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法

合集下载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6 危险与可靠性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6 危险与可靠性分析法
何为HAZOP: HAZOP 一 词 是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早 期 由 英 国ustries 即 ICI )建立的提出的,其含义是危险与可操作分析
( 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简称 HAZOP )。可操作性分析也称为安全操作研 究,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危险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表格式分析形式,具有专家分析法 的特性,主要适用于连续性生产系统的安全分析与评价,是一种启发性的、实用性的定性
泵人。可能的原因是:阀门3开启,阀门1关闭。
后果是可能发生爆炸。 至此,全部引导词应用完毕,可针对造成偏差的原因拟定措施,整理分析结果填
人HAZOP工作表。
选择下一研究节点(如原料B的输送部分)重复以上过程。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2:某焦化厂鼓风机系统HAZOP分析表(1/2)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4、引导词的含义
简短词汇。常用的引导词及意义见表2-10。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HAZOP引导词是一些用于启发思维、激发人对系统偏差产生联想的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1:反应系统HAZOP分析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2:某焦化厂鼓风机系统HAZOP分析表(2/2)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3:某焦化厂管式炉加热系统HAZOP分析表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5、HAZOP应用实例:完整的HAZOP分析报告
实例3:青海油田HAZOP分析报告采油三厂花土沟联合站 实例4:大庆催化裂化装置关键节点HAZOP分析报告 实例5:某公司某某项目HAZOP审查报告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9-1 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建立
一、引例 t<0,K在2;t=0,K从2打到1。求t>0时,电压uR和uL。






( 输 出
uR t Ri(t)
方 程
uL t Ri(t) uc (t) us (t)

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通称为
状态空间方程
uc(t)和i(t)称为状态变量
说明:同一系统函数或微分方程,可以有不同的模拟图或信号流图,所以 可以得到不同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但特征根相同,同一系统,它的系 统矩阵A相似。
练习1:列写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已知系统函数为
状态变量:选积分器输出。
练习2:已知系统函数,用级联型信号流图列写状态方程和 输出方程
状态变量:选积分器输出。来自3、系统函数矩阵与单位冲激响应矩阵 1)系统函数矩阵
2)单位冲激响应矩阵: 3)系统自然频率:
意义:第j个激励单独作用时 与所产生的第i个响应之间的 关系。
3、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量和激励与状态变量一阶导数关系 的微分方程组。
4、输出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量和激励与输出响应关系的代数方程组。 5、状态向量:由状态变量做分量所构成的向量。(n维) 6、状态空间:状态变量所有取值的集合。即状态向量所在的空间。 7、状态轨迹:在状态空间中状态向量端点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轨迹。
(2)便捷的运用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3)可以分析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 (4)可以描述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 (5)便于计算机求解(一阶微分方程、差分方程)。
4、分析方法:状态变量法
以系统内部的状

8.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_信号与系统

8.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_信号与系统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8.2.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一个动态连续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可利用信号 的各阶导数来描述。 的各阶导数来描述 。 作为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表现 为状态变量的联立一阶微分方程组. 为状态变量的联立一阶微分方程组 标准形式的状态方程为
或记为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表示状态变量, 式中 表示状态变量, 为常数矩阵。 和 为常数矩阵。 是与外加信号有关的项, 是与外加信号有关的项,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6.状态轨迹 在描述一个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中, 在描述一个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中,状态向 量的端点随时间变化所经历的路径称为系统的状 态轨迹。一个动态系统的状态轨迹不仅取决于系 态轨迹。 统的内部结构,还与系统的输入有关,因此, 统的内部结构,还与系统的输入有关,因此,系 统的状态轨迹可以形象地描绘出在确定的输入作 用下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 用下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例】 试写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状态方程。 试写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状态方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电路结构可知,电容电压、 根据电路结构可知,电容电压、电感电流 可作为为状态变量即 . 建立状态变量 之间的方程为 和激励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状态变量分析法优点: 状态变量分析法优点: (1)便于研究系统内部物理量的变化 (1)便于研究系统内部物理量的变化 (2)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2)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3)也适用于非线性系统或时变系统 (3)也适用于非线性系统或时变系统 (4)便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4)便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5)便于采用数字解法 便于采用数字解法, (5)便于采用数字解法,为计算机分析系统提供了 有效途径 (6)引出了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两个重要概念 引出了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两个重要概念。 (6)引出了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两个重要概念。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交叉法)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交叉法)

参考 0.00
43 13.8
2 31.2
45 45.0
1.00 3
32.2 102
72.8 105
105.0
总计
46 46.0
104 104.0
150 150.0
C*参
C 0.00 数量
期望的数量
1.00 数量
期望的数量

