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

《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导语:《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 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性格简介,欢迎大家了解。
《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篇1一、主要内容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虽然是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故事,但完全打破了才子佳人之作的固定模式。
它不仅写出宝黛的爱情悲剧,更以这个爱情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敲响了沉沉暮鼓。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全书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
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真实再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画卷: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世风的浇漓及人心的衰莠。
全书凝聚着当时社会的缩影。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先以顽石补天不成的神话开篇,讲一块顽石由于女娲补天而炼制,但因多了一块而被废弃,业已通灵。
一天听一僧一道谈论人间富贵,凡心一动,想下凡去享受。
二位仙人便将其划作一块美玉,携之进入凡尘。
红楼梦故事情节概括

红楼梦故事情节概括1 前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小说,文中记载了18世纪末江南大家七十二号陆羽和其家中四代众多有色人种的苦痛曲折的历史。
小说着重描写的是陆羽的两儿女,林黛玉和晴雯以及其它家族成员们命运的变迁,及他们个人的境遇及爱情生活。
通过精心构思,通过梦境、梦境升华,作者编写出一部经典巨著,揭示出中国封建家族的种种局限和矛盾,将历史上江南大家A-F西清和有色人种之间差异和冲突的贫富差异揭示出来,是一部有趣又痛苦的社会议题小说。
2 林黛玉林黛玉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深思熟虑,非常美丽的姑娘。
她的聪明才智,友善的乐观精神,令人佩服。
尽管生活在封建家庭里,却拒绝屈服于任何社会压力,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品位。
经历过许多根结,并与关系微妙的柳家及芳家关系,最终痛苦地面对爱情和结婚的焦灼冲突,逝去了人世。
3 晴雯晴雯的形象独具个性,大胆爱恨,她的精神,她的坚强意志,对生活的无畏,使她成为了人们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她在爱情中的抉择,使储春来到了探丝的梦乡,并最终把他的心交给了宝钗,直到母女两人最后同前世定下婚礼日子,晴雯才从迷离梦域中清醒过来。
4 其他人物小说中性格色彩各异的众多人物,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宝钗、贾宝玉、妙玉等等,他们形象丰满,生动形象,充分反映出封建家庭的不同社会阶层的精神处境,也反映出社会上特殊文化价值,他们在小说中发生的种种故事,更增添了小说的色彩。
5 结语《红楼梦》是清代和中国社会文化史上一个经典文本,从一个家族的故事揭示出清朝封建社会的矛盾状况以及立身处世的原则,裹挟着丰满的情节和滔滔江湖,给人以思想和感染力,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提出的思想信条,成为经典,意义重大。
贾宝玉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贾宝玉主要故事情节概括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故事情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抓周试志:在贾宝玉一周岁的时候,贾母命人摆出许多东西让宝玉抓,以试其志。
结果宝玉唯独抓中了胭脂钗粉,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2. 与黛玉共读《西厢记》:在春天的某个午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花园里共读《西厢记》。
两人在一起畅谈理想和人生,这是他们感情发展的重要时刻。
3. 宝玉挨打:由于贾宝玉与蒋玉菡交往过密,引起忠顺王府的注意,后因贾环诬告宝玉与金钏调情并将其赶走,致使贾政痛打贾宝玉。
4. 梦中喊骂:在梦中,贾宝玉喊出了“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的话。
这表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抗和不满。
5. 与黛玉诉肺腑:在梨香院亲睹贾蔷、龄官恩爱情景后,宝玉和黛玉相互表达了心中的爱意。
这是两人感情的进一步深化。
6. 探病晴雯:宝玉得知晴雯病了后,前去探望。
在晴雯床前,他向她表达了深深的情意。
