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答案不全)

合集下载

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第 13课五四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性质及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的内容及意义。

难点: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正确理解。

一、课前预习——导读(一)情境导入(二)明确目标——见学习目标(三)设问导读(阅读教材,完成问题)作好标记,清除障碍,回答下列问题:五四爱国运动:(1)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提出的要求,宣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3)口号:他们要求“,内除国贼”、取消“”、反对在对德“”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人、“誓死力争,”。

(4)过程:1919年月初以后,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中心转移到。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5)结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上签字。

(6)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7)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的开始。

(原因是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二、课堂探究——导学(四)探究展示(注意探究指导、活动方案设计、学法指导;注意展示的方式,学生的点评、质疑,教师的点拨、评价)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及主力?2.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三、知识应用——导练(五)拓展测评(注意拓展练习当堂完成、错误聚焦等)1.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C.“还我青岛”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

”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4.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赛课导学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赛课导学案_3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2. 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以爱国为宗旨的救亡运动。

3、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并探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五四运动的爆发阅读课本“五四运动”80页正文部分,并观看教学视频,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问题2、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问题3、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五四运动的扩大阅读课本“五四运动”81页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问题2、阅读教材,回答这场运动最终取得了什么结果?问题3、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阅读课本“五四运动”82页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阶级力量、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毛泽东: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材料三: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自己斗争的政党。

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应运而生2、思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课堂总结随堂训练1、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问题二:6月5日后,五四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二:自主学习:用时间轴,并通过主力变化分析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最后在右侧完成本活动的自主评价
问题三: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活动三:小组合作学习:从领导阶级、革命的发展前途、和运动的作用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最后在右侧完成对本活动的评价。
能根据五四精神。理解没有脱离所学,且言之有理即为1分
达标
反馈
1、《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式,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情感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D、五四运动波及范围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
5、阅读下列材料: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协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电影《我的1919》
领导阶级:
革命的发展前景:
五四运动的作用:
活动一:全对为2分
发现错误及时订正为1分
活动二:结合教材第61页的内容以及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完成,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填写准确,书写工整,条理分明即为2分。线索关键词完整即为1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无答案)第13课五四运动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二、学习重点和难点(一)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二)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教学班级八()八()八()八()八()八()八()教学时间四、教学手段提前一周准备好导学案,课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先完成课前预习案。

收集资料、图片制作PPT课件。

课堂上将导学案与PPT配合进行教学。

五、内容与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案(独立完成)——导读教材1.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2.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

3.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教师讲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13课 五四运动(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13课 五四运动(无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课题第13课五四运动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复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伟大意义。

2.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预习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也派代表参加所谓的“_______________”。

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特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1919年5 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_ ___________ ____,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学生们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1919年6月3日以后,__________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_______转移到了__________.4.五四运动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它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行课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2、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胜利的表现?(三个方面)4、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关键因素是什么?5、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

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经过、结果、性质及意义。

2、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在课本上勾划,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1、找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运动的主力和运动的口号。

3、找出五四运动后期运动地点和运动的主力有什么变化?4、找出五四运动的结果。

5、找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材料一:1919年1月,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和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章陆去。

材料三:“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

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中国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新时期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第13课《五四运动》课堂检测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3. 下列口号中,哪一个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5.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6、材料一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5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5

第十三课五四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屏并结合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提问:视频和浮雕上的这些人大多数属于哪个群体?他们的情绪怎么样?他们在游行示威中喊出了哪些口号和诉求?这反映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二.自主感知: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国际、国内(结合所学,试从政治黑暗、思想曙光等角度分析)】当中哪个是直接原因?(导火线)2.在巴黎的“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了哪些要求?你如何看待这些要求?思考:中国为何外交失败?3.找出五四运动相关内容及评价。

【如:爆发时间、口号及要求、抗争形式、主力、运动中心等】三.讲授新课:1.背景【图书历史】国内:1.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了大批知识青年国际:3.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紧侵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

(“二十一条”)4.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导火线)【引用材料: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演讲内容。

】问:材料中中国代表团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变化?答:高兴——失望——愤怒;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问:为什么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但是却外交失败?答: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过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国人的怒火如火山一样爆发了2.过程:【材料展示】“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5月1日上海《大陆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5月4日《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图书历史】观察图片结合教材,找出图片展示的相关信息:运动主力:学生斗争形式:游行示威、罢课运动中心: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正确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 ,比照1919年6月前后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高学生比拟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决的共产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稳固根底:明确上述知识点后 ,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根底稳固题。

〔7'〕针对根底提纲提问 ,并适当拓展。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口号?3〕、五四运动前期的中心、主力?4)、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主力?5)、说出五四运动的结果6〕、五四运动的意义?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 ,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以下问题:〔10'〕试比拟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答: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其次是运动涉及全国广阔地区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形成了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3.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爱国运动中 ,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 ,对斗争取得初步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中心以及初步胜利。

2.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自主导学】
(一)导火线(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失败。

(二)概况:
1.爆发:(1)时间:年5月4日
(2)地点:
口号:“,”“誓死力争,”“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

2扩大:6月份
(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2)主力:由学生转变为
(3)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四)历史意义:
1.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端。

【合作探究】
【探究一】从课文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探究二】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达标测试】
1、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的召开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召开
3、五四运动是,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
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扶清灭洋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游行
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5、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
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这次运动最让我们铭记的核心精神是()
A. 和平
B. 自由
C. 平等
D. 爱国
6、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废除二十一条
D. 严惩卖国贼
7.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
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6月5日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探究一】参考答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热爱家乡,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探究二】参考答案: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
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
义”为指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众,最终都未能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
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叫旧民主主义革命。

与之相对应的,五
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中马
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
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