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物理八年级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沪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三篇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知识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1、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夕阳彩虹电闪雷鸣2、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万家灯火水中“折”笔第二节:探索之路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①: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及周围事物的观察,设想宇宙的模样,提出了“天圆地方”思想②: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石头阵神秘莫测。

有研究者认为,其功能之一是帮助古人观察天象。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①:哥白尼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神医、自然科学先驱。

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

②:伽利略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通过一个震惊世界的比萨斜塔实验,他提出了实验物理学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

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轻重无关。

并在比萨斜塔亲自实验。

)③:牛顿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

他仔细观察生活,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又叫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a=F/m。

牛顿第三定律又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爱因斯坦20世界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

他认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

他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沪科版初二上册物理 第1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单元全套课后习题练习课件

沪科版初二上册物理 第1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单元全套课后习题练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单元全套课后习题练习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1节 走进神奇
1.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迹象的现象叫做 自___然__现__象_;有明显的人工制造或利用痕迹的现象叫做 _生__活__现__象_。
2.请对下列现象进行分类: 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____c_d_g____; 属于生活现象的是 ____a_b_e_fh___。
7.【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A.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 心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 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不会发生变化 C.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 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D.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并和其丈夫发现了“镭”
10.【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基础的科 学家是_______牛_;顿名言“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 的作者_____哥__白_最尼杰出的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天体理 论——___“_日__心__说;”中国第一位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是___翟__志__刚_。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4.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__相__对__论__和玻尔等 人的量__子___力__学_,再次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使物理学 再次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步。
1.关于下列四幅画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石头阵可以用来观测天象 B.甲骨文“殸”,声音与敲击有关 C.东巴文“晒干”,太阳光使地表水分蒸发 D.古人认为地球是圆的,上面有穹顶
1.下列现象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 ) A.山洪暴发,冲垮河堤,摧毁粮田 B.在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饭容易熟 C.夏天室内开空调,可以降低室温 D.用平面镜反射阳光可以照亮井底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班级:_____姓名:_______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乒乓球的直径被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玛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吉姆认为乒乓球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能够证明玛丽的说法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2.小明为了探究有关电路知识,找来电器元件和导线想完成以下几组实验,其中旧电池两端电压恒为2.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则下列哪组实验探究目的不能实现()A.两个小灯泡可同时正常发光B.两个开关可控制小灯泡独立正常发光C.只用电压表可测出小灯泡功率D.只用电流表可测出小灯泡功率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悬挂重物位置关系时,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在A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B.在B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C.在A、B两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D.在A、B两处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4.手边现有三节新的干电池,一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阻值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50Ω、1A)、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导线和开关若干。

利用这些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B.探究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C.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5.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探究活动中,小强对放入同形针的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的猜想,其中不合理的是()A.杯口的大小B.杯身材料的种类C.杯子的颜色D.杯中液体的种类6.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

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可以在鼓面上放纸屑,通过纸屑跳动高度反映鼓面的振幅大小B.在研究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使蜡烛受热均匀C.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7.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A.制定实验计划B.猜想与假设C.发现并提出问题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下列物理量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一样的是()A.比热容B.功率C.热值D.功9.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一、选择题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 猜想假设B. 设计实验C. 进行实验D. 分析论证2.生活中小明发现同样的一杯热水,冬天室温低时冷却得快,夏天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好动脑筋的小明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其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质量有关吗?C.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环境的温差有关吗?D.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温度有关吗?3.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A. 1hB. 5minC. 50sD. 10s4.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A. 只能验证猜想1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5.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6.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采用很多研究方法.在探究“空气能传声”时,逐渐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出,根据听到罩内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弱,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到“真空不能传声”的探究结论.研究以下物理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相同的是A.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B. 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之间的关系C. 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D. 通过实验与事实,进一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7.下列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哪几组()①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③研究杠杆平衡条件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④8.初中物理学习中会用到很多研究方法,下列属于同种方法的是()(1)研究电流时与水流对比;(2)将开瓶器抽象成杠杆研究;(3)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采取多次测量;(4)卢瑟福建立原子的结构;(5)测100张纸的厚度进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A. (1)(2)B. (3)(5)C. (2)(4)D. (1)(4)二、填空题9. 每一次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人造卫星.(填物理学家的名字)10.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是________11.大自然神奇无限,探索之路充满艰辛,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习科学家的________和实事求是,勇于质疑,孜孜不倦,严谨认真以及善于________的科学精神.三、解答题12.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________ 反映出来的.(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法________ .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__ 大小,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________ 不变.13.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 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

AB ㎝231 0 ㎝23 1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考点:1、 怎样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怎样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怎样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怎样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2、 怎样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怎样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怎样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怎样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 如何利用速度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如何利用速度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如何利用速度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如何利用速度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4、 如何对物体速度变化进行探究如何对物体速度变化进行探究如何对物体速度变化进行探究如何对物体速度变化进行探究(09广州)1.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 )A .m B .Cm C .nm D .mm 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09台州)2.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 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

