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二鼓声教案湘艺版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二)《飞逝的雄鹰》教案 湘艺版

《飞逝的雄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接触南美洲具有鲜明特色的歌舞音乐,扩大视野,培养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音乐、口琴吹奏、歌唱、舞蹈模仿等学习方式,领略秘鲁风情。
3、知识与技能:用已学的音乐知识技能,有表情的演唱、表演歌曲,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美洲歌舞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及魅力。
教学难点:
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了非洲的相关音乐,今天我们换一个地方,走进美洲,听听来自秘鲁的美妙音乐。
二、新课教学
1、秘鲁简介。
2、安第斯山脉秘鲁地图,四百年前,南美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曾有个印加帝国的著名古城马丘比丘,印加王阿塔瓦尔帕和这里的人们拥有者安详平和的生活,可是有一天,这里的一切都被打破了……
3、欣赏乐曲《飞逝的雄鹰》。
4、刚刚我们听到的时候器乐演奏版本,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人声演唱的这首乐曲。
5、这首歌曲旋律上的特点大家能感受到吗?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彩笔和纸拿出来,跟着老师的歌声,请你们在纸上画出表示旋律进行反向的线条。
完整地唱完第一乐句,同学们划好以后举起来展示,后再显示正确的线条。
问:这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吗?答:波浪起伏,整体的趋势是往下的。
师:接下来画第二乐句,划好展示两条一样的线条,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答:旋律一致。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反复。
6、乐曲所蕴含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三、结束。
初中音乐《世界民族之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撑环境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踏上”旅途
(一)、东亚――――日本
(1)出示课件,飞机飞往日本,出现日本富士 山和日本的樱花。
(2)提问:同学们说说日本印象? (3)欣赏东亚的日本歌曲《樱花》及《五木摇
篮曲》
(4)学生通过上述音乐共用性材料的欣赏与感 悟,归纳出日本歌曲的有关特征。
学习活动设
(5)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使用的乐器
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旅游”的形式进行新授部分教学,让学
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1、 能准确分辨出所听赏乐曲中的名称
2、 能基本掌握本专题中涉及的我国地方民族音乐
评价要点 的特点
3、能分辨这些音乐所属的民族
4,能说出中国在亚洲的位置,增加民族自豪感。
专题二
感受乐曲
专题学习目 1、结合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在了解各个国家的风
作冲动。
专 题 问 题 设 听赏本课音乐的基础上,谈谈它们在音乐情绪、风格、
计
表现形式、主题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曲目光盘、视频材料、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教材,音乐
教学支撑环 专用音乐教室、多媒体设备等
境
听辨竞赛
(1)启发学生自己确定利用何种体态语言来表 现各个地方的音乐特点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鼓的语言》课件 湘艺版

鼓乐的对话
鼓乐的特点:
• 敲击鼓的不同部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 节奏复杂多变,鲜明而强烈。 • 鼓乐有很强的即兴性。 • 鼓的演奏方式多样:独奏、重奏、合
奏。 • 鼓乐与歌舞多紧密结合。
回归本色 感受非洲
思考?
1、节奏有什么特点? 2、除了鼓声外听到什么声音? 3、音乐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情绪? 4、你觉得音乐。鼓乐是最朴 实无华,最真最纯的音乐,其丰富多 彩和变化端的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 贵资源,非洲鼓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 许许多多的灵感。
鼓的语言
非洲鼓简介:
• 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 洲音乐之魂。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 重要地位是任何乐器无法比拟和取代 的。它有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用于 音乐外,还是民族、部落和宗教的象 征,也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它既可以 颂神,又可以赞美人,还可以用来驱 除病魔。鼓的形制繁多,有的大如水 缸,有的小如茶杯,可独奏、合奏等。
非洲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 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 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 很多的其他音乐。
• 另外,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正是欧洲 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因混 合成份、程度、层次、类别各不相同,从而形成 非常丰富的音乐风格。印第安人音乐主要是采用 无半音的五声音阶,乐句有下行的趋势。用偶数 节拍多,也有切分节奏;独唱多,重唱少。
湘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全册歌曲+教案(教学设计湖南湘艺版)