7. 与元妃相见:贾元春回贾府探望时,贾宝玉与她相见。
他向元春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8. 大观园题对额:在元妃省亲后,贾宝玉与贾政在大观园题对额,展示了他的才情和学识。
9. 养鱼送黛:贾宝玉在得知林黛玉爱吃鱼后,特意养了一些鱼送给她。
这表现了他对黛玉的关心和爱意。
10. 挨打传情:在贾宝玉挨打之后,薛宝钗前来探望并送来丸药。
宝玉趁机向薛宝钗传情,表达了对黛玉的思念之情。
11. 巫术事件:贾宝玉和蒋玉菡被马道婆施以巫术,后虽被解除,但期间所遭受的磨难和痛苦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 茜香罗事件:在冯紫英家,贾宝玉与蒋玉菡因茜香罗而产生纠葛,最终以蒋玉菡赠送茜香罗给宝钗结束。
以上是贾宝玉的主要故事情节概括,这些情节展示了他的性格、情感和成长历程。
整理四大名著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整理四大名著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包含了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这四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整理和拓展:1. 《红楼梦》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等。
故事情节:贾宝玉出生于封建贵族家庭,因家族兴衰而历经沧桑。
他有两个表妹林黛玉和薛宝钗,还有一个表嫂史湘云。
林黛玉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但她敏感、脆弱,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薛宝钗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女孩,但她也有着嫉妒和攀比的心理。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富有魅力的女孩,但她也有着自私和狠毒的一面。
史湘云是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女孩,但她也有着忧郁和孤独的一面。
拓展: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
它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腐败,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红楼梦还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2. 《西游记》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唐僧等。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四人为了西天取经而历经千辛万苦。
孙悟空是一个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的猴子,他帮助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
猪八戒是一个贪吃、懒惰、胆小的妖怪,他一路上陪伴着孙悟空,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
沙悟净是一个忠诚、正直的妖怪,他帮助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
唐僧是一个善良、博学、虔诚的和尚,他带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
拓展: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
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概括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概括
本文档将概述《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主要人
物和主要情节。
主要人物
1. 贾宝玉:小说的男主角,贾府的宝贝儿子,聪明多情,善良
正直。
2. 林黛玉:贾宝玉的表妹,文静而聪明,个性独立,爱贾宝玉
却无法与他相守。
3. 薛宝钗:贾宝玉的表妹,美丽善良而富有智慧,是贾府中众
人的宠儿。
4. 贾母:贾宝玉的奶奶,贾府的家族长辈,善良慈祥而有权威。
5. 石头:贾府中的仆人,机智乖巧,与贾府的主人贾宝玉关系
亲密。
主要情节
1. 宝玉初入贾府:贾宝玉从小生活在贾府,他聪明伶俐,与亲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 宝玉与黛玉的缘分: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但命运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
3. 宝玉的情感纠葛:贾宝玉在贾府中与许多女子有着复杂的感情纠葛,包括与宝钗之间的亲密关系。
4. 贾府的兴衰:小说中描绘了贾府从繁华到衰落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5. 黛玉的逝世和宝玉的坎坷:林黛玉因病而过世,给贾宝玉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悲伤。