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 、20cm 和22cm 等型号。

“型号20cm ”指 ( )A .锅身的直径是20cmB .锅身的周长是20cmC .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D .锅的容积是20cm (09江西)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09贵阳)4.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

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 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

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 (分子直径约为1×10-9m ),由此可判断飞沫 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09南昌)5.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 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09福州市)6.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知识点二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典题2】(2020·贵阳质检)小明很喜欢思考问题,当看到老师在把一物体竖直
上抛时,他马上有了一个疑问:物体上抛过程中速度是如何变化的?你知道这属
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C )
A.猜想与假设
B.分析与论证
C.提出问题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微点拨】 (1)完整的科学探究包括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 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在科学探究中,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环节,也可以只涉及部分环节。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 进 神 奇 第二节 探 索 之 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核心考题 提技能
核心考题 提技能
知识点一 对物理现象的认识
【典题1】(2020·漳州质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D )
A.自然界的物质
B.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物体的运动规律
D.植物的生长
【微点拨】 (1)从自然界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可分为声现象、光现象、 热现象、力现象、电现象等。 (2)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学习物理的良好 习惯和基础。
【变式】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 A ) A.夏天,在新疆的沙漠里埋下的生鸡蛋过段时间会变成熟鸡蛋 B.雨后的天空有时候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
【变式】(2020·济宁质检)有一枚发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硬币,王铭认为其中
含有金属铁或镍,在讨论时,李红提出我们拿磁铁吸引一下试试,王铭拿出磁铁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速记清单】(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速记清单】(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考点1 物理常识※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考点2 宇宙深处※光年是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路程,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

人类认识事物都是先从观察开始的,通过看到的听到的现象,分析信息,研究总结本质.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例如望远镜的出现,人们能观察的更远,后来又有了射电望远镜,哈勃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就更远了.考点3 科学探究的7个环节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含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一、提出问题物理老师告诉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会观察思考、提提提提 ,会科学地猜想与假设,要学会设计实验、制定计划,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提提提提,分析论证,还要学会合作交流,评估。

我们在生活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有时这一步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二、猜想与假设小明正在写作业,突然电灯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会灭呢?可能是停电了吧。

这里的“电灯为什么会灭呢?”是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可能是停电了吧”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节。

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提提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提提提提 是科学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科学探究过程就是利用实验研究现象的规律,通过具体的步骤,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和测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物理八年级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沪科版知识点练习第
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发现“镭”的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牛顿
C、居里夫人
D、李政道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
A、提出问题
B、制定实验方案
C、建立猜想和假设
D、获取事实与证据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测量工具的是( )
A、米尺
B、剪刀
C、温度计
D、天平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为了观察筷子在水中“折断”现象,小明找来一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将筷子斜插入水中,发现:筷子在水面下发生了弯折。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B、分析与认证
C、交流与合作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每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下关于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B、帕斯卡对摆的等时性的研究促进了钟表的研制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据此发明了电动机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据此发明了发电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的是( )
A、沈括
B、牛顿
C、奥斯特
D、法拉第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物理学家中,首先揭示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规律的是( )
A、安培
B、伽利略
C、牛顿
D、瓦特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是哪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的(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2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C、5s~7s内,小车的运动速度为2m/s
D、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秒末到达终点冲刺时,速度大小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11.5m/s
B、10.5m/s
C、10m/s
D、9.5m/s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两球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一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
C、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
D、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直线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相等
B、乙车可能比甲车运动快
C、运动6秒时两车之间相距6米
D、两车各通过6米路程所用时间差为3秒
【答案】:
【解析】:
第17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使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______、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交流与合作。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观察图(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
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答案】:
【解析】:
第20题【填空题】
物理学是一门妙趣横生的科学.它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答案】:
【解析】:
第21题【计算题】
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两倍,在6000m高空水平飞行,当你在地面上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的轰鸣声时,飞机已飞到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声速为15℃时空气中声速)
【答案】:
【解析】:
第22题【解答题】
一辆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向着一峭壁开去。

某一时刻,司机鸣笛,他在4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

请你计算一下司机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

(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
【解析】:
第23题【解答题】
如图所示,是即将问世的十大新运输工具:圣甲虫.这种概念车光滑而且呈现流线型,有点类似于摩托车.但是它是封闭的,而且拥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行李,它将由蓄电池或者生物燃料电池提供能量.你能够手动驾驶,也可以让它在特定的道路上自动驾驶.这种车以四轮行驶,但是停车时是以两轮倾斜停靠,它的使用将极大的方便我们的生活;
请参照示例写出这个圣甲虫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这种车光滑而且成流线型.
物理知识: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作答: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答案】:
【解析】:
第24题【解答题】
小聪每天步行上学,为了测算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他先到学校田径运动场的跑道上以平时行走的速度步行100m,测出所用时间为80s;然后再测出以相同的速度从他家步行到学校用时10min.求:小聪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m?
【答案】:
【解析】:
第25题【实验探究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
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为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目的是______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来判断;
将金属片a、b分别插为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为______两图所示位置;
将金属片a、b分别插为乙、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