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282)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古代诗人曾学下这样一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青山相对出”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江岸C.太阳D.地面【答案】A【详解】“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而青山相对于江岸、太阳、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江岸、太阳、地面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两句歌词中描写“竹排”与“青山”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竹排B.竹排上的人河岸C.江水河岸D.河岸河岸【答案】A【详解】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中的“游”是指竹排的运动,所以应选竹排之外并且与竹排的位置发生改变的河岸或青山为参照物,即应选青山之外并且与青山的位置发生改变的竹排为参照物,BCD错误。
故选A。
3、下列诗句中,物体(加“”)的运动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海”为参照物B.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以“桥”为参照物C.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以——“河岸”为参照物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病树”为参照物【答案】A【详解】A.黄河流入海中,黄河和海之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黄河的流动是以海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桥流水不流,意思是桥在运动,桥是研究对象,桥的运动是以水为参照物,故B错误;C.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觉得行舫运动,只看到远处的树在运动,这是以舫为参照物,树为研究对象,树和舫有位置变化,因此树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此处千帆为研究对象,千帆的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A。
4、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答案】C【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365)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9.(2 分)某车站并列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从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北
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的慢.则:( )
A.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11.A
12.B
13.D
14.D
15.C
16.C
17.D
18.B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9.河岸
20.运动静止
21.地球 自己
22.静止
23.静止
24.汽车;车外;大于
25.动车(和谐号) 直线传播
26.月亮 云朵
27.云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8.(1)两辆车都运动了 它们相对路旁的建筑物的位置都改变了。 (2)不能 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6.(3 分)如图所示,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 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 ;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 为参 照物。
27.(3 分)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对照物是
。
评卷人 得分
接,之后两艘飞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阿波罗号飞船相对联盟 19 号飞船是 的。(选填
“运动”或“静止”
23.(3 分)一名坐在行驶列车中的乘客,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他是 的(选填“静
止”或“运动”)。
24.(3 分)刘星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汽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a )、(b )所示,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
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A .v 甲<v 乙,t 一定等于10秒B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C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10秒D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 【答案】B 【详解】由图得,甲乙的速度分别为2.4m ===0.4m/s 6s s t v 甲甲甲 , 3.6m= ==0.6m/s 6s s t v 乙乙乙所以v v 甲乙<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则20m-10m=10m s s ''=甲乙+ 或者 20m+10m=30m s s ''=甲乙+ 所以10m v v t t +=甲乙 或者 30m v v t t +=甲乙即0.4m/s 0.6m/s 10m t t ⨯⨯=+ 或者 0.4m/s 0.6m/s 30m t t ⨯⨯=+解得10s t = 或者30s t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2、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2 ,运动路程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 A .3∶4 B .3∶1 C .1∶4 D .1∶3【答案】D 【详解】 由题意知32t t =甲乙, 12s s =甲乙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121233s v t s t s v s t t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3、一同学骑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0m ,则它在第5s 时的速度是( ) A .5m/s B .10m/s C .3m/s D .无法确定【答案】B 【详解】因为此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他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由题意可得该同学的速度为100m 10m/s 10ss v t === 故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0﹣10s 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B .两同学出发后在第10s 时相遇C .在10s ﹣20s 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答案】B【详解】A .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 甲<v 乙,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在15s 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 ,此时两同学相遇,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由图象可以看出,在10s ﹣20s 内,乙同学是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v 乙===乙乙s100mt10s10m/s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乙图中气球下,系在细杆下的小旗没有随风飞舞,是因为小旗相对于风是静止的C.丙图中两盗贼后面的警车能够追上盗贼的车D.丁图中风向左吹,a车静止,b车向左运动【答案】D【详解】A.甲图中,汽车行驶的速度大于孩子们行走的速度,汽车相对于地面位置变化较快,孩子们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前进得较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根据左侧固定的小旗的飘动情况可知风是向右吹的;而气球下系在细杆下的小旗没有随风飞舞,是因为气球以及下面的旗子与风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气球和下面的小旗与风的速度相同,所以小旗相对于风是静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警车越来越大,说明两盗贼后面的警车逐渐靠近他们的车,所以可知警车的速度较快,则警车能够追上盗贼的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丁中烟的飘动情况可知风是向左吹,而a车上的旗子向左飘,则a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即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静止,还可能向左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上的旗子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是向左运动,且车速要大于风的速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263)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
D-以上都不对
8.(2 分)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星是绝对静止的.因此它不能作为参照物
B.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C.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D.一个物体被选为参照物,它就可视为静止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
2.(2 分)行驶的火车车厢中,一个苹果放在小桌上,相对
A.车厢
B.静坐的乘客 C.关着的车门 D.路旁的高山
3.(2 分)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车厢内,桌上放着一小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
体,杯子是运动的?( )
A. 关着的门;
7.C 8.D 9.C 10.A 11.C 12.D 13.A 14.B 15.A 16.A 17.A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8.河岸 19.乙 20.火车、树木或房屋 21.140 运动 22.岸边 静止 23.苏仙岭(或地面、大地等) 他自己或乙同学(或与乙同学相对静止的物体都可以) 24. 静止 运动 变短 25.前 后 顺 26.运动;静止 27.20; 144; 汽车(合理即给分) 28.动车(和谐号) 直线传播 29.液化 受油机(或战斗机) 30.(3 分)前(1 分);后(1 分);顺(1 分)
