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

合集下载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解析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解析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一、解方程易错题:易错范例分析:例1.(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在等式3a-6=3b+5的两边都除以3,可得等式a-2=b+5B.在等式7x=5x+3的两边都减去x-3,可以得等式6x-3=4x+6C.在等式-5=0.1x的两边都除以0.1,可以得等式x=0.5D.如果-2=x,那么x=-2(2)解方程,下列变形较简便的是( )A.方程两边都乘以20,得4(5x-120)=140B.方程两边都除以,得C.去括号,得x-24=7D.方程整理,得例2.(1)若式子3nx m+2y4和-mx5y n-1能够合并成一项,试求m+n的值。

(2)下列合并错误的个数是( )①5x6+8x6=13x12②3a+2b=5ab③8y2-3y2=5④6a n b2n-6a2n b n=0(A)1个(B)2个(C)3个(D)4个例3.解下列方程(1)(2)(3)易错点关注:两边同乘兼约分去括号,有同学跳步急赶忘了,4(2x-1)化为8x-1,分配需逐项分配,-3(5x+1)化为-15x+3忘了去括号变号;两边同乘,每项均乘到,去括号注意变号;(4)2(4x-1.5)-5(5x-0.8)=10(1.2-x)8x-3-25x+4=12-10x-7x=11评述:此题首先需面对分母中的小数,有同学会忘了小数运算的细则,不能发现,而是两边同乘以0.5×0.2进行去分母变形,更有思维跳跃的同学认为0.5×0.2=1,两边同乘以1,将方程变形为:0.2(4x-1.5)-0.5(5x-0.8)=10(1.2-x)二、行程问题(一)本课重点,请你理一理1.基本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类型:相遇问题; 相距问题; ____________ ;3.基本分析方法:画示意图分析题意,分清速度及时间,找等量关系(路程分成几部分).4.航行问题的数量关系:(1)顺流(风)航行的路程=逆流(风)航行的路程(2)顺水(风)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逆水(风)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易错题,请你想一想1.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3/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遇(2)第二次相遇呢?思路点拨:此题是关于行程问题中的同向而行类型。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人教版)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高频易错题汇编(人教版)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高频易错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班组每天需生产50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批零件任务,实际上该班组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6个零件,结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3天并超额生产120个零件,若设该班组要完成的零件任务为x个,则可列方程为()A .B .C .D .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3x+20=4x﹣25B.3x﹣25=4x+20C.4x﹣3x=25﹣20D.3x﹣20=4x+253.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求多少人生产螺栓?设: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列方程应为()A.12x=18(28﹣x)B.2×12x=18(28﹣x)C.12×18x=18(28﹣x)D.12x=2×18(28﹣x)4.在一个笼子里面放着几只鸡与几只兔,数了数一共有14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设鸡为x只,得方程()A.2x+4(14﹣x)=44B.4x+2(14﹣x)=44C.4x+2(x﹣14)=44D.2x+4(x﹣14)=445.某班把1400元奖学金按照两种奖项奖给22名学生,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人数为x人,其中列方程不正确的是()A.200x+50(22﹣x)=1400B.1400﹣200x=50(22﹣x)C .=22﹣x D.50x+200(22﹣x)=14006.一商家进行促销活动,某商品的优惠措施是“第二件商品半价”.现购买2件该商品,相当于这2件商品共打了()A.5 折B.5.5折C.7折D.7.5折第1页(共1页)7.A、B两地相距900km,一列快车以200km/h的速度从A地匀速驶往B地,到达B地后立刻原路返回A地,一列慢车以75km/h的速度从B地匀速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截止到它们都到达终点时,两车恰好相距200km的次数是()A.5B.4C.3D.28.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了三个数a、b、c,并求出了它们的和为39,则这三个数在日历中的排位位置不可能的是()A .B .C .D .9.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三个球体的重量等于()个正方体的重量.A.2B.3C.4D.510.在一张挂历上,任意圈出同一列上的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A.14B.72C.33D.69二.填空题(共5小题)11.一家商店将某种衣服按成本价加价40%作为标价,又以8折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15元,如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2.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京张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乘高铁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如图,京张高铁起自北京北站,途经昌平、八达岭长城、怀来等站,终点站为河北张家口南,全长174公里.如果按此设计时速运行,设每站(不计起始站和终点站)停靠的平均时间是x分钟,那么依题意,可列方程为.第1页(共1页)13.为了倡导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规定:居民每户用水量在8立方米以内,每立方米收费0.8元;超过规定用量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费1.2元.小明家12月份水费为18元,求小明家12月份的用水量,设小明家12月份用水量为x立方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4.轮船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小时,水速为2千米/时,则A港和B港相距千米.1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天完成.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为一梯级平面图,一只老鼠沿长方形的两边A﹣B﹣C的路线逃跑,一只猫同时沿梯级(折线)A﹣C﹣D的路线追,结果在距离C点0.6m的D点处,猫捉住了老鼠,已知老鼠的速度是猫的,求梯级(折线)A﹣C的长度,(1)请将下表中每一句话“译成”数学语言(在表格中写出对应的代数式):设梯级(折线)A→C的长度为xmAB+BC的长度为A→C→D的长度为A→B→D的长度为设猫捉住老鼠所用时间为ts猫的速度是老鼠的速度是(2)根据表格中代数式列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方程(不要求解):.第1页(共1页)17.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某市居民生活用水按阶梯式水价计费.下表是该市民“一户一表”生活用水阶梯式计费价格表的部分信息:自来水销售价格污水处理价格每户每月用水量单价:元/吨单价:元/吨17吨及以下a0.90超过17吨但不超过30吨的部分b0.90超过30吨的部分 6.000.90(说明:①每户生产的污水量等于该户自来水用量;②水费=自来水费用+污水处理费)已知小王家2018年7月用水16吨,交水费43.2元.8月份用水25吨,交水费75.5元.(1)求a、b的值;(2)如果小王家9月份上交水费156.1元,则小王家这个月用水多少吨?(3)小王家10月份忘记了去交水费,当他11月去交水费时发现两个月一共用水50吨,其中10月份用水超过30吨,一共交水费215.8元,其中包含30元滞纳金,求小王家11月份用水多少吨?(滞纳金:因未能按期缴纳水费,逾期要缴纳的“罚款金额”)18.下表是某网约车公司的专车计价规则:计费项目起租价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单价15元 2.5元/公里 1.5元/分1元/公里注:车费由起租价、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四部分构成,其中起租价15元含10分钟时长费和5公里里程费,远途费的收取方式为:行车里程10公里以内(含10公里)不收远途费,超过10公里的,超出部分每公里收1元.(1)若小李乘坐专车,行车里程为20公里,行车时间为30分,则需付车费元;(2)若小李乘坐专车,行车里程为x(7<x≤10)公里,平均时速为40km/h,则小李应付车费多少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第1页(共1页)(3)小李与小王各自乘坐专车,行车车费之和为76元,里程之和为15公里(其中小王的行车里程不超过5公里).如果行驶时间均为20分钟,那么这两辆专车此次的行驶路程各为多少公里?19.数轴是学习有理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样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当点P到达点C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1)t=2秒时,点P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点P到点Q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2)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秒;(3)P、Q两点相遇时,t=秒;此时相遇点M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4)如果动点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直接写出t的值.20.如图,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点,点C表示的数是6,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4,点B与点A的距离是1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2)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和为16,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C点向左运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点B 出发向左运动,点R从点A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秒,请求点P与点Q,点R的距离相等时t的值.第1页(共1页)第1页(共1页)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班组每天需生产50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批零件任务,实际上该班组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6个零件,结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3天并超额生产120个零件,若设该班组要完成的零件任务为x个,则可列方程为()A .B .C .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关系式为:零件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零件任务+120)÷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3,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实际完成的零件的个数为x+120,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为50+6,所以根据时间列的方程为:=3,故选:C.