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静电防护要点及措施.docx

合集下载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和防止静电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和防止静电

什么样的材料是防静电材料?
1.Conductive 导体材料
2. Dissipative 静电消耗材料
3. Insulator 绝缘材料
105 Ohms /
1011 Ohms /
1 产生静电少 2 静电可以通过接地消除 (但消除速度很快) 3 可以接收的ESD材料
1 产生静电较少 2 静电可以通过接地消除 (消除速度适中) 3 理想的ESD材料
暴露的
电路 不好


ESD公式
减少或消除静电荷 (Q): Q + M = NO ESD
为导体进行可靠的接地(对固定金属导体:接地电阻< 10 ohms ,对移 动导体,ESD材料或不可以接地的导体:接地电阻< 1X10^9 欧姆。) 减少或消除摩擦、撕粘胶带等等所有可以产生静电的操作。 如有必要,使用离子风机消除绝缘材料上的静电。 从工位上拿走不是生产必须的绝缘材料。 对于生产工艺必须的绝缘材料和ESD敏感的产品,保持安全距离(
Man ( 人 ) --手腕带 ,ESD鞋,ESD椅子,衣服 …
Machine ( 机 ) -- 接地,控制静电电流 -- 消除 / 屏蔽 电磁干扰和交流电场
Material ( 材料 ) -- 使用导体材料 -- 尽量使用静电消耗材料 -- 使用 ESD地板,ESD桌垫 -- 不用或尽量少用绝缘材料
满足ESD软 接地的要求。
硬接地 – 指使用接地线对导体材料进行接地,金属硬接地,对地电阻应小于 10 欧姆。 软接地 – 指不使用接地线的接地 ,对地电阻(RTG)应小于 1X10^9 欧姆。
ESD控制 -- 粘胶带
粘胶带的使用必须控制到最少,如果必须使用,应使用 ESD 安 全的胶带如:3M40 或42 对非ESD 安全的胶带,在撕胶带,贴胶带和揭胶带时应考虑在 离子风机下进行或远离产品12英寸以外进行 维修设备,联接电线等禁止使用粘胶带

工厂静电防护措施大全

工厂静电防护措施大全

工厂静电防护措施大全
工厂静电防护措施大全:
一、地面防护
1.选择导电性好的材料,如金属、铝、银等。

2.地面覆盖导电设备,如铜网等。

3.地垫措施:使用静电防护地垫。

4.地表防护剂:使用防静电型环氧树脂。

二、设备防护
1.使用器具具有静电保护功能的工具,如静电放电螺丝刀。

2.使用静电保护器具,如静电保护手套、静电保护鞋等。

3.绝缘材料:使用防静电的绝缘材料。

4.材料选择:选择导电性能较强的材料。

5.可靠的接地带:设备集成时一定要设定好接地地段。

三、人员防护
1.着装:穿着合适的防静电服装。

2.手套:使用防静电手套。

3.鞋子:穿防静电鞋。

4.保湿措施:保持皮肤湿润会降低静电电荷的积累。

1。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与防治静电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与防治静电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与防治静电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现象,普遍存在于工业生产中。

静电不只是影响到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也有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工厂需要采取措施来消除和防治静电。

一、消除静电的方法1.接地:接地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来消除静电。

工业生产中,接地通常通过连接各种电气设备、液体输送管道等,把静电由工作面传递到大地上。

2.使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吸收静电,并将其引入接地系统中。

可以使用金属材料来制作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零部件或工具,如防止静电的金属垫、金属性的内衬等。

3.使用带有高电导性能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让静电分散进入大地。

选择这种材料应留意它的化学性质,因为化学性质可能与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材料产生副作用。

4.增加湿度:湿度越高,室内静电的数量就会越少。

因为潮湿的空气可以将静电分散在空气中。

因此,通过增加湿度来消除静电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5.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特殊的装置,可以消除静电。

它可以通过放电过程来消除已经积累的静电,防止静电积累,并且起到保护作用。

二、防治静电1.限制摩擦:因为静电主要是由物体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因此,控制物体之间的摩擦是防止静电积累的一种重要措施。

2.使用导电材料: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导电性材料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

例如,使用具有导电性的PVC材料,使用导电涂料涂覆防静电地板等。

3.地面和汇流层的注意事项:电势差越大,静电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要保证地面和汇流层可能的导电性。

