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粉末状药品2.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3.2016杭州G20峰会的精彩文艺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音乐喷泉 B.焰火表演 C.舞台升降 D.灯光表演4.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5.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6.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B 吹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C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D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A.A B.B C.C D.D7.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变酸、水利发电B.干冰升华、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8.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B.倾倒液体C.取粉末D.过滤9.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10.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
小芳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如图甲所示。
结合小芳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乙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a处,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B.注入水后,向左推或向右拉注射器的活塞均可改变该装置的压强C.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气密性良好D.注射器连接长导管也可以进行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2.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对水的作用与荷叶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
将玻璃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表面沉积一层黑色物质(见图),该方法可获得一种能用于手机触屏的超疏水性材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色物质是由石蜡蒸气冷凝而成B.黑色物质可能含碳元素C.黑色物质是由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D.铁质输水管的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能防锈蚀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食物腐烂C.电灯发光D.冰雪融化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6.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C.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C D.用托盘天平称取9.28g食盐7.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蜡烛熔化B.牛奶变酸、蜡烛燃烧C.天然气燃烧、蔗糖溶解D.干冰升华、钢铁生锈8.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 )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B.易使酒精灯熄灭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熔化9.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入下表中,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风力发电 B.合成新型材料、研制新药物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3.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 B.湿衣晾干 C.酒精燃烧 D.水蒸发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 实验B. 推理C. 测量D. 计算5.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6.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7.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8.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出大量的热D、硫粉逐渐减少A.B.C.D.9.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气体 B .易燃C.沸点为-42.l ℃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10.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 .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 .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 .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11.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A. 用水冲灭B. 用嘴吹灭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 用湿抹布扑灭12.小王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做出结论1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14. 请你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A .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 .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C .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 .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15. 下列实验操作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 mL 左右 D.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取满满一勺药品即可16.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 ,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小于9mL B. 等于9mL C. 大于9mL D.无法确定二、填空简答题(共34分)17.(5分)化学是是在_____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附详细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附详细答案新人教版)九()班号姓名成绩本试卷总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答.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硬度.可燃性.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铁丝编成铁网.冰块制成冰雕.石油制成布料 .木板制成桌椅.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全面关停化工企业.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向试管中.给试管中.称量一定质量.检查装置的滴加液体液体加热的食盐气密性.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霓虹灯.塑料吹拉成塑料薄膜.石墨作电池的电极.葡萄糖给病人补充能量.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取用较多量进行实验 .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的转化为产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先把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体积(). . 大于 . 小于 . 无法确定.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实验室加热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①③④⑥.②③④⑥.①③④⑤.②③⑤⑥.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基础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基础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答案】C【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选C。
2、下列发生在身边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酒精挥发C.粮食酿酒D.纸张燃烧【答案】B【解析】A、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硬度C.可燃性D.熔点【答案】C【解析】A、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4、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步骤有:①充分使用资料;②设计合理的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其中正确的设计步骤是()A.③①④⑤B.③①②C.③①②⑤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的步骤有:③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阐明实验原理,分析现有仪器和药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①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草图,掌握充分的资料.②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如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除杂及尾气处理等).③①②是正确的设计步骤,④⑤是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不是科学实验的设计步骤.故选B.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相同的,这种变化是( )A食物腐烂B鸡蛋变臭C水蒸发D白磷自燃【答案】C【解析】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鸡蛋变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答案】B【解析】A、用水制冰都是水分子,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粮食酿酒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木材制桌椅不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D.干冰升华2.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3.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想假设B 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4.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5. 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D.滴加少量液体6.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C.花生米霉变了D.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8.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将滴管横放在桌面C.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9.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D.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1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水遇冷结冰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11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12.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 均为化学变化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 均为物理变化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www. xkb1 .c om14.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在研制“甲型H1N1”疫苗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化学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化学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减少使用金属材料,加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B.为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家庭轿车使用量C.为方便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加速石油的开采,提高人类生活质量3.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 ℃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B.谷氨酸钠加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C.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反应D.用烧杯盛放味精直接加热来完成实验4.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颜色改变B.发光放热C.物质种类减少D.体积膨胀5.图为各种自然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6.化学改变着人类的未来。