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3x+20=4x﹣25B.3x﹣25=4x+20C.4x﹣3x=25﹣20D.3x﹣20=4x+25【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等量关系为图书的数量是定值,据此列方程.【解答】解: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由题意得3x+20=4x﹣25.故选:A.3.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求多少人生产螺栓?设: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列方程应为()第1页(共1页)A.12x=18(28﹣x)B.2×12x=18(28﹣x)C.12×18x=18(28﹣x)D.12x=2×18(28﹣x)【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那么螺母的个数较多,要想让螺栓的个数和螺母的个数相等,等量关系为:2×生产的螺栓的个数=螺母的个数,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解答】解:∵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有(28﹣x)名工人生产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螺栓有12x,螺母有18×(28﹣x)个,故方程为2×12x=18(28﹣x),故选:B.4.在一个笼子里面放着几只鸡与几只兔,数了数一共有14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设鸡为x只,得方程()A.2x+4(14﹣x)=44B.4x+2(14﹣x)=44C.4x+2(x﹣14)=44D.2x+4(x﹣14)=44【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由常识可知鸡有一个头两只脚,兔有一个头四只脚,则由题意可得到鸡和兔共有14只,其等量关系为:鸡的脚数+兔的脚数=44只,根据此等式列方程即可.【解答】解:设鸡为x只,则要鸡有2x只脚,兔有4(14﹣x)只脚,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为2x+4(14﹣x)=44,故选:A.5.某班把1400元奖学金按照两种奖项奖给22名学生,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人数为x人,其中列方程不正确的是()A.200x+50(22﹣x)=1400B.1400﹣200x=50(22﹣x)C .=22﹣x D.50x+200(22﹣x)=1400第1页(共1页)【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等量关系可以为:200×一等奖人数+50×二等奖人数=1400.【解答】解:A、符合200×一等奖人数+50×二等奖人数=1400,正确;B、符合1400﹣200×一等奖人数=50×二等奖人数,正确;C、符合(1400﹣200×一等奖人数)÷50=二等奖人数,正确;D、50应乘(22﹣x),错误.故选:D.6.一商家进行促销活动,某商品的优惠措施是“第二件商品半价”.现购买2件该商品,相当于这2件商品共打了()A.5 折B.5.5折C.7折D.7.5折【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设第一件商品x元,买两件商品共打y折,利用价格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第一件商品x元,买两件商品共打了y折,根据题意可得:x+0.5x=2x •,解得:y=7.5即相当于这两件商品共打了7.5折.故选:D.7.A、B两地相距900km,一列快车以200km/h的速度从A地匀速驶往B地,到达B地后立刻原路返回A地,一列慢车以75km/h的速度从B地匀速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截止到它们都到达终点时,两车恰好相距200km的次数是()A.5B.4C.3D.2【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相距200km要从相遇前和相遇后;追及前和追及后,快车已到终点几个方面考虑,共计5种情况,经计算检验数据是否符合题意.【解答】解:设两车相距200km时,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依题意得:①当快车从A地开往B地,慢车从B地开往A地,相距200km时,则有:第1页(共1页)200t+75t+200=900,解得:t =;②当快车继续开往B地,慢车继续开往A地,相遇后背离而行,相距200km时,200t+75t﹣200=900,解得:t=4;③快车从A地到B地全程需要4.5小时,此时慢车从B地到A地行驶4.5×75=337.5km,∵337.5>200∴快车又从B地返回A地是追慢车,追上前相距200km,则有:75t=200+200(t﹣4.5),解得:t =;④快车追上慢车后并超过慢车相距200km,则有:200(t﹣4.5)﹣75t=200解得:t=8.8⑤快车返回A地终点所需时间是9小时,此刻慢车行驶了9×75=675km,距终点还需行驶225km,则有:75t=900﹣200解得:t =.综合所述两车恰好相距200km的次数为5次.故选:A.8.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了三个数a、b、c,并求出了它们的和为39,则这三个数在日历中的排位位置不可能的是()A .B .第1页(共1页)C .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日历中的每个数都是整数且上下相邻是7,左右相邻差1,根据题意列方程可解.【解答】解;A:设最小的数是x,则x+(x+1)+(x+2)=39,解得:x=1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设最小的数是x,则x+(x+1)+(x+8)=39,解得x=1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设最小的数是x,则x+(x+8)+(x+16)=39,解得x=5,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设最小的数是x,则x+(x+8)+(x+14)=39,解得x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三个球体的重量等于()个正方体的重量.A.2B.3C.4D.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由图可知:2球体的重量=5圆柱体的重量,2正方体的重量=3圆柱体的重量.可设一个球体重x,圆柱重y,正方体重z.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一个球体重x,圆柱重y,正方体重z.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2x=5y;2z=3y,消去y可得:x =z,第1页(共1页)则3x=5z,即三个球体的重量等于五个正方体的重量.故选:D.10.在一张挂历上,任意圈出同一列上的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A.14B.72C.33D.69【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因为挂历上同一列的数都相对于前一个数相差7,所以设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第三个数分别为x+7、x+14,求出三数之和,发现其和为3的倍数,对照四选项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圈出的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数为x+7,第三个数为x+14,∴三个数的和为:x+(x+7)+(x+14)=3(x+7),∴三个数的和为3的倍数,由四个选项可知只有A不是3的倍数,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11.一家商店将某种衣服按成本价加价40%作为标价,又以8折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15元,如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40%)x×80%﹣x=15.【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根据题意知,标价是以成本价为单位“1”的,所以用(1+40%)x表示,以8折卖出时是以标价为单位“1”的,所以在标价的基础上乘80%,然后减去成本价就是利润,由此可以进行列式.【解答】解:由题意知,标价是以成本价为单位“1”的,所以用(1+40%)x表示,以8折卖出时是以标价为单位“1”的,所以在标价的基础上乘80%,然后减去成本价就是利润15元,所以列式为:(1+40%)x×80%﹣x=15,故答案为:(1+40%)x×80%﹣x=15.12.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京张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乘高铁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如图,京张高铁起自北京北站,途经昌平、八达岭长城、怀来等站,终点站为河北张家口南,全长174公里.如果按此设计时速运行,设每站(不计起始站和终点站)停靠的平均时间是x分钟,那么依题意,可列方程为.第1页(共1页)【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设每站(不计起始站和终点站)停靠的平均时间是x分钟,根据所行驶的时间差为1小时列出方程.【解答】解:设每站(不计起始站和终点站)停靠的平均时间是x分钟,依题意得:.故答案是:.13.为了倡导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规定:居民每户用水量在8立方米以内,每立方米收费0.8元;超过规定用量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费1.2元.小明家12月份水费为18元,求小明家12月份的用水量,设小明家12月份用水量为x立方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8×0.8+1.2(x﹣8)=18.【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先计算8立方米时的水费:8×0.8=6.4,与18对比,说明小明家12月份的水量x>8,可列方程即可.【解答】解:∵8×0.8=6.4<18,∴x>8,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8×0.8+1.2(x﹣8)=18,故答案为:8×0.8+1.2(x﹣8)=18.14.轮船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小时,水速为2千米/时,则A港和B港相距504千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轮船航行问题中的基本关系为:第1页(共1页)(1)船的顺水速度=船的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船的逆水速度=船的静水速度一水流速度.若设A港和B港相距x千米,则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所用时间为小时,从B港返回A 港用小时,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A港和B港相距x千米.根据题意,得,解之得x=504.故填504.1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4天完成.【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本题就是把总的工作看成整体1.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即甲一天完成工作的,同理乙一天完成工作的,设甲,乙一起做,则需x天完成,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是:甲,乙一起做x天的工作=总工作1.就可以列方程.【解答】解:设需x天完成,则x(+)=1,解得x=4,故需4天完成.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为一梯级平面图,一只老鼠沿长方形的两边A﹣B﹣C的路线逃跑,一只猫同时沿梯级(折线)A﹣C﹣D的路线追,结果在距离C点0.6m的D点处,猫捉住了老鼠,已知老鼠的速度是猫的,求梯级(折线)A﹣C的长度,(1)请将下表中每一句话“译成”数学语言(在表格中写出对应的代数式):设梯级(折线)A→C的长度为xmAB+BC的长度为x第1页(共1页)A→C→D的长度为x+0.6A→B→D的长度为x﹣0.6设猫捉住老鼠所用时间为ts猫的速度是老鼠的速度是(2)根据表格中代数式列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方程(不要求解):×=.【考点】列代数式;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分析】(1)把楼梯的各条线段进行平移,可得AB+BC=楼梯A→C的总长;猫捉鼠的路程之和为楼梯A→C的总长+线段CD长;老鼠逃窜的路程为AB+BC﹣线段CD长;猫的速度=猫的路程÷猫用的时间;老鼠的速度=老鼠走的路程÷老鼠逃跑的时间,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2)根据“老鼠的速度是猫的”可得方程.【解答】解:(1)如题中表格所示设梯级(折线)A→C的长度为xmAB+BC的长度为xA→C→D的长度为x+0.6A→B→D的长度为x﹣0.6设猫捉住老鼠所用时间为ts第1页(共1页)猫的速度是老鼠的速度是(2)×=,故答案为:×=.17.