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版)——天津卷(试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2013-06-27 05:52:34| 分类:教育教学|字号订阅新课标1(晋、豫、冀)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新课标2(贵、甘、青、藏、黑、吉、宁、内蒙古、新、云、琼)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北京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上海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物理化学理综文综历史政治地理生物辽宁卷语文英语文科数学理科数学理综本地下载陕西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重庆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福建卷语文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湖南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四川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江西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江苏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历史地理政治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湖北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浙江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自选模块本地下载山东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本地下载基本能力德语法语日语本地下载广东A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天津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安徽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本地下载广西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本地下载海南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2012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1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9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8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本地下载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本地下载1990-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本地下载1994-2004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word版) 本地下载1988-200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本地下载1990-2004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本地下载2002-200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本地下载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语文(pdf版) 本地下载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数学(pdf版) 本地下载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物理(pdf版) 本地下载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化学(pdf版) 本地下载1950-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英语(pdf版) 本地下载1952-1993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生物(pdf版) 本地下载1951-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政治(pdf版) 本地下载1952-1999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历史(pdf版) 本地下载1952-1993年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地理(pdf版) 本地下载。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天津卷)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天津卷)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试题1.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全球许多名骚一时的大企业陷入困境;曾作为无线通信代名词的摩托罗拉被他人掌控;家电行业先驱索尼,松下和夏普巨霸亏损;原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塞班系统,如今只剩下2.6%的市场份额。

这些案例表明A.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储备,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B.缺乏国家必要的技术规划,是企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C.缺乏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是企业竞争失利的根本原因D.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3.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A.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C.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D.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法阵有重要影响B. 人们在时间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 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5.“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

2013年高考天津卷 理综(含化学答案)

2013年高考天津卷 理综(含化学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生物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

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B.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C.II、III 和IV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IV 作为受体细胞3.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4.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6.下图为生长素(IAA )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十四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Word版含解析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十四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四机械运动与机械波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34题) (1)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物块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是由a、b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的.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振动,振幅为A0,周期为T0.当物块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的粘胶脱开;以后小物块a振动的振幅和周期分别为A和T,则A________A0(填“>”、“<”或“=”), T________T0(填“>”、“<”或“=”).【解析】(1)当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粘胶脱开,a、b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弹簧伸长,对物块有向左的拉力,物块a向右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少,物块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只有物块a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减小,故振幅减小.振动中振子的质量变小,振子的周期变小.2.(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21题) 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A.2 B.4C.6 D.8【解析】选 B.考虑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干涉.设该同学从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移动的距离为x,则两列波传到该同学所在位置的波程差Δs=(25 m+x)-(25 m-x)=2x,因为0≤x≤10 m,则0≤Δs≤20 m,又因波长λ=5 m,则Δs为λ整数倍的位置有5个,5个位置之间有4个间隔,所以人感觉到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4次,选项B正确.3.(2013·高考北京卷,15题)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解析】选D.由题图可得,这列波的振幅为2 cm,选项A错误;由题图得,波长λ=8 m,由T=λv得T=2 s,选项B错误;由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得,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且此质点正处在平衡位置,故加速度a=0,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4.(2013·高考天津卷,7题)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的是()【解析】选AC.根据y -t 图象可知,a 、b 两质点的距离为nλ+14λ或nλ+34λ,即nλ+14λ=9 m 或nλ+34λ=9 m(n =0,1,2,3,…)解得波长λ=364n +1 m 或λ=364n +3m.即该波的波长λ=36 m 、7.2 m 、4 m …或λ=12 m 、367 m 、3611m …选项A 、B 、C 、D 的波长分别为4 m 、8 m 、12 m 、16 m ,故选项A 、C 正确,选项B 、D 错误.5.(2013·高考重庆卷,1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A .4 m 、6 m 和8 mB .6 m 、8 m 和12 mC .4 m 、6 m 和12 mD .4 m 、8 m 和12 m【解析】(1)根据题意,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可能情况有:①12λ=6 m ,λ=12 m ②λ=6 m ③32λ=6 m ,λ=4 m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1)C6.(2013·高考山东卷,37题) (1)如图甲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 、B 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 =0.1sin(20πt )m ,介质中P 点与A 、B 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 和5 m ,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 、BP 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①求简谐横波的波长.②P 点的振动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解析】(1)①设此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 ,波长为λ,周期为T ,由题意知T =0.1 s由波速公式v =λT代入数据得λ=1 m②加强答案:(1)①1 m ②加强7.(2013·高考江苏卷,12题)(1)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 Hz ,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A .1 HzB .3 HzC .4 HzD .5 Hz【解析】(1)根据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选项A 正确.答案:(1)A8.(2013·高考福建卷,16题)如图,t =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 s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6 s 时波形的图是( )【解析】选C.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分析波的图象.根据波的传播的周期性,t =0.6 s 时的波形是波源振动112个周期形成的,此时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振动,由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知选项C 正确.9.(2013·高考四川卷,5题)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 s 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 .a <x <bB .b <x <cC .c <x <dD .d <x <e【解析】选D.由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 s 起振可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由波的图象知,a 、c 相距半个波长,故T 2=0.5 s ,周期T =1 s ,故在t =1.25 s 内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Δx =54λ.故t =0时的波形图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由题中y -t 图象知t =0,质点沿y 轴正方向振动,故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O 与a 之间或d 与e 之间.故选项D 正确,选项A 、B 、C 错误.。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天津卷)2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天津卷)2

