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离婚案件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呵护婚姻的政策建议结婚不易,维持一段婚姻更不易。

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发布微博宣布离婚,引起舆论哗然。

盘点今年以来,已有大S汪小菲、李湘王岳伦、佟丽娅陈思诚、赵丽颖冯绍峰等多对明星夫妻分道扬镳,其中婚姻维持最短的仅有2年。

娱乐圈俨然成为大型离婚现场。

明星频繁曝出离婚,只是近年来中国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一个缩影。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有433.9万对夫妻离婚。

这一数据从1987年的58.1万对一度增至2019年的最高峰470.1万对。

离婚,正逐渐从传统社会里避讳的负面行为,变成如今夫妻双方平等拥有的权利。

尤其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现代女性的经济权和个体思想趋于独立,不再向低质量婚姻妥协。

在近期王力宏离婚事件中,前妻李靓蕾也发文省思女性作为全职家庭主妇全力付出却不被尊重的弱势现状。

舆论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2021年4月,赵丽颖和冯绍峰官宣离婚。

一改以往“再也不相信爱情”的负评如潮,这一回舆论却是一片“叫好”,粉丝在女方微博评论区直呼“姐姐好棒”。

有舆情监测显示,该事件的网络传播正面情绪高达83%,中立和负面情绪仅占9%和8%。

离婚,真的是两个人的重获新生还是一地鸡毛?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一个家庭的解体,会对男女双方乃至子女各自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社会政策能够怎样促进缔结并维持健康的婚姻?离婚低龄化现象:从“三十而立”到“三十而离”2020年,第一批90后迈入而立之年。

古人成家立业的年纪,在现代社会却是“三十不婚”,乃至“三十而离”。

郑州市民政局统计显示,90后离婚人数已占全市总离婚人数的两成以上。

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离婚夫妻中,35岁以下的占比达45%。

离婚群体年轻化趋势显著。

高颖, 张秀兰和祝维龙(2012)根据北京市婚姻登记数据研究发现,从人群来看,离婚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占总体离婚人群比例超过60%。

从趋势来看,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离婚比重上升相对更快。

离婚案件的法律调查报告(3篇)

离婚案件的法律调查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离婚案件在我国逐年增多。

离婚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多样,对当事人和社会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本报告以某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为研究对象,对案件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一)案件基本情况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双方感情尚可,但近年来,由于家庭琐事、经济压力等因素,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原告以被告有家庭暴力行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原告是否构成家庭暴力;2. 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3. 子女抚养权和财产分割问题。

二、法律调查与分析(一)家庭暴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本案中,原告主张被告有家庭暴力行为,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

1. 原告提供的证据分析原告提供的证据包括:报警记录、医疗鉴定报告、证人证言等。

然而,这些证据存在以下问题:(1)报警记录:原告提供的报警记录中,只有一次报警记录显示被告有家庭暴力行为,但未提供其他报警记录。

(2)医疗鉴定报告:原告提供的医疗鉴定报告显示被告对其有轻微伤害,但不足以证明被告有家庭暴力行为。

(3)证人证言:原告提供的证人证言中,只有一位证人证实被告有家庭暴力行为,但其他证人未提供相关证据。

2. 被告辩称及法院认定被告辩称,原告所述家庭暴力行为并不存在,系原告为了达到离婚目的而捏造事实。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有家庭暴力行为,故驳回原告关于家庭暴力的诉讼请求。

(二)夫妻感情破裂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本案中,原告主张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

1. 原告提供的证据分析原告提供的证据包括:微信聊天记录、短信记录、证人证言等。

离婚案例分析

离婚案例分析

离婚案例分析【案情摘要】原告张某某和被告李某某于2019年8月15日在旬邑县登记结婚,婚内育有一女,李小某,2020年12月28日出生。

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被告出轨,双方多次发生争吵,现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可能,遂原告提起离婚。

婚内,原被告户籍所在地西安市查干渠沣西新城高桥街道曹坊村房屋拆迁,每人补偿129000元安置补偿费、65平方米安置住宅用房,被告应依法给予原告。

另被告多次用原告身份信息贷款用于个人消费,现有共计28017.8元未还清,依法应由被告偿还,综上,原告依法向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请求】1、依法判令原、被告离婚;2、判决被告给付原告安置补偿费129000元,判决原告享有65平方米搬迁安置住房所有权;3、判令被告用原告身份信息贷款共计28017.8元由被告偿还;4、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争议焦点】1、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之间感情是否确已破裂?2、关于双方婚生女李小某跟随哪一方生活?3、关于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是否应当另外提起家庭共同财产析产诉讼?4、关于贷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谁偿还?【法律分析】一、现有证据足以证明原、被告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依法应当判决离婚(一)证据证明被告李某某有婚外第三者,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原、被告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被告李某某长时间与第三者保持亲密关系。

