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合集下载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急诊手术是在患者出现急性疾病、创伤或其他情况下所必需的手术,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并进行手术。

急诊手术的管理制度与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急诊手术的管理制度与流程进行讨论,以帮助医疗机构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并确保患者在急诊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服务。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1. 紧急手术的指示范围根据临床实践和疾病特点,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明确的紧急手术指示范围,明确哪些疾病或情况需要进行急诊手术。

严重创伤、急性脑血管意外、严重腹痛并出现腹膜刺激征、急性心血管事件等。

2. 紧急手术的医疗团队组建在制度中应规定好急诊手术的医疗团队组建方式,包括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

医院应当确保这些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并且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急诊手术中的职责。

3. 紧急手术的设备和物资准备医疗机构必须做好紧急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等物资的准备工作。

并且这些物资应当定期检查,确保在急需时能够立即使用。

4. 紧急手术的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起紧急手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患者急诊手术的登记、手术过程的记录、手术结果的归档等。

这些信息能够为日后的医疗决策及时提供支持。

二、急诊手术管理流程1. 患者的急诊收治患者首先会在急诊科接受初步处理,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手术。

如果需要手术,急诊科医生应当迅速与手术科医生联系,准备好手术前的工作。

2. 手术室的准备手术室必须保持在随时可用的状态,并且有专门负责急诊手术的护士及麻醉医生在岗。

手术室的设备和物资应当经常检查,并保持充足供应。

3. 医疗团队的组建一旦确定需要急诊手术,医院应当迅速组建好医疗团队。

在确定主刀医生之后,其他医护人员应当尽快赶到手术室,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项工作。

4. 手术的实施医疗团队按照约定好的流程,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

在手术中需要尽量快速、准确地完成手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危险。

5. 术后的监护急诊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监护,医疗团队应当确保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急诊六个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急诊六个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目的1.1为加强急诊质量管理,密切科间协作,促进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2.范围2.1急诊科及相关科室。

3.定义3.1无4.职责4.1无5.标准5.1无6.流程6.1重危病人急救分诊流程图6.2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图与规范(病种一)6.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服务及诊治流程图(病种二)6.4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图(病种三)6.5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图(病种四)6.6呼吸衰竭急救流程图(病种五)6.7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流程图(病种六)7.表单7.1无8.相关文件8.1无9.附件备注:本SOP流程图修改需按装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3软件后方可进行。

附件1、重危病人急救分诊流程图附件2、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图与规范(病种一)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SaO2﹥90%。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

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系统查体和检查: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

对相应的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

液体的复苏目标从整体看主要以尽可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携氧,以满足全身氧代谢的要求。

改良氧利用率(MO2UC)当机体的氧载不能满足机体的氧耗时,机体将通过提高氧利用率来代偿对氧的利用,可以从正常的0.22~0.32上升到0.7~0.8。

一旦氧载情况改善,氧利用率可以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急性创伤急诊服务流程

急性创伤急诊服务流程

急性创伤急诊服务流程急性创伤是指由于外部力量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组织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处理急性创伤患者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急诊服务,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急性创伤急诊服务的流程,希望能为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当急性创伤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医务人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以及对伤口进行初步处理。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医务人员需要尽快确定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

接下来,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这包括X光片、CT扫描等检查,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判断患者的伤情,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的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为后续手术或药物治疗提供支持。

随后,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尽快安排手术,并在手术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对于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外科处理,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最后,在治疗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的说明,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工作。

总之,急性创伤急诊服务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紧急的过程,需要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急诊服务,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好的条件。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急性创伤急诊服务流程,提高急诊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为了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各科室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保正手术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各级医师的急诊手术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经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多见于创伤、急腹症、大出血、急性/严重感染、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等情况。

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

2、急诊手术权限:病房急诊手术由病房医疗组组长或科主任决定,急诊室病人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生决定,并遵照《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执行。

3、各部门人员职责:经治医生:决定急诊手术,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麻醉科:及时会诊、及时实施麻醉;手术室:及时安排急诊手术。

4、经治医生发现病人需要急诊手术应立即请示医疗组组长或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生,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

5、决定手术后,立即电话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同时填写急诊手术通知单送手术室。

主刀或第一助手应详细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病情、手术必要性、手术风险、替代治疗等情况,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签字同意。

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务部或总值班审批。

6、由急诊室尽快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配血、术前准备,由手术医师、手术护理外勤共同护送病人进手术室。

7、手术室急诊手术安排规定:(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择期手术不得占用。

(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

(3)非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急诊病人所在科室应在手术室安排手术台后半小时内将病人送至手术室。

(4)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生承担全责。

8、是否危及生命的特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唤值班医生负责确定,经治医生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