2013·天津卷(文综政治)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 [解析] A此题主要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是促进经济的发展,④观点错误,所以选择A项。

2.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全球许多名噪一时的大企业陷入困境:曾作为无线通信代名词的摩托罗拉被他人掌控;家电行业先驱索尼、松下和夏普巨额亏损;原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塞班系统,如今只剩下 2.6%的市场份额。

这些案例表明()A.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储备,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B.缺乏国家必要的技术规划,是企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C.缺乏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是企业竞争失利的根本原因D.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解析] D此题主要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

材料中“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曾经的一些先驱企业陷入经营的窘境,表明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D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强调先进技术储备和国家技术规划的重要性,A、B两项与题干无关。

C项表述错误,企业竞争成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资金的投入,而在于能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

图中数据显示()A.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C.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D.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3.[解析] C题中图表表明我国2004-2012年进出口整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A、B、D三项只强调了进口或者出口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图表信息。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十七 碰撞与动量守恒 Word版含解析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十七 碰撞与动量守恒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七 碰撞与动量守恒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35题)(2)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 和B ,两者相距为D.现给A 一初速度,使A 与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 的质量为A 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A 的初速度的大小.【解析】(2)从碰撞时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入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A 的速度大小为v ;在碰撞后的瞬间,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在碰撞过程中,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得12m v 2=12m v 21+12(2m )v 22 ① m v =m v 1+(2m )v 2 ②式中,以碰撞前木块A 的速度方向为正.由①②式得v 1=-v 22③设碰撞后A 和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d 1和d 2,由动能定理得μmgd 1=12m v 21④μ(2m )gd 2=12(2m )v 22 ⑤ 据题意有 d =d 1+d 2 ⑥ 设A 的初速度大小为v 0,由动能定理得μmgd =12m v 20-12m v 2⑦ 联立②至⑦式,得v 0= 285μgd .答案:(2) 285μgd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35题)(2)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B 、C .B 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 以速度v 0朝B 运动,压缩弹簧;当A 、 B 速度相等时,B 与C 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 和C 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 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黄分离的过程中,(ⅰ)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ⅱ)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解析】(2)A 、B 碰撞时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而B 、C 相碰粘接在一块时,动量守恒.系统产生的内能则为机械能的损失.当A 、B 、C 速度相等时,弹性势能最大.(ⅰ)从A 压缩弹簧到A 与B 具有相同速度v 1时,对A 、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2m v 1 ①此时B 与C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的瞬时速度为v 2,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对B 、C 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 v 1=2m v 2 ② 12m v 21=ΔE +12(2m )v 22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ΔE =116m v 20. ④(ⅱ)由②式可知v 2<v 1,A 将继续压缩弹簧,直至A 、B 、C 三者速度相同,设此速度为v 3,此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其弹性势能为E p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 v 0=3m v 3 ⑤ 12m v 20-ΔE =12(3m )v 23+E p ⑥ 联立④⑤⑥式得E p =1348m v 20. ⑦答案:(2)(ⅰ)116m v 20 (ⅱ)1348m v 20 3.(2013·高考天津卷,2题)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 000 m 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A .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B .