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一型变态反应,其抢救措施如下:
∙ 1.立即停药,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采用头低足高位。
∙ 2.皮下注射 0.1% 盐酸肾上腺素 1毫升,儿童酌减,每隔半小时可再皮下或静脉注射 0.5 毫升,直至脱离危险期。
∙ 3.心脏停跳者,进行心肺复苏,行心脏胸外按压术或心内注射
0.1% 盐酸肾上腺素 1 毫升。
∙ 4.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抑制时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中枢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行气管切开术。
∙ 5.用氢化考的松 200 毫克,或地塞米松 5-10 毫克加入50%G • S40 毫升中静脉注射,或加入 5-10%G • S500 毫升中静滴。
∙ 6.根据病情需要可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7.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
∙8.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变化。
青霉素过敏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务人员对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
通过模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救治过程,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内科病房,患者张某某,男,35岁,因感冒入院治疗。
医生开具青霉素治疗处方。
护士小李在为患者注射青霉素前,对患者进行了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显示阴性。
注射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疑似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
三、演练流程1. 报告与启动(1)护士小李发现患者症状后,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
(2)值班医生确认患者疑似青霉素过敏反应后,立即启动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
2. 抢救措施(1)立即停止青霉素注射,将患者置于平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患者吸氧,使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3)通知值班护士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4)通知相关科室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到场协助抢救。
3. 救治措施(1)值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等抢救药物。
(2)护士双人核对医嘱,立即执行抢救措施。
(3)护士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抗休克药物等治疗。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组织全体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3)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演练内容1. 护士小李发现患者症状后,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
2. 值班医生确认患者疑似青霉素过敏反应后,启动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
3. 值班护士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通知相关科室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到场协助抢救。
4. 值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等抢救药物。
5. 护士双人核对医嘱,立即执行抢救措施。
6. 护士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抗休克药物等治疗。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1、可疑过敏者,出现皮疹、瘙痒、恶心等症状,马上去除过敏原(如静脉输液马上关闭开关),紧急评估神志及生命体征和有无气道阻塞。
生命体征正常仅有皮疹留院观察2~4小时;如无缓解,并有加重趋势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3~0.5mg肾上腺素。
症状缓解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2、过敏者,早期可应用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
如急性发作喉头水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等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可每15~20分钟重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心跳呼吸停止或严重者应大剂量给予,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1~3mg肾上腺素,并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无效3分钟后继续静脉推注3~5mg 肾上腺素,仍无效4~10ug/min静脉滴注。
抢救有效继续评估生命体征,低血压者,应快速输入1~2L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25~30mg)静脉滴注。
如有效继续给予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H1受体阻滞剂如异丙嗪、氯雷他啶等、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等。
症状缓解后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5则范文)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5则范文)第一篇: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已知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2、对接受过敏试验者,不得空腹进行,在过敏试验观察期间病人不得随意离开病室。
3、对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药液必须现配现用,如果停药3天以上或改用其他批号时,则必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4、皮内试验的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周围有红晕,直径大于1厘米,可有伪足或痒感。
试验结果阳性者,应禁用青霉素,同时做好以下工作:在医嘱单、门诊卡、住院病案首页、护理记录单、治疗卡上注明青霉素阳性。
在病历夹内、床头卡上做“青霉素阳性”标记;告知病人及家属、分管医生;青霉素过敏者须三天交班。
5、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时的急救处理方法:① 立即停药,通知医生的同时,就地抢救。
病人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或地塞米松5—10mg,可反复使用,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② 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 阳性禁用→挂标识、记录、告知。
阴性接受治疗→药物现配现用。
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平卧→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病情→记录。
第二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
临床表现: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
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青霉素抢救流程

青霉素抢救流程青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青霉素抢救流程,以便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治。
青霉素过敏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症状。
下面是一份青霉素抢救流程供大家参考:1. 注意观察:护士在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期间要时刻注意观察其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过敏症状,要立即停止青霉素的使用。
2. 确认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护士要与医生及时沟通,确认是否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并记录病情变化、过敏症状。
3. 立即采取措施:在确认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后,护士要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停止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辅助通气等。
4. 给予适当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护士可以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剂、激素等,以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症状。
5. 寻求医生帮助:在患者病情严重或无法控制时,护士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
医生可能会决定给予青霉素抗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或其他相应的治疗。
6. 进行过敏测试: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过敏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决定今后的治疗方案。
