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

初一语文比赛试题时间 :100 分钟满分:120注:考生务必把答案写在答模卷的指定地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累积与运用(共26 分)1、用楷体字抄写以下诗句。
(依据抄写文字和卷面综合评分)( 3 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2.依据注音写出汉字。
( 2 分)民俗文化是bān lán 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民俗风情”单元所写的民间民俗和传统节日,对人们来说是很平时的,却平中有奇,闪烁着传统文化的yì yì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加点词语的语境意。
(4分)( 1)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委宛 ,婉转 ,使我的心也宁静 ,可是又自失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照提示填空。
(9 分,每空 1 分)(1) 初春的景色在人们的不知不不觉中到来,唐朝文学家韩愈对此观察的就比较认真,其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夏季也有其特有景致,辛弃疾除了用眼睛看,还动用视觉和嗅觉来写夏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生活的画卷是是多姿多彩的。
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我们要以踊跃的态度感悟生活。
何其芳的诗《生活是多么广阔》频频咏叹了如是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游芳草地, ________________ 。
2024年初中语文阅读竞赛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2024年初中语文阅读竞赛试题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21分)东坡肉季明⑴四十多岁的老楚,可不简单,曾是南京著名酒楼——品世阁的掌勺大厨。
鬼子攻南京,一发炮弹,品世阁变成了瓦砾。
妻儿老小连同家产,也消失在战火里。
老楚手里掂着一把菜刀逃了出来,那一刻,老楚迫切希望这刀,能沾染上鬼子的血,于是,投了36师。
⑵老楚年纪大,又当过厨师,被分到炊事班,老楚很乐意,他觉得,凭自己的手艺,让兵们吃饱吃好,上战场跟鬼子拼命时,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也算是报仇。
⑶等到了炊事班,老楚才明白,什么叫。
士兵们吃的,无非是稀饭馒头就咸菜,只有在大战前夕,部队才买几头猪,改善生活。
兵们称之为——吃断头饭。
⑷过去,猪杀了,兑上萝卜,放进大锅里一炖,完事儿。
但老楚一来,就不同了,他使出看家本领,煎炒烹炸焖煮炖,变着花样做,当菜一样样端上桌,兵们的眼睛都直了。
老楚做的菜,不仅好看,更好吃。
兵们吃得狼吞虎咽,个个脑袋上腾起一片汗雾。
兵们说,吃了老楚做的菜,脑袋掉了,也值!⑸兵们吃高兴了,就问:老楚,你最拿手的菜是啥?老楚说,东坡肉。
兵们不解:东坡肉?是啥东西?老楚怔了―下,才记起这些兵们,大多是文盲,就没再提苏东坡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接着说,这道菜,也叫红烧肉,用五花肉炖制而成,做好后,色泽红亮,味醇汁浓……⑹士兵们咂咂嘴,听得直流口水,无限向往地说,啥时候做道东坡肉,让咱们也尝尝。
老楚苦笑着说,难,这菜,费时费工不说,炊事班也没那些必不可少的作料哇。
兵们就很失望。
⑺武汉会战,36师奉命开到富金山,打阻击战。
战况惨烈,八天之后,—万多人的36师,兵员已不足两千,主阵地丢失。
⑻师长挑选了二百名士兵,组成敢死队准备发动突袭。
攻击定在夜间,离天黑,还有大半天时间,师长知道,这些兵上去,九死一生,于是,他决定为敢死队改善生活。
⑼师长找到老楚,说,敢死队的兵,要求吃顿东坡肉,抓紧做。
老楚苦着脸,手一摊,说,师长,啥都没有,咋做?师长咬咬牙,说,就是找破天,也要找到材料!师长牵过自己的战马,交给老楚,命他带上几名骑兵,去七十里外的镇上,采购食材,速去速回。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竞赛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菜畦(qí)磐石(pán)炽痛(chì)回环曲折(qǔ)B.踌躇(chú)嗥鸣(háo)蝉蜕(tuì)踱来踱去(duó)C.彷徨(páng)机杼(shū)亘古(gèn)锲而不舍(qiè)D.殷红(yīn)红妆(zhuāng)云鬓(bìn)妇孺皆知(rú)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谰语摇篮人声鼎沸一返既往B.鉴赏伫立来势汹汹警报叠起C.怪诞幽寂扑朔迷离一拍即和D.斑斓骊歌义愤填膺和蔼可亲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没有其它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4、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所以,________________,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B.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C.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D.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②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③这就是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的原因④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A.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④②①③D. ①③④②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2分)A.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七年级语文古文竞赛试题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古文10晏子使楚2014.4.11(一)晏子使楚。
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1、本文节选自《》。