6. 小说的未完结局:小说的最后并未有明确的结局,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上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的概述。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和探索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人性、家族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红楼梦主要情节梳理以及相关人物

红楼梦主要情节梳理以及相关人物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小说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家族,以及其中一位女子贾宝玉的人生经历。
下面将按照主要情节和相关人物对红楼梦进行梳理。
第一回:贾府起居故事开始于贾府,贾府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
贾府的主人贾母希望将家族发扬光大,因此安排贾宝玉和贾迎春成婚。
贾宝玉是一个情感敏感的人,他和贾母的贴身丫鬟林黛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第二回:薄命女儿贾府的大观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幸的事情发生。
贾府的侄女林黛玉因为身世不明,被贾母抚养在贾府。
她不被贾母重视,感到孤独和无助。
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日渐加深。
第三回:葬花词贾府的仆人秦钟因为得罪了贾母,被贾母逐出府门。
秦钟在离开前,写下了一首《葬花词》。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贾府和黛玉的思念之情。
黛玉看到这首诗后感动不已,开始对贾宝玉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第四回:探春贾琏贾府的贾探春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准备嫁给贾琏。
贾琏是一个世俗而粗鄙的人,与探春的性格截然相反。
探春对这次婚姻感到犹豫,但最终还是嫁给了贾琏。
第五回:荣府花烛夜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他们的感情受到了很多阻碍。
贾宝玉在荣府遇见了袭人,袭人是贾府中的一位丫鬟,她对贾宝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贾宝玉为了掩饰自己对袭人的感情,将其送给了林黛玉。
第六回:宝玉悔婚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贾宝玉的家族安排了他和贾迎春的婚姻。
贾宝玉为了不伤害黛玉,决定悔婚。
他在婚礼前夜将自己的婚纱剪破,向贾母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第七回:宝玉初试云雨情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他们的感情受到了很多阻碍。
贾宝玉在荣府遇见了袭人,袭人是贾府中的一位丫鬟,她对贾宝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贾宝玉为了掩饰自己对袭人的感情,将其送给了林黛玉。
第八回:宝玉葬花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贾宝玉的家族安排了他和贾迎春的婚姻。
贾宝玉为了不伤害黛玉,决定悔婚。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一)贾家第二代:贾母《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
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
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早已作古,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也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史老太君(即贾母)还在。
在宁荣二府众多的人物中,贾母的辈分最高。
她是贾赦、贾政的生母,贾敬的婶娘,贾琏、宝玉、元春姊妹的祖母,贾珍的叔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的姑奶奶,薛宝钗的远支姨姥姥。
这位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千金嫁到贾府已经五十多年,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贾政痛责宝玉,她以“立刻回南京去”要挟,贾政便“苦苦叩求认罪”;贾赦想要她身边的侍婢鸳鸯作妾,被她骂了回去,也只得“告病,且不敢见贾母”;至于王熙凤等人更是千方百计地逢迎讨好,众星捧月般围着她转。
贾母虽不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却是荣国府的中心人物,府内的日常生活便以贾母为中心展开着:吃酒、听戏、斗牌、逛庙、打醮、祭祠、说笑话、制灯谜、行酒令……作者对公侯府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使我们真切了解到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生活的真实情景。
