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天津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新课标1)

2013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新课标1)

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新课标卷)解析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 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撤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C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物体运动的距离之比近似等于时间平方之比,所以C选项正确。

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的固定点电荷。

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kB. kC. kD. k答案:B解析:由于b点处的场强为零,根据电场叠加原理知,带电圆盘和a点处点电荷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d点处带电圆盘和a点处点电荷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所以E=222910)3(R q K R q K R q K =+,所以B 选项正确。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扳间距为d ,极扳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扳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井在下极扳处(未与极扳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 打到下极扳上B 在下极板处返回C 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D 在距上极扳2d/5处返回答案:D解析:带电粒子从P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在下极板处返回,根据动能定理知,Uq d mg =⋅23①.将下极板向上平移3d ,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到达下极板处重力做功为d mg 67⋅,小于克服电场力做的功Uq ,所以A 、B 选项错误。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浙江卷) 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浙江卷) 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6.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元素D.CH3CH—CH2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CHCH2—O—C ]n,该反应符合绿O CH3 O化学的原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D.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天津卷)解析版(2)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天津卷)解析版(2)

天津卷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

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答案】A【解析】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使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不涉及信息传递;记忆细胞与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该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B、C、D 项均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试题评价】本题以生物膜信息传递为依托,考查了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相关内容和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

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B。

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C。

II、III 和IV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

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IV 作为受体细胞【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需要促性腺激素的调节,A项正确;细胞III 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输卵管中伴随着受精作用完成的,B 项正确;II、III 和IV 分别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它们在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N、2N、4N,染色体数不同,C 项错误;动物细胞的受精卵全能性高,因此培育转基因动物常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D 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综合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考生理解识图能力,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等相关内容,难度不大,较易得分。

3。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天津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2.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捧”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

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A. 甲竖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3.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动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

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A:Q1>Q2 q1=q2B: Q1>Q2 q1>q2C:Q1=Q2 q1=q2D: Q1=Q2 q1>q24.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 ab,cd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 cd,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A.ab接MN、cd接PQ,I ab<I cdB. ab接MN、cd接PQ,I ab>I cdC.ab接PQ、cd接MN,I ab<I cdD.ab接PQ、cd接MN,I ab>I cd5.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新课标I卷)pdf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新课标I卷)pdf解析版

【知识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质。 【答案】 A 【解析】 A 项,根据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 C10H18O; B 项,香叶醇结构中存在 碳碳双键,故能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C 项,香叶醇结构中存在碳 碳双键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 D 项,香叶醇结构中存在羟基 ( OH) ,故能和活泼金属以及羧酸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 1) LiCoO2 中的氧元素是 2 价,Li 元素是 +1 价,所以 Co 元素是+3 价; ( 2)在 “正极碱浸”过程中,正极发生的反应应为正极材料中的铝箔与 NaOH 溶液之间的反应, (3)根据流程图可知, “酸 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2Al 2OH 6H2O 2Al OH 4 3H 2 ;
-3
所以成品的纯度 w=
0.236 g 100% 94.5% 0.25 g
【知识点】基态原点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晶体结构、杂化轨道、化学键等知识。 【答案】
【解析】 (1 ) 硅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 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S 2P 3S 3P , 对应能层分别别为 K、L、M,其中能量最高的是最外层 M 层。该能层有 s、p、d 三个能级, s 能级有 1 个轨道, p 能级有 3 个轨道, d 能级有 5 个轨道,所以共有 9 个原子轨道。硅原 子的 M 能层有 4 个电子( 3s23p2) ; ( 3)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二氧化硅和硅酸 盐)形式存在; (3)硅晶体和金刚石晶体类似都属于原子晶体,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在金刚石晶体的晶胞中,每个面心有一个碳原子(晶体硅类似结构) ,则面心位置贡献的原 子为 6
【知识点】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数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计算等 知识。 【答案】

2013年高考天津卷 理综(含化学答案)

2013年高考天津卷 理综(含化学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生物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

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B.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C.II、III 和IV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IV 作为受体细胞3.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4.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6.下图为生长素(IAA )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物理说题演说稿

物理说题演说稿

力与电的综合邯郸市第三十一中学孙亚萍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题比赛选的题目是电与力的综合应用,它是2013年高考理综试题真题全国卷新课标Ⅰ选择题第16题。

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写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 ,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 打到下极板上B 在下极板处返回C 在距上极板d/2 处返回D 在距上极板2d/5返回我将从命题意图、学情分析及对策、试题分析及解析、试题拓展、命题的趋势几个方面进行说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平行板电容器”“动能定律”“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重力做功”“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功”知识点。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在考纲中的要求几乎都是Ⅱ,突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涉及两个运动过程,考查了学生审题能力和物理过程分析能力,重点考查了学生应用电场力做功和动能定律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及对策:我们的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应用不是很准确全面。

在做物理题时,没有画运动情境图和受力示意图的习惯,看着题凭空尓想,特别是多个运动过程。

做选择题时没有站在题目上分析考虑问题,有时根据答案主观臆断。

所以在教法上,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并与情境图像、知识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强过程分析,强化列式得分的策略,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策略和思路。

选择本道选择题的目的,是因为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它最大的特点是把物理基本理论相结合,能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基本公式的应用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也有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我们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规律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

