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试卷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专业素养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20分)1.阅读能力的核心是()。

A.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B.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C.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D.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2.宋元时期以至明清两代十分流行的用于阅读训练的蒙学读本是()。

A.三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千家诗3.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应从()。

A.小学低年级开始B.小学高年级开始C.小学中年级开始D.初中开始4.复述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

A.综合性复述B.描述性复述C.创造性复述D.说明性复述5.阅读教学过程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A.教师、学生、家长B.教师与学生C.学生与文本D.学生、教师、文本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编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7.主张“经师和人师合一”“老师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被称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徐特立C.蔡元培D.鲁迅8.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B.吹拉弹唱C.运算D.记忆10.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彰,进修非常刻苦,她的进修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二、多项选择题。

(10分)1.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

A.正确的写字姿势B.爱惜写字的工具C.正确的执笔方法D.认真的写字态度E.结合拼音写字2.常用的阅读方法主要有()。

A.边读边想的方法B.联系上下文的方法C.联系生活实践的方法D.联系自身情绪体验的方法E.圈画批注的方法3.小学语文讲授基本原则提出的依据是()。

2023上半年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

2023上半年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

2023上半年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反映的是()。

A.教育与文化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答案】C2.“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令不从”,这表明教师的行为具有()。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答案】D3.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委会的形成D.共同的活动【答案】A4.下列著作中,由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是()。

A.《教育论》B.《理想国》C.《教育漫话》D.《雄辩术原理》【答案】D5.兵很想改掉上课爱说闲话的毛病,但上课时只要老师一不注意,他又忍不住说起闲话来。

针对兵兵的情况,对他的教育应着重培养()。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C6.对观察内容与步骤不作限定的教育观察属于()。

A.结构式观察B.参与性观察C.非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性观察【答案】C7.学龄儿童易感染麻疹病毒。

该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血液B消化道C.呼吸道D蚊虫叮咬【答案】C8.依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好孩子”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答案】C.9.贾老师告诉学生:“不高兴时你可以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散散步、听听音乐甚至可以大喊大叫。

”贾老师所使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是()。

A.积极暗示B.行为矫正C.认知改变D.情绪调控【答案】D10.考试时,学生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答题速度或解题思路的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略C.精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A11.在掌握“动物”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又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个概念。

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发现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B12.数学课已经开始了,萍萍还在想着课间谈论的周末春游的事。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50题)1、教育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伦理原则【答案】 C2、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 B3、李老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该做什么样的人。

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发现法【答案】 B4、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

A.德育目的B.德育原则C.德育规律D.德育目标【答案】 D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复杂性【答案】 B6、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获得。

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A.自愿性B.自主性C.实践性D.灵活性【答案】 C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答案】 A8、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答案】 A9、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一面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 )。

A.预定B.转移C.分配D.集中【答案】 C10、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担心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如何看我,花很多时间努力想和学生搞好关系,这说明该老师处在教师成长的哪一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爱学生【答案】 A11、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答案】 D12、在我国偏僻的山区小学,由于学生数量少、年龄小不易集中,教师少,教学设备差等客观原因,有不少地方采用( )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达到节约师资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试卷答案(考试时刻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填空题(20分)1 语文课程的大体特点: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2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

3 课程目标依照__________、进程和方式、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

6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两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________。

二、判定题(2分×10)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更是权威的教学者。

( ) 3.教学进程应该是师生交往、踊跃互动、一起进展的进程。

( )4.语文教学应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 )5.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 )6.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本本之间对话的进程。

( )7.散文《格列佛游说》的作者是美国的斯威夫特。

( )8.《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明末清初人。

( )9.英国的罗曼•罗兰著有《名人传》。

( ) 10.现代闻名儿童文学家冰心有闻名的散文集《繁星•春水》。

( )三、默写分析题(20分)1 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甫的《登高》(10分)2.简答这两首咏秋诗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10分)四、简答题:(20分)作为教者,谈谈如何进行导语设计。

五、谈谈你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的观点。

(20分)(考试时刻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填空题(20分)1 语文课程的大体特点: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2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