数量
期望的数量
参考 0.00
43 13.5
2 31.5
45 45.0
1.00 2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01 Nhomakorabea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的步骤

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的步骤

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的步骤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那么你对系统分析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系统分析法的概述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横跨各个学科的新的科学部门,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系统分析法的步骤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限定问题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

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

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

另一条路线体现在与大学相联系的研究与教学的活动之 中。沿着这一路线,存在着一种把众多的学科加以系统理论 化的倾向:开始是在生物学和自动控制研究领域;其后扩展 到工程学、通讯理论、一般系统论、政治结构、国际关系、 管理系统、生态系统、心理和精神分析以及教育系统等研究 领域。到了70年代中期,系统分析从作为分析经济合理性 的应用和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这种相互分离状态,逐步 走向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体系。 目前,系统分析作为一种一般的科学方法论,已被各 国所认可和采用,运用于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中,特别是在解 决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以及公共决策系 统的改进上。随着应用数学以及运筹学的进一步发展,高容 量、多功能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系统方法自身及应用范围 不断深化和扩展,它构成了政策研究以及政策分析的主导性 或基础性的方法。
三、层次分析
系统论认为,任何复杂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系统结构的层次性既指等级性,又指侧面性。前者是 指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可以从纵向把它划分为若干等级, 即存在着不同等级的系统层次关系,其中低一级的结构是
高一级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后者是指任何同一级的复杂
系统,又可以从横向上分为若干相应联系,相互制约,又 各自独立的平行部分。
相关分析要求我们在政策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是问题界定、目 标设定和方案规划中,要充分注意到各种问题及问题的各个 方面之间,各个目标之间,各个方案之间,子目标与总目标 以及子方案与总方案之间的关系,注意问题目标和方案与社 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考虑各种 因素对政策执行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设计出理想的或 较优的政策方案。
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第二,各要素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的关系; 第三,由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的整体具 有特定的功能。

第七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第七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X AX BF
Y CX DF
由H ( s )写状态方程的规律: A矩阵:n n.第n行的元素即为 H ( s )分母多项式的系数
a0 ,a1 an1的负值,其它各行除对 角线右边 的元素为1外,其余均为 0。 B矩阵:n 1.最后一行为1,其余均为 0。
C矩阵:1 n.前m+1个元素即为H ( s )分子多项式的系数 b0 ,b1bm的值,其n m 1个元素均为0。
y(t) b0x1(t) b1x2(t)
y"(t) a1 y' (t) a0 y(t) b1e' (t) b0e(t)
x1'(t) x2'(t)
0
a0
1 a1
x1(t) x2(t)
0
1
e(t)
y(t) [b0 b1]xx12((tt))
et
q' '
x2 '(t)
q'
x2 (t)
例2:已知一系统函数bs33s
3 b2s a2s2
2 b1s b0 a1s a0
解:此时:m n b3
b2
es
s3q(s) sx3 (s)
1 s2q(s) s x3(s)
1 sq(s) s x2 (s)
b1
1 q(s)
s x1(s)
b0
a2 a1
a0
ys
x1' ( t ) 0 1 0x1( t ) 0
dx1 dt
us
1 c
x2
dx2
dt
1 L
x1
R L
x2
上例说明:
状态变量的选择不是唯一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系统
而言,不论如何选择,状态变量的个数总是相等的.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频率特性

lg
1 0
2
0.301
3
0.477
4
0.602
5
0.699
6
0.778
7
0.845
8
0.903
9
0.954
10
1
※※
( )
40
20 0dB -20 -40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 伯德(Bode)图 ]
L ( ) 20 lg A( ) 20 lg G ( j ) ( dB )
L ( ) 20 lg (T ) 1 20 lg T
2
当 T 即 T 1 时
L(ω)dB 40 20 0dB -20 - 40
1
T
1 T