4.合理使用香料:一些含有香料的物品如香水、香烟、化妆品等,如果放置在空气比较干燥的环境中,会使静电积聚,因此要注意合理的使用香料。

消除和防止静电对于工厂生产中的安全和效率都非常重要。

工厂应根据生产现场进行相应的消除和防止静电的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和高效,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和防止静电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和防止静电

工厂如何消除静电和防止静电一、静电的危害在工厂生产中,静电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虽然看似微小,但静电在工业界、科技界和医疗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静电容易导致:1.电器的短路和过热;2.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吸附在产品表面上,并且会降低产品的外观和质量;3.会削弱电子元件电场强度以及整个电子设备的功能;4.会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危险。

二、消除静电的方法1.加湿在工作场所设置加湿器,可以使气氛中的水分子增加,从而将静电降低到最低水平。

因为低湿度会使空气中的静电带电荷。

2.安装静电消除器可以安装静电消除器,通过离子喷射的方式将空气中的正离子消除,从而减少负离子的数量。

静电消除器可以有效地消除危险并使电器更加稳定。

3.更换地面要确保地面焊接、接头连通,以及地面表面光洁。

接地丝并不能消除静电,而是将静电带向地面。

4.消除静电器常见的静电消除器包括特殊的洛克木加热元件、静电吸杆、静电消除器和真空冷却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消除产生的静电。

5.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地面、工作台、仪表、器具、工作服等设备,可避免在表面吸附的静电。

三、防止静电1.适当的湿度适当增加湿度可以降低静电带电。

在潮湿的气氛中工作或使用高湿度的材料/方法可以减少静电。

在需要进行静电敏感制造的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至关重要。

2.材料和制造方法使用抗静电材料和制造方法。

例如使用周道的EMA (静电消除材料),防止静电电荷的积累,用这个材料制造静电敏感的产品将很有用。

3.尝试避免感应静电的装置在可以的情况下,避免使用会感应静电的装置。

例如给轴装配轴承、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玻璃纤维等。

材料之间不要用弹簧隔开,因为它可能会带电并使电机出现短路。

4.容器使用防静电容器来储存激光器,堆栈和半导体器件等静电敏感的设备。

然后装盛内容物前,需要清洁标准。

5.使用接地装置在静电可产生的场所使用接地装置。

这将有助于消除静电,不要影响人和设备装载的离子库。

4.定期培训工装校验师和验收人在为任何工装进行反复使用之前,需要确保工装校验师和验收人已经接受过静电知识的完整培训。

工业生产中如何防止静电

工业生产中如何防止静电

工业生产中如何防止静电静电的危害有目共睹,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已经开始实施各种程度的防静电措施和工程。

但是要认识到,完善有效的防静电工程要依照不同企业和不同作业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防静电措施应是系统的、全面的,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造成破坏性的反作用。

下面我们谈一下车间具体的防静电方法。

一、防静电工作区场地1、地面材料: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2、接地:a、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埋设与检测方法应符合GBJ 97的要求。

b、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c、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

d、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e、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

f、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锷鱼夹、插头座等。

g、对接地电阻值要求较高的工作场所应该安装接地系统监测报警仪,如我司生产的SL-038A接地系统监测报警仪,可随时监测地线与大地接触是否良好。

3、天花板材料:应选用抗静电型,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板制品,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墙壁面料: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涂料或石灰涂料墙面,禁止使用普通墙纸及塑料墙纸。

5、湿度控制:a、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

b、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c、计算机房的湿度应符合GB 2887中的有关规定,类似的机房也应符合此规定。

6、区域界限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符合GJB1649规定,工作区入口处应配置离子化空气风浴设备。

工厂防与防静电管理的措施与要点

工厂防与防静电管理的措施与要点

工厂防与防静电管理的措施与要点工厂防静电管理的措施与要点引言: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静电问题,这些静电不仅对生产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坏,还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工厂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静电管理。

本文将介绍工厂防静电管理的措施与要点。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分析:静电的产生主要由摩擦、接触和分离过程中的电荷分离引起。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对设备和产品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害,引起火灾或爆炸,并对工作人员构成触电风险。

二、地面防静电管理:1. 选择合适的地面材料:工厂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地面材料,如金属或导电胶片。

2. 全面接地:工厂内的所有设备、电路以及人员都应接地,确保所有静电能够通过地面排放。

3. 定期检查和保养:工厂应定期检查和保养地面导电设备,确保其可靠性和功能性。

三、静电散尽管理:1. 静电消除器的使用:工厂应在关键位置配备静电消除器,对带电物体进行及时的静电消除。

2. 导电接地材料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导电功能的接地材料,如具有导电涂层的包装材料,防止静电的积聚。