由于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得以长期在内帏厮混,也是由于贾母的疼爱,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从扬州来到荣国府,客观上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是老太太可以心疼地搂着他们“心肝儿肉”地叫,却不能容忍他们越出了“正经礼数”的爱情行为。
在她的眼里,一个清白女孩儿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便“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了。
所以续作者写她采用王熙凤的“掉包计”,制造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同时也造成了宝钗的婚姻悲剧,是极有可能的。
最后,这位享尽人间清福的老妇人,在目睹家产被抄、儿孙入狱的凄惨结局后,随着这个家族的崩溃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贾家第三代:贾赦、贾政、贾敬贾母有两个儿子。
林黛玉的7个经典故事概括

林黛玉的7个经典故事概括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位重要角色,她的故事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以下是七个经典故事的概括:
1、黛玉进贾府:林黛玉的母亲去世后,她被送到贾府投靠外祖母。
在贾府,她见到了贾母、贾宝玉等一众人,开始了她在贾府的生活。
2、黛玉葬花:芒种时节,大观园内众姐妹祭花神,黛玉独自一人将落花埋在土中,并写下了《葬花吟》,以花比喻自己的命运。
3、宝黛初会:林黛玉到了贾府后,与贾宝玉初次会面。
两人一见如故,宝玉更是对黛玉一见倾心。
4、黛玉换平儿的发饰:林黛玉喜欢研究服装首饰,她看到平儿的髮饰缺乏诗意,便偷偷把自己的髮饰借给平儿用。
然而,当看到平儿因漂亮的髮饰变得更加自信和出色时,林黛玉开始后悔,并希望平儿不要过于张扬。
5、香菱学诗:香菱喜欢上作诗,向黛玉请教。
黛玉悉心解说,一遍遍讲解,最终促成香菱的佳作。
6、晴雯不开门事件:黛玉因将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而独自悲泣,这进一步体现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
7、凹晶馆联诗:中秋夜,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这是她们最后一次一起赏月。
黛玉的才华和机智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一)贾家第二代:贾母《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
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
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早已作古,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也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史老太君(即贾母)还在。
在宁荣二府众多的人物中,贾母的辈分最高。
她是贾赦、贾政的生母,贾敬的婶娘,贾琏、宝玉、元春姊妹的祖母,贾珍的叔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的姑奶奶,薛宝钗的远支姨姥姥。
这位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千金嫁到贾府已经五十多年,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贾政痛责宝玉,她以“立刻回南京去”要挟,贾政便“苦苦叩求认罪”;贾赦想要她身边的侍婢鸳鸯作妾,被她骂了回去,也只得“告病,且不敢见贾母”;至于王熙凤等人更是千方百计地逢迎讨好,众星捧月般围着她转。
贾母虽不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却是荣国府的中心人物,府内的日常生活便以贾母为中心展开着:吃酒、听戏、斗牌、逛庙、打醮、祭祠、说笑话、制灯谜、行酒令……作者对公侯府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使我们真切了解到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生活的真实情景。
由于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得以长期在内帏厮混,也是由于贾母的疼爱,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从扬州来到荣国府,客观上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是老太太可以心疼地搂着他们“心肝儿肉”地叫,却不能容忍他们越出了“正经礼数”的爱情行为。
在她的眼里,一个清白女孩儿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便“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了。