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某市居民生活用水按阶梯式水价计费.下表是该市民“一户一表”生活用水阶梯式计费价格表的部分信息:自来水销售价格污水处理价格每户每月用水量单价:元/吨单价:元/吨17吨及以下a0.90超过17吨但不超过30吨的部分b0.90超过30吨的部分 6.000.90(说明:①每户生产的污水量等于该户自来水用量;②水费=自来水费用+污水处理费)已知小王家2018年7月用水16吨,交水费43.2元.8月份用水25吨,交水费75.5元.(1)求a、b的值;(2)如果小王家9月份上交水费156.1元,则小王家这个月用水多少吨?(3)小王家10月份忘记了去交水费,当他11月去交水费时发现两个月一共用水50吨,其中10月份用水超过30吨,一共交水费215.8元,其中包含30元滞纳金,求小王家11月份用水多少吨?(滞纳金:因未能按期缴纳水费,逾期要缴纳的“罚款金额”)【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16吨小于17吨,用16乘以自来水每吨的销售价格与污水处理单价之和,等于432元,得方程①;25=17+8,按照两段的价格计算,得出方程②,解方程组即可求得a和b;(2)设小王家这个月用水x吨,分17吨以下、17~30吨、30吨以上三部分相加计算,让其等于156.1,解方程即可;(3)设小王家11月份用水y吨,由于两个月一共用水50吨,其中10月份用水超过30吨,则分y≤17和17<y<20,分别列方程求解,再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可得本题答案.第1页(共1页)【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①,得a=1.8,将a=1.8代入②,解得b=2.8∴a=1.8,b=2.8.(2)1.8+0.9=2.7,2.8+0.9=3.7,6.00+0.9=6.9设小王家这个月用水x吨,由题意得:2.7×17+3.7×13+(x﹣30)×6.9=156.1解得:x=39∴小王家这个月用水39吨.(3)设小王家11月份用水y吨,当y≤17时,2.7y+2.7×17+3.7×13+(50﹣30﹣y)×6.9=215.8﹣30解得y=11当17<y<20时,17×2.7+(y﹣17)×3.7+2.7×17+3.7×13+(50﹣30﹣y)×6.9=215.8﹣30解得y=9.125(舍去)∴小王家11月份用水11吨.18.下表是某网约车公司的专车计价规则:计费项目起租价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单价15元 2.5元/公里 1.5元/分1元/公里注:车费由起租价、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四部分构成,其中起租价15元含10分钟时长费和5公里里程费,远途费的收取方式为:行车里程10公里以内(含10公里)不收远途费,超过10公里的,超出部分每公里收1元.(1)若小李乘坐专车,行车里程为20公里,行车时间为30分,则需付车费92.5元;(2)若小李乘坐专车,行车里程为x(7<x≤10)公里,平均时速为40km/h,则小李应付车费多少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小李与小王各自乘坐专车,行车车费之和为76元,里程之和为15公里(其中小王的行车里程不超过5公里).如果行驶时间均为20分钟,那么这两辆专车此次的行驶路第1页(共1页)程各为多少公里?【考点】列代数式;代数式求值;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由于行车里程为20公里,行车时间为30分,其车费为起租价(15元)+里程费[2.5×(15﹣5)]+时长费[1.5×(30﹣10)]+远途费[1×(20﹣10)],按此计算便可;(2)由于行车里程为x(7<x≤10)公里,平均时速为40km/h =,不计算远途费,行驶时间超过分钟,即超过了10分钟,应算时长费,所以车费由前三部分组成:15+2.5×(x﹣5)+1.5×(x ÷﹣10),按此计算便可;(3)设小王的行驶路程为x公里,则小李的行驶路程为(15﹣x)公里,则小王的车费为[15+1.5(20﹣10)]元,小李的车费为)[15+2.5(15﹣x﹣5)+1.5×(20﹣10)+1×(15﹣x﹣10)]元,然后由两人车费和为76列出方程解答便可.【解答】解:(1)15+2.5×(20﹣5)+1.5×(30﹣10)+1×(20﹣10)=92.5(元),故答案为:92.5;(2)15+2.5×(x﹣5)+1.5×(x ÷﹣10)=x﹣12.5;(3)设小王的行驶路程为x公里,则小李的行驶路程为(15﹣x)公里,根据题意得,[15+1.5(20﹣10)]+[15+2.5(15﹣x﹣5)+1.5×(20﹣10)+1×(15﹣x﹣10)]=76,解得,x=4,∴15﹣x=11,答:小王的行驶路程为4公里,则小李的行驶路程为11公里.19.数轴是学习有理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样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第1页(共1页)立刻恢复原速.当点P到达点C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1)t=2秒时,点P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6;点P到点Q的距离是22个单位长度;(2)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19秒;(3)P 、Q两点相遇时,t=秒;此时相遇点M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4)如果动点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直接写出t的值.【考点】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由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有理数的关系求出对应数为﹣6,距离为22个单位长度;(2)由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分三段求出各段时间,再相加求出总时间为19秒;(3)由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求出P、Q两点相遇的时间为秒,确定相遇点M 对应的数是;(4)由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根据PO=QB分类求出三种情况下的时间为2秒或秒或11秒或17秒.【解答】解:如图所示:(1)设动点P从点A出发,运动2秒后的点对应数为x,第1页(共1页)∵点P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AP=2×2=4,又∵x﹣(﹣10)=4,解得:x=﹣6,又∵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QC=2×1=2,又∵AC=28,AC=AO+OB+BC,∴点P到点Q的距离=28﹣4﹣2=22;故答案为﹣6,22;(2)由图可知:动点P从点A运动至C分成三段,分别为AO、OB、BC,AO 段时间为,OB 段时间为=10,BC 段时间为=4,∴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时间为5+10+4=19(秒),故答案为19秒;(3)设点Q经过8秒后从点B运动到OB段,再经进y秒与点P在OB段相遇,依题意得:3+y+2y=10,解得:y =,∴P、Q两点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为8+=(秒),此时相遇点M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为3+=;故答案为,;(4)当点P在AO,点Q在BC上运动时,依题意得:10﹣2t=8﹣t,解得:t=2,第1页(共1页)当点P、Q两点都在OB上运动时,t﹣5=2(t﹣8)解得:t=11,当P在OB上,Q在BC上运动时,8﹣t=t﹣5,解得:t =;当P在BC上,Q在OA上运动时,t﹣8﹣5+10=2(t﹣5﹣10)+10,解得:t=17;即PO=QB时,运动的时间为2秒或秒或11秒或17秒.20.如图,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点,点C表示的数是6,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4,点B与点A的距离是1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B表示的数为2;(2)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和为16,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C点向左运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点B 出发向左运动,点R从点A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秒,请求点P与点Q,点R的距离相等时t的值.【考点】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同一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结论;第1页(共1页)。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5个易错题型汇总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5个易错题型汇总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5个易错题型汇总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5个易错题型汇总_等式_性质_my类型一:等式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mx=my,则mx﹣my=0;②若mx=my,则x=y;③若mx=my,则mx+my=2my;④若x=y,则mx=my.a.1b.2c.3d.4考点:等式的性质。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每个式子进行变形即可找出答案.解答:解:①根据等式性质1,mx=my两边都减my,即可得到mx﹣my=0;②根据等式性质2,需加条件m≠0;③根据等式性质1,mx=my两边都加my,即可得到mx+my=2my;④根据等式性质2,x=y两边都乘以m,即可得到mx=my;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类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如果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a.b.3c.﹣3d.不存在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高于一次的项系数是0.根据未知数的指数为1可列出关于m的等式,继而求出m的值.解答:解:由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得m=1,解得m=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类型三: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寂静的山谷,驾驶员揿一下喇叭,4秒后听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设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x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a.2x+4×20=4×340b.2x﹣4×72=4×340c.2x+4×72=4×340d.2x﹣4×20=4×340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易错点例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易错点例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易错点例析1、错于移项例 1 解方程 4x - 2 =3 - x .错解:移项,得 4x - x = 3 - 2.合并同类项,得3x = 1.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x =31. 分析:方程中的某一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应改变符号,而上述并没有改变符号. 正解:移项,得4x + x = 3 +2.合并同类项,得5x =5.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x =1.2、错于去分母〔1〕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例 2 解方程312-x =42+x - 1 . 错解:去分母,得 4〔2x - 1〕= 3〔x + 2〕- 1 .去括号,得8x – 8 = 3x + 6 –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 13.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x =513. 分析: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上述解法漏乘了方程右边不含分母的项“1〞.正解:去分母,得 4〔2x - 1〕〕= 3〔x + 2〕-12.去括号,得8x – 8 = 3x + 6 – 1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 2.