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 .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解析】选B.乙推甲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相等,根据冲量的定义,甲对乙的冲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A 错误;乙推甲的过程中,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即Δp 甲=-Δp 乙,他们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在乙推甲的过程中,甲、乙的位移不一定相等,所以甲对乙做的负功与乙对甲做的正功不一定相等,结合动能定理知,选项C 、D 错误.4.(2013·高考重庆卷,9题)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 和小球B ,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ph (p >1)和h 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球A 的质量为m ,球B 的质量为3m .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1)求球B 第一次落地时球A 的速度大小;(2)若球B 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 相碰,求p 的取值范围; (3)在(2)情形下,要使球A 第一次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求p 应满足的条件.【解析】(1)小球B 第一次落地时,两球速度相等,由v 2=2gh 得v =2gh . (2)B 球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落地所用时间t 1=v g =2h g①由于小球B 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A 球相碰,则B 球运动时间应满足t 1<t 2<2t 1②由相遇条件知12gt 22+v (t 2-t 1)-12g (t 2-t 1)2=ph ③ 由①②③解得1<p <5.(3)设t =t 2-t 1,由①③式得t =p -142hg,则A 、B 两球相遇时的速度分别为v A =v +gt =2gh +g p -142h g =2gh p +34v B =v -gt =2gh -g p -142h g =2gh 5-p4若A 球碰后刚好能达到释放点,由两球相碰为弹性碰撞知 12m v 2A +12·3m v 2B =12m v ′ 2A +12·3m v ′2B m v A -3m v B =-m v A ′+3m v B ′ v A ′=v A可解得此时v B ′=v B ,v A =3v B.要使A 球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须满足v A <3v B ,解得p <3.由v B =2gh ·5-p4知,5-p 4<1,解得p >1,所以p 的取值范围是1<p <3.答案:(1)2gh (2)1<p <5 (3)1<p <3 5.(2013·高考山东卷,38题)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 (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 ,滑块B 置于A 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 A =2 kg 、m B =1 kg 、m C =2 kg.开始时C 静止,A 、B 一起以v 0=5 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 与C 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 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 、B 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 发生碰撞.求A 与C 碰撞后瞬间A 的速度大小.【解析】(2)因碰撞时间极短,A 与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A 的速度为v A ,C 的速度为v C ,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定恒定律得m A v 0=m A v A +m C v C ①A 与B 在摩擦力作用下达到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为v AB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A v A +m B v 0=(m A +m B )v AB ②A 与B 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C 碰撞,应满足 v AB =v C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 v A =2 m/s. ④ 答案:(2)2 m/s 6.(2013·高考广东卷,35题)如图,两块相同平板P 1、P 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 .P 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 与弹簧的自由端B 相距L .物体P 置于P 1的最右端,质量为2m 且可看作质点.P 1与P 以共同速度v 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 与P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P 1、P 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 1和P 的最终速度v 2; (2)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 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 p .【解析】P 1与P 2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P 1、P 2组成的系统遵守动量守恒定律;P 与(P 1+P 2)通过摩擦力和弹簧弹力相互作用的过程,系统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注意隐含条件P 1、P 2、P 的最终速度即三者最后的共同速度;弹簧压缩量最大时,P 1、P 2、P 三者速度相同.(1)P 1与P 2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0=2m v 1解得v 1=v 02,方向向右P 停在A 点时,P 1、P 2、P 三者速度相等均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2m v 1+2m v 0=4m v 2解得v 2=34v 0,方向向右.(2)弹簧压缩到最大时,P 1、P 2、P 三者的速度为v 2,设由于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为Q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从P 1与P 2碰撞后到弹簧压缩到最大 12×2m v 21+12×2m v 20=12×4m v 22+Q +E p 从P 1与P 2碰撞后到P 停在A 点 12×2m v 21+12×2m v 20=12×4m v 22+2Q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E p =116m v 20,Q =116m v 20根据功能关系有Q =μ·2mg (L +x )解得x =v 2032μg-L .