3. 减少摩擦:工厂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或消除物体间的摩擦,如使用润滑剂或防静电涂层。

4. 避免静电积聚:禁止在工厂内使用具有高静电积聚能力的材料,如聚乙烯等。

四、空气湿度控制:1. 控制适宜的湿度:工厂应控制室内的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2. 加湿设备的使用:在空气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设备来提高湿度,减少静电。

五、配备防静电设备与器材:1. 防静电服装:工厂应为工作人员提供防静电服装,以保护其免受静电的影响。

2. 静电探测仪:工厂应配备静电探测仪,以及时检测和定位可能存在的静电问题。

3. 防爆设备:对于易燃易爆的工厂,应配备防爆设备,以防止因静电引起的火灾或爆炸。

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工厂可以有效地进行防静电管理,减少静电带来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工厂的防静电管理不仅需要从设备、材料和环境等方面入手,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防静电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静电问题的能力。

电子厂车间静电管理制度

电子厂车间静电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电子厂车间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安全,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元器件及设备造成损害,特制定本制度。

二、静电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电子厂车间生产过程中,应从源头入手,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加强静电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2.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静电防护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明确各岗位的静电防护责任,确保静电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静电防护措施1. 环境控制(1)保持车间内湿度在40%以上,温度在15℃~25℃之间。

(2)对生产区域进行防尘处理,定期清理车间内的灰尘和杂物。

(3)采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毯等防静电地面材料。

2. 人员管理(1)员工进入车间需穿着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佩戴防静电手套。

(2)员工进入车间前,需将个人静电通过人体静电消除器放电。

(3)禁止在车间内使用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化纤等。

3. 设备管理(1)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接地良好。

(2)采用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椅子等。

(3)静电敏感元器件和设备应放置在防静电包装盒内,并确保其与包装盒之间的接触良好。

4. 物料管理(1)静电敏感物料应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静电敏感物料在搬运、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3)静电敏感物料应在指定区域存放,并与其它物料隔离。

四、静电防护检查1. 定期对车间内静电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对员工进行静电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静电防护意识。

3. 对静电敏感物料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静电防护要求。

五、静电事故处理1. 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对受损产品、元器件及设备进行隔离处理。

2. 对静电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找出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静电事故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电子厂车间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电子厂车间静电防护是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车间静电防护工作。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和方法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和方法

工厂防静电基本要求和方法防静电工作区的设计原则:1.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2。

安全、迅速而有效地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

方法一:静电接地静电接地就是将静电通过导线导入大地,静电接地方法对静电导体或金属上的自由静电荷具有良好的导流效果。

常用的接地方法有: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工作台面接静电地线等等。

方法二:静电屏蔽静电敏感元件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会经常会暴露于有静电存在的区域中,用静电屏蔽的方法可削弱外界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最常见的方法是用静电屏蔽袋和静电屏蔽周转箱等作为保护。

方法三:离子中和绝缘体往往是容易产生静电的,对绝缘体上静电的消除,用静电接地的方法是无效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离子中和,即在工作环境中用离子风机或离子风枪等设备,利用空气电离以产生为中和带点体上的表面异性电荷所必须的正负离子,以提供一等电位的工作区域。

ESD 防护措施一、静电线应包括两条:1.ESD Line:与厂内地桩相连。

2.AC Ground Line:与电源地线相连且必须以夹具相接,禁止使用缠绕方式相接。

二、静电接地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桩接地性能测试.2. ESD线测量。

3.各种设备保护接地测试,其包括两部分:a.带电设备:包括锡炉,ICT,UV机,Laser机,电动起子,焊烙铁,流水线,PCB测试治具,计算机,RS232box等设备接地状况的测量,该种设备外壳须接AC ground line.b.不带电设备:包括IC架,插Membrane治具等设备接地状况的测量,该种设备外壳须接ESD line.4.静电环的测量。

三、地桩接地性能测量1.测量仪器:地阻仪2.测量方法:将地阻仪一接线接地桩(线长为5m),另两导线沿不同方向(两方向夹角一般为90度)选择两测量点(两导线长度分别为30m和20m),测量值应小于2Ω.四、ESD线测量程序1。

测量方法:用万用表测量ESD line与AC ground line之间阻抗,测量值应大于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静电防护要点及措施
防护途径
主要内容
详尽措施
1.防止静电的产生
(1)控制静电的生成环境
①湿度控制.在不致导致器材或产品腐蚀生锈或其他危害前提下,尽量加大湿度
②温度控制.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降低温度,包括环境温度和物体接触温度。

