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抓住细节》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 抓住细节教案与反思

写作抓住细节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调动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提高写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1.展示描写同样场景的不同片段,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怎样把细节形诸于笔。
2.指导学生对上次的习作进行修改自评,注意一些能够表现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的描写。
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与原作进行比较,感受改后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提高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米开朗琪罗是世界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去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
”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是啊,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雕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二、文题展示1.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修改。
提示:(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
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 (8)

第二招:运用修辞,画具神韵
修改片断2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 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 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 花的抚弄,那是二月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 是夏日的晚霞对垂柳的辉映。 那是………… 那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 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那眼神, …………
五、继续试一试:课外作文实践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 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 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 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让 细节描写成为你文章中的亮点。④书写工 整,卷面整洁。
总结:细节描写的方法
第一招: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第二招:运用修辞,画具神韵; 第三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第四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第五招:刻画心理 ,吐露心声。
四、实战演练——再试牛刀
修改精彩校运会比赛场景
1、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2、组内赏改:找出修改进步最大的作品; 3、班上展改:展示小组修改佳作。评一评组内 交流,评出最满意的,品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 表现细节的,准备在班上展示。 4、组内优秀习作全班分享
可我能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 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 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 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我 曾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 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
第三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修改片断3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 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 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 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变成了一个襁褓 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 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 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 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 啊欣赏。 一会儿我好像 …………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备课时间:课题《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型写作指导年级学科___七___年级学科___语文____主备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依据单元课文,学习如何捕捉和描写细节。
教学难点能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生活中的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依托单元课文,构建策略支架。
教学过程课堂随记一、“智慧竞猜”(1)他在大街上走着。
这个“他”的身份是什么呢?(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身穿黑衣服”这是对人物外貌描写,“慢慢地”形容走的速度,这个人为什么慢慢地走呢?总之,光靠一个外貌描写,和慢慢地走,我们猜不出这个人物的身份。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进一步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相信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这个人物的画面。
“不时地左右观看”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为什么左右看,看什么呢。
虽然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但是我们依旧猜不出人物的身份。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贼眉鼠眼”是对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形容神情鬼鬼祟祟,这样的描写非常的生动形象。
“目光还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这个动作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怀疑这个人不一定是好人,但是他的身份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不能完全确定。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一阵警笛声。
”这是一个环境描写,听到警笛声,文中的他身体“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这是个非常有意思、有画面感的一个细节描写。
这下,你应该猜出他身份了吧?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是小偷。
好的细节描写,就犹如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作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用好新教材踏踏实实教写作——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抓住细节》写作教学设计与教例反思作者姓名:孙旺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内容摘要:紧扣新教材的创新特点,重点关注写作的学情特点,对教材多做再度开发、灵活运用;着力于教例研究,踏实施教、创意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部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反思,实践案例【设计一】教学背景:在学生尚未写作之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借班上课,进行写作实践的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的知识和表达作用。
2.练习细节描写,并练习充实成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了解细节,明确作用1.明确要点——何为“细节描写”。
阅读本册课本第71-72页的相关内容。
明确:(1)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之处做精细刻画。
(2)细节描写,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2.片段借鉴。
师生阅读、对话,了解细节描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借鉴一]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莫怀戚《散步》)[借鉴二]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莫怀戚《散步》) [借鉴三]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子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杨绛《老王》)3.知识归纳——怎样“细节描写”。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导语】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这⼀单元的写作⽬的是指导学⽣抓住细节,刻画⼈物,表达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让学⽣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感悟细节描写在作⽂中的运⽤效果。
2.学习细节描写的⽅法。
3.让学⽣养成细⼼观察的习惯,留⼼⽣活,体验⽣活,发现⽣活中细节之美,从⽽热爱⽣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揣摩细节描写的作⽤。
2.学会进⾏合适的细节描写来反映⽣活或描写⼈物。
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的⽅法。
2.激发情感,⽤恰当的细节描写把对⽣活、社会、⼈⽣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进⾏形象的表达。
教学过程 ⼀、导⼊ 1.⽕眼⾦睛辨⾝份 2.猜猜他是谁。
(出⽰对孙悟空的细致描写,然后出⽰对⼀个同学的⼤众化描写。
) ⼀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体⾝上的细胞,没有了它,⼈就失去了⽣命;⽂章少了细节,⼈物形象就失去了⾎⾁和神采。
因此我们作⽂时应注重从细处着⼿,为⽂章增添神韵。
出⽰课题:抓住细节 ⼆、明确定义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活中的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物、景物或场⾯描写之中。
它是最⽣动、最有表现⼒的⼿法,是作者精⼼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三、感悟细节 l.例⽂呈现:出⽰甲⽂ 愚⼈节那天,英语课代表告诉我,⽼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我的⼼慌起来,但⼜怀疑是他⼈的愚弄,最后我还是去了。
我⾛进了办公室,迎⾯正碰上英语⽼师的⽬光,⾥⾯充满了责备,我喊了⼀声“张⽼师”,张⽼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声,我不知如何是好。
学⽣点评发⾔,提出修改⽅法。
教师总结:如,接到通知时“我”有怎样的⼼理活动,“我”是怎么⾛进办公室的?英语⽼师的⽬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光我⼜有什么感受,我是怎么“喊”⽼师的,⽼师点头的神态如何,“嗯”⼀声的语调如何,“我”⼜有什么样的⼼理活动,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描写的。
2.出⽰⼄⽂。
愚⼈节那天,⼤家都有些⼼不在焉,惶惶欲动,我也在寻机下⼿,想要享受节⽇的感觉。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

