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反社林论有感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

反杜林论读书心得篇一:《反杜林论》读后感《反杜林论》摘要:反杜林论》读后感《反杜林论》摘要》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由恩格斯于1876-1878年间完成。
全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同时批判了杜林庸俗的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观点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主义,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的内容。
关键词:恩格斯杜林道德和法一、概论在概论中,恩格斯说到:“现在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由此可理解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内容,我们一般从事物存在的矛盾中去考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考察的结果,于是人们便考察自然界和人类历史。
赫拉克利特说:“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变化,不断生成和消逝。
”从本质上讲,这个观点应该是马克思后来辩证法中:“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是静止和运动的统一”观点的前身。
但也是由于此,在后来人们研究事物时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因为研究者易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不从运动的状态而从静止的状态去观察,不从本质变化去看待而认定是永恒不变,割裂二者联系。
于是恩格斯便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作了一个比较,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是它们的联系、联结、运动、产生和消逝的,得出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运行的。
反杜林论读后感[五篇]
![反杜林论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5d99c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e.png)
反杜林论读后感[五篇]第一篇:反杜林论读后感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反杜林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在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关于《反杜林论》中的人权人权观念,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过程中提出的,它是完全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
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摇旗呐喊的“一般人的主权”、“个人的主权”等抽象的平等、绝对的自由,恩格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
在恩格斯看来,人是具体的,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只要阶级制度还存在于人类社会,这种抽象的平等和权利就是不存在的。
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宣称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最基本的人权,然而对于雇佣工人来说,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东西仅仅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命再生产,他们并不拥有所谓的“私人财产”,经济上的不平等,地位的悬殊,必然导致社会地位、政治生活中的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因此,资产阶级大力鼓吹的“人权”,事实上只是虚无缥缈的。
二、关于《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念“人生而平等”是自十八世纪至今广泛传播的命题,从人类学的意义上说,人作为同类具有相同性,应当是平等的。
这里所说的抽象的平等性,是人应当平等的一个自然性根据。
但是,从辩正唯物历史观来看,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人生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自然事实。
这个自然事实与人们在社会上是否被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一政治和伦理原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不可能解释人在社会上为什么不平等的根源。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恩格斯反杜林论》是一部揭露和批判杜林唯心主义观点的重要著作。
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读完这部著作,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唯物主义世界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他指出,杜林的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忽略了社会现实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把社会现象简单地归结为意识和观念的产物。
恩格斯认为,这种唯心主义观点是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和误导,它掩盖了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使人们无法正确地认识和改变社会。
恩格斯还指出,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世界观,它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检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
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变社会。
恩格斯强调,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
通过阅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我对唯物主义世界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认识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它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检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
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变社会。
我深信,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还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社会,它使人们陷入贫困和奴役,使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决定了它的命运,它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矛盾,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和灭亡。
通过阅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我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社会,它使人们陷入贫困和奴役,使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读后感

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读后感一开篇,就能感受到杜林那满满的“迷之自信”。
他就像一个自封的哲学皇帝,把自己的观点到处乱撒,还觉得都是真理。
恩格斯呢,就像一个冷静睿智的侦探,开始一点一点剖析杜林那些混乱的思想。
杜林说的一些关于世界模式论的东西,听起来玄之又玄,可细究起来,就像是在沙滩上建高楼,基础都是虚的。
他在概念里绕圈子,试图从一些抽象的、自己臆想出来的原则去构建整个世界的图景。
这就好比我要画一幅画,却不看眼前真实的风景,只凭自己瞎想的一些线条规则来画,最后画出来的肯定是个四不像。
恩格斯指出这是本末倒置啊,我们应该从实际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出发去总结规律,而不是从那些空想的原则出发。
还有关于存在的观点,杜林的解释也是一团乱麻。
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乱摸,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没有一点连贯性和合理性。
恩格斯却清晰地告诉我们,存在是一个很实际的概念,是我们周围可以感知到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这就像我们说“这里有东西存在”,那肯定是指能看到、摸到或者以某种方式感知到的东西,而不是杜林那种在概念里飘来飘去的所谓“存在”。
在真理和道德的问题上,杜林更是让人觉得好笑。
他觉得自己可以制定出一种永恒的、适用于一切情况的道德和真理标准。
这就好比说我能做出一件全世界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觉得好看的衣服一样,简直是异想天开。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认知都是有差异的。
恩格斯强调真理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也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
这就像我们现在看古代的一些道德观念,有的已经不适用了,而不同阶级的人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要求也不同,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标准呢。
读完这部分,我就觉得恩格斯简直太酷了。
他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轻松地把杜林这个自吹自擂的“假大侠”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而且通过他对杜林错误哲学的批判,我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反杜林论第一编读后感

