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 抢救流程

合集下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演练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演练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演练
演练时间
演练地点
演练内容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置
演练目的
强化急救意识,规范救治流程,检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查找急救系统中的不足及缺陷,进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整体急救水平
参加人员景
一患者在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发现面色苍白、胸闷不适,护士在巡视时发现。
1.护士A1在巡视过程中发现1号位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患者主诉胸闷不适,观察输液为青霉素,输入5分钟左右,立即停止输液,呼叫护士A2,同时评估患者呼吸、心跳存在。A2推抢救车至病人身边,更换液体及输液皮条(保留好原输液器和液体),A1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并呼叫主班护士护士A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B1,A3通知医生完毕推平车至病人身边。
2.值班医生B1查看病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护士A报告血压80/5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护士A2尊医嘱立即为患者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护士A3遵照B1医生指示通知内科备班医生B2,同时护士A1尊医嘱准备好喉罩。B2医生到达,观察病情,护士A2尊医嘱建立第二路静脉通道,予平衡液快速扩容。第一通道予5%GS250ml+多巴胺40mg静滴,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注,5%GS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推,护士A3配药,A1推药。
6抢救室护士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过敏反应及相关知识,解除其焦虑恐惧心理,于家人取得联系。
7填写不良反应报表上报药剂科,同时填写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报告医务科和护理部。
8医生及时补开医嘱完善相关记录,于下一班做好交接班,做好药物过敏标记。
4.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生B1、B2立即徒手心肺复苏、除颤等,护士A1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推,护士A2和A4配合医生给予急救,按规范流程处置。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一型变态反应,其抢救措施如下:
∙ 1.立即停药,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采用头低足高位。

∙ 2.皮下注射 0.1% 盐酸肾上腺素 1毫升,儿童酌减,每隔半小时可再皮下或静脉注射 0.5 毫升,直至脱离危险期。

∙ 3.心脏停跳者,进行心肺复苏,行心脏胸外按压术或心内注射
0.1% 盐酸肾上腺素 1 毫升。

∙ 4.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抑制时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中枢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行气管切开术。

∙ 5.用氢化考的松 200 毫克,或地塞米松 5-10 毫克加入50%G • S40 毫升中静脉注射,或加入 5-10%G • S500 毫升中静滴。

∙ 6.根据病情需要可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7.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

∙8.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变化。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预案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预案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预案个别病人对青霉素可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为了防范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严重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作青霉素皮试前,仔细许多问题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停止该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应慎用。

2、曾使用青霉素,停用3天后再次使用,或使用过程中致用不同批号制剂时,须重新作皮试,结果阴性才可继续用药。

3、作皮试及用药时,须备青霉素过敏抢救药盒,随时备用抢救设备,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4、凡有青霉素过敏史者,须在床头卡、长期医嘱单、入院评估单单病人执行单上标记醒目标志。

5、新发现青霉素过敏者,须在床头卡、长期医嘱单、入院评估单单病人执行单上标记醒目标志,并告知病人和家属,今后不可再用青霉素类药物。

6、过敏者药物分区摆放,分别执行,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应单间收治。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表现:1、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可发生于皮试过程中,初次肌肉注射时,连续用药过程中,主要表现为:(1)呼吸系统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

(2)循环系统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

(4)其他:可能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泄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7-12天内出现,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痛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3、皮肤过敏反应:皮肤潮红、瘙痒、红斑或药疹、面部及眼睑水肿等。

三、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臣,注意保暖。

2、立即皮下注射0.15盐酸肾上腺素1m l,小儿剂量酌减。

,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 l,直至脱离危险期。

3、吸氧,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插入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1、可疑过敏者,出现皮疹、瘙痒、恶心等症状,马上去除过敏原(如静脉输液马上关闭开关),紧急评估神志及生命体征和有无气道阻塞。

生命体征正常仅有皮疹留院观察2~4小时;如无缓解,并有加重趋势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3~0.5mg肾上腺素。

症状缓解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2、过敏者,早期可应用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

如急性发作喉头水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等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可每15~20分钟重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心跳呼吸停止或严重者应大剂量给予,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1~3mg肾上腺素,并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无效3分钟后继续静脉推注3~5mg 肾上腺素,仍无效4~10ug/min静脉滴注。

抢救有效继续评估生命体征,低血压者,应快速输入1~2L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25~30mg)静脉滴注。

如有效继续给予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H1受体阻滞剂如异丙嗪、氯雷他啶等、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等。

症状缓解后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青霉素过敏 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 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抢救流程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特殊的、不可耐受的全身不适,面色灰暗,大汗淋漓,心悸难忍,胸闷窒息有恐惧感,或腹痛、恶心、大便急等症状。

或表情淡漠,反应迟纯,皮肤潮湿,四肢冷凉,脉象细速,呼吸迫促,尿量减少,随后血压下降。

本病大都猝然发生;约半数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本症。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列述如下。

(一)皮肤粘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

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四)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六) 若是因为食过敏食物(鱼,虾子,螃蟹)或者被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过敏有时后会伴随短时间的失明状态。

抢救流程:1. 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反应的药物及其他物质。

2. 立即肌肉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儿童0.02-0.025ml/kg ,必要时10-15分钟后重复一次)3. 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建立有效人工通气。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5则范文)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5则范文)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5则范文)第一篇: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已知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2、对接受过敏试验者,不得空腹进行,在过敏试验观察期间病人不得随意离开病室。