3 课程目标依照__________、进程和方式、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

6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A、团队合作能力B、信息处理能力C、批判性思维能力D、终身学习能力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的是()。

A、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B、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C、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4、下列哪个不属于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B、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C、强化课程的封闭性D、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5、题干: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道德理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以下哪一项属于道德实践活动?A. 开展学生自我管理B. 举办主题班会C. 进行道德规范教育D. 组织荣誉称号评选6、题干:小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通常会寻求同学的帮助,而当同学们都找不到答案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

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减少学生的无助感?A.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困难B. 及时为学生提供答案和正确做法C.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尝试多种方法D. 比较不同学生的解答,不予点评或反馈7、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实施的是几年制的义务教育?A. 六年B. 九年C. 十二年D. 十五年8、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A. 掌握系统化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B. 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C.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D. 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9、在我国教育史上,被称为“生活教育”思想的是哪位教育家?A. 陶行知B. 陈鹤琴C. 张伯苓D. 鲁迅 10、在小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A. 课堂管理能力B. 教学设计能力C.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D. 研究能力11、小学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A)。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5套)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5套)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5套)一、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二、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二三、小学语文试卷小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四、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小学)答案五、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语文知识部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

(4分)慰藉()苍劲()潜()伏戛()然而止装载()炽()热揩()拭殚()精竭虑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鼎:凹:3、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

(4分)迫不急待穿流不息凭心而论世外桃园再接再励一愁莫展如愿已偿管中窥豹,可见一般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①热爱( )②团结( )③亲近( )④经验( )⑤具体( )⑥和蔼( )⑦拥护( )⑧坚定(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1)(2)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岳阳楼记》——()《鲁滨逊漂流记》——()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4分)人物: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新课程理论部分(50分)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5分)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

(5分)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

(15分)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

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

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

(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

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一时无人举手)师:妙不可言,是不是?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

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

(15分)教学设计部分(50分)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50 分)爸爸的咳嗽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

凉山州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能力考察题(含答案)

凉山州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能力考察题(含答案)

凉山州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能力考察题(含
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
a. 教授学生数学
b. 教授学生英语
c. 教授学生语文
d. 教授学生体育
答案:c
2. 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方面能力?
a. 语言表达能力
b. 体育运动能力
c. 计算能力
d. 音乐艺术能力
答案:a
3. 以下哪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a. 写作比赛
b. 音乐比赛
c. 朗读比赛
d. 数学竞赛
答案:c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答: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
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对语
言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2. 请简要介绍一种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答:一种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写作训练和写作指导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写作比赛或写作分享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包括如何组织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和选择适当的词汇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论述题
请以5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和方法。

(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4分)慰藉( jiè)咀( jǔ)嚼潜( qián )伏戛( jiá)然而止负荷( hè)炽( chì)热揩( kāi )拭脉脉( mò)含情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

(4分)迫不急待(及)穿流不息(川)一泄千里(泻)世外桃园(源)再接再励(厉)一愁莫展(筹)如愿已偿(以)走头无路(投)三、单项选择。

(每空1分,共20分)1、从短语的结构关系上看,下列有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B )A、粗制滥造B、自鸣得意C、虎啸龙吟D、美味佳肴2、选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D )A、经过18年的卧薪尝胆,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力克对手,又一次问鼎奥运冠军。

B、印度洋海啸于2004年12月26日袭击了亚洲和非洲的10个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海啸灾难。

C、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今天就国内一些地区发生涉日游行示威活动发表谈话,提醒广大群众应依法行事,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D、为了防止病树造成危害,园林工人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逐一进行排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①本人昨天下午在2路公交车上不慎遗失了一个黑色公文包,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200元,决不。

②任何一种药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起作用,常用抗生素的大多为6小时。

③杨老师这样地劝你,你还不说出实情,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④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蔓延没有吓倒人们,更加坚定了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A、失言实效苦口婆心不但/而且B、食言时效苦口婆心非但/反而C、失言时效语重心长不但/而且D、食言实效语重心长非但/反而4、每首诗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的古诗体裁叫( A )。