7. 与患者沟通: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过敏反应的原因、处理措施以及今后的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理解并接受治疗过程,并鼓励其及时就医以后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总之,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在接触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时,要掌握青霉素抢救流程,并随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
同时,在给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前,要详细询问其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以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救治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在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及时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药物,但是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
首先,当患者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停止给药,并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环境中,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和刺激。
同时,应立即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皮疹、喉咙肿胀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其次,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喉咙肿胀等严重症状,医护人员应立即启动抢救措施,包括给予氧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紧急气管切开等。
同时,应立即通知急救中心,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接着,对于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轻度过敏反应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给予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以减轻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准备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
最后,当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其过敏史和用药史,以便更好地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同时,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过敏原、过敏症状、抢救措施等,以便今后的治疗和管理。
总之,青霉素过敏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过敏反应,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了解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至关重要。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抢救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青霉素过敏抢救流程的了解,提高抢救的效率和成功率。
同时,也希望患者家属能够加强对患者的关爱和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青霉素过敏的情况,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简述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流程

简述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流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急危重的情况,需要马上进行抢救治疗,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一、马上停止青霉素的输注,更换为生理盐水静滴。
使患者取平卧位,给予鼻导管吸氧。
二、同时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并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
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下降的情况,应马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三、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等情况,应马上给予心肺复苏术。
四、给予扩充血容量的治疗,如果血压进行性下降,也可以给予升压药物维持血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演练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演练1.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需要紧急抢救。
The patient is experiencing difficulty breathing and a drop in blood pressure, requiring immediate resuscitation.2.立即停止注射青霉素,并立即通知医生。
Stop the injection of penicillin immediately and notify the doctor immediately.3.给患者注射肾上腺素来维持血压。
Administer epinephrine to the patient to maintain blood pressure.4.先将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道通畅。
Lay the patient flat and keep the airway open.5.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如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Ensure that the patient's breathing is unobstructed and perform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necessary.6.给患者输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
Administer antiallergic medication, such as loratadine, to the patient.7.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Observe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determine if further treatment is necessary.8.让医生尽快赶到现场,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护理。
Have the doctor arrive on the scen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provide further medical care.9.对患者进行心脏监测,以确保心脏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过敏抢救流程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特殊的、不可耐受的全身不适,面色灰暗,大汗淋漓,心悸难忍,胸闷窒息有恐惧感,或腹痛、恶心、大便急等症状。
或表情淡漠,反应迟纯,皮肤潮湿,四肢冷凉,脉象细速,呼吸迫促,尿量减少,随后血压下降。
本病大都猝然发生;约半数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本症。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列述如下。
(一)皮肤粘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
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
心肌梗塞。
(四)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六) 若是因为食过敏食物(鱼,虾子,螃蟹)或者被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过敏有时后会伴随短时间的失明状态。
抢救流程:
1. 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反应的药物及其他物质。
2. 立即肌肉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儿童0.02-0.025ml/kg ,必要时10-15分钟后重复一次)
3. 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建立有效人工通气。
4. 迅速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补给晶体溶液(半小时至一小时)750-1500ml,血压不回升,用多巴胺20mg加入静脉输液250ml中静脉滴液,小儿静脉滴液速度不超过20 ug/kg/分。
5. 激素应用地塞米松10-15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
6. 立即吸氧氧流量为4-6L /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7. 若全身出现皮疹,可考虑用其他抗组织胺药物(异丙嗪)类)。
链霉素过敏性休克,除用肾上腺素抢救外亦用10%葡萄糖液20ml中缓
慢静滴。
8. 减少过敏源的吸收,如因皮试引起过敏者,用止血带结扎过敏部位上端(回心端),若为皮肤接触过敏者,应立即脱换衣服,清洁皮肤
满意答案好评率:90%
(1)立即停药,平卧,保暖,给氧气吸入.
(2)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再注射0.5毫升.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20毫克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地松200~3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3)抗组织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50毫克或苯海拉明40毫克肌肉注射.
(4)针刺疗法:如取人中,内关等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