我们跟随课文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来学习体会其好处
1.肖像中的细节描写
是指对人物身材、容貌、服饰以及表情等典型特征的细微刻画。
例如:《老王》中,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5)写作小妙招
让读者感同身受,需要动用我们的感官,加上恰当的修辞,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作能力会速度提升哦!
【范文】
•赛场上的加油声,呐喊声顿时消失了,仿佛空气都已凝结,此刻只能听见自己“怦怦怦”的心跳声,感受到嗓子里的腥味,(味觉)而眼前出现了一缕阳光洒向终点线,阳光——那是一种多么神圣又不可抗拒的力量,把你引向它的温暖,我咬紧牙关,紧锁双目,右脚奋力一蹬,最大限度的摆动双臂,我感受到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紧绷得快要炸裂,我向着终点线“飞扑”过去,就像那子弹穿透枪靶一般迅速而有力,(比喻)终于冲过了终点线,此刻感到风吹到脸上凉凉的,(触觉)汗水与泪水早已化作一团,我跪到跑道上,双手攥紧拳头,用力大喊一声:“我赢了!”那是胜利后的释放,是战胜自我的呐喊!
《抓住细节》课堂实录——以“初见丁老师”为题片断写作_作文教学

《抓住细节》课堂实录——以“初见丁⽼师”为题⽚断写作_作⽂教学《抓住细节》课堂实录——以“初见丁⽼师”为题⽚断写作《抓住细节》课堂实录——以“初见丁⽼师”为题⽚断写作⼀、谈细节,第⼀次写作师:今天第⼀次见,我们今天上的是作⽂“抓住细节”,请你说说看,你理解中的细节是什么?⽣:细节⼀直是我⽐较疑惑的地⽅。
师:你是学⽣,你怎么理解?⽣:细节就是⽣活中⼀些不经意的⼩情节。
⽣:细节描写。
师:对,你就说细节描写。
⽣:就是我们不⼤关注的,忽略的,能够把作⽂写得更细⼀点的东西。
师:你是说,细节描写就是细腻的描写。
⽣:细节描写⼤多数针对⼈物,⽐如说⼈物的眼神,⼈物的⼿上的⽪肤,⽐如说阿累的《⼀⾯》,对鲁迅的细节描写就⽐较多。
师:你是说⼈物肖像中的细节,(还有语⾔,动作)。
你来说说看。
⽣:很细致的画⾯。
师:我们要能抓住细节,重点还在我们怎样描写这个细节。
什么是细节描写?(⽼师朗读⽂字)屏显:细节描写对⼈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起到以⼩见⼤,画龙点睛的作⽤。
师:注意三个关键词:细微刻画,以⼩见⼤,画龙点睛,这⾥我们要注意,如果仅仅只是细微刻画的话,它还只是描写细腻,不能称之为细节描写。
好吧,我们就以“初见丁⽼师”为题,写⼀个⽚段。
我们写⼋分钟,⼈⼈都写。
学⽣⼋分钟现场写作。
【悟课】“让写作教学看得见”是丁⽼师最先提出的写作教学主张。
写作教学是⼀个真实的活动性过程,让写作过程看得见,⾸先要知道学⽣的起点,经过教师的指导,学⽣⼜达到怎样的最近发展区,这才是考量⼀个教师的指导价值。
进⼊教室写起来,是丁⽼师作⽂课特⾊之⼀,相对于很多滔滔不绝灌输写作技法的课堂导⼊,这是最有效,最能掌握学⽣写作基础的⽅法。
⼆、读习作,说初见印象师:我们放下笔,⾃⼰⼤概估摸⼀下,写了多少字?请这位⽼师来读⼀读,看你写得⽐较多。
⽣:读“初见丁⽼师,是意料之中的。
普通的如⼀粒沙,相貌平平,穿着正统,⾔谈举⽌稍显拘谨,话不多。
在任教授介绍他的时候,他坐在讲台的边⾓,默不作声,只有他⽤温和略带乡⾳的语调,讲课时才清晰的让⼈仔细聆听;只有他踱着步⼦,双⼿合抱或微合⼿掌时,才让⼈尊敬。
抓住细节作文教学设计