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x =52. 〔2〕去分母时漏添括号例 3 解方程 312+x -615-x = 1 . 错解:去分母,得 4x + 2 - 5x - 1 = 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 -5.分析:上述错误是无视了分数线的双重功能,即分数线不仅具有“除号〞作用,而且还具有“括号〞作用. 因此去分母时,不要忘记给分子加上括号,特别是最小公倍数与分母相等时更要注意.正解:去分母,得2〔x + 1〕 -〔5x - 1〕= 6 .去括号,得2x + 2 – 5x + 1 = 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 3.方程两边同除以-3,得x =1.3、错于去括号例 4 解方程 11x + 1=5〔2x + 1〕.错解:去括号,得11x + 1= 10x +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 0.分析: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时,用括号外面的数去乘括号内的每一项,再把积相加. 上述解法只乘了括号内的第一项.正解:去括号,得11x + 1= 10x + 5.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 4.4、错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例 5 解方程 2x + 5 = 10 - 8x .错解: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10x = 5 .系数化为1,得 x = 2 .分析:把方程10x = 5中x 的系数化为1时,两边都除以10即10为除数,应得x =21. 上述解法10作了被除数,故而错误.正解略.5、错于化小数为整数化分母的小数为整数时混用分数根本性质和等式根本性质 例 6 解方程2.01+x -4.013-x = 1 . 错解:原方程变形为:21010+x -41030-x = 10, 去分母,得2〔10x + 10〕-〔30x -10〕= 4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0x =10.方程两边同除以-10,得 x = -1.分析:原方程为了把分母0.2和0.4化为整数,利用分数根本性质将2.01+x 和-4.013-x 两项的分子、分母同乘以10,并非利用等式根本性质,方程两边都乘以10,方程右边应为1而不是10.正解:原方程变形为:21010+x-41030-x= 1 . 去分母,得2〔10x + 10〕-〔30x -10〕= 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0x = -26.方程两边同除以-10,得 x =2.6.。

通用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集锦

通用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集锦

(每日一练)通用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某件商品先按成本价加价50%后标价,再以九折出售,售价为135元,若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A.(1+50%)x×90%=135B.(1+50%)x×90%=135−xC.(1+50%x)×90%=135D.(1+50%x)×90%=135−x答案:A解析: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元,售价=标价×90%,据此列方程.解:标价为x(1+50%),九折出售的价格为(1+50%)x×90%,可列方程为(1+50%)x×90%=135.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牵”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1托;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1托.设绳索长x托,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A.2x=(x-1)-1B.2x=(x+1)+1C.12x=(x+1)+1D.12x=(x-1)-1答案:D解析:设绳索长x托,则竿长(x−1)托,根据“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1托;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1托”,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解:设绳索长x托,则竿长(x-1)托,依题意,得:12x=(x−1)−1.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数学常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为x,那么这个两位数为().A.3x B.12x C.21x D.21x+2答案:B解析:首先利用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且十位数字为x可将个位数表示出来,再结合“该数=10×十位数字+个位数字”即可求解.解:根据“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且十位数字为x” ,则个位数字是2x,∴这个两位数为10x+2x=12x,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根据题意列代数式,得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填空题4、某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若按标价打8折后,仍可获利20%,则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______元.答案:100解析:根据利润率=(售价−进价) ÷进价×100%,先利用售价=标价×折数÷10求出售价,进而代入利润率公式列出关于进价的方程即得.∵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按标价打8折后售价为:150×0.8=120(元/件)∴设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由题意得:(120−x)×100%=20%x解得:x=100答: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100元.所以答案是:100小提示: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中的销售问题,通常利润率计算公式为销售问题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点.5、已知A=2x−5,B=3x+3,若A比B大7,则x的值为________.答案:-15解析:根据“A比B大7”列出方程,进而求解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A=B+7,由此可得出关于x的方程2x−5=3x+3+7,移项,得:2x−3x=3+7+5,合并同类项,得:−x=15,系数化为1,得:x=−15,所以答案是:-15.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应用,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解答题6、己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8,且AB=20,(1)点B表示的数为;(2)如图1,若点B在点A的右侧,点P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右匀速运动.①若点Q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左匀速运动,经过多少秒后,点P与点Q相距1个单位.②若点Q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右匀速运动,经过多少秒后,在点P,B,Q三点中,其中有一点是另外两个点连接所成线段的中点.答案:(1)12或−28;(2)①196秒或72秒;②103秒或203秒.解析:(1)设B点表示的数为x,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求解;(2)①分别表示出两个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然后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求解;②分别表示出三个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然后分情况讨论列方程求解.解:设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x,∵点A表示的数为−8,且AB=20∴|x−(−8)|=20,解得x=12或-28所以答案是:12或-28;(2)∵点B在点A的右侧,∴点B所表示的数为12①设经过t 秒后,点P 与点Q 相距1个单位∵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 出发向右匀速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 出发向左匀速运动∴t 秒后,点P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8+4t ,点Q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12-2t ∴|12−2t −(−8+4t)|=1,解得t =196或72 ∴经过196秒或72秒后,点P 与点Q 相距1个单位; ②∵点Q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 出发向右匀速运动∴点Q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12+2t当点P 是线段BQ 的中点时,12+12+2t 2=−8+4t ,解得:t=203当点B 是线段PQ 的中点时,−8+4t +12+2t 2=12,解得:t=103当点Q 是线段BP 的中点时,−8+4t +122=12+2t ,方程无解 综上,经过103秒或203秒后,点P,B,Q 三点中,其中有一点是另外两个点连接所成线段的中点.小提示: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正确列方程并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易错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专项经典题(含解析)

《易错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题专项经典题(含解析)

一、解答题1.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h 完成,乙队独做15h 完成,丙队独做20h 完成,开始时三队合作,中途甲队另有任务,由乙、丙两队完成,从开始到工程完成共用了6h ,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小时?解析:3【分析】设三队合作时间为x ,总工程量为1,根据等量关系:三队合作部分工作量+乙、丙两队合作部分工作量=1,列式求解即可得到甲队实际工作时间.【详解】设三队合作时间为xh ,乙、丙两队合作为(6)x h -,总工程量为1, 由题意得:11111()()(6)11015201520x x ++++-=, 解得:3x =,答:甲队实际工作了3小时.【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中的工程问题,准确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以及设出未知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江南生态食品加工厂收购了一批质量为10000kg 的某种山货,根据市场需求对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处理,已知精加的这种山货质量比粗加工的质量的3倍还多2000kg ,求粗加工的这种山货的质量.解析:2000kg .【详解】解:设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x kg ,根据题意,得()3200010000x x ++=,解得2000x =.答: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2000kg .3.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小华等同学随家长共15人一同到金丝峡游玩,售票员告诉他们:大人门票每张100元,学生门票8折优惠.结果小明他们共花了1400元,那么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家长、几个学生?解析:10个家长,5个学生【分析】设小明他们一共去了x 个家长,则有(15﹣x )个学生,根据“大人门票购买费用+学生门票购买费用=140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小明他们一共去了x 个家长,(15﹣x )个学生,根据题意得:100x +100×0.8(15﹣x )=1400,解得:x =10,15﹣x =5,答:小明他们一共去了10个家长,5个学生.