11.(2 分)小明乘公共汽车上学途中,突遇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这时小明看到司
机叔叔旁边一平台上的杯子向前滑动,对杯子滑动过程中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 )
A.相对于地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越来越快
C.相对于地越来越慢 D.相对于地作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有()A.一句B.两句C.三句D.四句【答案】C【详解】白日依山尽,这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故有三句机械运动的句子。
故选C。
2、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有()A.一句B.两句C.三句D.四句【答案】C【详解】白日依山尽,这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故有三句机械运动的句子。
故选C。
3、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B.“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答案】B【详解】A.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改变,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A 错误;B.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故B正确;C.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C错误;D.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改变,以火星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4、在田径赛场上,为了及时捕捉赛事的精彩画面和比赛细节,常采用先进的高速轨道摄像装置,俗称“电兔子”,就是一个可以在轨道上来回奔跑的载有高速摄像机的小车,它可以跟随运动员一起运动并同步拍摄该运动员,从而实现拍摄完美的视觉画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铁水奔流C.五四运动D.万里雪飘【答案】C【详解】A.麦浪滚滚,麦子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铁水奔流,铁水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五四运动”,指社会事件,与物体运动没有关系,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万里雪飘,雪花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沿着观音湖边幽静的小径,小海不知不觉来到九莲洲湿地公园门口。
走上小拱桥,脚下有潺潺的流水经过,发出哗哗的水声。
驻足停留,小海感觉“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小海认为“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拱桥B.湖边的石块C.小海D.流水【答案】D【详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
A.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B.以湖边的石块为参照物,桥相对于石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海驻足停留,桥相对于小海位置没有变化,以他为参照物,桥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流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它们s﹣t图象如图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答案】C【详解】根据图象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因此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因此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是建党100周年庆典时飞行表演的情景,29架直升机排列成“100”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A.地面B.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C.天空中的云朵D.站在地面的人【答案】B【详解】ACD.以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的位置发生改变,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以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的位置没有改变,它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2.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3.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4.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6.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大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7.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8.请根据图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9.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人来说,树是静止的B.相对于树来说,船静止的C.相对于人来说,船是静止的D.相对于树来说,人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0.(1)“月亮在云里穿行”中,月亮是 ______ ,云是 ______ .(填“研究对象”或“参照物”)(2)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 ______ 做参照物的.(3)傍晚,太阳从西方地平线徐徐落下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的.三、综合题11.图甲中的是小林同学在不同时刻对公路上的卡车和轿车所拍摄的两幅照片,由此照片你能否判断出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若将照片拍摄为下图中的乙,你得到的结论又将怎样?说明理由.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A2.C3.C4.B5.B6.D7.C8.D9.C10.研究对象;参照物;飞机;地面11.解:由甲图可知,卡车和轿车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以轿车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因此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以下可能:①卡车向左运动,轿车不动;②轿车向右运动,卡车不动;③卡车向左运动,轿车向右运动.因此由甲照片无法判断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①无法判断;②可以判断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卡车和轿车相对于路边的标志牌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以标志牌为参照物,卡车和轿车都是运动的.12.对面客车的乘客;站台【解析】1. 解: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故选A.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 解: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 解:A、小明相对于轨道旁的行道树,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明小明相对于沿途的路灯杆,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相对于有轨电车的车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明相对于迎面来的轿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4. 解:A、“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C、D、“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常见题目.5. 解: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若动车不动,则火车是运动的;若动车运动,则火车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菲菲的判断错误;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故翔翔的判断正确.故选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6. 解:(1)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2)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6页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 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首先通过“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确定甲车是向西运动的,然后通过“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判断若乙车向西运动的话,则速度一定比甲车的运动速度小.8. 解:因为楼房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如果乙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飘动.所以,乙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故选D.图中楼房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旗子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甲船上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对于乙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船的旗帜向右飘,只有使乙船向左运动.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才能作答.9. 