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大一思修重点知识点总结

思修重点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2.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3.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并躬身实践的光辉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5.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6.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国家统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8.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立国之本。
9.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12.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13.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是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4.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保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中考备用历史民族常识

中考备用历史民族常识1、中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逐渐形成了了中华民族。
2、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同维护护祖国统一,共同发展经济和文化,共同创造中华文明。
3、我国民族分布。
①分布特点: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错居住的特点。
②分布地区:汉族主要居住在内地和东南沿海各省市;少数民族主要居住主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主要有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夏、西藏、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自治区和省。
4、中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祖国。
各民族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这些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5、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构建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责任。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7、各民族杰出人物①成吉思汗(蒙古族)、②郑和(回族)、③马本斋(回族)、④关向应(满族)、⑤曲焕章(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
8、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①我国各民族语言的使用状况。
②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的文字形态。
③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9、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①文学作品:《格萨尔》(藏族)、《嘎达梅林》(蒙古族)、《阿诗玛》(彝族)。
②歌曲:《吉祥三宝》(蒙古族)、《阿拉木罕》(维吾尔族)、《月光下的凤尾竹》(傣族)、《龙船调》(土家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彝族)。
③舞蹈;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朝鲜族(长鼓舞)、蒙古族(筷子舞)、藏族(弦子舞)、傣族(孔雀舞)、族(甩发舞)、苗族(踩鼓舞)、黎族(竹竿舞)等。
④国家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艺术。
苗族(芦笙)、藏族(唐卡、壁画)、蒙古族(马头琴)、维吾尔族(木卡姆)、回族(花儿)。
10、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①服饰蒙古族: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秦王扫六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汉武大帝在前人的基础上开疆拓土,毕生致力于消灭匈奴;唐宗宋祖时期文化灿烂,唐诗宋词闻名世界;成吉思汗大开大合,横扫欧洲……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辉煌,以至于外界的一切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当英国意大利磨刀霍霍的开始工业革命,她还是在意兴阑珊,最终开始了中国近百年来最为耻辱的“鸦片战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一统的大地终于割地四方……那么,现在,这头苏醒的狮子,她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中国的完全统一。
●一、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个民族凭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分裂的民族最终只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族灰飞烟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民族的存亡一样适用,攻陷一座城池可能灭亡一个国家,泯灭一种文化才能消亡一个民族,而民族文化最容易消亡的时候便是民族分裂的时候,所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几千年来幅员辽阔的中原大地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
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
●历史表明,只有在我们国土完整的时候人民生活才能平安富足,国家才能兴盛,无论是威震周边的汉武盛世,还是名传世界的大唐繁华,无一不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而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五代十国,又给了我们无数关于国家分裂的危害的警示。
民族团结作文(精选10篇)

民族团结作文(精选10篇)民族团结作文(精选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族团结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族团结作文1我们,21世纪的小主人,祖国的花朵,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我们要争做民族团结小公民。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作为民族团结小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热爱伟大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热爱伟大祖国,就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小公民,说一次,讲几次,压根儿不费力,但光会说有什么用?还是要从生活中的大小事体现出来:临夏县莲花码头上一辆准备上渡船的中型客运车因刹车失灵滑入深水中,一起特大路外交通事故发生了。
出事的那一刻,不论是汉族大娘还是少数民族老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命令,没有悬赏,没有承诺,没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救人。
一个国家,一个名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将是我们的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团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族团结作文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
中国统一,论述题观点