所以续作者写她采用王熙凤的“掉包计”,制造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同时也造成了宝钗的婚姻悲剧,是极有可能的。
最后,这位享尽人间清福的老妇人,在目睹家产被抄、儿孙入狱的凄惨结局后,随着这个家族的崩溃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贾家第三代:贾赦、贾政、贾敬贾母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军之职),分出去另过。
贾赦好色贪财,他在《红楼梦》中主要作了三件事:一是逼着邢夫人去讨贾母的贴身丫环鸳鸯作妾,不成之后费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做妾,唤作嫣红;二是勾结贾雨村强夺石呆子家的二十把古扇,搞得石呆子家破人亡;三是为五千两银子将亲生女儿迎春嫁给孙绍祖,以致迎春被虐待而死。
贾母不喜欢这个大儿子和大儿媳妇邢夫人,而是和二儿子贾政一起过,于是贾政的妻子王夫人便掌了荣国府的内政。
贾政夫妇是贾府老辈人中的正人君子,丈夫在外为官清正,妻子在内吃斋念佛。
他们一心想按封建道德的标准来培养贾宝玉,期望他能成为贾家百年之基的继承人。
为此,贾政不惜下死手痛笞宝玉,王夫人则处心积虑安插下忠于封建道德的袭人监护宝玉,而把涉嫌将宝玉引上邪路的金钏、晴雯、芳官等人痛加责罚,驱除殆尽。
但是贾宝玉终于没能按他们的愿望走上“仕途经济”的“正路”,而是“悬崖撒手”,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这一对没落家族中道貌岸然的正统派,在家族崩溃时不会得到比别人更好些的结局。
后四十回写“复世职政老沐天恩”,让贾政重袭贾赦丢掉的爵位,不符合曹雪芹“为官的家业凋零”的原意。
贾敬是长房宁国府的第三代人,虽然他是贾代化的次子,因长子贾敷早亡,所以由他袭了爵位,并有一男(贾珍)一女(惜春)。
但是他却迷上炼丹修道,一心成仙,把爵位让给儿子贾珍继承,自己搬到城外道士庙去住,过生日也不回来,终因吞服丹砂过量导致膨胀而殁。
《红楼梦》第五回说“箕裘颓堕皆从敬”的“敬”指的就是贾敬,说他是贾家祖业败坏的起始。
以上是贾氏家族的老一辈人,有昏暴贪淫的,有道貌岸然的。
贾家的衰败从他们这一代就已经开始了,只是靠家大业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面的架子才没有倒下来。
(三)贾家第四代: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氏家族的第四代人可分成两组:一组是已成家并掌了权的贾珍、贾琏兄弟以及入宫当了皇妃的大姐元春;一组是还在少年烂漫之际的宝玉、贾环以及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
贾珍,贾敬之子,是宁荣二府第四代人里的头一号败子。
他年轻时就袭了“三品威烈将军”的爵位,又以长房资格做了贾氏宗族的族长,无人能管。
他与自己的儿媳秦氏通奸,被丫环发现,致使秦可卿含羞自尽;他还与小姨子尤氏姊妹私姘,为达到长期姘占的目的,把尤二姐送给贾琏做外室,葬送了二姐的性命;在为生父守丧期间,他也不忘寻花问柳,骑射聚赌。
封建社会的种种道德约束对他丝毫不起作用,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赤裸裸的兽性的疯狂享乐。
贾琏,贾赦之子,也是这样一个“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来”的“下流种子”。
亲生女儿出痘疹,须斋戒供养痘疹娘娘,他却乘机和厨娘多姑娘私偷;妻子王熙凤过生日,他又跟仆妇鲍二家的乱搞;在国孝(太妃丧期)家孝(贾敬丧期)两重孝期内,偷娶尤二姐做外室。
他名义上是荣国府的外掌家,却处处受内当家王熙凤的制约,连他的小厮都知道:“奶奶(指王熙凤)的心腹我们不敢惹,爷(指贾琏)的心腹奶奶的就敢惹。
”贾琏就是封建贵族的纨绔子弟活脱脱的一个样板。
贾琏的妻子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儿,跟贾琏亲上做亲。
因为这一层关系,贾琏虽然是贾赦的儿子,却跟他的叔父贾政一起过。
夫妻二人协助贾政、王夫人料理家政。
王熙凤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学形象,协理宁国府表现出她的才干,弄权铁槛寺表现出她的贪婪,毒设相思局表现出她的狠毒,正言弹妒意表现出她的威严,在贾母面前她效戏彩斑衣,在贾琏面前却能泼醋大闹,对尤二姐她借剑杀人,对平儿则恩威并施,她克扣了赵姨娘的月银,却送给花袭人皮袄,与侄儿贾蓉有染,却与侄媳秦氏交厚,她待下人如凶神恶煞,待小姑小叔却又俨然慈嫂,她虽泼辣敢为,却不失大家风范,很讨贾母欢心。
虽然她每天都在为维持荣国府内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实际上她也和两府内其他统治者一样,并不真正关心这座露出裂痕的老屋能支持多久。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权力中心维持多久,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当这座赖以存身立命的贾家老屋“忽啦啦似大厦倾”时,她也“昏惨惨似灯将尽”。
在已婚的第四代人中,地位比较特殊的是做了皇妃的贾元春。
她是贾政与王夫人所生,虽只是一柔弱女子,却身系贾府安危。
一听说进宫陛见,合家人都惶惶不定,听说元春封了妃子,又都洋洋喜气盈腮。
省亲场面的豪华热烈掩盖不住她失去人身自由的悲苦,最后在宫内的权力倾轧中命殒身亡,贾府也就此一败涂地。
在没有成家的第四代人中,宝玉和贾环都是贾政的儿子(贾政还有个长子,叫贾珠,十九岁上死了,留下一子,名贾兰,随寡母李纨生活),但因一个是嫡出(王夫人所生),一个是庶出(赵姨娘所生),地位便有天壤之别。