2、指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延.晏子()比肩继踵.()3、用原文句回答:本文叙述的是晏子在齐弱楚中的背景下出使楚国,与楚王展开一场侮辱与反侮辱斗争的故事,晏子以“”为理由,迫使楚臣放弃小门,打开大门;以“”回答楚王的讥讽,终于化被动为主动。
4、本文生动地表现了晏子的、,赞颂了晏子出使的外交才能。
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二)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日:“缚者身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
”王树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赐.晏子酒()缚一人诣.王()齐人固.善盗()晏子避.席()2、对楚王的无礼,晏子本可以据理力争,慷慨陈词一番,可他为什么不那么做?3、说说晏子具有怎样的特点?4、这则小故事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5、你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哪些警示?11、猴弈西番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
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
国人奇之,献于朝。
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
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初中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初中语文阅读竞赛试题一、阅读理解(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地洒在床边。
窗外,鸟儿的叫声清脆悦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香的清新,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1. 文章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早晨?(2分)2. 阳光是如何进入房间的?(2分)3. 窗外的鸟儿叫声有什么特点?(3分)4. 空气中的味道是怎样的?(3分)5. 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早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0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7. 诗中提到的“岱宗”指的是什么?(3分)8. “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是什么意思?(3分)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10.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7分)二、文学常识(共20分)11.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4分)12.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13. “赋”、“比”、“兴”是古代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请解释它们的含义。
(6分)14. 请简述“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及其主要贡献。
(4分)三、写作(共40分)15.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40分)【作文提示】在写作时,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述春天的景色、气候、动植物的变化,以及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体验。
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结束语】本次初中语文阅读竞赛试题旨在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常识掌握情况以及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作答,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竞赛试题一、名著阅读测试(每小题5分)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3、写出鲁滨逊在荒岛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4、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5、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黄冈课改区)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6、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______________》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______________》7、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
8、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上梁山——官逼民反(2)()打宋江——过后赔礼(3)()穿针——大眼对小眼9、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10、某班要举行一次名著阅读交流会,要求每位学生在规定的书目中任选一本,围绕下列话题中的一个话题准备材料。
初一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阅读竞赛试卷一、阅读题(50分)(一)只因它特别忠厚(11分)余秋雨西班牙到处都是斗牛场,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古朴陈旧。
我知道到了西班牙不看斗牛是一种遗憾,便几次随车队去斗牛场,结果都大门紧闭,一片冷清,怎么按电铃也没有反应,只能看场外那些著名斗牛士的雕塑。
后来终于在一个场子门口问到一位工作人员,他说斗牛期刚刚过去。
我心中暗自庆幸,因为找到了不看的理由。
当然知道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取材于斗牛,有些我深深佩服的作家如海明威,对斗牛还深有研究;当然也知道这种生死游戏有一种原始美感,这种血腥舞蹈最能表现男性的风姿,但无论如何,我不喜欢斗牛。