中国统一,论述题观点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光荣传统是经过几干年历史长期积淀和血的惨痛教训而形成的,是不可动摇亦坚不可摧的,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过分裂和割据,但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任务。
只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才能进一步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充分发挥全民族的智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国家的完全统一,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特征和标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全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两干三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
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艰难和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和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从秦王嬴政与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自秦以来中国历 史上,国家是以统一为主,三次分裂最终以三次统一为终止。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 中国。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统 一中国。 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 力量,结束宋金对峙局面,统一中国。
பைடு நூலகம்
•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十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的妇女干事, 躺在铡刀上时,尚未满15周岁。 郑成功: 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殖民统治。 刘铭传: 台湾第一任巡抚,督办台湾军务,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 且编练新军,从事建设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为台湾的现代化奠 定了深远的基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 强意志
•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 毛泽东 曾严正指出,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 人民的神圣任务,这是中国的内政。 • 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提出的“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的问题时, 他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 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 江泽民说: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 共同愿望和决心。 • 胡锦涛提出: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敌对势力如何阻 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 习近平说: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 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三、 实现祖国统一是 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胡锦涛强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 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 的一直和决心,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 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 多大的困难,无论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 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 坚强决心。
身着台湾原住民服 装的大陆游客
大陆游客在中 尝小吃
堂上练习:单项选择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 一的基础是( ) A 两 案 和 平 谈 判 B. 陈水扁下台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2.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 A .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 弃武力 B. 一国两制 C. 坚 持 一 个 中 国 原 则 D. 台湾保持原有的生活方 式和社会制度不变
“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 流。”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 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上个世纪,人类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 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 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任何 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 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困鸿沟再扩大下去。
?
1999年12月20 日,恢复澳门 特别行政区的 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 我们国家恢复香 港特别行政区的 行使主权
1 9 9 7 年7 月1 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 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 恢复行使主权。 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 平同志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邓小平同 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 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 地。”“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 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 港问题。 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2 年9 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 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 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发表简短声明,表 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 商谈。
西南大学[105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105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ab0b5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西南⼤学[105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考资料西南⼤学⽹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欢迎您! %E9%92%9F%E5%AD%A6%E9%9B%84 同学学号:W16105571716003单项选择题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的团结统⼀、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强不息的() 1. 时代精神 2.民族精神 3.奉献精神2、任何⼈都要⾯对并处理⼈与⾃然的关系问题。
下列选项中,真正体现了⼈与⾃然关系的是() 1. ⼈⾼于⾃然 2. ⼈独⽴于⾃然⽽存在 3. ⼈消极地依赖⾃然⽣活4.⼈根据⾃⼰的需要利⽤和改造⾃然3、⼈⽣观是⼈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在⼈⽣观中,居于核⼼地位的是() 1. ⼈⽣⽬的2. ⼈⽣态度 3.⼈⽣价值4.⼈⽣境界4、孙某持⼑抢劫赵某财物,赵某夺下孙某的⼑,并将孙某推倒在⽔泥地上,孙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赵某随后持⼑将孙某杀死。
关于赵某⾏为的性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1.赵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2.赵某的⾏为属于防卫过当3.赵某前⾯的⾏为是正当防卫,后⾯的⾏为是防卫过当4.赵某前⾯的⾏为是正当防卫,后⾯的⾏为是故意杀⼈5、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
道德具有多⽅⾯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1.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3.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1.个⼈只能被社会所决定2.社会的存在不依赖于个⼈3.个⼈可以不依赖于社会⽽存在4.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个⼈的⽣存发展7、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活中涌现过的⼈⽣⽬的五花⼋门、形形⾊⾊,但对于当代⼤学⽣来说,值得终⾝践⾏的科学⽽⾼尚的⼈⽣⽬的是()1.享乐主义的2.拜⾦主义的⼈⽣⽬的3.个⼈主义的⼈⽣⽬的4.为⼈民服务的⼈⽣⽬的8、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依照法律规定⾏使权⼒和权利以及履⾏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Array1.法律遵守2.法律制裁3.法律解释4.法律监督9、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忘家,公⽽忘私”,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要求1.注重整体利益,见利思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10、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者义务的是1.取得劳动报酬2.获得劳动安全卫⽣保护3.提⾼职业技能4.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11、法的规范作⽤可以分为多个⽅⾯,其中指引作⽤是指1.法作为⼀种社会规范为⼈们提供某种⾏为模式2.法可以对准备采取同类⾏为的⼈或⼀般⼈发⽣积极影响合法性12、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者权利的是1.取得劳动报酬2.遵守劳动纪律3.提⾼职业技能4.完成劳动任务13、作为⼀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不仅应该有美好的个⼈理想,⽽且要⾃觉地树⽴起正确的社会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为什么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 发展的主流?2点 二、怎样理解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各民 族的共同愿望? 3点 三、为什么说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 国家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族 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四、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们应 怎么做?
民族
国家
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团结统一
一、为什么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流?2点
P64
二、怎样理解民族团结始终是 中国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3点
P64、65
三、为什么说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 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P71
四、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们应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