被告在游戏社交中,与第三者建立恋人关系,并购买游戏皮肤送给第三者。

原告也在被告手机中发现大量被告与第三者暧昧的微信聊天记录。

第三者发微信:“我今年本来已经打算好了一个人过年了”,李某某回复:“但是你现在不是有男朋友了吗”。

李宏庆:“那你是啥”,第三者回复:“我是你的宝”。

李某某:“那老公晚上忙完没过去陪你?”被告在上述微信聊天中对第三者自称“男朋友”、“老公”,内容及其暧昧,并非是被告所称仅仅是朋友之间开玩笑。

此外,被告明确承认其有婚外第三者。

原告给被告发微信:“你说你没出轨那你给我解释解释他这句话是啥意思”,被告回复:“就喝多了睡了两次,没必要一直抓着不放吧”。

法律离婚案列分析案例(3篇)

法律离婚案列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男)与李某(女)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初期,两人感情融洽,家庭和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因性格差异、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矛盾逐渐显现,感情逐渐破裂。

2019年,张某向李某提出离婚,李某不同意。

张某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双方是否存在夫妻感情破裂的实质性问题;2. 子女抚养权归谁;3.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

三、法院审理过程1. 审理阶段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20年1月1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庭审中,张某表示,与李某性格不合,生活习性存在差异,导致感情破裂,请求法院判决离婚。

李某则表示,双方感情并未完全破裂,不同意离婚。

2. 调查取证为查明案件事实,法院依法调查了以下证据:(1)结婚证、户口簿等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证据;(2)双方往来短信、通话记录等证明双方感情状况的证据;(3)子女出生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子女抚养关系的证据;(4)双方共同财产清单、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证明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据。

四、法院判决1. 关于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根据调查取证,法院认为,张某与李某性格差异较大,生活习惯存在分歧,导致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未能妥善处理矛盾,感情逐渐破裂。

故法院认定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2. 关于子女抚养权法院认为,子女抚养权应从子女的权益出发,综合考虑双方的条件。

张某作为父亲,愿意承担抚养责任,李某作为母亲,同样具备抚养能力。

但考虑到张某的经济条件较好,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故法院判决子女抚养权归张某。

3.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法院认为,张某与李某婚后共同购置的房产、车辆等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法院判决房产归张某所有,车辆归李某所有。

其他共同财产按比例分割。

五、案例分析1. 本案中,张某与李某因性格差异、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矛盾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

开庭法律案例分析(3篇)

开庭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离婚纠纷案件。

原告张某某(以下简称“张”)与被告李某某(以下简称“李”)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初期,双方感情尚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双方因性格差异、家庭琐事等问题产生矛盾。

2022年,张某某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案件事实1. 夫妻感情基础:张某某与李某某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感情尚可。

但婚后不久,双方因性格差异、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逐渐产生矛盾。

2. 矛盾升级:婚后,张某某与李某某在家庭琐事、财务管理等方面产生分歧。

李某某性格较为强势,张某某则较为内向。

随着矛盾的积累,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 子女抚养问题:双方在子女抚养问题上存在分歧。

张某某认为,由于李某某工作繁忙,难以照顾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求由自己抚养孩子。

4. 财产分割问题:双方在财产分割问题上存在争议。

张某某主张,婚后共同财产应平均分割,而李某某则认为,由于自己承担了家庭的主要开支,因此应多分得财产。

三、法院审理1. 证据审查:法院依法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审查。

张某某提供了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明等证据证明婚姻关系及子女抚养问题;李某某则提供了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证明自己的经济状况。

2. 调解过程: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对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财产分割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3. 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张某某与李某某婚后感情确已破裂,故判决准予离婚。

关于子女抚养问题,考虑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判决由张某某抚养孩子。

关于财产分割问题,法院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及对家庭贡献等因素,判决财产平均分割。

四、案例分析1. 夫妻感情破裂:本案中,张某某与李某某因性格差异、家庭琐事等问题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这提醒我们在婚姻生活中,要注重沟通,尊重彼此的差异,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子女抚养问题:在子女抚养问题上,法院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成长需要。

法律案例离婚案例分析(3篇)

法律案例离婚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涉及一对夫妻因感情破裂而离婚的法律问题。

男方小张(化名)和女方小李(化名)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两人共同生活,但由于性格不合、家庭琐事等原因,导致夫妻感情逐渐恶化。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后,小张于2022年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否应准予离婚;2. 婚后财产如何分割;3. 子女抚养权及抚养费问题。