3、对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药液必须现配现用,如果停药3天以上或改用其他批号时,则必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4、皮内试验的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周围有红晕,直径大于1厘米,可有伪足或痒感。

试验结果阳性者,应禁用青霉素,同时做好以下工作:在医嘱单、门诊卡、住院病案首页、护理记录单、治疗卡上注明青霉素阳性。

在病历夹内、床头卡上做“青霉素阳性”标记;告知病人及家属、分管医生;青霉素过敏者须三天交班。

5、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时的急救处理方法:① 立即停药,通知医生的同时,就地抢救。

病人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或地塞米松5—10mg,可反复使用,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② 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 阳性禁用→挂标识、记录、告知。

阴性接受治疗→药物现配现用。

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平卧→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病情→记录。

第二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

临床表现: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

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演练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演练
4.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生B1、B2立即徒手心肺复苏、除颤等,护士A1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推,护士A2和A4配合医生给予急救,按规范流程处置。
5.15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恢复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可扪及,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意识转清醒,胸闷不适等症状缓解,血压
血压90/60mmhg,立即拔出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吸氧,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值班医生B1查看病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护士A报告血压80/5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护士A2尊医嘱立即为患者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护士A3遵照B1医生指示通知内科备班医生B2,同时护士A1尊医嘱准备好喉罩。B2医生到达,观察病情,护士A2尊医嘱建立第二路静脉通道,予平衡液快速扩容。第一通道予5%GS250ml+多巴胺40mg静滴,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注,5%GS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推,护士A3配药,A1推药。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演练
演练时间
演练地点
演练内容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置
演练目的
强化急救意识,规范救治流程,检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查找急救系统中的不足及缺陷,进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整体急救水平
参加人员签到
考评小组:
观摩小组:
演练场景
一患者在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发现面色苍白、胸闷不适,护士在巡视时发现。
6抢救室护士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过敏反应及相关知识,解除其焦虑恐惧心理,于家人取得联系。
7填写不良反应报表上报药剂科,同时填写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报告医务科和护理部。
8医生及时补开医嘱完善相关记录,于下一班做好交接班,做好药物过敏标记。
1.护士A1在巡视过程中发现1号位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患者主诉胸闷不适,观察输液为青霉素,输入5分钟左右,立即停止输液,呼叫护士A2,同时评估患者呼吸、心跳存在。A2推抢救车至病人身边,更换液体及输液皮条(保留好原输液器和液体),A1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并呼叫主班护士护士A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B1,A3通知医生完毕推平车至病人身边。

青霉素抢救流程

青霉素抢救流程

青霉素抢救流程青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青霉素抢救流程,以便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治。

青霉素过敏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症状。

下面是一份青霉素抢救流程供大家参考:1. 注意观察:护士在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期间要时刻注意观察其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过敏症状,要立即停止青霉素的使用。

2. 确认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护士要与医生及时沟通,确认是否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并记录病情变化、过敏症状。

3. 立即采取措施:在确认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后,护士要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停止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辅助通气等。

4. 给予适当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护士可以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剂、激素等,以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症状。

5. 寻求医生帮助:在患者病情严重或无法控制时,护士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

医生可能会决定给予青霉素抗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或其他相应的治疗。

6. 进行过敏测试: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过敏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决定今后的治疗方案。

7. 与患者沟通: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过敏反应的原因、处理措施以及今后的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理解并接受治疗过程,并鼓励其及时就医以后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总之,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在接触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时,要掌握青霉素抢救流程,并随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

同时,在给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前,要详细询问其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以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救治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在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及时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过敏抢救流程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特殊的、不可耐受的全身不适,面色灰暗,大汗淋漓,心悸难忍,胸闷窒息有恐惧感,或腹痛、恶心、大便急等症状。

或表情淡漠,反应迟纯,皮肤潮湿,四肢冷凉,脉象细速,呼吸迫促,尿量减少,随后血压下降。

本病大都猝然发生;约半数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本症。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列述如下。

(一)皮肤粘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

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
(四)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六) 若是因为食过敏食物(鱼,虾子,螃蟹)或者被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过敏有时后会伴随短时间的失明状态。

抢救流程:
1. 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反应的药物及其他物质。

2. 立即肌肉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儿童0.02-0.025ml/kg ,必要时10-15分钟后重复一次)
3. 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建立有效人工通气。

4. 迅速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补给晶体溶液(半小时至一小时)750-1500ml,血压不回升,用多巴胺20mg加入静脉输液250ml 中静脉滴液,小儿静脉滴液速度不超过20 ug/kg/分。

5. 激素应用地塞米松10-15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

6. 立即吸氧氧流量为4-6L /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7. 若全身出现皮疹,可考虑用其他抗组织胺药物(异丙嗪)类)。

链霉素过敏性休克,除用肾上腺素抢救外亦用10%葡萄糖液20ml中缓
8. 减少过敏源的吸收,如因皮试引起过敏者,用止血带结扎过敏部位上端(回心端),若为皮肤接触过敏者,应立即脱换衣服,清洁皮肤
满意答案好评率:90%
(1)立即停药,平卧,保暖,给氧气吸入.
(2)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再注射0.5毫升.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20毫克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地松200~3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3)抗组织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50毫克或苯海拉明40毫克肌肉注射.
(4)针刺疗法:如取人中,内关等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