宝玉是众人捧护的“凤凰”,贾环却是没人理睬的“小冻猫子”。
四姊妹中,元春和探春同是贾政的女儿,也是一个嫡出,一个庶出(探春也为赵姨娘所生,跟贾环是同胞姐弟)。
迎春是贾赦的女儿,虽不是庶出,但也不是邢夫人所生(贾琏也非邢夫人所生),大概邢夫人是贾赦续娶的,前面还有一位过世的夫人才是贾琏和迎春的生母。
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母亲早亡,父亲又弃家学道,从小儿在荣府这边和贾母一起生活。
贾宝玉是那一时代面目全新的文学形象,也是曹雪芹着力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
由于贾母的溺爱,他得以逃避过早地接受封建主义的教育,长期在内帏厮混,使他避免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利害之争,所以在他身上保持了人性中较为美好的成分,而贾政的近乎迫害的教育方式,又使他本能地产生反抗。
于是他憎恶“仕途经济”,讨厌与士大夫峨冠礼服往来,把八股时文称作“饵名钓禄之阶”,而对他身边那些地位比他低下的底层女子,却寄予深厚的同情,他也在这女性的温柔中得到理解和爱护,所以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
贾宝玉不是才富八斗、金榜题名的状元郎,而是蔑视功名利禄、“于国于家无望”的情痴。
林黛玉爱贾宝玉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从不曾劝贾宝玉去求什么功名利禄。
正是在超脱了世俗偏见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宝黛之间建立起相互爱慕高于其他一切的纯真爱情。
这种爱情支持贾宝玉在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路上走得更远,爱情的毁灭使他割断了同封建家族的最后联系。
贾宝玉最终弃世出家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彻底绝望实际上表达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无情否定。
迎、探、惜三姐妹中佼佼者当推探春。
这位人称“玫瑰花”的三小姐出场便不凡,“修眉俊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她组织过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她兴利除弊,“精细处不让凤姐”;王夫人受冤屈时,是她站出来代为洗雪;王善保家的肆虐行恶时,又是她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红楼梦》众多的女儿形象中,探春的确是一朵又红又香、又刺手的玫瑰花。
但是这位“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少女也有她说不出的烦难,庶出的身份使她承受一种无名的压抑,她甚至憎恶给她带来这种身份的生母赵姨娘。
她渴望立一番事业,最后却抛弃家园,远嫁海疆,一帆风雨,飘零生涯。
二小姐迎春诨名“二木头”,善良懦弱无能,首饰被奶娘拿去当赌资,屋里的丫环的纷争也管不了,只管抱着一本《太上感应篇》去求超脱,对司棋被逐无能为力,只能含泪分别。
贾府衰败时,她竟成了父亲贾赦的债务抵押品,嫁给残暴寡恩的“中山狼”孙绍祖,倍受凌辱折磨,一年时间就被这条恶狼吞噬,成为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四小姐惜春自幼失去父恃母爱,养成孤介偏僻的性格,不顾从小侍奉她的入画的苦求,让尤氏带走,并与哥嫂贾珍夫妇断绝关系,被尤氏说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等她长大时,贾府已经彻底衰败了,她落得个削发为尼的下场,伴随青灯黄卷,沿街乞食化缘,用清冷寂寞埋葬了自己的青春。
(四)第四代非贾府成员: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
林黛玉是大观园内最为光彩照人的女性之一。
她本籍苏州,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小女儿,是贾赦、贾政的亲妹妹,她本人跟贾宝玉是姑表兄妹。
由于母亲早亡(不久父亲也去世),她投奔外祖母来到荣国府。
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的“小性儿”,她不能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作自己的幸福。
她执拗地甚至过分地追求自己的尊严,竟达到折磨自己的程度。
她对宝玉的爱情也浸透着这种追求的痛苦,不断的猜疑、担心、试探、怄气……简直搅碎了她那颗本来就脆弱的心。
但是有谁会去责怪她的小性儿呢?小性儿本身打动不了读者,打动读者的是这小性儿里蕴含的一个少女对人性和爱情的执著追求。
黛玉最终是泪尽而逝的,她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她再也没有那么多的眼泪可以支付了。
跟林黛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装愚守拙,随分从时”的金陵闺秀薛宝钗。
薛宝钗跟贾宝玉是姨表姐弟,宝钗的母亲薛姨妈跟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亲姊妹,九省都检点王子腾是宝钗和宝玉的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