【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3x =2x -6;(2)2+x =2x +1; (3)35x -8=-25x +1. 解析:(1)x =-6;(2)x =1;(3)x =9【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都减2x ,可得答案;(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都减x ,化简后方程的两边都减1,可得答案. (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都加25x ,化简后方程的两边都加8,可得答案. 【详解】(1)两边减2x ,得3x -2x =2x -6-2x .所以x =-6.(2)两边减x ,得2+x -x =2x +1-x .化简,得2=x +1.两边减1,得2-1=x +1-1所以x =1.(3)两边加25x , 得35x -8+25x =-25x +1+25x . 化简,得x -8=1.两边加8,得x -8+8=1+8.所以x =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5.已知16y x =-,227y x =+,解析下列问题:(1)当122y y =时,求x 的值;(2)当x 取何值时,1y 比2y 小3-.解析:(1)215x =;(2)18x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2)根据题意得到213y y -=-,然后代入x ,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得:62(27)x x -=+ 解得215x = 215x ∴=. (2)由题意得:27(6)3x x +--=-解得18x 18x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是熟练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去分母的法则,细心求解即可.6.已知数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对应数字a 、b ,且a 、b 满足|4a-b|+(a-4)2=0(1)a= ,b= ,并在数轴上面出A 、B 两点;(2)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向x 轴正半轴运动,求运动时间为多少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距离的2倍;(3)数轴上还有一点C 的坐标为30,若点P 和点Q 同时从点A 和点B 出发,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点运动,P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刻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求点P 和点Q 运动多少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并求此时点Q 对应的数.解析:(1)4,16.画图见解析;(2)83或8秒;(3)点P 和点Q 运动4或8或9或11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此时点Q 表示的数为20,24,25,27.【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即可解决问题;(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分四种情形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a ,b 满足|4a-b|+(a-4)2≤0,∴a=4,b=16,故答案为4,16.点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2)设运动时间为ts .由题意:3t=2(16-4-3t )或3t=2(4+3t-16),解得t=83或8, ∴运动时间为83或8秒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的距离的2倍; (3)设运动时间为ts .由题意:12+t-3t=4或3t-(12+t )=4或12+t+4+3t=52或12+t+3t-4=52,解得t=4或8或9或11,∴点P 和点Q 运动4或8或9或11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此时点Q 表示的数为20,24,25,27.【点睛】 本题考查多项式、数轴、行程问题的应用等知识,具体的关键是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7.某同学在解方程21233x x a -+=-时,方程右边的﹣2没有乘以3,其它步骤正确,结果方程的解为x =1.求a 的值,并正确地解方程.解析:a=2,x=-3【分析】 由题意可知x=1是方程2x-1=x+a-2的解,然后可求得a 的值,然后将a 的值代入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将x =1代入2x ﹣1=x +a ﹣2得:1=1+a ﹣2.解得:a =2,将a =2代入21233x x a -+=-得:2x ﹣1=x +2﹣6. 解得:x =﹣3.【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明确x=1是方程2(2x-1)=3(x+a )-2的解是解题的关键.8.解方程:()()3x 7x 132x 3--=-+① ;5x 2x 3132---=②. 解析:(1)5;(2)138; 【分析】①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②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详解】①去括号得:3x−7x+7=3−2x−6,移项合并得:−2x=−10,解得:x=5;②去分母,去括号得:10−2x−6=6x−9,移项合并得:8x=13,解得:x=138. 【点睛】 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方程的解法.9.《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记载的“荡杯问题”很有趣.《孙子算经》记载“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何以多?’妇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几何?’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译文:“2人同吃一碗饭,3人同吃一碗羹,4人同吃一碗肉,共用65个碗,问有多少客人?” 解析:x =60【分析】设有x 个客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设有x 个客人,则65234x x x ++= 解得:x =60;∴有60个客人.【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小丽用的练习本可以从甲乙两家商店购买,已知两家商店 的标价都是每本 2 元,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十本以上,从第 11 本开始按标价的 70%出售;乙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一本起按标价的80%出售。

中考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50题(含答案)

中考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50题(含答案)

中考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50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已知九年级某班30位同学种树72棵,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x 人,则 ( ) A .237230x x B .327230x xC .233072x xD .323072x x2.若x =1是关于x 的方程ax +2x +1=0的解,则a 的值是 A .-3B .3C .-1D .-23.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若33m n +=-,则m n = B .若x ya a=,则x y = C .若22a x a y =,则x y =D .若382k -=,则12k =-4.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价提高60%标价,再将标价打7折出售,结果获利36元.设这件夹克衫的成本价是x 元,那么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0.7160%36x x +=-B .()0.7160%36x x +=+C .()07160%36x x +=-.D .()0.7160%36x x +=+5.若关于x 的方程3x+2m =2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B .m <1C .m ≥1D .m ≤16.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0%,一件赔20%,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 ) A .赚10元B .赔10元C .不赚不赔D .无法确定7.已知等式a =b ,则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a |=|b |B .a +b =0C .a 2=b 2D .2a ﹣2b =08.小淇在某月的日历中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和是15,那么这三个数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ax ay =,那么x y = B .如果a b =,那么55a b -=- c c10.假期张老师和王老师带学生乘车外出参加实践活动,甲车主说“每人8折”,乙车主说“学生9折,老师减半”,张老师计算了一下,不论坐谁的车,费用都一样,则张老师和王老师带的学生人数为( ) A .6名B .7名C .8名D .9名1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若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则依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320425x x +=- B .320425x x +=+ C .320425x x -=+D .320425x x -=-12.下列判断:①若0a b c ++=,则()22a c b +=.①若0a b c ++=,且0abc ≠,则122a cb +=-.①若0a bc ++=,则1x =一定是方程0ax b c ++=的解.①若0a b c ++=,且0abc ≠,则0abc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13.要使方程ax b =的解为1x =,必须满足( ) A .a b =B .0a ≠C .0b ≠D .0a b =≠.14.方程x ﹣3=2x ﹣4的解为( ) A .1B .﹣1C .7D .﹣715.关于x 的方程243x m +=和1x m -=有相同的解,则m 的值是( ) A .6 B .5C .5223-D .23-16.解方程()()41111433x x --=-+的最佳方法是( ) A .去括号B .去分母C .移项合并()1x -项D .以上方法都可以17.将方程x ﹣3(4﹣3x )=5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x ﹣12﹣6x =5B .x ﹣12﹣2x =5C .x ﹣12+9x =5D .x ﹣3+6x =518.课本习题:“某超市的一种瓶装饮料每箱售价为36元,五一期间对该瓶装饮料进行促销活动,买一箱送两瓶,这相当于每瓶按原价九折销售,求这家超市销售这种饮料的原价每瓶是多少元及每箱多少瓶?”以下为四位同学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 .甲、丁B .乙、丙C .甲、乙D .甲、乙、丙19.用如图(1)所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做成如图(2)所示的A 、B 两种无盖长方体纸盒(拼接部分忽略不计).现有长方形纸板180张,正方形纸板60张,刚好全部用完.求做成的A 、B 两种纸盒的数量.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设A 种纸盒共有x 个,则可列方程:60431802xx -+⨯=;①设B 种纸盒共有y 个,则可列方程:18032604yy -+=;①B 种纸盒共有24个;①做A 种纸盒共用去长方形纸板144个. A .1B .2C .3D .420.α∠与∠β的度数分别是219m -和77m -,且α∠与∠β都是γ∠的补角,那么α∠与∠β的关系是( ).A .不互余且不相等B .不互余但相等C .互为余角但不相等D .互为余角且相等二、填空题21.若1x =是关于x 的方程31ax bx +=的解,则39a b +=___________. 22.如果x ﹣1=3,则x 的值是 _____.2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五尺;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还剩余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 尺,那么可列方程为 _____. 24.当x =___时,13x -的值是2 25.