三、法院判决1. 关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问题,法院认为,夫妻双方性格不合、家庭琐事等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且双方已多次协商无果,故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

2. 关于婚后财产分割问题,法院认为,婚后财产应依法分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婚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均分割。

本案中,夫妻共同财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等。

经法院调查核实,夫妻共同财产总额为XX万元。

法院判决双方各分得XX万元。

3. 关于子女抚养权及抚养费问题,法院认为,子女抚养权应从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综合考虑子女的年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的经济条件等因素。

本案中,小张和小李的儿子现年8岁,尚未成年。

法院考虑到小张和小李双方都有抚养子女的能力,但考虑到小张在外地工作,照顾孩子的能力相对较弱,故判决儿子由小李抚养,小张每月支付抚养费XX元。

四、案例分析1. 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在本案中,法院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标准。

在实际生活中,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性格不合、家庭暴力、经济纠纷等。

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充分考虑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2. 婚后财产分割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婚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均分割。

本案中,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平均分割。

这体现了法律对夫妻共同财产权益的保护。

3. 子女抚养权及抚养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抚养权应从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综合考虑子女的年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的经济条件等因素。

婚姻家庭法律案件分析(3篇)

婚姻家庭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婚姻家庭法律案件涉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财产分割、继承等多个方面,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纠纷类型。

本文选取了一起典型的婚姻家庭法律案件,通过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判决结果的分析,旨在探讨婚姻家庭法律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一、案件背景(一)案情简介原告李某(女)与被告赵某(男)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李某发现赵某有外遇,双方感情破裂。

2018年,李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解除与赵某的婚姻关系,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并抚养儿子。

(二)争议焦点1. 婚姻关系是否应当解除;2.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3. 子女抚养权归谁。

二、案件事实(一)婚姻关系是否应当解除原告李某提交了证据证明被告赵某在外有外遇,严重违反了夫妻忠实义务。

被告赵某对原告李某的指控予以否认,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反驳。

(二)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原告李某和被告赵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了房产、车辆等财产。

双方对财产的购买、使用等情况存在争议。

(三)子女抚养权归谁双方对子女抚养权存在争议,原告李某认为被告赵某有外遇,不适合抚养子女。

三、法律适用(一)婚姻关系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夫妻一方有重大过错的,另一方可以请求离婚。

本案中,被告赵某在外有外遇,严重违反了夫妻忠实义务,属于重大过错,因此法院判决解除双方婚姻关系。

(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分割。

本案中,法院根据双方对财产的贡献、财产的使用情况等因素,判决分割房产、车辆等财产。

(三)子女抚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母亲抚养为原则。

本案中,法院考虑到原告李某为子女提供的生活环境更为稳定,判决子女由原告李某抚养。

四、判决结果(一)婚姻关系解除法院判决解除原告李某与被告赵某的婚姻关系。

蔡天凤前夫案件的法律分析(3篇)

蔡天凤前夫案件的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蔡天凤前夫案件是指发生在我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起因家庭纠纷引发的命案。

蔡天凤与前夫李某因感情不合,双方于2019年协议离婚。

离婚后,李某因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与蔡天凤产生纠纷。

2020年,李某将蔡天凤杀害,并随后自首。

该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此案的法律适用和定性存在争议。

二、案件定性1.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李某故意杀害蔡天凤,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2.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案中,李某在杀害蔡天凤后,还将其尸体焚毁,故意毁坏财物,符合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

三、案件的法律分析1.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分析(1)主观故意李某在杀害蔡天凤前,因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与蔡天凤产生纠纷。

根据案件事实,李某在杀害蔡天凤时,存在明显的杀人故意。

其主观恶性较大,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2)客观行为李某在杀害蔡天凤的过程中,实施了杀害行为,并随后自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李某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2.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律分析(1)主观故意李某在杀害蔡天凤后,故意将其尸体焚毁,以掩盖其犯罪事实。

根据案件事实,李某在焚毁尸体时,存在明显的毁坏财物的故意。

(2)客观行为李某实施了焚毁尸体的行为,符合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

四、案件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李某因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当数罪并罚。

考虑到李某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法院在判决时,应当综合考虑李某的犯罪事实、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作出判决。

五、案件启示1.加强家庭教育,预防家庭暴力本案的发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2020年离婚案件调查分析
1/ 10
离婚案件调查分析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先有小家才有大国,所以家庭的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们的婚姻观念不断更新,离婚率逐年攀升。

自 20**年 1 月至今,**法院共受理民事案件 3816 件,其中离婚案件**85 件,占民事案件的 38.92%。

总体看,离婚案件占民事案件的比例非常大。

通过了解和掌握人们婚姻观念的走势,对法官更好地把握离婚案件的审理,促进民事审判工作的发展,以及稳固家庭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法院的离婚案件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探求离婚案件的原因和特征,提出解决离婚类案件的建议。

