌握幽默语言技巧。

幽默语言运用好了,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还能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

幽默是一种常见且具鲜明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幽默就在我们的身边。

幽默也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

幽默是智慧和灵感的体现;是底蕴和修养的积淀。

本文从一个英语教师的角度对幽默结构进行分析,阐述了一个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幽默品质,达到以幽默语言推动英语教学的目的。

幽默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殊的语境,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等手法,批评和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乖谬和不通情理的现象,暗示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

幽默需要智慧和灵感,更需要积累和沉潜。

作为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幽默的品质,而且还必须不断的积淀运用、驾驭、欣赏、解读幽默的能力,学会分析幽默的深层结构,了解幽默的内在、外在机制。

在我国“, 幽默”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九章·怀沙》中, 为“目旬兮杳杳, 孔静幽默”,“幽默”是“幽远、静默、深邃”的意思, 而幽默故事在历史上也早有记载。

但现在人们通常使用的“幽默”一词完全是个外来语, 是humor 一词的音译, 是经我国已故的散文小品家林语堂先生翻译, 于20世
纪20年代引入国内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幽默”的意思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同“幽远、静默、深邃”等相比, 其意义可谓是大不相同了。

现代意义上的“幽默”一词定义很多, 林语堂先生曾举过例证说“: 幽默是一种超脱的产物, 庄子观鱼之乐, 蝴蝶之梦, 说剑之喻, 蛙鳖之语, 均为幽默。

”通俗地讲, 幽默是指人们认识、欣赏和表现生活中的怪异现象和戏剧性特征的能力, 其首要特点是诙谐、滑稽, 令人发笑。

笑是幽默存在的基础, 没有笑, 就无所谓幽默。

不能令人发笑, 幽默也就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

但幽默所引发的笑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滑稽可笑, 在幽默的妙趣横生的语言之中, 往往包含有一定的哲理。

幽默的表现形式很多, 有艺术上的, 如漫画等, 也有语言文字上的。

语言幽默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 特别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制造笑料,获取幽默效果的。

语言幽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语言上的歧义。

因为语言存在歧义, 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故意或无意地进行不同的解释, 形成误解, 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本文主要讨论英语幽默在词汇层面上的体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的言语幽默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多但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那么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则变成了一个务实课题。

而利用中英文的言语幽默差异对英语教学进行指导则是充满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必要探索。

正文
一.中英文幽默异同
幽默是各民族共有的一种语言现象。

A·济夫曾说过“:人
们发现幽默的技巧是相同的…它们是认识因素,认识的过程具有普遍性。

”利用语言要素来创造新奇感是幽默一种常见的创造方式。

大量的英汉幽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它们拥有共同的语言生成机制。

1.1幽默的题材
不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幽默中,幽默的取材都十分广泛,从家庭、婚姻、教育到政治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由于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英语幽默和汉语幽默在取材上却有着不同的倾向和偏好。

英语幽默更加偏爱性笑话、种族笑话以及职业笑话;而汉语幽默则更倾向取材于日常琐事和普通人无伤大雅的毛病”。

此外,由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还存在大量取材于古代奇闻异事的笑话。

尽管英汉幽默在取材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其中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对性话题的取舍上。

A·济夫曾经说过“:西方幽默最常见的话题便是性。

”性笑话是英语幽默的一大特色,甚至有人说过如果没有性笑话,那英美就没有幽默了。

尽管这不无夸张,但是却也道出了性笑话在英美幽默中的重要地位。

英、美两国作为世界强国,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思想较解放,性观念也比较前卫。

艺术源于生活,言语体现文化,英语幽默中频繁出现的性笑话,尽管存在艺术成分上的夸张,但
总是或多或少的反映了英美社会的现实,也因此能够被本国受众坦然接受和欣赏。

相比之下,作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则是含蓄和内敛的。

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离开了生育谈性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在“性”问题上,人们总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更不允许堂而皇之的在言谈中被提及。

由于难登大雅之堂,中国幽默也就较少涉及性话题。

1.2幽默使用的场合和对象
总体来说,英语幽默在使用场合和使用对象的选择上更加随意;而汉语幽默则会考虑较多的因素,存在较多的禁忌。

在英美,幽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是一种十分被尊重和欣赏的才华和能力。

比如,在美国几乎历任总统都十分擅长运用幽默,以增加亲和力、减缓紧张氛围并吸引民众的注意力。

不论场合是颁奖、剪彩、揭幕、祝酒,还是竞选、签署法案,甚至是在告别式中;也不论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德高望重的长者、知识渊博的学者,亦或是挑剔的记者和媒体,总统们总是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娴熟的语言技巧,不失时机的“幽上一默”。

国家最高领导人尚且如此,那普通民众对幽默的使用则无疑会更加的随意和广泛。

反观我国,虽然也不乏机智诙谐之人,但对于幽默的使用还是禁忌颇多。

人们普遍认为在一些正式、严肃的场合,当面对上级、长辈和陌生人的时侯,使用幽默不仅是不恰当的而且是轻浮的和不尊重的。

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承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在农业文明中宗法制度不可侵犯,在以集体伦理为前提的社会里,个人的存在
必须依附于亲尊关系之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先考虑群体和他人的利益,否则便会危机上下尊卑的血缘等级关系,因此个人意识和情感的主张或宣泄都受到了限制。

”而且,一提到幽默,中国人总是会情不自禁的将其和“贫嘴滑舌、嬉皮笑脸、无意义的逗笑划等号”。

1.3幽默的风格
英美人更倾向于创造和欣赏不友善的玩笑。

A·济夫曾指出“在美国人身上,攻击和暴力显得十分盛行”,同时又指出“英国幽默的攻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了”。

比较典型的攻击性幽默有种族笑话和政治笑话。

不少英语幽默的笑点就在于对某些民族某些特色的渲染上,比如“纵欲”的法国人、“死板”的德国人、“守旧”的英国人以及“粗俗”的美国人(英美幽默的内部也存在大量“针对”彼此的笑话)。

英语笑话对于政治的揭露和讽刺可谓是不遗余力。

虽然这种讽刺和自嘲有时候令美国人自身都感到尴尬,但正是由于美国社会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使其具有了存在的可能性。

而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受到长期专制的政治统治和主张“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幽默表现出“谑而不虐,温柔敦厚,喜不形于色,笑不过于狂”的特点,即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形成了曲折含蓄的幽默手法和风格。

三、结语综上所述,不论是通过语音。

语义还是语用手段来创造言语幽默,在语言生成机制上英汉幽默是类似的。

与此同时,中西方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历史文化也导致了英汉幽默在幽默传统上存
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题材方面,中英幽默有着不同的偏好,尤其表现在对性笑话的取舍上;在使用的场合和对象方面,显然汉语幽默有着更多的顾虑,而英语幽默的使用则更加的频繁和广泛;在风格方面,英语幽默更直接、大胆,攻击性也越强,而汉语幽默则更偏向于委婉、含蓄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