万千动物中,牛从来不与人为敌,还勤勤恳恳地提供了最彻底的服务。
在烈日炎炎的田畴中,挥汗如雨的农夫最怕正视耕牛的眼神,无限的委屈在那里忽闪成无限的驯服。
不管是农业文明还是畜牧文明,人类都无法离开牛的劳苦,牛的陪伴,牛的侍候。
牛累了多少年,直到最后还被人吃掉,这大概是世间最不公平的事。
记得儿时在乡间看杀牛,牛被捆绑后默默地流出大滴眼泪,而这流泪的大眼睛我们平日又早就熟悉,于是一群孩子大喊大叫,挺身去阻拦杀牛人的手。
当然最终被拦阻的不是杀牛人而是孩子,来阻拦的大人并不叱骂,也都在轻轻摇头。
长大了知道世间本有太多的残酷事,集中再多的善良也管不完人类自己,一时还轮不到牛。
然而即使心肠已经变得那么硬也无法面对斗牛,因为它分明把人类平日眼开眼闭的忘恩负义,演变成了血淋淋的享受。
从驱使多年到一朝割食,便是眼开眼闭的忘恩负义,这且罢了,却又偏偏去激怒它、刺痛它、煽惑它,极力营造杀死它的借口。
一切恶性场面都是谁设计、谁布置、谁安排的?牛知道什么,却要把生死搏斗的起因推到它头上,至少伪装成两边都有责任,似乎是疯狂的牛角逼得斗牛士不得不下手。
人的智力高,牛又不会申辩,在这种先天的不公平中即使产生了英雄也不会是人,只能是牛。
但是人却杀害了它还冒充英雄,世间英雄真该为此而提袖遮羞。
再退一步,杀就杀了吧,却又聚集起那么多人起哄,用阵阵呼喊来掩盖血腥阴谋。
语文能力竞赛七年级试题

语文能力竞赛七年级试题语文能力竞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xiān)倔强(jué)踌躇(chóu)B. 蹒跚(pán)踌躇(chóu)倔强(juè)C. 翩跹(piān)倔强(jué)踌躇(chú)D. 蹒跚(pán)踌躇(chú)倔强(ju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雨声,像一首轻柔的摇篮曲。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亮在夜空中静静地照耀着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乐于助人。
D. 那座桥历史悠久,结构精巧,造型美观。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B. 他学习非常认真,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C.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整个教室都能听到。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未落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填写下句。
-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
-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
7.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填写其出处或相关的历史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A卷(初一、初二组)温馨提示:本试卷共6页,9个大题,31个小题。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0分)一、文学文化常识(18分)1. 4月23日,是《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和《哈姆雷特》作者(英国)▲的辞世纪念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
(2分)2.“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的作者是(▲)。
(2分)A. 拜伦B. 雪莱C.泰戈尔D.普希金3. 曾获鲁迅文学奖的散文作品《我的家在哪里》《赋得永久的悔》《山居笔记》作者分别是▲、▲、▲。
(3分)4. 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3分)5. 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小说的人物姓名。
(4分)▲醉打蒋门神▲大战流沙河▲单刀赴会▲焚烧诗稿6.根据古今文化常识,说说下列加点词具体指代什么。
(4分)①连中三元..▲..▲②奖率三军③三皇..不如一秋忙▲..五帝▲④三春二、诗文填空(12分)7. 花草无语人有意。
在文人笔下,花草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
请填出诗文名句。
(8分)①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②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③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
④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节日,分别写出连续的两句。
(4分)①清明:▲②七夕:▲③重阳:▲第二部分:阅读理解(70分)三、阅读《使至塞上》,完成答题。
(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分)A.“单车欲问边”:“单车”,指轻车简从;“问边”,指去慰问边塞将士。
B.“征蓬出汉塞”:“征蓬”,是随风飘飞的蓬草。
以此自比这次出塞很轻松。
C.“归雁入胡天”:写自己象振翅北飞的“归雁”进入“胡天”,暗示早春出行。
D.“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候骑”,为侦察兵;“都户”,为边关统帅。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请作简要赏析(100字左右)。
(4分)四、阅读《鹦鹉灭火》,完成答题。
(8分)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
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
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曰:“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①飞集.他山②鹦鹉遥.见③吾尝侨.是山④天神嘉.其义12.鹦鹉为什么“入水濡羽,飞而洒之”?(依据原文写出大意)(2分)13.说说这则寓言对你的启示。
(2分)五、阅读《哀溺文序》,完成答题。
(12分)哀溺文序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水暴.甚②乘小船绝.湘水③今何后.为④益怠.15.“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