一、离婚案件攀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离婚案件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恋观念开放,离婚不再罕见。

随着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社会文化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老一辈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的思想已经逐渐淡出年轻人的婚姻观。

而且离婚也不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特别是义务教育普及,男女都接受同等的学校教育,女性的经济和思想都逐渐独立。

女性在社会交际中选择伴侣和岗位的机会增加,甚至能比男子更为出色。

传统的夫唱妇随观念已经不能约束新时代的女性。

一旦双方的价值观不一致,感情出现裂痕,女性敢于承担离婚带来的影响,不再害怕离婚后无法独自生活或者遭人诟病。

(二)追求精神层面交流而要求离婚的增多。

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年轻人接触信息较广泛,为人处世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一旦婚姻中的另一半与自己存在价值观方面的差距,就会认为对方无法沟通,难以满足成为灵魂伴侣的要求,进而缺少共同语言,对配偶产生抵触甚至厌恶等不良情绪,或者因为理想目标不同等理由而大闹公堂的也不少见。

(三)因不能正确处理家庭矛盾而导致离婚。

夫妻之间应互相尊重,互谅互让,包容珍视。

生活琐事繁多,难免磕磕碰碰,若不能正确化解,日积月累后就影响夫妻感情。

虽然大部分子女新婚后与父母分开住,但仍有不少大家庭居住在一起的家庭,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对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特别是
3/ 10
婆媳关系、妯娌关系,极易影响夫妻感情,从而导致离婚。

(四)家庭暴力历来是家庭不和的重要原因。

当前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家庭暴力之中,有的是一方脾气粗暴,动辄打骂,对方因忍受不了虐待打骂而提出离婚。

(五)双方感情基础薄弱如今许多人因为工作和学业等原因,耽误了找对象的黄金时期,大部分人通过相亲这种方式人士对方,相处的时间短,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缺乏婚姻基础,在每月完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后不久便因双方性格不合没有感情等种种原因而导致离婚。

(六)外出务工交流少。

父亲双方因乙方外出务工长期处于分居状态,沟通交流时间比较少,导致感情变淡。

务工一方长期在外,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另结新欢,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外出一方到繁华都市,其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沉迷于玩乐,不履行家庭义务而导致离婚。

二、离婚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大部分是女方起诉男方。

从 20**年至 20**年数据看,大部分是女性起诉男方。

这说明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
5/ 10
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女性独立自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二)以调解撤诉结案的居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也表现的比以往冷静和理智,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做到好聚好散。

故在诉讼过程中双方情绪相对较稳定,有利于调解工作的进行。

也有些当事人顾念旧情,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撤诉。

(三)从离婚年龄看,中青年人离婚占多数。

在离婚的男方当事人中,20-30 岁和 30-40 岁年龄段的均在40%以上。

在女方当事人中,25-40 岁年龄段接近 50%。

这说明中青年年龄段的婚姻家庭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小小的离婚案件看起来只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但其在数量上占据较大的比例,极易引起社会不和谐稳定的因素。

对于如何降低离婚率,减少社会不稳定,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法律宣传,树立正确健康的婚姻观。

广泛开展对《婚姻法》的宣传活动,特别是农村地区,提高人们对《婚姻法》中的一夫一妻制度、夫妻相互忠贞相爱等婚姻思想的认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
(二)加大对违法婚姻的处罚力度。

通过对重婚和对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骗取结婚证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达到警示作用,促使公民遵纪守法,提高法律意识。

(三) 加强做好调解工作。

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

在离婚案件中,只要有一线和解的可能,则不能急于判决,应极力消除双方的误会,也可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使其冷静思考,慎重对待;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且在调和工作未果的情况下,则应及时开庭妥善处理婚姻纠纷。

良好的婚姻家庭关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故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应对离婚纠纷案件,处理好婚姻家庭矛盾,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既是时代对人民法官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7/ 10
谢谢您的下载和关注
祝您生活愉快国旗下演讲稿:2021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开学至今,已有一周的时间,同学们逐渐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学习模
9/ 10
式,用更阳光、更自信、更沉着的心态面对新一学期的新的挑战。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光阴似水,源远而流,花一般的青春更应用来更好的提升自己;学也如水,旧水将去,新水即来,浪也似比高,总是新学胜比旧学难。

在此,学生会将会继续坚持良好开端月评比等活动,以激励全校师生更好地学习工作。

检查不是目的,为的是能让同学们将好习惯保持下去,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

在此,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1.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创建美丽小外校园。

好的环境能使人心情愉悦,能更快的全身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