答案:(1)v 1=12v 0,方向向右 v 2=34v 0,方向向右(2)v 2032μg -L 116m v 20 7.(2013·高考江苏卷,5题)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A .30%B .50%C .70%D .90%【解析】选A.根据v =x t 和E k =12m v 2解决问题.量出碰撞前的小球间距与碰撞后的小球间距之比为12∶7,即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v ′与碰撞前白球速度v 的比值,v ′v =712.所以损失的动能ΔE k =12m v 2-12·2m v ′2,ΔE kE k0≈30%,故选项A 正确.8.(2013·高考江苏卷,12题C) (3)如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80 kg 和100 kg ,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1 m/s.A 将B 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 的速度变为0.2 m/s ,求此时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解析】(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 A +m B )v 0=m A v A +m B v B ,代入数值解得v B =0.02 m/s ,离开空间站方向.答案:(3)0.02 m/s ,离开空间站方向 9.(2013·高考福建卷,30题)(2)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 (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 的炽热气体。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九 磁 场 Word版含解析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九 磁 场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九 磁 场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18题)如图,半径为R 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 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 的距离为R2.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qBR2m B.qBR m C.3qBR 2m D.2qBR m【解析】选 B.本题应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角度入手并结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带电粒子从距离ab 为R2处射入磁场,且射出时与射入时速度方向的夹角为60°,粒子运动轨迹如图,ce 为射入速度所在直线,d 为射出点,射出速度反向延长交ce 于f 点,磁场区域圆心为O ,带电粒子所做圆周运动圆心为O ′,则O 、f 、O ′在一条直线上,由几何关系得带电粒子所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为R ,由F 洛=F 向得q v B =m v 2R ,解得v =qBRm,选项B 正确.2.(2013·高考广东卷,21题)如图,两个初速度大小相同的同种离子a 和b ,从O 点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最后打到屏P 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 、b 均带正电B .a 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 的短C .a 在磁场中飞行的路程比b 的短D .a 在P 上的落点与O 点的距离比b 的近【解析】选AD.带电离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和周期公式T =2πm qB 、半径公式r =mυqB 及t θ=T2π解决问题.带电离子打到屏P 上,说明带电离子向下偏转,根据左手定则,a 、b 两离子均带正电,选项A 正确;a 、b 两离子垂直进入磁场的初速度大小相同,电荷量、质量相等,由r =mυqB知半径相同.b 在磁场中运动了半个圆周,a 的运动大于半个圆周,故a 在P 上的落点与O 的距离比b 的近,飞行的路程比b 长,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根据t θ=T2π知,a 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 的长,选项B 错误.3.(2013·高考安徽卷,15题)图中a ,b ,c ,d 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 )A .向上B .向下C .向左D .向右【解析】选 B.综合应用磁场的叠加原理、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则解题.由安培定则分别判断出四根通电导线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再由磁场的叠加原理得出O 点的合磁场方向向左,最后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下,故选项B 正确.4.(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7题)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 ,磁场方向垂直于横截面.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以速率v 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3m v 03qRB.m v 0qRC.3m v 0qRD.3m v 0qk【解析】选A.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利用几何关系和洛伦兹力公式即可求解.如图所示,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即q v 0B =m v 20r,据几何关系,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r =R tan 60°=3R ,解得B =3m v 03qR,选项A 正确.5.(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26题) 如图所示,虚线OL 与y 轴的夹角为θ=60°,在此角范围内有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从左侧平行于x 轴射入磁场,入射点为M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轨迹与x 轴交于P 点(图中未画出),且OP =R .不计重力.求M 点到O 点的距离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解析】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做圆周运动,作图并结合图象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根据题意,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交虚线OL 于A 点,圆心为y 轴上的C 点,AC 与y 轴的夹角为α;粒子从A 点射出后,运动轨迹交x 轴于P 点,与x 轴的夹角为β,如图所示.有q v B =m v 2R①周期为T =2πRv ②过A 点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 、 D.