某品牌汽车为了打造更加精美的外观,特将汽车倒车镜设计为整个车身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如图,即车尾到倒车镜的距离与车长之比为0.618),若车头与倒车镜的水平距离为1.9m ,则该车车身总长约为________m (保留整数).26.已知2230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_________. 27.若关于x 的方程()||235m m x--=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28.已知:数轴上一个点到-2的距离为5,则这个点表示的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29.如果一个正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 30.双层游轮的票价是上层票每张12元,下层票每张8元,现在游轮上共有游客150人,而且下层票的总票款比上层票的总票款多700元.那么这艘轮船上下两层游客的人数分别是多少设这艘邮轮上层的游客x 人,这艘油轮下层的游客y 人,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31.若关于x 的多项式()2x m -与()35+x 的乘积中,一次项系数为1,则m =____________.32.一个角的比它的余角多24°30′,则这个角的补角是_________.3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标注的数值均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_________.34.重庆双福育才中学农场的工人们要把两片草地的草除掉,大的一片是小的一片的3倍,前两天工人们都在大的一片草地上除草,第三天工人们对半分开除草,一半留在大的一片草地上,另一半人到小的一片草地去除草,第三天结束后,大的一片草地恰好除草完毕,小的一片草地还剩下一小块正好是2个人工人2天的工作量.如果工人们每天每人的除草量是相等的,且每天的工作时间相等,则农场有___________名工人.35.王芳和李丽同时采摘樱桃,王芳平均每小时采摘8kg ,李丽平均每小时采摘7kg .采摘结束后,王芳从她采摘的樱桃中取出0.25kg 给了李丽,这时两人的樱桃一样多.她们采摘用了多少时间?设她们采摘用了x 小时,则可列一元一次方程为_______.36.已知方程ax+12=0的解是x=3,则不等式(a+2)x<-6的解集为________. 37.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kx a +=1+6x bk-中,a 、b 、k 为常数,若无论k 为何值,方程的解总是x =1,则a +18b 的值为 ___.38.已知点M 、N 在线段AB 上,AM MB =13,AN NB=23,且MN =2,则AB =______.39.已知方程2224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是________.三、解答题40.在ABC 中, ①A 的度数是①B 的度数的3倍,①C 比①B 大15°,求①A ,①B ,①C 的度数. 41.(1)计算:(2)计算(3)解方程:3(25)29x x --+= (4)解方程:42.据调查表明,山的高度每增加1km ,则气温大约升高-6①.(1)我省著名风景区庐山的五老峰的高度约为1500m ,当山下气温20①时,求山顶的气温;(2)若某地的地面气温为18①,高空某处的气温为-24①,求此处的高度.43.七年级学生在4名数学老师的带领下去公园游玩,公园的门票为每人20元,现有两种优惠方案,甲方案:师生都按7.5折收费.乙方案:带队老师免费,学生按8折收费.(1)如有a名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两种优惠方案各需多少元?(2)当a=50时,采用哪种方案优惠?(3)当a=120时,采用哪种方案优惠?44.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去油箱中汽油的14,由乙地到丙地用去剩下汽油的15,油箱中还剩下6升.(1)油箱中原有汽油多少升?(2)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2km,求乙、丙两地的距离.45.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我市居民使用自来水计费方式实施阶梯水价,具体标准见表1,表2分别是小明、小丽、小斌、小宇四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和缴纳水费情况.表1:大连市居民自来水实施阶梯水价标准情况:表2:四个家庭2017年的年用水量和缴纳水费情况:请你根据表1、表2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1中的a,m的值;(2)小颖家2017年使用自来水共缴纳水费827元,则她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46.(1)计算:﹣1×[﹣32×(﹣23)2﹣2]÷(﹣23) (2)解方程:3157146x x ---= 47.计算题(1)计算:2232113()(2)()32-⨯---÷-(2)解方程:12111263x x x --+-=- 48.已知线段12AB =个单位长度.(1)如图1,点P 沿线段AB 自点A 出发向点B 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沿线段BA 自点B 出发向点A 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运动,几秒钟后,P 、Q 两点相遇?(2)如图1,几秒后,P 、Q 两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3)如图2,3AO =个单位长度,1PO =个单位长度,当点P 在AB 的上方,且60∠=︒POB 时,点P 绕着点O 以30度/秒的速度在圆周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 沿线段BA 自B 点向A 点运动,假若P 、Q 两点能相遇,求点Q 的运动速度. 49.新规定: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当3CA CB =或3CB CA =时,我们就规定C 为线段AB 的“三倍距点”.如图,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3-,点B 所表示的数为5. (1)确定点C 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2)若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A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求AP 的长度(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①当点A 为线段BP 的“三倍距点”时,求出t 的值.参考答案:1.D【分析】先设男生x 人,根据题意可得323072x x.【详解】设男生x 人,则女生有(30-x)人,由题意得:323072x x,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得出一元一次方程. 2.A【分析】把1x =代入方程得出关于a 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 【详解】将1x =代入ax +2x +1=0,得:210a ++=, 解得:3a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得出关于a 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3.B【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得到结果,作出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 、若33m n +=-,则m n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若x ya a=,则x y =,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 、若22a x a y =,20a ≠,则x y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若382k -=,则163k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 4.B【分析】设这件夹克衫的成本价是x 元,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这件夹克衫的成本价是x 元,根据题意得,()0.7160%36x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5.B【分析】先把x 的值用m 表示出来,再根据关于x 的方程3x+2m =2的解是正数列出不等式,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方程3x+2m=2可化为x=223m-,①x>0,①223m->0,①m<1.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6.B【分析】设进价为x元,根据售价=(1+利润率)×进价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解.【详解】设赚了20%的衣服的进价是x元,则(1+20%)x=120,解得,x=100,则实际赚了20元;设赔了20%的衣服进价是y元,则(1-20%)y=120,解得y=150,则实际赔了30元;①30>20,①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是赔了30-20=10(元).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求出两件衣服的进价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绝对值和等式的性质分别进行判定求解.【详解】解:A.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知,若a=b,则|a|=|b|,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等式性质,若a=b,则a﹣b=0,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根据等式性质,若a=b,则a2=b2,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等式性质,若a=b,则2a﹣2b=0,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的性质是解答关键.8.C【分析】可设第一个数为x,根据日历的数的排列规律,将各数表示出来,利用方程的思想验证x是否为正整数,从而作出判断.【详解】解:设第一个数为x ,根据已知: A 、得x+x+7+x+8=15,则x=0,故本选项不可能.B 、得x+x+7+x+6=15,则x=23,不是整数,故本选项不可能. C 、得x+x+1+x+8=15,则x=2,是整数,故本选项可能. D 、得x+x+1+x+7=15,则x=73不是整数,故本选项不可能.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对每个选项列出方程求解论证,难度一般,要掌握日历中数的排列规律. 9.C【分析】根据等式基本性质分析即可.【详解】A. 如果ax ay =,且a≠0,那么x y =,故不能选; B. 如果a b =,那么55a b -=-,故不能选; C. 根据性质1,如果11a b +=+,那么a b = D. 如果a b =,且0a b =≠,那么c ca b=,故不能选; 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等式基本性质.理解性质是关键. 10.A【详解】设张老师和王老师带了x 名学生, 根据题意得(x+2)×0.8=0.9x+2×12,解得x=6,故选A . 11.A【分析】设这个班有学生x 人,等量关系为图书的数量是定值,据此列方程即可.【详解】设这个班有学生x 人,由题意得,3x +20=4x−2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2.A【分析】各项利用方程解的定义,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①若0a b c ++=,则a c b +=-,①()22a c b +=,故①正确;①若0a b c ++=,则a c b +=-,且0abc ≠,则1222a cb b b +-==-,故①正确; ①若0a bc ++=,则1x =一定是方程0ax b c ++=的解,故①正确;①若0a b c ++=,且0abc ≠,当有2个负数时,0abc >;当有1个负数时<0abc ,故①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D【详解】试题分析:两边除以a 得:b x a=,要使方程ax b =的解为1x =,则必须满足0a b =≠.故选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14.A【详解】移项,得x ﹣2x=﹣4+3,合并同类项,得﹣x=﹣1,系数化成1,得x=1.故选:A .15.A【分析】先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再根据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同列出含m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 由243x m +=,342m x -=; 由1x m -=,解得+1x m =,因为两个方程的解相同, 所以34=12m m -+,解得: 6m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解含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根据解相同列出方程.16.C【分析】由于x-1的系数分母相同,所以可以把(x-1)看作一个整体,先移项,再合并(x-1)项. 