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的描述(快与慢)

合集下载

《运动的描述》速度快慢,描述运动

《运动的描述》速度快慢,描述运动

《运动的描述》速度快慢,描述运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无论是行走在路上的行人,还是飞驰而过的汽车,亦或是在空中飞翔的鸟儿,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进行着运动。

那么,如何准确地描述这些运动呢?这就涉及到对运动的速度快慢的理解和描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速度。

速度,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比如说,一个人在一小时内走了5 公里,那么他的平均速度就是 5 公里每小时。

速度是一个矢量,这意味着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如果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方向;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那么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就是沿着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我们常常会通过比较速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公里的速度行驶,而一辆自行车的速度可能只有每小时 15 公里,很明显汽车的速度要比自行车快得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速度的快慢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参考系。

举个例子,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火车上,如果以火车为参考系,我们相对火车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我们和火车一起都在高速运动。

所以,在描述运动速度快慢时,明确参考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运动情况,速度也会不断变化。

比如,汽车在启动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在刹车时,速度又会逐渐减慢。

这种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我们称之为变速运动。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变速运动,我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它的加速度就大;反之,如果速度变化较小,加速度就小。

想象一下,一辆跑车从静止状态迅速加速到每小时 100 公里,它的加速度很大;而一辆缓慢启动的公交车,加速度相对较小。

加速度的方向也很重要,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会增加;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会减小。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对运动速度的精确测量和描述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1.2 运动的描述1.3 运动的快慢一.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同一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如果物体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物体就是静止的。

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3)比较速度2.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路程用字母 s表示,时间用字母 t 表示,速度用字母v表示。

3.速度的公式是:v= st。

速度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

1m/s= 3.6 km/h。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特点:(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2)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3)时间与路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时间与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时间)平行的直线。

5.变速直线运动: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要点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典型例题】例题 1.在新建的大型商场内有自动扶梯,当你站在开动着的自动扶梯上上楼时,说你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说你是静止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例题 2.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运动状态可能是、、。

【对应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运动的描述

2.2运动的描述

2.2运动的描述一、知识梳理(一)参照物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_________,这个_________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选取原则:(1)参照物的选取是_______的,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选为参照物;(2)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该物体是_______的;(3)不能选取所研究的_________做参照物;(4)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二)动与静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两个物体同向同速运动时,两者以对方为参照物,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这种状态叫做__________.(三)快与慢5.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3)时间和路程均不相同时,计算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6.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7.公式:_________;变形公式:s=_______;t=______.8.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9.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1m/s=3.6km/h二、易错分析1.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标准物,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被选作为参照物.若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则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2.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说某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是该物体相对于某个参照物的位置不变而处于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静止是相对于这个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静止的相对性.3.运动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4.计算速度时,应注意统一单位;三、达标训练1.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2.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成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演员B.急速飘动的白云C.平台D.摄像机3.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可以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4.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由于楚人没有清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使人贻笑大方.实际上落入江底的剑相对于船和江岸的运动情况分别是()A.运动、静止B.运动、运动C.静止、运动D.静止、静止5.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航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B.C.D.6.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的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7.如图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8.小华和妈妈在仁和区湿地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小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_____为参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的.9.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10.作2015年9月3日的阅兵式,步伐整齐的三军仪仗队中的任意两个战士都是相对的;在训练中某战士用了2min 行进了约150m ,则该战士的行进速度约为m/s .11.2017年4月22日,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重大日子,“天舟1号”无人驾驶货运飞船与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天宫2号”成功对接并进行燃料补给.对接后它们一起以7.9km/s 的速度飞行,而它们之间却是相对____的.12.小兵全家利用国庆节假期自驾游,小兵看见一个路牌如图甲所示,小兵从路牌处开始观察到汽车速度计指针一直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小兵经过分钟到达广元.13.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m/s ,合______km/h .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600km ,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______h .战斗机飞行过程中需要加油机适时加油,那么,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的. 14.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 (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60”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菏泽市30km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这样的速度到菏泽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四、能力提升15.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A .9:8B .8:9C .2:1D .1:216.甲、乙两人从相距15km 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km/h ,乙的速度为2km/h ,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4km/h ,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_________km .甲 乙乙甲。