A、五绝B、五律C、四绝5、有一位作家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 C )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 )”A、阴山B、边关C、燕山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C )。

A、春色B、梨花C、雪景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的意思是指( B )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A )的诗句。

A、王维B、王之涣C、王勃10、子曰:“工欲( A )其事,必先利其器”。

A、善B、擅C、行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C )”。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12、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态度的是:( C )A、学而不厌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威1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 B )A、补习B、阅读C、训练15、《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指出要解决教师的时间问题,最主要的是要看( C )A、工作时间能否减少B、工作效率能否提高C、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16、《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文主要论述了( B )A、如何让小学生愿意学习B、如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孩子都取得进步C、如何克服负担过重现象,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17、《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一文提出年轻教师每个月要买三本书:1、关于所教学科方面的书;2、可以作为青年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事迹的书;以及A(A心理学 B教育学 C 社会学)方面的书。

18、下列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知识”能够转化为能力。

B、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C、知识就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9、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我”是怎样将一个名叫费佳的“后进生“培养成“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的”。

他的“转化”策略就是让费佳这样的孩子更多地( B )(A 听故事 B 阅读 c 参加课外活动),为此,他专门编了一本特别的( B )。

(A 作文集 B 习题集C 连环画)四、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新课程反对接受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3、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4、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礼记》。

(×)6、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累计为3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8、《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

(×)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称赞孔子的话,“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不到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这成为“启发式教学”的最早来源。

(√)五、填空。

(每空1分,共30分)1、杜甫少有开心的诗,从来都是忧国忧民,但是他“生平第一快诗”却一反他平日的沉郁顿挫,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这首诗的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常常被人合称为“小李杜”,他们是李商隐和杜牧。

3、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近年风靡全球。

4、《皮皮鲁和鲁西西》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近年创作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三国演义_____》的开篇词。

6、“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红楼梦_______》7、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 吴用__ ,也被称为“赛诸葛”。

8、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9、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0、五、六年级学生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1、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 传不习乎?”1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论语》中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有不少。

其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他说“求(冉求)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

”◆16、《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__莎士比亚__________的著名喜剧。

夏洛克是这出喜剧中塑造的一个_吝啬鬼___的形象◆17、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18、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手法写水、田、山的殷殷之情,可谓神来之笔。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两句诗出自《春日》,作者朱熹。

★20、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21、英国作家笛福的著名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海上遇险,荒岛余生的故事。

★2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的下句是润物细无声,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下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句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出自宋代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

★24、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原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25、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作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有力佐证。

六、语言运用。

(8分)1、对对联:[4分]出句:红墨汁写长短句出句:村边绿树层层绿2010年朝阳市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专业知识测试题一、专业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满分80分)第1—15题每题2分,第16—35题每空1分,第36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是()A.针砭(biān) B.卓(zhuó)越 C.哂(shěn)笑 D.翘(qiào)首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是()A.脊背(jǐ) B.不胜枚举(shèng) C.矩形(jǔ) D.木讷(nà)3.下列句子中,正确使用了问号的是()A.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读好书”的方法有哪些?B.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想一想游记与一般记叙文有什么区别?C.你不是想把这篇课文处理成略读课文吗?D.盲人在盲道上行走,踩着脚下不同图案的砖块,就可知道到了什么位置?往哪个方向走?4.下列短语中没有歧义的是()A.当了市委书记的女人 B.三个报社的记者C.小刚和小华的父亲 D.自己二十三岁的女儿5.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书写不规范是一个大问题,________简化字,便是一个例子。

(2)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耳朵对环境的________和眼睛不同。

(3)我只不过替他________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A.乱用反映辩解 B.滥用反映辩白C.乱用反应辩白 D.滥用反应辩解6.横线处能用“本义”的是()A.他的________是好的,只是话说得重了一些。

B.他“下海”的_______并不在多挣几个钱,而是想借此体验一下人在“海”中沉浮的滋味。

C.“兵”的______是武器,引申为拿武器的人,即士兵。

D.让他吸取点教训是我惩罚他的_________。

7.“白日放歌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下列哪位诗人的作品()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白居易8.“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