【详解】解:移项得,43(x-1)-13(x-1)=4+1, 合并同类项得,x-1=5,解得x=6.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C【分析】方程去括号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详解】方程x ﹣3(4﹣3x )=5,去括号得:x ﹣12+9x =5,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B【分析】根据题意可设这种饮料的原价每瓶是x 元,则根据等量关系“九折购买的饮料数量比36元购买的一箱饮料的数量多2瓶”,或“一箱加2瓶的饮料九折后的价格是36元”;若设每箱有x 瓶,则根据“购买一箱加2瓶时,每瓶的价格和每瓶九折后的价格相等”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这种饮料的原价每瓶是x 元,则363620.9x x-=; 设这种饮料的原价每瓶是x 元,则()0.936236x ⋅+=;设每箱有x 瓶,则36360.92x x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9.C【分析】若设A 种纸盒共有x 个,则有制作A 种纸盒所需长方形的个数为4x 个,正方形的个数为x 个,则B 中正方形的个数为(60-x )个,然后可判定①;若设B 种纸盒共有y 个,则有制作B 种纸盒所需正方形的个数为2y 个,长方形的个数为3y 个,则A 中长方形的个数为(180-3y )个,然后可判定①;进而求解即可判定①①.【详解】解:若设A 种纸盒共有x 个,则可列方程为60431802x x -+⨯=,解得:36x =,故①正确;若设B 种纸盒共有y 个,则可列方程:18032604y y -+=,解得:12y =,故①正确,①错误;①做A 种纸盒共用去长方形纸板为36×4=144(个),故①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得到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20.D【分析】由α∠与∠β都是γ∠的补角可得αβ∠=∠,进而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 ,进一步即可进行判断.【详解】解:由α∠与∠β都是γ∠的补角,得αβ∠=∠,即21977m m -=-,解得:32m =,所以2197745m m -=-=.所以α∠与∠β互为余角且相等.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以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1.3【分析】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后,对等式进行变形即可求解.【详解】解:将1x =代入方程可得:31a b +=,①393a b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22.4【分析】移项、合并同类项,据此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移项,可得:x =3+1,合并同类项,可得:x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x +5=2(x ﹣1)【分析】根据绳子的长度不变,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为答案.【详解】解:依题意,得:x +5=2(x ﹣1).故答案为:x +5=2(x ﹣1).【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4.7【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13x -=2,然后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求出方程的解是多少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13x -=2, 去分母,可得:x ﹣1=6,移项,可得:x =6+1,合并同类项,可得:x =7.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5.5【分析】设该车车身总长为x m ,利用黄金分割点的定义得到汽车倒车镜到车尾的水平距离为0.618x ,则根据题意列方程x -0.618x =1.9,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该车车身总长为x m ,①汽车倒车镜设计为整个车身黄金分割点的位置,①汽车倒车镜到车尾的水平距离为0.618x ,①x -0.618x =1.9,解得x ≈5,即该车车身总长约为5米.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即AB :AC =AC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26.3【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列方程,即可求m 的值.【详解】解:①2230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①21m -=解得:3m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7.3-【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0ax b +=(a ,b 是常数且0a ≠).据此可得出关于m 的方程,继而可求出m 的值.【详解】①关于x 的方程()||235m m x--=是一元一次方程,①30m -≠,21m -=,解得:3m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为0,特别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系数不为0的条件.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28.-7或3【详解】试题分析:两数差的绝对值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设这个点表示的数为=5,解得:x=3或x=-7.考点:绝对值29.10【分析】设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 ,然后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 ,由题意得,()2180144n n -⋅=,解得10n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记公式并准确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0.812700150y x x y -=⎧⎨+=⎩【分析】设这艘游轮上层的游客人数为x 人,下层的游客人数为y 人,根据“游轮上共有游客150人,而且下层票的总票款是上层票的总票款多700元”列方程组求解可得.【详解】这艘邮轮上层的游客x 人,这艘油轮下层的游客y 人,由题意得812700150y x x y -=⎧⎨+=⎩. 故答案为812700150y x 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是列出方程组求解的关键.31.3【分析】先求出两个多项式的积,再根据一次项系数为1,得到关于m 的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235x m x -+263105x mx x m =-+-()261035x m x m =--+①积的一次项系数为1,①1031m -=,解得:3m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2.122°45′【分析】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依此根据一个角比它的余角大24°30′可求这个角的度数,再根据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可求解.【详解】解:设这个角为x ,则x -(90°-x )=24°30′,解得x =57°15′,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为180°-57°15′=122°45′.故答案为:122°45′.【点睛】此题考查余角与补角,主要记住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为90°;两个角互为补和为180°.利用方程思想较为简单.33.1-【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列出方程()()2360x x -++=解答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2360x x -++=解得:=1x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34.12【分析】由题可知每人每天除草量是一定的,设农场有x 名工人,每人每天除草量为y ,根据大的一片是小的一片的3倍,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农场有x 名工人,每名工人每天除草量为y ,依题意有2xy +0.5xy =3(0.5xy +2×2y ),2.5xy =1.5xy +12y ,xy =12y ,x =12.故农场有12名工人.故答案为:12.【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主要是先明白每人每天除草量是一定的,设农场有x 名工人,每人每天除草量为y ,根据题意找到关系即可解答.35.80.2570.25x x -=+.【分析】利用采摘结束后王芳从她采摘的樱桃中取出0.25kg 给了李丽,这时两人樱桃一样多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详解】解:设她们采摘用了x 小时,根据题意可得:8x-0.25=7x+0.25,故答案为:8x-0.25=7x+0.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采摘的质量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 36.3x >【分析】先将3x =代入方程120ax +=,求得a 的值;再将a 的值代入不等式,然后系数化1即可.【详解】先将3x =代入120ax +=,得3120a +=,解得4a =-;把4a =-代入不等式26a x +<-,得426x -+<-,解得:3x >;故答案为:3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不等式两边除以负数,不等式要变号.37.3【分析】将1x =代入方程,然后令k 的系数为0,得到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将1x =代入方程23kx a +=1+6x bk -得(4)270b k a ++-=由题意可得:40270b a +=⎧⎨-=⎩,解得724a b ⎧=⎪⎨⎪=-⎩ 则17171(4)382822a b +=+⨯-=-= 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含义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38.403【分析】设AM =x ,则MB =3x ,则AB =4x ,利用23AN MB =可得到85AN x =,则利用MN =35x 列方程35x =2,然后解方程求出x 即可得到AB 的长. 【详解】解:设AM =x ,则MB =3x ,①AB =AM +MB =4x , ①23AN NB =,AB =AN +NB ①AN =2855AB x =, ①MN =AN ﹣AM =8355x x -=x , ①35x =2,解得x =103, ①AB =4×103=403. 故答案为40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线段,根据比例的性质用代数式表示线段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9.3x =-【分析】先求出m 的值,再代入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因为原方程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所以21+=m ,移项,得12m =-.合并同类项,得1m =-.把1m =-代入原方程,得224x --=.移项,得242x -=+.合并同类项,得26x -=.系数化为1,得3x =-.故答案为:3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0.①A=99°,①B=33°,①C=48°【分析】设①B=x ,则①A=3x ,①C=x+15,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解:设①B=x ,则①A=3x ,①C=x+15,①①A+①B+①C=180°,①x+3x+x+15=180,解得:x=33,①①A=99°,①B=33°,①C=48°.【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义,难度不大,关键是运用方程思想进行解题. 41.(1)19;(2)10;(3);(4)14.5x =.