课本目录第一单元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第二单元华夏乐章(三)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河船夫曲石鼓协奏曲第三单元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爱的奉献为了谁第四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二)红河谷鼓声鼓的语言赫修比修辽阔的密苏里河鸽子飞逝的雄鹰第五单元七彩管弦(五)沃尔塔瓦河阿尼特拉舞曲大海与辛巴德的船交响组曲第六单元流行音乐掠影外婆的澎湖湾阳光总在风雨后信天游乡村路,带我回家斯卡博罗集市婆娑起舞第七单元八音和鸣(五)赛龙夺锦将军令第八单元歌剧览胜(二)斗牛士之歌饮酒歌东方的高高山岗上回忆歌剧(二)音乐剧我们的音乐天地东方之珠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音乐上册《爱我中华》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爱我中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兄弟民族的情感,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与愿望。
2、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初步掌握运用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歌声和谐、均衡。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与鉴赏是《音乐课程标准》的首要教学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
本课即试图通过听赏中外室内乐精品以及学习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达到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教学中则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三、教具准备VCD机,投影屏幕,钢琴等。
四、教学方法《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唤发出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
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
鼓声-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鼓声-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鼓声在音乐中的意义及作用。
2.能够辨认鼓声种类,并能模仿基本节奏,并加强节奏感。
3.提高乐器演奏技巧。
二、教学重点1.鼓声在音乐中的意义及作用。
2.鼓声的种类及其基本节奏。
三、教学难点1.鼓声在音乐中的运用方法。
2.如何正确演奏不同鼓声的基本节奏。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投影仪播放一段节奏鲜明的乐曲,让学生聆听,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乐曲中的鼓声起到的作用,并让学生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
第二步:讲解(35分钟)1.让学生了解鼓声的种类,如小鼓、大鼓、木鱼、铃鼓等。
2.播放不同鼓声的基本节奏,让学生学习模仿。
3.引导学生理解鼓声在乐曲中的运用方法,如加强节奏、强化氛围等。
第三步:实践(35分钟)1.在乐器室内,分配学生进行带鼓的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实践。
2.指导学生演奏不同鼓声的基本节奏,并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
3.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加入自己的节奏,并和其他学生共同合作创作出一份乐曲作品。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让学生互相演奏自己所创作的乐曲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2.引导学生再次思考鼓声在音乐中的意义及作用,并让学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鼓声在音乐中的意义及作用,并能够辨认鼓声种类及其基本节奏。
同时通过乐器演奏实践,学生提高了演奏技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加强了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把握好教学时机和方法,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湘文艺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演唱:鼓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湘文艺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演唱:鼓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赫修比修》积极地参与节奏练习,了解非洲节奏的特点:复节奏以及复杂多变的跨节奏。
2.通过学生自主体验了解非洲鼓的娱乐性与社会功能性的特点。
3.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几内亚民歌《鼓声》,体验非洲歌曲的特点——“领唱以集体应答对唱”的特点。
4.通过对非洲舞蹈的欣赏以及学生分组创编非洲舞蹈进一步了解非洲舞蹈的特点以及非洲舞蹈的分类。
2学情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九年级艺术学习,让他们具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具有在课堂上和老师引发共鸣的能力。
2.在八级上册亚洲音乐和下册欧洲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探究其他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进行了较好的学习方法的铺垫。
3重点难点
1.通过对非洲节奏的训练以及学生对舞蹈的创编了解非洲音乐,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2.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走进非洲》
一.导入
老师:“请大家跟我拍打一段节奏”。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二)《鼓的语言》教案 湘艺版