③尘埃控制.此为防止附着(吸附)带电的严重措施
④地板、桌椅面料和工作台垫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正确接地
⑤静电明锐产品的运送传递和存储及包装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⑥喷射、流动、运送、缠绕和分离速度应予控制,在液体、粉体等材料的输送管道中使用缓解器
(2)防止人体带电
②穿戴防静电服装、衣、帽、鞋。

(3)材料选用要求
①凡必须或有可能发生接触分离的材料应考虑使其在带电序列表上的位次尽量靠近③使用静电导体材料和静电耗散材料
(4)工艺控制措施
①制定并实施防静电操作程序
⑤对有静电燃烧、爆炸可能性的液体材料设置必要的静置时间
2.减少和消除静电荷
(1)接地
①地板和工作桌、椅、台面、台垫正确接地
②人体接地
③工具(烙铁、吸锡器、台架、运输小车等)接地
④设备、仪器接地
⑤管路、运输传送设施、装罐设备、存储设施(设备)接地
(2)增湿
①使用各种合适的加湿器、喷雾装置
②采用湿拖布拖擦地面或通过洒水等方法以提高带电体附近或环境的湿度
(3)中和
针对场所和带电物体的形状、特点,选用合适类型的静电消除器,以消除器具、器材、产品、场所、设备和人体上的静电荷
(4)掺杂
①在非导体材料、器具的表面通过喷、涂、镀、敷、印、贴等方式附加上一层物质以增加表面电导率,加速电荷的泄漏与释放
②在塑料、橡胶、防腐涂料等非导电材料中掺加金属粉末、导电纤维、炭黑粉等物质,以增加其体电导
③在布匹、地毯等织物中,混入导电性合成纤维或金属丝,以改善织物的抗静电性能④在易于产生静电的液体(如汽油、航空煤油等)中加入化学药品作为抗静电添加剂,以改善液体材料的电导率
3.减少静电危害
(1)提高产品自身抗静电能力
①对CMOS等静电明锐集成电路采用输入、输出保护电路设计
②对于静电明锐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采用抗静电防护设计(设置输出、输入保护电路和网络,使用隔离电阻器,设置边界保护环,尽量选用非明锐元器件等)
③对明锐元器件进行静电防护设计(设置串联限流电阻器、设置钳位放电间隙、降低瞬态能量密度、避免引线交迭和寄生MOS电容的形成等)
(2)采用静电蔽幕和接地设计
①对明锐部位和明锐元器件采用加防护盖、罩、片等静电屏蔽措施,以减少静电的力学、感应和放电危害
②应尽量避免孤立导体的存在
③在液体储油罐等设备中设立具有屏蔽作用的检测井,以保证采样和检测的安全(3)确保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的静电安全
①控制易燃、易爆的液体或粉体使爆炸化合物浓度在燃烧、爆炸的极限浓度之下②保持作业场所各种接地设施和系统(雷电保护、故障保护、信号参考、大地电极、防静电操作等)正确和有用接地
③控制作业区内各点静电电位在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
④安装局部放电器、放电刷等,以通过电晕放电不断释放静电能量使其积聚的能量在安全范围之内
⑤严格静电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4.建立严格的防静电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①建立健全各类人员(领导者、技术和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静电安全防护管理职责,并备有检查制度
②建立静电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③编制详尽详细的防静电操作规程
④对设备、装置、器材、器具、工具等的防静电性能要求建立定期检测制度
⑤建立产品静电损害机理分析制度
(2)培训教育
①针对领导者、管理和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例外层次和例外岗位的人员,实施有关防静电意识、知识、技术和安全要求教育
②针对例外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
(3)警示装置、标记、及符号的使用
①应在静电明锐产品上和内外包装件上做出警示标记或符号
②应当对装置、设备中的静电明锐部件、部位、按照标准的要求做出标记或警示符号③应对防静电作业场所(工业区)做出规定的特别标记
④对关键控制部位应报警装置,以提醒人们及时处置
(4)按标准规定进行检测试验
①对有防静电性能要求的工具、器具、服装、鞋袜、地面、桌椅和工作台垫等应定期检测,使之保持合格状态
②对有明确指标要求的环境参数(例如湿度、温度、浓度、静电位数等)应按规定测量监查③对人本和设备、装置、系统的接地状况应按规定检测
④对产品的静电明锐度(抗扰度)应按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并建立质量分析和反馈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