初中物理快与慢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快与慢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快与慢知识点总结概念解释快与慢是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速度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了解快与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过程。

快与慢的知识点一、速度和加速度1.1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通常用V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即V=Δs/Δt。

速度有大小和方向,可以是正值、零值或负值。

1.2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a=Δv/Δt。

加速度为正表示速度增加,为负表示速度减小,为零表示速度恒定不变。

二、快与慢的运动2.1 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时,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象来表示,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2.2 变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不等,速度不断变化时,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象来表示,图象是一条斜线。

变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曲线的。

2.3 自由落体运动当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下,在重力场中的垂直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随着时间不断增大的,加速度取地球重力加速度值g=9.8m/s^2。

三、相关实验3.1 测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使用测量时间和距离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通常使用计时器和测量仪器进行实验,根据公式V=Δs/Δt计算出速度的数值。

3.2 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使用自由落体实验装置,可以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通过测量物体自由落体的时间和高度,根据公式a=2h/t^2计算出加速度的数值。

四、常见问题与解答4.1 为什么加速度可以是负值?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减小,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减慢而非增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课件2.2运动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质课件2.2运动的描述

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运
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
D.青山、划船人
巩固练习
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 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的 物理知识所导致的。
巩固练习
3.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已知甲车在5min内运动了 600m,乙车在1h内运动了40km,则甲的速度 小于 乙的速度(填 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新知讲解
2.速度
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表示物 体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快慢。
公式: v表示速度
v s t
s表示路程 t表示时间
s的单位:m t的单位:s v的单位:m/s
新知讲解
在教材图2-2-7中,关于短跑运动员跑得快慢的问题,可以比较两次的速度:
6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 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活动:描述一下物体的运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 以司机为参照物: 判断人、车以及球的运动情况
强化练习
我们看的电视节目是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的,同步卫星相对地球 ___静__止____,相对于太阳__运__动_______。( 选填“静止”或“运 动”)
新知讲解
二、动与静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 除此以外,你还能 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想到以谁做参照物
新知讲解
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 真实地模拟了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

八年级 物理 第二章 2.2-2运动的描述-快与慢 课件

八年级 物理 第二章 2.2-2运动的描述-快与慢  课件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时间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多一点思考,少一份遗憾。——杨建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享受生命。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一棵小草,也许永远不能成为参天大树,但它可能做最绿最坚强的小草;一滴水,也许永远不能像长江大河一样奔腾,但它可以成为所有水中 的最纯的那一滴
路程 公式 速度=
时间
v=-st
变形式
S=vt
t=-sv
单位
推导:V=-st
米/秒=
米 秒
路程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m/s 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
千米 小时
Km/h 读作:千米每时
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5m/s 读作 5米每秒

自行车5m/s 表示 自行车每秒钟通过路程5米。
3、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教学教案(教科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教学教案(教科版)

2.1 认识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

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2.了解物质世界常见的机械运动形式。

3.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运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

2.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运动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理解微观世界的运动,知道物质的三态结构模型。

课前准备多媒体视频材料、过山车视频材料、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视频片段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美国新泽西州六旗大冒险乐园的过山车—“京达卡-,并阐述它是世界上最快、最高的过山车,最快速度达到206km/h,最高点高度为139.5m。

提出问题:同学们刚刚看到的过山车是否在运动?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以下三类:(1)运动;(2)不运动;(3)有时运动,有时不运动。

教师引导:首先肯定各同学说得都有道理,但要特别指出能够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观察细心,而且还能够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阐述有关物理问题,这些都是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但是从我们物理学角度应该怎样认识和阐述过山车的运动情况呢?这一章的四节内容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我们先学习第一节—认识运动。