由图中几何关系得 AD =R sin α OD =AD cot 60° BP =OD cot β OP =AD +BP α=β③ 由以上五式和题给条件得sin α+13cos α=1④ 解得α=30° ⑤ 或α=90°⑥设M 点到O 点的距离为h h =R -OC 根据几何关系OC =CD -OD =R cos α-33AD 利用以上两式和AD =R sin α得h =R -23R cos(α+30°) ⑦解得h =(1-33)R (α=30°) ⑧h =(1+33)R (α=90°) ⑨当α=30°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T 12=πm 6qB ⑩ 当α=90°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T 4=πm 2qB. 答案:(1-33)R (α=30°)或(1+33)R (α=90°) πm 6qB (α=30°)或πm2qB(α=90°)6.(2013·高考北京卷,22题)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 ,电势差为U ,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金属板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并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重力的影响,求:(1)匀强电场场强E 的大小;(2)粒子从电场射出时速度v 的大小;(3)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解析】本题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由动能定理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选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题更简捷.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明确带电粒子的运动过程及相关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电场强度E =Ud.(2)根据动能定理,有qU =12m v 2-0得v =2qUm.(3)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 v B =m v 2R得R =1B 2mU q .答案:(1)U d (2) 2qU m (3) 1B 2mUq7.(2013·高考天津卷,11题)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圆心为O .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圆筒下面有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M 、N ,其中M 板带正电荷,N 板带等量负电荷.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自M 板边缘的P 处由静止释放,经N 板的小孔S 以速度v 沿半径SO 方向射入磁场中.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仍从S 孔射出,设粒子与圆筒碰撞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求:(1)M 、N 间电场强度E 的大小;(2)圆筒的半径R ;(3)保持M 、N 间电场强度E 不变,仅将M 板向上平移23d ,粒子仍从M 板边缘的P 处由静止释放,粒子自进入圆筒至从S 孔射出期间,与圆筒的碰撞次数n .【解析】(1)设两板间的电压为U ,由动能定理得qU =12m v 2 ①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得 U =Ed ② 联立上式可得E =m v 22qd. ③(2)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运用几何关系作出圆心为O ′,圆半径为r .设第一次碰撞点为A ,由于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又从S 孔射出,因此,SA 弧所对的圆心角∠AO ′S等于π3.由几何关系得r =R tan π3④粒子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 v B =m v 2r⑤联立④⑤式得R =3m v 3qB. ⑥(3)保持M 、N 间电场强度E 不变,M 板向上平移23d 后,设板间电压为U ′,则U ′=Ed 3=U 3⑦设粒子进入S 孔时的速度为v ′,由①式看出 U ′U =v ′2v2 综合⑦式可得v ′=33v ⑧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则r ′=3m v3qB⑨设粒子从S 到第一次与圆筒碰撞期间的轨迹所对圆心角为θ,比较⑥⑨两式得到r ′=R ,可见θ=π2○10 粒子需经过四个这样的圆弧才能从S 孔射出,故 n =3. ⑪答案:(1)m v 22qd (2)3m v3qB(3)38.(2013·高考重庆卷,7题)小明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 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直铜条AB 的两端通过导线与一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 .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 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 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L .(1)判断铜条所受安培力的方向,G 1和G 2哪个大?(2)求铜条匀速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解析】(1)铜条匀速向下运动,由楞次定律可知,其所受安培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铜条对磁铁的作用力竖直向下,故G 2>G 1.(2)由题意知:G 1=G 2-F ,F =G 2-G 1,由安培力公式 F =BIL , I =E R, E =BL v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B =1L(G 2-G 1)R v . 答案:(1)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G 2>G 1(2)安培力的大小F =G 2-G 1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1L (G 2-G 1)R v 9.(2013·高考福建卷,22题)如图甲,空间存在一范围足够大的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让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 沿xOy 平面以不同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入射到该磁场中.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影响.(1)若粒子以初速度v 1沿y 轴正向入射,恰好能经过x 轴上的A (a,0)点,求v 1的大小. (2)已知一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 (v >v 1),为使该粒子能经过A (a,0)点,其入射角θ(粒子初速度与x 轴正向的夹角)有几个?并求出对应的sin θ值.(3)如图乙,若在此空间再加入沿y 轴正向、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一粒子从O 点以初速度v 0沿y 轴正向发射。