解:A、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相对于人来说树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A错误;B、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树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B错误;C、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相对于人来说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故C正确.D、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树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确定所选的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0. 解:(1)“月亮在云里穿行”,说明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这是研究月亮的运动,因此“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研究对象,云是参照物;(2)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则飞机与地面越来越近,才有“大地迎面而来”的感觉;(3)傍晚,太阳从西方地平线徐徐落下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太阳和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逐渐靠近地面.故答案为:(1)研究对象;参照物;(2)飞机;(3)地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该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取,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选定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掌握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尽量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和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容易理解;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解决照相机有关问题的关键.12. 解:(1)小丽以对面客车的乘客为参照物,她与对面的客车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客车开动了;故答案为:对面客车的乘客.(2)小丽以站台为参照物,她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故答案为:站台.(3)这个现象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或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往往不同)(其他说法合理即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学校:一、选择题1.(2分)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太阳B.月亮C.地球D.宇宙飞船2.(2分)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3.(2分)在一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皆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D.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静止,乙车向东行驶 .4.(2分)小明乘船去广州,睡至半夜醒了,他能判断自己乘的船是停着还是航行着的参照物是: ()A.他乘坐的船; B.海面上的其他船只; C.海浪; D.航标灯塔5.(2分)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工作舱.6.(2分)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A.绝对静止的物体; B. 匀速运动的物体;C.变速运动的物体; D. 假定为静止的物体.7.(2分)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8.(2分)行驶的火车车厢中,一个苹果放在小桌上,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苹果是运动的: ()A.车厢B.静坐的乘客C.关着的车门D.路旁的高山9.(2分)在4×400米接力赛跑中,每个接力点都有一段接力区。
在前一个运动员接近接力区时,下一棒的运动员总是提前跑动起来准备接棒,这是为了:()A.使前一个运动员提高速度,下一-棒的运动员在前面领跑B.使两人相对静止,便于传递接力棒C.让下一棒的运动员提前热身D.提高运动的观赏性10.(2分)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中,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11.(2分)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船舱12.(2分)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武汉更是美丽壮观。
位于武汉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13.(2分)顺风骑车的人,感到风是 ................................................................................... ()A.顺风B.顶风C.无风D.都有可能14.(2分)小华和小星俩人站在地面上,小伟乘坐在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某时刻小伟自由释放了一个玩具,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中小伟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以:()A.地面为参照物; B.飞机为参照物; C.小华为参照物; D.小星为参照物.15.(2分)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弛电擎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16.(2分)“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A.分别是船和山B.分别是山和船C.都是船D.都是山17.(2分)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
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A.24小时;B.23小时56分;C.24小时4分D.24小时56分。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18.(0分)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绝对的,而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但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丙一定是运动的D.研究物体运动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19.(3分)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
20.(3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飞行员翟志刚出舱进行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如图所示),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翟志刚是的。
运动21.(3分)如图所示,小明乘车到姥姥家度假,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小明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象在绕电线杆做转动。
22.(3分)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风,风速是 m/s。
23.(3分)“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24.(3分)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的.25.(3分)在如图所示的漫画中,黑、白两个蜗牛在进行爬行比赛,它们同时从起点O出发,终点为A。
请仔细观察并归纳结论。
(1)观察(b)图中两个蜗牛讲的话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a)、(b)、(c)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3分)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________;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27.(3分)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28.(3分)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苏仙岭游览。
车快开到苏仙岭时,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苏仙岭!”乙同学则说:“苏仙岭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____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29.(3分)2010年2月25号,中国滑雪运动员李妮娜在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银牌.图所示是她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的,以_____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30.(6分)如图小明看到旗杆上的旗子迎风飘扬,他就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氢气球下系一面旗,当气球升到空中以后,如果刮起了风,气球下面的旗子会飘扬起来吗?【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C2.C3.B4.ABCD解析:点拨:首先明确“他乘坐的船是停着还是航行着”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平常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常略去不提.因此,小明现在应选一个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故A错;河水相对于河岸是流动的,故不能选C;由于是夜间,很难确定其他船只相对于地面是否静止,故选B也是不对的;航标灯塔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应选DD5.D6.D7.C8.D9.B10.B11.D12.C13.D14.B15.C16.A17.B二、多选题18.AC三、填空题19.河岸20.21.右左顺时针22.西 5m/s23.地球,云;24.大地静止25. (2)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所以时间越短速度越快.(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6.参照物;运动;静止27.竹排,江,青山,竹排28.苏仙岭(或地面、大地等)他自己或乙同学(或与乙同学相对静止的物体都可以) 29.静止地面四、简答题30.随风飘动的气球和它周围的空气是相对静止的,在气球上感觉不到周围有风,系在气球下面的旗子等于处在无风的环境里,所以不会飘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