二、推进新课(一)运动的普遍性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举出自然界中在做运动的一些物体。

说明:要指多名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2;请同学们举手抢答说出自然界中不做运动的物体。

说明:如果同学们都不举手,则说明同学们对运动的普遍性已经理解了,如果有同学抢答举出了“一些不做运动的物体”,可以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举证进行反驳。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 运动的描述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 运动的描述课件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汽车过桥或涵洞问题
B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小球进洞问题(家庭实验室) 课本26页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
一15.在个一张小白球纸上放画一在片草图地中,草草地上地画一上个小,洞如,将何一个能小球让放小在图球中草进地上入,如洞何中能让?小球进入洞
中?
(1)纸板不动,将小球拉倒洞中 (2)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纸板,是小 球进入洞中。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有 没有
以桌面为参照物,笔是运动的。以书参照物,笔是静止的。
你是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的?思考后分享你的方法。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3.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确定参照物,并假定其静止。
(3)2者有位置变化——研究对象运动。
2者无位置变化——研究对象静止
01 认识参照物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Q:同学们看到小 明远远离去,小明却 看到同学们向后退去, 究竟是谁在运动? 大家选择的标准物不同,所以对运动的描述也不同。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定义: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 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作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标准: (1)尽量选择题干中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2)不选择研究对象本身。 (3)题中没有体现参照物是谁,默认为地面 或固 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4)选择谁做参照物,就假定谁静止。
新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反向找参照物问题
新课-2.2运动的描述
云 飞机 车
【反向找参照物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研究对象运动——和研究对象 有位置变化的是参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需 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 已知:V=340m/s,S=1km=1000m 求:
s 解: 由 v 可得 t
t=?
s 1000 m t 2.94 s v 340 m / s
答:需要大约2.94s才能听到相距离1km处 产生的雷声.
你知道吗?
V=

t

还可以变形为 什么形式?
?
t

v
S=vt
例2: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了90分 钟,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了的路程为多少? 已知: v=54km/h,t=90min=1.5h 求: s=? 解: 由
s v 可得 t
S=vt=54km/h×1.5h=81km 答:行驶的路程为81km.
解题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要求写已知、求、解、答。
“已知”中,要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中的已 知量,单位可在这一步中进行统一。 “求”中,同样用规定的物理符号表示题中的所求量。 “解”中,要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公式,有时还需要 对公式进行变形,然后代入各量的数值和单位,最 后的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答”中,对计算结果作出说明。

7900m/s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120km/h
900km/h
4m/s
卫星绕地运动
1m/s
飞机飞行 汽车在高 速公路上 行驶
自行车行驶 人走路
例1:飞机在1.5h内飞行2700km,子弹在 2s内飞行1600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已知:S1=2700km , t1=1.5h ,S2=1600m , t2=2s 求:V1=? , V2=? 1、写好已知,求 解: 飞机速度: 2、写解: 写出公式并代 入数据(单位必须统一) s1 2700km v1 1800km / h t1 1.5h 3、计算结果(附单位) 子弹速度: 4、答 s2 1600m v2 800m / s t2 2s 800 3.6km / h 2880km / h 答:因为v1 <v2所以两者中较快的是子弹.
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路程 3、公式:速度= ———— v s 时间 t 4、单位:米/秒(m/s)------国际主单位 km/h------常用单位
试一试、想一想
某汽车的速度是10m/s 读作:10米每秒 表示: 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 某物体的速度是36km/h 读作:36千米每小时 表示: 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36千米。 1m/s和1km/h到底哪个更快一些? 1m/s=3.6km/h 5.速度的单位换算: 1km/h=1/3.6 m/s
2.2运动的描述(快与慢)
刘翔赢了
观众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
刘翔平了1993克林 杰克逊的世界纪录
一、比较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新问题: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 较呢?
甲运动员用1s跑了7m,乙运动员用 1min跑了360m,哪个运动员跑得快呢? 总结: 当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不相 同时,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