下列科研成果的研究领域与化学无关的是()A.研发火箭升空的燃料B.绘制水稻基因图谱C.研制新药物D.寻找煤变油的催化剂7.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水蒸气C.可能是对人体无害的气体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8.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
是什么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
“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事实证据D.制订计划9.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的是自己的物理性质的是()A.“铜块”:我能导电B.“蜡烛”:我能燃烧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D.“铁钉”:我容易生锈10.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锥形瓶11.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光和热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用()A.用水冲洗B.用扇子扇灭C.湿抹布盖灭D.撒沙土扑灭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4.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常温下为气态C.能支持燃烧D.液氧为淡蓝色5.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A. AB. BC. CD. D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溶解性B.腐蚀性C.助燃性D.可燃性7.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8.下列行为中,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A.进入实验室就可以随便做实验B.把实验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D.实验结束时,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9.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A.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B.取用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D.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10.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11.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12.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②用铝做炊具;③用氧气作助燃剂;④用碳作燃料;⑤用大理石铺地面。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D.②④⑤13.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
1.(07济宁)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
...的是
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
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
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
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
2.(07重庆长寿区)以下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
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D.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结合成各种蛋白质
3.(07常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4.(07常州)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蒸发皿
5. (07成都)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B.自行车生锈C.牛奶变酸D.电灯发光
6. (07济南)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牛奶变酸C.铁锅生锈D.氢气燃烧
7. (07上海)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粗盐
B、生铁
C、烧碱
D、空气
8. (07苏州)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弹簧夹B.坩埚钳C.铁夹D.试管夹
9. (07苏州)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
....的是
A.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其纯度
B.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
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0. (07苏州)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
..的是
A.B.C.D.
11. (07金华)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12. (07金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3. (07河北)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放入冰箱除去异味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液柱长度发生变化
D.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折射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14. (07河北)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
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15. (07山东)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16.(07山东)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加热液体量取液体测量物体长度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
A B C
D
17. (07泰州)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汽水B.制干冰
C.被石灰水吸收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18. (07泰州)你认为下列实验测得的数据不合理
...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河水的pH为6.24
B.用托盘天平称得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 5g
C.用l0mL量筒量取8. 5m1.某溶液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19. (07泰州)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粉末状药品
20. (07泰州)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易产生倒吸(溶液进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是
21. (07南昌)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电热器取暖B.蜡烛照明C.水力发电D.太阳能供热22.(07南昌)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
下列仪器中队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23.(07自贡)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A、火药爆炸
B、衣服晾干
C、纸张燃烧
D、粮食酿酒
24. (07自贡)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大量的烧碱溶液
C、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的纯度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用考虑试管口是否对着其它人
25. (07重庆)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26. (07重庆)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27. (07镇江)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8. (07镇江)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9. (07汕头)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蔬菜腐烂B.面包发霉C.灯泡通电后发亮D.菜刀生锈
30.(07威海)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图所示的实
验操作正确的是( )
31. (07烟台)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2. (07烟台)12.根据维生素C 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右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 含量的相对多少。
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二、填空
1. (07苏州) (4分)请用直线将下面左、右两列中有对应关系的项目连结起来。
2. (07汕头)(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控制液体流速 测量气体体积 分液漏斗 量筒 浓缩溶液 蒸发皿 玻璃棒 蘸取液体 A B C D
三、实验探究
1. (07南昌) (6分)我省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酸的化学性质
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凯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回答:
(1)指出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
(2)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凯抽到的是第个考题;
(3)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凯得了3分。
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4)仅用上述仪器(药品另选),也能完成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若增加(填一种玻璃仪器名称)还能组装成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B 5.D 6.A 7.C 8.B 9.D 10.C 11.B 12.A 13.B 14.C 15.C
16.C 17.B 18.A 19.A 20.A 21.B 22.B 23.B 24.C 25.B 26.B 27.D 28.B 29.C 30.C 31.D 32.D 二、1、答案:(4分)
2、答案: (3分)D(1.5分) E(1.5分)(错一个倒扣1.5分,但本题不出现负分)
三、答案: (6分)(1)铁架台; (2)③ (3)取液时瓶塞未倒放;验满时不能把燃着的火柴伸入集气瓶内
(4) 2H 2O 2====== 2H 2O+O 2↑ (5)酒精灯
控制液体流速
测量气体体积 分液漏斗 量筒 浓缩溶液
蒸发皿 玻璃棒 蘸取液体 Mn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