讲评过程: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四川卷)解析版(2)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四川卷)解析版(2)

四川卷理科综合·生物理科综合全卷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42 分)第I 卷共7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 .光能的吸收与转化C .ATP 的合成与分解D .基因的突变与重组【答案】:D【解析】:诱导茎分化形成幼苗为有丝分裂,故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故D 错误。

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不会..发生的是: A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 .T 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故不能再进行分裂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答案】:C【解析】:神经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故而可将肌肉看做突触后膜,因而刺激②,不能引起前膜所在神经元电位变化4.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 .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B .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 .滴加FeCl 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 .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答案】:D【解析】:降低反应活化能实际上是催化剂的功能,D 中水浴加热只是提高了分子的热运动,而与催化剂无关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卷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答案】A【解析】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使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不涉及信息传递;记忆细胞与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该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B、C、D 项均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试题评价】本题以生物膜信息传递为依托,考查了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相关内容和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

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B.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C.II、III 和IV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IV 作为受体细胞【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需要促性腺激素的调节,A项正确;细胞III 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输卵管中伴随着受精作用完成的,B 项正确;II、III 和IV 分别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它们在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N、2N、4N,染色体数不同,C 项错误;动物细胞的受精卵全能性高,因此培育转基因动物常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D 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综合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考生理解识图能力,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等相关内容,难度不大,较易得分。

3.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A 项错误;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分裂只是增加了细胞的数量,B 项错误;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进行,使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进一步增大,满足了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需要,C 项错误;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以免衰老病变的细胞在生物体内积累,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 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以生命现象为依托,综合考查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细胞分裂分化、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凋亡等相关内容,跨度较大,但整体较易得分。

4.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 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 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由题目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改变,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A 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2+20/2)=12%,B 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4+32/2)=20%,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为(1+15/2)=8.5%,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C 错误;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配合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检测,难度适中。

5.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 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 F1 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 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两对等位基因杂交,F2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最少为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 错误;F1为双杂合子(AaBb),与黄色亲本(假设为aaBB)杂交,后代为两种表现型,B 正确;F2 出现性状分离,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灰色大鼠中有1/9 的为纯合体(AABB),其余为杂合,C 错误;F2中黑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1/3,与米色(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大鼠,杂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2/3,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D 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属于对知识理解判断和灵活运用的考查,难度适中。

6.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

若图中酶1 或酶2 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 的合成可恢复正常B.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C. 对酶1 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D. 酶2 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答案】C【解析】对去顶芽豌豆幼苗施加适宜浓度IAA,抑制GA29 和GA8 的合成,促进GA20形成GA1,A 正确;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顶芽,则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作用部位,GA1少,而其他三种赤霉素多,茎的伸长减弱,植株较矮,B 正确;酶1 基因突变,施用GA20也无法催化GA1 形成,不可恢复正常高度,C 错误;酶2 突变的豌豆,GA20 形成GA1 过程不受影响,还阻断了GA2 和GA1 的消耗,所以比正常植株较高,D 正确。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7.(13 分)肠道病毒EV71 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M 的合成场所是。

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 是。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

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 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 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

(4)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

(5)病毒衣壳由VP1、VP2、VP3 和VP4 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 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 连接,另外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

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

【答案】(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RNA 复制酶(或RNA 聚合酶或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2)9000(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VP4 VP1【解析】(1)图中的M 物质是一条多肽链,由于EV71 病毒没有细胞器,其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①、②过程是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的是RNA 复制酶(或RNA 聚合酶或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2)病毒是由+RNA 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先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也就是合成了一条完整的双链RNA,在这条双链RNA 中A=U,G=C,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在病毒+RNA 中(假设用第1 条链来表示)(A1+U1)=40%,而互补链-RNA 中(假设用第2 条链来表示)(A2+U2)=(A1+U1)=40%,所以两条互补链中A+U 占双链RNA 碱基数的比例是A+U=40%,则G+C=60%,所以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 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 和C 碱基数是7500×2×60%=9000。

(3)由图中可以看出+RNA 的功能是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新的蛋白质;也作为复制的模板形成新的+RNA;还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4)EV71 病毒感染机体后进入内环中首先会引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发细胞免疫。

(5)由于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不适合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由于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口服后不会改变其性质,所以更适合制成口服疫苗。

【试题评价】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表达、免疫调节、DNA 分子结构计算的迁移。

题目新颖,难度适中。

8.(16 分)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

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

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

( 2 )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 的利用率。

(3)1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①促进了光反应;②,促进了暗反应。

(4)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条件下提高比例最大。

(5)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

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答案】(1)互利共生(2)高(3)①叶绿体相对含量高,利于吸收光能②气孔导度大,CO2 供给充分(4)5℃(或低温)(5)①平均②优质牧草A 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解析】(1)由题可知,菌根真菌从土壤吸收养分和水,同时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两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2)在25℃条件下,有菌根玉米细胞间CO2 浓度相对于无菌根玉米较低,说明有菌根玉米利用率较高,光合作用较强。

(3)在15℃条件下,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有菌根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大,有菌根玉米,吸收光能速率较大,促进光反应进行,气孔导度较大,细胞间CO2 浓度较小,CO2 供应充足,促进暗反应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