创伤中心的规范和流程

创伤中心的规范和流程

创伤中心的规范和流程英文回答:Trauma centers are specialized medical facilities that provide comprehens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injuries. These centers follow specific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s to ensure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care. In this response, I will outline some of the common standards and processes followed in trauma centers.1. Triage: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a trauma center is triage, where patients are assessed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their injuries. This helps prioritize the order in which patients receive treatment. For example, patients withlife-threatening injuries may be immediately taken to the resuscitation area, while those with less severe injuries may wait in the waiting area.2. Resuscitation: The resuscitation area is where critical patients are stabilized and treated. This area isequipped with advanced medical equipment and staffed by a specialized trauma team. They are trained to handle life-threatening situations and provide immediate interventions such as intubation, administration of intravenous fluids, and emergency surgeries.3. Diagnostic Imaging: Trauma centers have access to various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X-rays, CT scans, and MRIs. These imaging techniques help in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injuries, allowing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treatment plans. For instance, a CT scan can quickly identify internal bleeding or fractures.4. Surgery: Trauma centers have operating rooms dedicated to emergency surgeries. Surgeons skilled in trauma surgery are available 24/7 to perform procedures such as exploratory laparotomy, orthopedic surgeries, or 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s. These surgeries aim to stabilize the patient and prevent further complications.5.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injuries often require close monitoring and specializedcare in the ICU. The ICU is equipped with advanced monitoring devices and staffed by critical care specialists. They provide round-the-clock care, ensuring vital signs are stable, managing pain, and preventing infections.6. Rehabilitation: Trauma centers also focus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to help them regain their functionality and independence. Physical therapists,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and other rehabilitationspecialists work with patients to improve mobility, strength, and daily living skills. This may involve exercises, assistive devices, and counseling.7.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rauma centers follow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wher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various specialties collaborate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care. This may include trauma surgeons, emergency physicians, nurses, radiologists, anesthesiologists, and social workers. The team meets regularly to discuss patient progress and develop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s.中文回答:创伤中心是专门提供严重伤病患者全面治疗的医疗机构。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二、农药中毒抢救流程三、急诊分娩的急救工作流程一、接到呼叫后,应详细询问记录病人的情况,在10分钟内,立即派车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抢救药品、氧气、产包等器械,必要时带血、迅速前往现场实施紧急抢救处理,在车上仍要继续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二、在病人到达之前,成立以产、内、儿科主任、产科值班医师、护士长、主班护士为成员的抢救小组,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主班护士应立即备齐抢救药品、急救器材、诊疗仪器、手术器械等,各有关人员坚守岗位,以便及时抢救。

三、接诊病人要认真负责,迅速准确,一路畅通,要求5分钟使病人进入抢救程序,抢救小组由参加抢救的最高技术职称指挥,根据病情确定抢救方案。

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分秒必争、沉着冷静、标准操作完成各自任务。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要复述一遍,以免发生过失。

要严格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各种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

四、设专人护理危重病人,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计划,认真进行护理观察,及时准确的做好护理记录。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床前交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准确交接病情和治疗情况,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所有药品均应详细交班,注射用药品空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用完后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安规定处置。

六、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交代病情,并酌情报告院总值班、院领导,凡可能涉及到的纠纷,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抢救完毕及时整理抢救室,补充药品、器材,保持清洁卫生,同时做好抢救小结,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技能。

八、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进行病案讨论分析,分析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按规定在二周内上报有关部门。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服务及诊治流程到达急诊前、后: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接诊制度及流程;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

住院期间:1.健康教育,有记录。

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和规范

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和规范

关于制定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急诊服务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保障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及其它急危重症患者获得连贯性救治、最大限度减少诊疗以外因素对救治的影响,积极为患者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诊疗服务,根据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XXXX版)”现制定本制度,请遵照执行。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组长:
成员:
秘书:
二、相关制度
1.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包括如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危重孕产妇、严重急腹症、消化道大出血等;前述病种由各专科规范抢救小组名单、服务流程、诊疗制度等(见附件);
2.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患者享受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2013版)”,实行“先抢救、后付费”,科室应给予积极抢救、优先检查,提供全程服务;
3.急诊科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接诊制;由急诊科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患者是否符合本制度规定病种,并在相关检查申请单或住院证上加盖“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章”;
4.加盖“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章”的患者,各相关科室必须简化手续,优先提供救治、检查,各科室间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患者处置结束后,由护工等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缴费;如遇欠费、“三无”患者等特殊情况,汇报医务科(日间)或行政总值班(夜间);
6.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所在科室每日预留1~2张床位备此类患者收治;
7.在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患者处置过程中,对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罚、责任追究。

三、流程图。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结合我院急诊患者病种结构及我院专科优势特点,设定以下八种为重点病种: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颅脑损伤、急性脑卒中、急性分娩、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

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二相关科室:1、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药房、输血科、检验中心和功能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重点病种患者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2、各辅助检查科室须及时接受标本和患者检查。

(1)检验常规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30分钟,生化结果≤2小时。

(2)心电图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10分钟。

(3)放射、超声、CT影像常规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有关科室在完成上述检查结果之后,须及时电话告知患者所在的科室。

(4)医务科: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科室进行持续改进。

3、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

凡需多个科室协同抢救的患者,原则上由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专科科室收治。

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或由医务部(或总值班)决定。

急诊科医师收住病人,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4、科内质控员:检查收入院的情况和拒收的登记,并反馈情况。

5、对重点病种要及时登记,定期总结、分析、质量评价、反馈,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上报医务部。

涉及重点病种科室的职责1、心内科:心内科及心导管室设立“心肌梗死患者应急抢救小组”,24小时待命,遇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积极抢救,对于有急诊PCI指征患者,及时行急诊PCI。

执行会诊任务的医生须在急诊科申请会诊后15分钟内到达抢救现场。

心内科、心导管室及检验、放射、药剂、手术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

心内科及心导管室配备抢救设备和抢救药品,随时做好危重病人抢救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