反杜林论第一编读后感这一编里,恩格斯就像是一位智慧的武林高手,面对杜林这个到处乱出招的“半吊子”,轻松地见招拆招。
杜林啊,感觉就像个在科学和哲学领域里到处乱涂鸦的小孩,还自认为画出了绝世大作。
首先呢,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时候,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叫严谨的逻辑。
杜林提出的那些观点,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但是经不住细琢磨。
就像那种外表看起来华丽,但是一捅就破的纸灯笼。
比如说杜林对哲学体系的构建,他搞得那一套,完全是随心所欲,既没有尊重已有的科学成果,也没有遵循哲学发展的规律。
他就像个蹩脚的厨师,把各种乱七八糟的食材(概念)随便往锅里一扔,就想做出一道满汉全席,结果只能是一团糟。
而恩格斯呢,他从各个方面,无论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关系等,都条理清晰地指出杜林的错误。
这就像是拿着放大镜,把杜林那些隐藏在华丽辞藻下的荒谬之处,一个个地揪出来给大家看。
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解剖杜林的错误思想。
我觉得这一编对我的启发很大。
它让我知道,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不能像杜林那样想当然。
哲学不是可以胡编乱造的东西,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我们要是想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就得像恩格斯那样,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知识,尊重科学,而不是靠自己的空想。
而且,这一编也让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之处,它就像一座灯塔,在思想的海洋里,照亮正确的方向,让那些错误的思想船只无所遁形。
读完之后,我就像是在思想的迷宫里被人牵着手,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出来,感觉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再也不会被那些看似高大上,实际却漏洞百出的思想给忽悠了。
这就好比我以前是个容易被魔术骗到的观众,现在却像是知道了魔术背后所有秘密的人,不会轻易被那些假把式给迷惑啦。
反杜林论观后感

反杜林论观后感
先说说这个杜林吧,就像一个自认为啥都懂、到处瞎咧咧的“万事通”。
他那些观点啊,就像用破布拼凑起来的怪衣服,乍一看好像有点东西,仔细一瞧全是漏洞。
恩格斯就像一个智慧的大侠,拿着真理的宝剑,一剑剑地挑破杜林那些看似华丽实则荒谬的理论泡泡。
在书里,我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激烈的辩论赛,而且是那种高手过招的级别。
恩格斯对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有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论述,那真叫一个透彻。
就拿哲学来说,杜林的那些所谓的哲学体系,被恩格斯分析得明明白白,就像把一个装神秘的魔术盒子打开,让大家看到里面不过是些粗糙的小把戏。
恩格斯告诉我们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的,不是杜林那种东拼西凑、自相矛盾的东西,而是有着严密逻辑,基于对世界正确认识的体系。
社会主义部分就更激动人心了。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那些不切实际的假社会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
科学社会主义可不是靠空想就能实现的,它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
这让我觉得,未来美好的社会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奋斗逐步实现的目标。
读完这本书,我还觉得自己像是吃了一颗知识的大力丸。
以前看世界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现在感觉像是擦干净了眼镜,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个社会背后的运行逻辑。
而且啊,这本书还让我变得更有勇气去质疑那些不合理的东西。
就像恩格斯敢于挑战杜林的错误观点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盲目相信一些看起来很厉害,实际却站不住脚的说法。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恩格斯反杜林论》是一部批判哲学家杜林观点的重要著作,它对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辩证的分析,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恩格斯对杜林观点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首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指出,杜林的唯心主义思想是一种对物质世界的否定和对精神世界的肯定,这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观点的背离和否定。
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是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和歪曲,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和歪曲。
通过对杜林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恩格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定立场和对唯物主义观点的坚持。
其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他指出,杜林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一种对世界的片面和静止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静态和不变的理解,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一种对世界的动态和发展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的理解。
恩格斯认为,形而上学思想是一种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和歪曲,它是对世界的片面和静止的理解,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一种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对世界的动态和发展的理解。
通过对杜林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
最后,通过阅读《反杜林论》这部著作,我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我认识到,唯物主义是一种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是一种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和歪曲,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和歪曲。
我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是一种对世界的片面和静止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静态和不变的理解,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一种对世界的动态和发展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的理解。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读后感《反杜林论》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杜林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反驳,展现了自己对科学、理性和人类发展的独特见解。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作者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他认为杜林的观点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在对科学发展的理解上。
杜林强调科学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认为科学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形式,与社会和历史无关。
然而,作者指出,科学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知识的产生和传播也受到权力和利益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科学与社会割裂开来,而应该将科学放在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中进行理解和分析。
其次,作者对科学的本质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科学看作一种客观的知识形式,而应该将科学放在历史和社会的背景中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
最后,作者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不平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阅读《反杜林论》,我对科学、理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作者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展现了自己对科学、理性和人类社会的独特见解。
这部作品不仅对我个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对科学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反社林论有感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1876年的著作,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部著作其实是一部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
杜林的斗争中所写的论战性著作。
该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做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这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反杜林论充分的反应了恩格斯缜密、坚实、深刻的驳论和对真理的科学阐释执着精神。
杜林式人物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总有些人,羡慕攀登者达到顶峰的辉煌,却一直畏怯在曲折山路上的艰苦,他们招摇撞骗似的给自己披上学术的黄袍,以为表面的一切能够掩盖事实的本质,他们想的不是学术的本身推动理论的发展,只是想钻空子谋取自身的福利,这种人除了受到世人谩骂和鄙夷外,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的,要是没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那么谁还会记得他这么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