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

合集下载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第一章主诉患者主诉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第二章现病史详细记录患者的踝关节疼痛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还需了解有无外伤史或过度使用关节的史料。

第三章既往史询问患者有无既往类似症状,以及有无外伤、手术、关节疾病等相关史料。

同时需要记录患者过往的处理方式和效果。

第四章体格检查详细记录患者踝关节的外观、肿胀程度、皮肤颜色变化等。

同时需要检查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疼痛点、压痛点等。

此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者步态和行走姿势。

第五章影像学检查5.1 X光片拍摄正位、斜位和侧位的踝关节平片,以评估骨骼结构、关节间隙和关节面的变化。

5.2 MRI(磁共振成像)通过MRI扫描来获取踝关节的详细图像,以评估软组织结构如韧带、肌腱、滑膜等的损伤情况。

5.3 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关于骨骼结构的细节,对于复杂骨折和关节面的损伤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5.4 闪烁扫描闪烁扫描可用于评估关节炎或炎症性疾病,并检查踝关节的骨代谢情况。

第六章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进行其他相关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炎症标志物等。

第七章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以上各项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与其他可能的疾病进行鉴别。

第八章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第九章随访与预后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随访并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建议以及对可能复发或恶化的预防措施。

第十章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________1.踝关节X光片图像。

2.MRI扫描结果。

3.CT扫描结果。

4.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十第一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详见附件。

踝关节影像诊断

踝关节影像诊断
踝关节影像诊断
踝关节解剖概述


踝关节:全身第三大持重关节
组成:榫眼状关节,由胫骨下端和内、外 踝构成的踝穴及距骨体共同组成。

包括:骨、韧带、肌腱、软骨、滑膜等结

踝关节解剖
外侧韧带
踝关节解剖
内侧韧带
踝关节解剖
后面观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肌腱 外侧: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内侧: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胟长屈 肌腱
MRI: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脓肿 壁在T1WI为中高信号,增强后有明显强化。病灶 周围的强化带呈T1W及T2W低信号带。


撞击综合征

一种由复杂创伤所造成的疼痛状态,以慢性、进
行性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综合性病变 可能与骨骼或软组织异常有关 后踝撞击综合征与三角籽骨综合征有关 前踝撞击综合征与胫骨、距骨骨质改变或软组织 异常软组织异常有关


影像学检查方法


X光平片及关节造影
CT CT关节造影 常规MRI MR直接关节造影及MR间接关节造影

关节造影常用来诊断有无韧带撕裂和关节软骨缺损,
但为有创检查

对于跗骨联合体和支持性的创伤,CT能显示距跟关
节、跗骨之间的横向关节和踝关节胫距部的解剖

MRI能够较好地显示复杂的软组织解剖,是唯一能
胫前、胫后肌腱撕裂

MR表现:
胫骨前肌腱较少发生撕裂,一旦发生,多为全肌 腱损伤 胫骨后肌腱出现横截撕裂或纵行撕裂 肌腱增粗,原本椭圆形的肌腱横断面变成圆形 可为横向或纵向撕裂;完全或部分撕裂 相应的腱鞘积液和鞘膜增厚 邻近关节见骨关节炎表现

踝关节正常解剖和损伤性病变的影像表现

踝关节正常解剖和损伤性病变的影像表现
胫骨关节面前缘及与之相对应的距骨颈部距骨关节面
前踝撞击
Ⅰ度:滑膜撞击,X线片 显示有炎性反应,骨刺大 小为3mm; Ⅱ度:骨软骨反应性骨赘 >3mm; Ⅲ度:严重的外生骨赘, 可伴有或不伴有碎裂, 在 距骨背侧可见继发性骨赘, 常伴有骨赘的碎裂;
Ⅳ度:距骨和胫骨关节骨 性关节炎改变。
后踝撞击综合症
显示病灶整体(定位定性),为CT、MR扫描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缺点:软组织层次显示差,骨性结果为重叠影像。
常规X线平片———正位
❖ 显示内、外踝,距骨上面及胫骨 关节面的影像:踝关节间隙显示 清晰,呈八字形或鞍形,顶部横 行,中部微凹,两侧斜行部,分 别为内、外踝关节间隙,整个关 节间隙连续不中断。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v 包括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两类。 v 骨性撞击综合症一般是指距骨和胫骨骨赘之间的撞击。 v 软组织撞击为关节囊、滑膜、韧带增生、肥厚或瘢痕组织
增生所致。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类
按照损伤部位的不同,踝关节撞击综合症可分为: 1.前外踝撞击综合症: 2.前踝撞击综合症: 3.前内踝撞击综合症: 4.内踝撞击综合症: 5. 后内踝撞击综合症: 6. 后踝撞击综合症:
前踝撞击
➢ 特征:鸟嘴样骨刺
病 ➢ 骨刺位置:踝关节囊内

