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医学药剂学知识点

医学药剂学知识点

医学药剂学知识点一、药物分类在医学领域中,药物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药物来源进行分类药物可以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化学合成。

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药、植物药和化学合成药。

动物药包括一些动物的器官提取物,如胰岛素、胸腺素等;植物药则来自植物的各种部位,如中草药;化学合成药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药物,如抗生素和激素等。

2.按照药物性质进行分类药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理效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中性药物、酶抑制剂、酶诱导剂、酶底物、离子交换剂、抗生素、抗菌素等。

3.按照药物用途进行分类根据药物的主要用途,可以将药物分为: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和辅助药物等。

治疗药物是针对某种疾病或症状进行治疗的药物,预防药物用于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诊断药物用于辅助诊断,辅助药物则用于辅助治疗或改善症状。

二、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指的是药物制剂的形式,即将活性药物配制成适合给药的形式。

不同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和临床需求。

1.固体剂型固体剂型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平面或球面,便于口服;胶囊剂则将药物装入空心的胶囊中,便于吞咽;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便于溶解或混悬。

2.液体剂型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注射剂、眼药剂和鼻腔喷雾剂等。

口服液适合口服给药,注射剂适合静脉或肌肉注射,眼药剂用于眼部治疗,鼻腔喷雾剂用于鼻腔给药。

3.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主要是指软膏剂和栓剂等。

软膏剂是将药物与油脂混合,形成半固体状,用于外用;栓剂适用于直肠给药。

4.气雾剂气雾剂是一种将药物制成细小颗粒悬浮于推动气体中的剂型,通过口腔或呼吸道给药。

常见的有雾化吸入剂和口腔喷雾剂。

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了解药代动力学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经过给药途径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剂学 知识点

药剂学 知识点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包括法定处方和医师处方。

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均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非均相液体制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按给药途径分:内服液体制剂和外用液体制剂2.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①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②半极性溶液(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③非极性溶液(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3.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甜味剂、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着色剂(天然色素、合成色素)4.常用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商品名为尼泊金5.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醑剂、酊剂、甘油剂、涂剂。

6.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溶解法:药物的称量→溶解→过滤→质量检查→包装稀释法: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再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

7.糖浆剂的制备方法:溶解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8.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85%(g/ml)或64.7%(g/g)9.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有限溶胀(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无限溶胀(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10.混悬剂稳定剂:助悬剂(甘油、糖浆、阿拉伯胶)、润湿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絮凝剂、反絮凝剂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粉碎时采用加液研磨法;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采用水飞法)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评定混悬液质量的方法:沉降体积比(F)的测定:F=V/V0=H/H0;F值在0-1之间,越大混悬液越稳定絮凝度(β)的测定:絮凝度表示有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导言药剂是一门涉及药物合成、分离、提取、研究、储存以及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在医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药剂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药剂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一、药剂定义及发展历史1. 药剂的定义药剂是通过提取、精制、制备、配制等手段制得的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

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原理、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学问,同时也是研究制剂的制备、应用、储存等方面的科学。

药剂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药剂发展历史药剂学源远流长,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

如印度、中国、埃及等古国都有古老的中药学、药剂学的经验。

而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则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剂学也在不断发展,新的药剂制备技术也不断涌现。

二、药剂的分类1. 药剂的分类药剂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用途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有:(1)中药制剂:包括丸剂、水蜜丸、特制丸、散剂、散膏、煎剂、煎膏、膏剂、露剂、丹、油膏、酒浸、梅子、浸膏等各种形态的中药成品;(2)生物制剂:包括生物制剂的原材料来源于动、植物的各种生物制剂;(3)化学制剂:包括无机、有机及天然抽提的多种化学制剂;(4)微生物制剂:包括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产生的制剂;(5)放射性药剂:包括核素药剂及同位素制剂等;(6)纳米药剂:包括纳米技术在药剂领域的应用等。

2. 药剂的性质不同的药剂具有不同的性质,如:(1)稳定性:药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2)溶解性:药剂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3)吸收性:药剂通过不同的途径对人体的吸收情况;(4)毒性:药剂对人体的毒性程度。

三、药剂的制备方法1. 药剂的提取方法药剂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浸提法、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

不同的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药剂。

2. 药剂的精制方法药剂的精制主要有净化、纯化、结晶、洗涤、干燥等步骤,以获得较纯净的药剂原料。

药剂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剂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剂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药物分类: 学习药物分类有助于了解药物的特点、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