鼓的语言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扩展视野,理解、尊重多元音乐文化。
2、了解非洲鼓及其节奏、非洲音乐特征,能够将内心对音乐的感受通过模仿非洲音乐表演的简单动作大胆表现出来,由此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
1、“走进音乐王国”。
以谈话的方式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继续在非洲的音乐王国里漫游,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
”活动方式:“非洲音乐王国旅游”自始至终以四个旅游小组为单位进行。
结束后,比较哪一组的收获最多。
师:跟着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踏步,走进音乐王国。
比一比哪一组模仿得最好、最投入。
2、“分享收获时间”。
学生展示并演奏简易的自制打击乐器,了解家庭作业——简易打击乐器的制作情况。
二、展开。
1、通过观看录像,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
要求:①仔细观察录像中所展现的内容,如:人们的服饰打扮、舞蹈动作,以及音乐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等;②将所看到的内容记录在“音乐王国旅游护照”上。
2、聆听鼓独奏《战士的舞蹈》,体会鼓的韵味,感受、探讨“鼓”在非洲音乐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特点。
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在“非洲音乐王国旅游护照”上记下对演奏乐器的印象和音乐风格特点的感受。
听赏《战士的舞蹈》,共享组队(同桌二人组),探讨“鼓”在非洲音乐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特点。
分享、交换意见。
小结: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都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而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乐器之一。
鼓不仅可以用于音乐,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和象征,甚至还可以传递各种信息。
在非洲,不论是制造鼓的材料,还是鼓的形状,或是持鼓方式、演奏方式、演奏技巧等方面,都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结果。
非洲音乐的特征:节奏:表现力丰富而独特,富于感染力的非洲节奏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文化的重大贡献,现代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艺术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的节奏中获得丰富的培养和启示。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二)《鼓声》教案 湘艺版

《鼓声》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非洲音乐的好奇与喜爱之情。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制作简易的鼓。
教学重、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及风格选择鼓,并为音乐伴奏。
2、与同学合作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对于“鼓”这种乐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在我国民俗音乐中,鼓是一个具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走进鼓的世界,去了解非洲的鼓文化。
二、新课教学。
1、欣赏《鼓声》。
2、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
学生回答:……
3、教师领唱,学生跟教师反复至熟练歌曲演唱。
4、分组教学,学生个人演唱。
教师注意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演唱时要注意速度和节拍的把握。
5、感悟歌曲,体会情感。
师:这是一首歌颂家乡的非洲歌曲,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6、学生利用身边的东西(如桌、铅笔盒等)跟随音乐节奏敲一敲,练习节奏。
三、制作简易的鼓。
师: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纸杯、塑料盒、可乐筒等),请你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的鼓,然后敲一敲,再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与他人进行交流。
1、学生分组制作简易的鼓,老师巡视指导。
2、各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进行交流。
3、学生分组展示作品。
4、师生间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人类用鼓声传达着情感,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对非洲鼓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声》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非洲音乐的好奇与喜爱之情。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制作简易的鼓。
教学重、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及风格选择鼓,并为音乐伴奏。
2、与同学合作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对于“鼓”这种乐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在我国民俗音乐中,鼓是一个具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走进鼓的世界,去了解非洲的鼓文化。
二、新课教学。
1、欣赏《鼓声》。
2、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
学生回答:……
3、教师领唱,学生跟教师反复至熟练歌曲演唱。
4、分组教学,学生个人演唱。
教师注意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演唱时要注意速度和节拍的把握。
5、感悟歌曲,体会情感。
师:这是一首歌颂家乡的非洲歌曲,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6、学生利用身边的东西(如桌、铅笔盒等)跟随音乐节奏敲一敲,练习节奏。
三、制作简易的鼓。
师: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纸杯、塑料盒、可乐筒等),请你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的鼓,然后敲一敲,再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与他人进行交流。
1、学生分组制作简易的鼓,老师巡视指导。
2、各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进行交流。
3、学生分组展示作品。
4、师生间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人类用鼓声传达着情感,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对非洲鼓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