胫骨关节面前缘及与之

相对应的距骨颈部距骨
剖 关节面
基 础 ➢ 随着反复强力背屈时相
互接近并撞击, 骨嵴
越来越大, 撞击越加
明显
前踝撞击
发生机制
牵引学说:反复过度跖屈,前关节囊附着处张力 增加,引起局部牵引性骨赘形成
损伤修复学说:踝关节跖屈时产生的压力反复作 用于踝关节引起局部软骨损伤、骨小梁骨折和骨 膜出血,最终都以骨性增生形式愈合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ppt课件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ppt课件
13
前踝撞击综合症
放射学表现主要为胫骨前下缘与距骨颈部前 上缘鸟嘴样骨刺形成。
14
前踝撞击综合征
Ⅰ度:滑膜撞击,X线片显示有炎性反应, 骨刺大小为3mm;
Ⅱ度:骨软骨反应性骨赘>3mm; Ⅲ度:严重的外生骨赘,可伴有或不伴有
碎裂, 在距骨背侧可见继发性骨赘,常伴有 骨赘的碎裂; Ⅳ度:距骨和胫骨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
39
距骨解剖
距骨头呈半图形,与舟骨的关节面构成距舟关节, 底面有前跟关节和中跟关节面,分别与跟骨的相 应关节面形成关节。
距骨颈是介于头体之间较细的部位,背面及内侧 面粗糙为关节囊及韧带所附着。
40
距骨解剖
距骨体呈不规则四方形,有上、下、外、内四个 关节面,覆被以软骨。上关节面是呈鞍状的滑车 关节面,内、外侧关节面与内、外踝的关节面相 关节,外侧关节面较内侧大。距骨体的下面有一 卵圆形的后跟关节面。距骨体后端向后下突出称 距骨后突,其上有 一斜沟,为拇长屈肌腱沟,此 沟将距骨后突分成两个结节,即内侧结节和外侧 结节。
32
附:三角籽骨综合征
病因病理机制: 多见于经常跖屈的患者,如芭蕾舞演员、登山运
动员、足球运动员 足强制性跖屈导致胫骨后下缘或跟骨上缘撞击 三角籽骨、距骨后三角、周围软组织、肌腱损伤 (后踝撞击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后踝疼痛,活动受限
33
附:三角籽骨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踝关节正侧位X 线平片,侧位片均显示距骨后方
有三角形或椭圆形的距后三角骨。部分病例伴有 轻度的踝关节骨性关节病。MRI 检查示距后三角 骨及周围软组织有水肿信号,距后三角骨和距骨 之间正常的低信号纤维连接中断,出现液性信号。
34
附:三角籽骨综合征

踝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

踝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

踝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踝关节损伤是指发生在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或骨骼部分的损伤,是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

踝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探讨踝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

一、外伤情况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外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外伤类型包括扭伤、挤压、撞击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外伤的情况,包括受伤机制、受伤部位、疼痛情况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影像学检查和鉴别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踝关节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X线片上可以清晰地显示踝关节的骨折、脱位、骨裂等病变。

常见的踝关节骨折有外踝骨折、内踝骨折、舟骨骨折等。

通过X线检查还可以了解到关节间隙的情况,鉴别是否存在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病变。

2.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损伤和韧带损伤。

通过MRI检查可以观察韧带的完整性和损伤情况,对于韧带撕裂、韧带拉伤等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非常有帮助。

3.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和受累程度,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病变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在临床应用中,常常结合X线和CT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三、鉴别诊断1.外踝骨折和纤维骨折外踝骨折和纤维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常见的病变,两者在X线片上很难区分。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和形态,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2.韧带损伤和骨折在踝关节损伤中,韧带损伤和骨折往往伴发。

通过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韧带的损伤情况,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3.踝关节半脱位和脱位踝关节半脱位和脱位的鉴别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通过X线检查和临床检查可以了解到关节的稳定性和位置,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四、治疗方案在了解清楚踝关节损伤的具体病变后,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软组织损伤,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热敷、止痛消肿药物等,对于骨折和脱位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