(2分)A.其中有个流氓比平常更用力地划水。
B.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速度却不如普通人。
C.其中一个人无法像平常那样划水前进。
D.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進不了多少。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①身且死,何以货为?②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17.作者借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六、阅读《书的发展史》,完成答题。
(6分)书的发展史书,从古到今正漫步向我们走来,龟甲上的字可以说是的书,成卷的竹木简是的书,丝质的帛书是的书,我们用的纸书是的书,而今的电子书,可以说是容量的书,它可以藏下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书的雏形是甲骨文(三千多年以前,殷商时代)。
它的发展从古代的竹简、木牍(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帛书(春秋末期),手抄纸书(东汉),雕版书(唐代),活字印刷的书(宋朝庆历年间)到近代的形形色色的书(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静电复印等),直至现在的“会说话的书”、“会活动的书”等等。
从古代的书籍来看,“帛书”的出现与丝绸业(纺织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联;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于是出现了“手抄书”、“雕版印刷”的书、“活字印刷”的书。
从近代的书籍来看,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印书花样翻新,于是出现了“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以及“静电复印”等形形色色的书。
从现代的书籍来看,“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会活动的书”、“立体的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在,促进书籍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书籍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18.第一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最早最重最昂贵最大最方便B.最早最重最昂贵最方便最大C.最重最早最方便最重最昂贵D.最昂贵最早最方便最重最大19.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20.请为本文再拟一个新的题目。
(2 分)七、阅读《一角钱里的爱》,完成答题。
(9分)一角钱里的爱苇笛①我停下了脚步。
②在我的眼前,是一只四四方方的捐款箱,透明的玻璃箱里,密密麻麻的都是零钱,最多的是面值一角的硬币。
捐款箱的上方,是醒目的一行字:为了贫困儿童的课外书。
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入了箱中。
④自从留意到这只设在书店收银台旁的捐款箱,每次经过时我都会投点零钱进去,有时一元,有时五角,有时甚至只是一角。
⑤有一次恰好与一位朋友同进书店,见我只投入一角钱,朋友大为不解:“这点钱你也好意思拿出来?一角钱能有什么用呢”?那一刻,我沉默了,没有回答朋友的问题;因为,我从不曾考虑过,一角钱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座城市里,一角钱连一份报纸也买不来。
然而,既然一颗露珠可以一片花瓣,一缕阳光可以一个角落,一抹微笑可以一颗心灵,一角钱又怎能没有用处呢?我相信,当它转化成一行文字后,一定能够照亮一双曾经黯淡的眼睛。
⑥依然时常从捐款箱前走过,依然时常向里面投点零钱。
⑦临近春节的那一段时间,捐款箱中的硬币、纸币明显快速地增长着,往日难得一见的十元、二十元的钞票竟然比比皆是。
想来在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里,有更多普通而善良的人们愿意伸出手来,将掌心里的温暖传递给那些贫困的孩子。
⑧春节前的一天,当我又一次从捐款箱前经过时,却惊讶地发现平时几乎塞满了的捐款箱变得空荡荡的;仔细一看,满箱的零钱已被人整理好后兑换成了整齐的百元钞票。
那厚厚的一叠百元钞票用皮筋捆得紧紧的,静静地躺在箱底,看起来大约有几千元。
那一刻,我猛然想起一了句话:“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同时想起的,还有李连杰创立的“一基金”。
作为功夫巨星、亿万富翁,李连杰创立“一基金”的理念却是“一个人、一个月、一元钱”。
这一理念是如此的朴素、平凡,却又是如此的真挚、深情,相信秉承这一理念的“一基金”将会吸引无数善良的人们,也将改变无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命运。
⑨不去书店的日子里,仍然想起那只捐款箱,想起躺在箱中的一角一角的硬币、纸币。
它们的面值是那么的微小,微小到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忽略不计。
在金钱的王国里,它们大概都是些毫不起眼的小草与小花吧?⑩然而,谁都知道,正因为有了无数的小草与小花,大地上才有生机盎然的春天。
21. 文章多次写到“我”掏钱投币的的动作,请找出一处来,并加以点评。
(2分)22. 在第⑤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然后赏析这个句子的妙处。
(5分)①填空:然而,既然一颗露珠可以▲一片花瓣,一缕阳光可以▲一个角落,一抹微笑可以▲一颗心灵,一角钱又怎能没有用处呢?我相信,当它转化成一行文字后,一定能够照亮一双曾经黯淡的眼睛。
②赏析:▲23. 文章第⑧段写李连杰创立的“一基金”,请说说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八、阅读《生死抉择》,完成答题。
(10分)生死抉择喊雷⑴傍晚时分,滔滔洪水铺天盖地而来!⑵舍不得离开家园又终于不得不离天家园的刘大爷,看到洪水已经漫上桥面,才拄着拐杖,扶着桥栏杆,带着孙儿,小心翼翼地涉水过桥。
⑶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原本好端端的桥栏杆有一两丈不见了,于是用木杖探试,才知道这座五孔桥中间的一孔已被洪水冲塌。
多危险哪——要不是这断栏杆提醒他,爷孙俩再往前跨出一步,就会双双葬身激流之中!⑷于是爷孙俩赶紧掉头往回走,打算爬上屋后的小山逃生避险。
⑸爷孙俩刚走回桥头,就看见不远处有一辆汽车正向大桥开过来。
⑹险在眉睫!⑺刘大爷当机立断,赶紧迎着这辆汽车奔去,站在公路中间,频频挥动手中的木杖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