2. 药物治疗原则: 学习药物治疗原则可以帮助药剂师更好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3. 药剂学基础知识: 学习药剂学基础知识有助于理解药物的制剂、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除等。

4. 药物相互作用: 学习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避免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

5. 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 学习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有助于了解不同给药形式的特点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分布等。

6. 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学习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有助于提前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7. 药物储存与保管: 学习药物储存与保管有助于了解药物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等,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8. 药物合理使用: 学习药物合理使用有助于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9. 药物监测与评估: 学习药物监测与评估有助于药剂师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方案。

10. 药物信息资源与药物数据库的使用: 学习药物信息资源与药物数据库的使用有助于快速获取药物相关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考研药剂学主要知识点总结一、药物的源、性状及活性1.药物的来源药物的来源一般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半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是从天然界中提取而来的,例如中草药;合成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而来的,例如阿司匹林;半合成药物是在天然药物的基础上经过一些化学修饰而得到的药物,例如青霉素。

2.药物的性状药物的性状包括外形、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性状可用于鉴别和鉴定药物。

3.药物的活性药物的活性是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能力,这是药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二、药物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1.药物的制剂药物的制剂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等;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注射液等;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凝胶等。

2.制备方法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混合、研磨、浸膏、溶解、过滤、结晶、干燥等一系列工艺。

三、药物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的目的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2.质量控制的方法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检查及检验、质量控制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四、药物的管理1.药物的管理范围药物的管理范围包括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品配送和供应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等。

2.药物的管理要求药品的管理要求包括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严格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规范操作、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等。

五、药用辅料1.药用辅料的种类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色素等,这些辅料在药剂制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包括符合药品的安全要求、与药物相容性好、生产成本适中等。

六、药理学1.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效应的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与酶的结合、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

2.药物的药效药物的药效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或病理效应,包括主要药效、副作用、致死剂量等。

七、药物代谢与排泄1.药物的代谢药物在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转化成代谢产物,这一过程称为药物的代谢。

(完整版)药剂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完整版)药剂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第 1 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 2 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 C 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 2、筛分法 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 法) 2、透过法 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药剂知识点总结

药剂知识点总结

药剂知识点总结一、药剂的定义药剂是指药物与辅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粉碎、混合、制成的药学制剂,是用于医疗或预防疾病的物质。

药剂有固体、液体、气体等形态,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用途有不同的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溶液等。

二、药剂的分类1. 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剂可以分为内服剂、外用剂、注射剂等。

2. 根据制剂形式的不同,药剂可以分为固体剂、半固体剂、液体剂、气雾剂等。

3.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不同,药剂可以分为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等。

三、药剂的制备方法1. 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末混合、压片、包衣、干燥等。

2. 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混合、过滤、灭菌等。

3. 气雾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混合、气雾化、充填、密封等。

四、药剂的质量控制1. 药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品的质量控制等。

2. 药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生产工艺的优化、检验方法的建立等。

3. 药剂的质量控制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

五、药剂的药效评价1. 药剂的药效评价包括体外溶出试验、体内药效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等。

2. 药剂的药效评价方法包括体外释放试验仪、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3. 药剂的药效评价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评价等。

六、药剂的储存和稳定性1. 药剂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不同的药剂要求的储存条件不同。

2. 药剂的稳定性包括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微生物稳定性等。

3. 药剂的储存和稳定性保障包括包装材料选择、标签标识、储存条件控制等。

七、药剂的剂型设计1. 药剂的剂型设计包括剂型选择、剂量选择、给药途径选择等。

2. 药剂的剂型设计要考虑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特点、使用便捷性等因素。

3. 药剂的剂型设计需要进行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测试、体外释放试验等评价。

八、药剂的新技术与新方法1. 药剂的新技术包括微胶囊技术、缓释技术、纳米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内容
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2.药典的概念和特点
3.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次重点内容
1.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2.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考点摘要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考,试大收集整理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
药剂学任务:
1. 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
2. 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
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
2. 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
3. 现代制剂:缓释制剂(第二代)
控释制剂(第三代)
靶向制剂(第四代)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
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掌】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考试,大收集整理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
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
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

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考,试大收集整理于附录中。

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二)局颁标准
1.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SFDA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收载新药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的药品。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
①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②宣传报道的区别:处方药只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

可以在国考试,大收集整理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历年所占分数]0-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