(5)当堂巩固
阅读下面语段看看这个段落是怎样描写小表妹的动作的?
六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语段一: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段二:小贝蒂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珍贵无比的宝贝一样,轻轻地送到嘴边呵气为小燕子取暖。——《燕子专列》
教育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成功的终点,我们只能不断地在前进中摸索,找到成功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再梳理,再总结,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推陈出新,才能变成学生有收获的课堂,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名称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实验中学
课例名称
《抓住细节-动作描ຫໍສະໝຸດ 》教师姓名庞敏学段学科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人教版
章节
第三单元写作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文,引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运用技巧,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师:大家回忆一下,是你们看过了擦黑板这个动作之后说的好,还是之前的想象说的好那?
生:之后。
师:对,那要写好动作描写,前提就是-----观察。所以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平凡中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细节》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3、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
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摄影作品,用一个词形容这副作品给你的感觉,并思考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预设:坚定:眼神
坚强:眉头微皱,小手握拳
自信:眼神、嘴角
二、明确概念
PPT展示: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叫细节描写,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能称之为细节描写。
强调选取细节的原则: 1、紧扣主题,服务人物 2、具有独特性,典型生动 3、有触动点,真切感人。
学生通过齐读识记概念。
三、点拨引导拓思路
教师:回忆一下刚刚复习完的九年级课文里给你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
学生1:《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的四次穿脱大衣,动作描写。
学生2:《故乡》里闰土的手像松树皮,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运用比喻修辞方法)
教师:这便是细节描写的一个方法:妙用修辞
再想想用到修辞的细节描写?
学生3:《故乡》中的杨二嫂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外貌描写、比喻)
教师:《蒲柳人家》里写何大学问“满脸胡茬,就像根根松针”“胡茬”和“胡须”的不同,“松针”和“针”有什么不同?这是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
“磨蹭”体现了爷爷的爱抚、和蔼可亲,“扎”就没有这种效果。
这是精心锤炼词语。
你还想到运用这种方法的细节描写吗?
学生4:《孔乙己》里“涨红了脸”“青筋条条绽出”神态描写,“涨”和“绽”写出孔乙己的爱面子和很气愤。
学生5:《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写出他爱慕虚荣,“摸出四文大钱”表明穷困至极。
教师:动作描写是细节描写最经常用的方法。
展示《背影》经典的动作描写的段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指出又一个方法: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四、总结归纳
教师强调选取细节的原则: 1、紧扣主题,服务人物 2、具有独特性,典型生动 3、有触动点,真切感人
出示学习目标,并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五、小试牛刀
以“烈日下的他/她”为描写对象,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细节描写片段。
学生写作,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全班展示,并从几个方法出发互评作品。
教师强调又一个方法:环境渲染、烘托
出示细节描写要领:抓住特征绘外貌锤炼词语绘造型吻合个性绘语言烘托渲染绘环境
根据互相学习,老师指导,领会方法,进行二次修改,再创作。
再次展示
六、小结
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细节的魅力就是“润物细无声”。
而生活中的美好细节还需要你那善于发现精彩瞬间的眼睛,所以同学们,让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细节,去用心感受、品味那些瞬间吧!
七、布置作业: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
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
要求:抓住人物的特点,运用细节描写,服务主题。
板书:
妙用修辞
合理地联想、想象
精心锤炼词语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环境渲染、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