2013年天津卷高考物理-推荐下载

2013年天津卷高考物理-推荐下载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Ω, 额定电流 1A)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750Ω,额定电流 0.3A)
② 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
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
1.5V,内阻为 5Ω 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
(填字母代号)。
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
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分别得到图
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 m 甲、m 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 甲,μ 乙,由图可知,m 甲 m 乙,μ 甲 μ 乙(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第Ⅰ卷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0艺料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2下卷,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可地护1以缩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5试要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4置底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3敷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 版)——天津卷(试题+答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物理试题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13天津理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2.(2013天津理综,2)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 000 m接力三连冠。

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

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C.Q1=Q2,q1=q2D.Q1=Q2,q1>q24.(2013天津理综,4)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 ab,cd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 cd,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A.ab接MN、cd接PQ,I ab<I cdB.ab接MN、cd接PQ,I ab>I cdC.ab接PQ、cd接MN,I ab<I cdD.ab接PQ、cd接MN,I ab>I cd5.(2013天津理综,5)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

现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2013天津理综,6)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为MN上的一点。

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A.q由A点向O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q由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7.(2013天津理综,7)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8.(2013天津理综,8)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

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璃砖右侧且垂直于MN。

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点,入射光线与OO′夹角θ较小时,光屏NQ区域出现两个光斑,逐渐增大θ角,当θ=α时,光屏NQ区域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大θ角,当θ=β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则()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B.A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α<θ<β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D.β<θ<π2第Ⅱ卷9.(2013天津理综,9)(18分)(1)“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相继完成了对月球的环月飞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设“嫦娥二号”卫星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________,线速度v=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

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___m乙,μ甲________μ乙。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要测绘一个标有“3 V 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

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Ω);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额定电流1 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750 Ω,额定电流0.3 A)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③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 5 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 W。

10.(2013天津理综,10)(16分)质量为m=4 kg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点,现用F =10 N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一段位移停在B点,A、B两点相距x=20 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1)物块在力F作用过程发生位移x1的大小;(2)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

11.(2013天津理综,11)(18分)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圆心为O。

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圆筒下面有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其中M板带正电荷,N板带等量负电荷。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自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经N板的小孔S以速度v沿半径SO方向射入磁场中。

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仍从S孔射出,设粒子与圆筒碰撞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求:(1)M、N间电场强度E的大小;(2)圆筒的半径R;(3)保持M、N间电场强度E不变,仅将M 板向上平移2d,粒子仍从M板边缘的P处由静3止释放,粒子自进入圆筒至从S孔射出期间,与圆筒的碰撞次数n。

12.(2013天津理综,12)(20分)超导现象是20世纪人类重大发现之一,日前我国已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并成功示范运行。

(1)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零,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

将一个闭合超导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圆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零。

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2)为探究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研究人员测得撤去磁场后环中电流为I,并经一年以上的时间t未检测出电流变化。

实际上仪器只能检测出大于∆I的电流变化,其中∆I≪I,当电流的变化小于∆I时,仪器检测不出电流的变化,研究人员便认为电流没有变化。

设环的横截面积为S,环中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为v,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

试用上述给出的各物理量,推导出ρ的表达式。

(3)若仍使用上述测量仪器,实验持续时间依旧为t,为使实验获得的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的准确程度更高,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实现方法。

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答案:C解析: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遵循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的规律,选项A 错误;γ射线是不带电的高速光子流,选项B 错误;由氢原子跃迁规则可知,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只能辐射出特定频率的光子,选项C 正确;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及金属的种类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选项D 错误。

2.答案:B解析:甲对乙的冲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 错误;甲、乙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动量变化量等大反向,选项B 正确;甲、乙相互作用时,虽然她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相互作用过程中,她们的对地位移不一定相同,所以甲的动能增加量不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那么甲对乙做的功就不一定等于乙对甲做的功,选项C 、D 错误。

3.答案:A解析:设线框ab 、bc 的长度分别为L 1、L 2,线框的电阻为R ,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1=BL 1v ,E 2=BL 2v ,产生的热量2222112111EB LL v B SL v Q t R R R ===、2222221212E B L L v B SL v Q t R R R ===,故Q1>Q2;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q=It=ERt=BlvtR=12BL LR,故q1=q2,选项A正确。

4.答案:B解析: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ab cdcd abI nI n可知,I ab>I cd,所以ab接MN、cd接PQ,选项B正确。

5.答案:D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变化过程中,表示支持力F N的线段长度增大,即支持力F N增大,表示拉力F T的线段长度先减小后增大,即拉力F T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答案:BC解析:中垂线MN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中垂线背离O点,从O点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

负电荷q从A点释放后,向O 点做加速运动,但加速度时刻变化,选项A错误;从A 到O ,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选项B 正确;到O 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选项C 正确;因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因此q 在O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零,选项D 错误。

7.答案:AC解析:若该波传播方向为a 到b ,则ab 间的距离x =nλ+34λ,n =0,1,2,3…,则3643n λ=+,n =0,1,2,3…当n 分别取0,1,2时,波长分别为12m 、367m 、3611m ,可知选项C 正确;若该波传播方向为b 到a ,则ab 间的距离x =nλ+14λ,n =0,1,2,3…,3641n λ=+,当n 分别取0,1,2时,波长分别为36 m 、365m 、4 m ,可知选项A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