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_孔子世家(原文,注释,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世家

【说明】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

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

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正文】

【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先宋人也(1),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2),祷于尼丘得孔子(3)。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4)。生而首上圩顶(5),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6),姓孔氏。

【注释】(1)先:祖先。(2)颜氏女:据《礼记·檀弓》说,名征在。野合:据《索隐》、《正义》解释,

叔梁匕与征在成婚时已超过六十四岁,而征在岁数尚小,二人年龄相差悬殊,此种婚姻在当时不合礼法,故谓野合。但也有男女私通一说。(3)祷:祈祷,向神求福。(4)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 年。(5)

纡(wãi,维)顶:形容人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呈‚凹‛字形。圩,洼田四周的埂。(6)古人有名也有

字,且义常相关联。因叔梁纥曾祷于尼丘山,故子名丘,字仲尼。就是把‚尼丘‛二字拆于来。仲,排行

老二之意。孔子有异母兄名孟皮。

【翻译】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ã,禾)。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原文】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其父墓处,母讳之也(1)。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2),设礼容(3)。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4),盖其慎也(5)。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6),然后往合葬于防焉(7)。

【注释】(1)母讳之:因为叔梁纥与征在的结合不合礼仪,加之叔梁纥去世时,征在少寡,在当时社会,她不便送葬,故不知叔梁纥坟地所在,所以无法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地在何处。(2)陈:陈列、摆设。俎(z ǔ,组)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俎是方形的,豆是圆形的。(3)礼容:指礼制仪容。(4)殡:停

放灵柩。五父之衢(qú,瞿):地名,是鲁城内的街道。(5)慎:慎重。(6)郰:同‚陬‛,陬邑。诲:

告诉的意思。(7)焉:那里,代指防山。

【翻译】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死了,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东部,因此孔子无法确知父亲的坟墓在何处,是母亲没有把父亲埋葬的地方告诉他。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孔子的母亲死后,就把灵柩暂且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慎重没有马上埋葬。陬邑人輓(wǎn)父的母亲把孔子父亲的葬地告诉了他,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同父亲葬在一起。

【原文】孔子要绖(1),季氏飨士(2),孔子与往。阳虎绌曰(3):‚季氏飨士,非敢

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大夫孟釐子病且死(4),诫其嗣懿子曰(5):‚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6)。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7)。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8),三命兹益恭(9),故鼎铭云(10):‘一命而偻(11),再命而伛(12),三命而俯,循墙而走(13),亦莫敢余侮(14)。饘于是(15),粥于是,以餬余口(16)。’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17),必有达者(18)。今孔丘年少好礼(19),其达者欤?吾即没(20),若必师之(21)。‛及釐子卒(22),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23)。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注释】(1)要绖(diã,叠):古代丧服中的麻腰带。要,通‚腰‛。(2)飨:用酒食款待人。(3)

绌:通‚黜‛,排除,贬退。(4)病且死:病重将要死。且,将要,将近。(5)诫:嘱告。嗣:继承人,

此指儿子。(6)灭于宋: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内乱中为华督所杀,其子防叔奔鲁,故云灭于宋。(7)

孔子远祖弗父何为宋襄公之子,依礼法当为宋国嗣君,但其让位于弟弟,即后来的宋厉公。(8)佐:辅助。

(9)三命:指三次加官晋爵。兹益:更加。(10)鼎铭:鼎上所铸的文字。(11)偻:曲背,引申为弯腰鞠躬。(12)伛(yǔ,与):义同‚偻‛。(13)循墙:挨着墙。循,沿着。(14)侮:欺侮。(15)饘(zhān,

沾):稠粥。于是:在这个鼎中。(16)用饘、粥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表示过俭朴的生活。(17)当世:

指做国君。(18)达者:显贵的人。(19)好:喜欢。(20)即没:如果死了。(21)若:你,指孟懿子。师

之:以他为师。(22)卒:死。(23)南宫敬波与孟懿子同为孟釐子之子,此处不应更言‚鲁人‛。

【翻译】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守丧时,季孙氏举行宴会款待名土,孔子前往参加。季孙氏的家臣阳虎阻挠说:‚季氏招待名士,没有请你啊。‛孔子因此而退了回来。孔子十七岁

那年,鲁国大夫釐(lí,离)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

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国灭败。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时,历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

首而受。走路时顺着墙根快走,也没人敢欺侮我;我就在这个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

他就是这般恭谨节俭。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等到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礼。这一年,季武子死了,由平子继承了卿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