【详解】试题分析:(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即可;(2)利用分配律计算简单方便;(3)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4)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试题解析:(1)=18-6×(14-)×23 2分 =19 4分(2)= 2分=–1+8+3=10 4分(3)3(25)29x x --+=2分4分(4)3(23)4(2)12,x x --+=694812,x x ---= 2分 229,x =14.5x = 4分考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解一元一次方程.42.(1)11①;(2)7km【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列式求解;(2)设此处的高度为xkm ,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列得:150020(6)111000C ,答:山顶的温度为11C . ()2设此处的高度为xkm ,根据题意列得:18624x -=-解得:7x =.答:此处的高度为7k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算式计算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43.(1)甲方案为:15a+60;乙方案为:16a ;(2)乙方案优惠;(3)甲方案优惠;【分析】(1)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两种方案的钱数即可;(2)把a=50代入,比较大小即可;(3)把a=120代入,比较大小即可.【详解】(1)若有a 名学生,甲方案为:(15a+60)元;乙方案为:16a 元;(2)当a=50时,甲方案需810元,乙方案需800元,此时乙方案优惠;(3)当a=120时,甲方案需1860元,乙方案需1920元,此时甲方案优惠.【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以及列代数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44.(1)油箱中原有汽油10升;(2)乙、丙两地的距离为13.2千米.【分析】(1)若设油箱中原有汽油x 升,分别表示出每次的耗油量,根据题意即可列出方程解答即可;(2)利用耗油量的比与行驶路程的比相等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1)设油箱中原有汽油x 升,由题意得111()6445x x x x ---⨯= 解得:x =10答:油箱中原有汽油10升.(2)设乙、丙两地的距离为a 千米,由题意得11122::(1)445a =-⨯ 解得:a =13.2答:乙、丙两地的距离为13.2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45.(1)a =3.25,m =180;(2)她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是235立方米.【分析】(1)根据小明、小丽、小斌家的年用水量和缴纳水费情况可知100<m <200,从而求出a 及m 的值;(2)由年用水量为240立方米时,共缴纳水费849元,而673<827<849,可得她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在第二阶梯.设她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是x 立方米,根据共缴纳水费827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可得a =325100=3.25, 根据小斌家用水200立方米(在第二阶梯),缴纳水费673元,列出方程:3.25m +4.4(200﹣m )=673,解得m =180.(2)由年用水量为240立方米时,共缴纳水费:3.25×180+4.4(240﹣180)=849(元), ①673<827<849,①她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在第二阶梯.设她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是x 立方米,根据题意,得3.25×180+4.4(x ﹣180)=827,解得x =235.答:她家2017年的年用水量是235立方米.【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理解阶梯水价收费标准,正确求出a 及m 的值.46.(1)-9;(2)x =﹣1.【分析】(1)根据实数的混合计算解答即可;(2)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答即可.【详解】(1)原式=﹣1×[﹣9×49﹣2]×(﹣32) =﹣1×[﹣4﹣2]×(﹣32) =﹣1×(﹣6)×(﹣32) =﹣9;(2)3(3x ﹣1)﹣12=2(5x ﹣7)9x ﹣3﹣12=10x ﹣149x ﹣10x =﹣14+3+12﹣x =1x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47.(1)31;(2)2x =【分析】(1)按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计算即可;(2)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求解即可.【详解】(1)()2232113232⎛⎫⎛⎫-⨯---÷- ⎪ ⎪⎝⎭⎝⎭ =-9×19-(-8)÷14=-1+32=31;(2)12111263x x x --+-=-, 3(x-1)-(2x-1)=6-2(1+x),3x-3-2x+1=6-2-2x ,3x-2x+2x=6-2+3-1,。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3.如图 1,O 为直线 AB 上一点,过点 O 作射线 OC,∠ AOC=30°,将一直角三角板 (∠ 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O 处,一边 ON 在射线 OA 上,另一边 OM 与 OC 都在直线 AB 的上方.
(1)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 O 以每秒 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 2,经过 t 秒 后,OM 恰好平分∠ BOC.①求 t 的值;②此时 ON 是否平分∠ AOC?请说明理由;
(3)解:由题意得 200x+7600=7800, 解得 x=1. 符合实际意义,
答: 有可能 ,杭州厂运往南昌的机器为 1 台.
【解析】【分析】(1)根据总费用=四条线路的运费之和(每一条线路的费用=台数×运 费),列式后化简即可。 (2)根据(1)中的表达式等于 8400,列方程并求解。 (3)根据(1)中的表达式等于 7800,列方程并求解,若方程的解符合实际意义,则有可 能,否则就不可能。
∠ CON=∠ COM=45°,又三角板绕点 O 以每秒 3°的速度,射线 OC 也绕 O 点以每秒 6°的速度 旋转,设∠ AON 为 3t,∠ AOC 为 30°+6t,根据∠ AOC﹣∠ AON=45°得出含 t 的方程,求解得 出 t 的值 ; ( 3)根据∠ AON+∠ BOM=90°,∠ BOC=∠ COM,及三角板绕点 O 以每秒 3°的速度,射线 OC 也绕 O 点以每秒 6°的速度旋转,故设∠ AON 为 3t,∠ AOC 为 30°+6t,从而得到∠ COM
【答案】 (1)
(2)解:设
=m,方程两边都乘以 100,可得 100×

=0.7373…,可知 100×
即 73+x=100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题 人教七上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某商店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价降低了5%,出售价不变,使利润率由m %提高到(m +6)%,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错解】本题可以设原来的进货价为a 元作为参考数,
由题意得:a (1-5%) (1+m %)=a 〔1+(m +6)%〕.
解得m 为负数,无解.
【剖析】进货价降低了5%是相对于第二次进货而言,不是第一次进货价,审题错误.
【正解】本题可以设原来的进货价为a 元作为参考数,抓住两次售价相等, 由题意得:a (1+m %)=a (1-5%)〔1+(m +6)%〕.
解得m =14.
∴m %=14%.
2.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20%以后,每台售价为a 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 )
A .20%a 元
B .1.2a 元
C .45a 元
D .2
3a 元 【错解】选B .
【剖析】降价20%是相对于原价,不是降价后的售价a 元.
【正解】本题应注意降价后的价格为a 元,
设原价为x 元,
则 (1-20%)x =a ,
∴选C .
3.某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③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王林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王林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相同的商品,则应付款( )
元 元 C . 288元或316元 元或363元
【错解】王林第一次购物80元不享受优惠,
若王林第二次购物按照方案②来打折,设王林第二次购物打折前应付x 元,则=252,
解得x =280.
若王林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相同的商品打折前总价为:80+280=360,
打折后实际应付款:360×=288元.
∴选A .
【剖析】题中王林的第一次购物付款80元,不享受优惠,第二次购物付款252元究竟按照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来计算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误把王林的第二次购物只按照方案二来计算.
【正解】王林第一次购物80元不享受优惠,
王林第二次购物可以按照方案②来打折,也可以按照方案③来打折,设王林第二次购物打折前应付x 元,则=252,
解得x =315.
若王林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相同的商品打折前总价为:80+315=395元,打折后实际应付款:395×=316元.
∴选C.
4.参加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000元,那么
住院医疗费报销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0
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60
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80

【错解】由已知条件可知,此人住院医疗费的报销金额是1000元,
设住院的医疗费为x元,
根据题意得:(x-500)×60%=1000,
解得:x=1250元.
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1250元.
∴选B.
【剖析】报销细则按照三部分来计算,本题解题时误认为住院医疗费不超过1000元,只报销了超过500—1000元部分的60%.
【正解】由已知条件可知,此人住院医疗费的报销金额是1000元,故此人住院的医疗费超过1000元,
设住院的医疗费为x元,
根据题意得:(x-1000)×80%+(1000-500)×60%=1000,
解得:x=1875元.
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1875元.
∴选C.
购买香蕉数(千克) 不超过20千克20千克以上但不
超过40千克
40千克以上
每千克价格6元5元4元
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
【错解】⑴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香蕉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时,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
6x+5(50-x)=264,
解得:x=14.
50-14=36(千克).
∴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
⑵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
6x+4(50-x)=264,
解得:x=32.
∴第一次购买32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18千克香蕉.
【剖析】本题是一道分类讨论题,分类讨论的关键是第二次的购买量,关键得考虑第二次多于第一次,解题时应该重点考虑.
【正解】⑴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
6x+5(50-x)=264,
解得:x=14.
50-14=36(千克).
∴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
⑵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6x+4(50-x)=264,
解得:x=32(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
白甸初中沈小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