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踝关节查体及影像学检查一、临床病史询问1、主诉:患者所提出的踝关节相关的主要症状。

2、现病史:详细叙述患者目前病情的发展过程、持续时间、疼痛特点等。

3、既往史:包括既往手术史、外伤史、炎症感染史等。

4、家族史:了解是否有相关遗传性疾病或关节病的家族史。

5、药物史:详细询问患者目前是否正在使用药物以及包括了哪些药物。

二、体格检查1、视觉检查:观察踝关节肿胀、变形等情况。

2、触觉检查:检查患者对于轻触、捏压、活动等刺激的感觉反应。

3、功能评估:评估患者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稳定性、强度等。

4、病灶检查:仔细触摸和压痛患者踝关节周围可能发生的病灶。

三、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了解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2、C反应蛋白(CRP):检测炎症反应的程度,可能有助于排除炎症性疾病。

3、沉积血小板测定:排除血栓病变的可能性。

四、影像学检查1、X射线检查:包括正位、侧位和斜位的拍片,观察关节结构,排除骨折、骨侵蚀等问题。

2、超声检查:可评估关节的软组织结构,包括肌腱、韧带、滑囊等。

3、CT扫描:对于特殊情况下的骨折、关节畸形等问题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4、MRI扫描:对于关节软组织损伤、炎症等问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五、附件1、相关检查报告:包括X射线、超声、CT、MRI等检查的具体结果报告。

2、相关病历资料:如患者的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记录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或解释内容。

2、法律名词2:注释或解释内容。

3、:::。

【骨与关节】后踝撞击综合征

【骨与关节】后踝撞击综合征

【骨与关节】后踝撞击综合征
病例:
基本情况:患者,男性,左踝后方疼痛
MRI图像:
图1 PDWI-FS sag
图2 T1WI sag
【影像所见】
距骨后突过长,距骨后突、后踝见小片状T1稍低PDWI-FS高信号,毗邻的软组织见笑片状PDWI-FS高信号
【诊断意见】
后踝撞击综合征
后踝撞击综合征
踝关节的撞击综合征很多,其中后踝撞击综合征较常见。

【病因】
距骨后突过长(先天发育或者骨赘形成),存在三角骨
【临床症状】
后踝疼痛,跖屈受限
【影像表现】
o骨性撞击:距骨后三角骨损伤,距骨或跟骨后突骨赘形成;
o软组织撞击:后胫腓韧带下部分、横韧带、后踝间韧带的撕裂或肥厚;
【鉴别诊断】
跟距后关节骨关节病。

各种撞击综合征,涉及骨的撞击都较容易判断,但是软组织的撞击容易被忽视。

辨别周围软组织结构的损伤很重要。

在该例疾病中,应该仔细辨别后胫腓韧带、横韧带、后踝间韧带有无撕裂、肥厚;周围脂肪有无水肿;踇趾长屈肌腱有无信号增高或鞘膜积液。

References
1.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断层解剖学》。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分折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分折

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5月 第3卷第9期3 讨论肩胛骨骨折大多为暴力直接损伤,多数为粉碎性骨折,部分为横行或斜行骨折,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加速患者的恢复,减少骨折的损伤。

而及时有效的治疗需要以准确、快速的诊断为基础。

在临床中,X线、CT扫描以及CT三维重建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肩胛骨骨折上伤势复杂,X线片以及二维CT 难以全面的观察肩胛部的解剖关系。

而CT三维重建技术则能够实现3D观察,通过三维技术进行表面遮盖法重建和容积重建技术更加清晰、全面的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41例患者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出的结果准确性较高,其中16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图像模拟了手术的入路,确定了手术内固定器材的种类和部位以及大小,为手术提供了各项数据依据,降低了手术中的出血量。

手术中患者的骨折特征与三维图像结果一致,说明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实现肩胛部骨折的精准检查,更好的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显示出立体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手术的进行。

与X线片以及2DCT相比较,成像效果更好,能够更好的观察患者肩胛部骨折情况,对患者的骨折分型、手术指征符合情况、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在肩胛部骨折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马志文,王雪红,单伟东.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6,40(3):257-259.[2]陈东.螺旋CT二维MPR三维VR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9,15(1):79-81.[3]张关西,王利平.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 26(4):689-690.[4]王建国.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中应用价值[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9):304-304.[5]张伟.普通X线和三维CT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16,28(1):6-8.踝关节扭伤为运动过程中最为多见的损伤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人群,约占运动创伤的30%左右,在运动员中发病率可达4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