1 T
时 时
20 lg T 0
20 lg T 20
dB
dB
10 T
频 率 特 性 : G ( j ) 1 j T 1
( ) tg T
1
A ( )
1 T 1
2 2
ω 1/10T φ (ω )(度) -5.7 L(ω )(dB)
从到值 取 代入计算,得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Bode图如右
1/5T -11.3
1/2T -26.6
2.频域法的基本思想:利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 性来分析闭环响应。对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 计算。
3.频率特性的性质 考察一个系统的好坏,通常用阶跃输入下系统的阶跃响应 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有时也用正弦波输入时系统的响应来分析,但这种响应并 不是单看某一个频率正弦波输入时的瞬态响应,而是考察频率 由低到高无数个正弦波输入下所对应的每个输出的稳态响应。 因此,这种响应也叫频率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分析的作用
• 系统分析是政策研究尤其是政策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帮 助人们理解政策系统及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比较;鼓励人们对系统的不同 部分进行同时的研究;使人们注意系统中的结构和层次的特点;开拓新的研 究领域,增加新的知识;突出未知东西的探索,使人们从过去和现在的基础 上了解未来;使人们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问题;迫使人们在考 虑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分析水平和贯彻 执行的问题;诱导新的发现,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等等。
系统分析的概述
• 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 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 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个横跨各个学科的新的科学部门,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 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的产 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 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 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 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 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系统分析的内容
内容
5대 핵심정책과제
系统目标 可替代方案 系统模型 评价标准 方案的完善
• 系统分析内容的结构图
目的
可行方案:A1, A2
模型
标准
结论 (方案排序) A1,A2,……
系统的基本特征

1、系统具有整体性
(1)组分(元素)是构成系统整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 系统的组分(元素)又是在系统整体规定下的部分,离开了整体,这些部分 就失去了作为整体组成部分的意义。

系统分析法是指应用系统科学原理,将决策过程当作整体系统来研究,把决 策系统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作变量来分析,按照确定的目标评价比较, 寻求实现的手段,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 中国烟草百科知识

系统分析法是指对一个系统内的元素采用系统观点分析,在确定或不确定的 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比较,为达到预期而寻求最佳方案的方 法。 —— 企业管理学大辞典
PPBS(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System) 它来源于美国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1961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拉马拉在国防部首 先启用了这一方法,把以前三军各自为政的计划实行一元化管理,将很多的武器系统计 划,作为整个国防系统中的问题加以考虑,借助系统分析编制预算。由于这一方法在编 制美国国防预算时,获得了节约预算支出的显著效果,1965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下 令在其他政府机构中全面推广这一预算组织形式。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尽量把政府预算的 编制工作置于明确目标和详尽计划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政府预算工作与社会经济发 展目标联系起来。

2、系统具有目的性
系统都是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这正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 系统的目的一般通过更具体的目标来体现,系统的多个目标有时不完全 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寻求平衡或折中的办法,从而收到整 体最佳的效果。
• 例如骑车下陡坡的时候,行车速度 和安全要求产生矛盾,就得通过刹 车这种折中的办法去协调,以保证 自行车更好地到达目的地。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的定义
• 系统分析法简称S.E。为了使审计对象及其相关事项的结果达到最优化,而运 用的数学分析方法。对某审计对象的投入作系统的有效的调配与安排,使其 能发挥出最佳的产出效果,使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最优的组合。 —— 中国审计大辞典 系统分析法是指全面分析和考虑企业内外部条件,以求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最 佳方法。它是为了给诊断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所需的信息资料, 诊断分析人员使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企业财务系统的目的、功能、环 境、成本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 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备选的方案,同早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价,从 而选择最优系统方案的一整套方法体系。 —— 财务百科全书

3、系统具有层次性
系统无论大小,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 系统各个层次具有独自的功能,他们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系统 的整体功能。

4、系统具有相关性
系统内各组分(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特定关系,某 一个组分(元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组分(元素)实现其功能。
黑格尔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 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然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 质来说,已不是手了”

(2)系统不是各个组分(元素)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个组分 (元素)在孤立的状况下所没有的。

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 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 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30年中,系统分析沿着两条明显不同的路线得到迅速 发展。一条路线是运用数学工具和经济学原理分析和研究新型防御武器系统。 60年代初期,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把这套方法应用于整个军事领域,并 很快在各政府部门推广,形成了著名的“计划—规划—预算系统”(PPBS) 方法。在军事和政府部门的带动下,美国民间企业也开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 来改善交通、通讯、计算机、公共卫生设施的效率和效能;在消防、医疗、 电网、导航等领域,系统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必须注意,系统分析仅仅是政策研究及政策分析方法的一部分,而非 全部(顶多是后者的定量分析模型和技术的主要部分),系统分析尤其是定 量分析模型及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政策研究或政策分析的问题。对于诸如 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在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或超理性作用突出、必须在价 值观和实际价值之间加以权衡一类的问题,系统分析的定量分析模型和技术 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必须靠政策研究或政策分析的其他方法,如组织—政治 分析、价值分析等。在系统分析的成长过程中,曾有一些系统分析家期望用 系统分析来解决现实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解决政策问题的一切方面。他们过 分依赖于定量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忽视超理性、政治、文化、价值及意识形 态等方面的超出系统分析范围的东西,导致了系统分析的滥用,达不到预期 的目的。

系统的优化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有如下三种情况:(1)局部的每个子系 统的效益都好,组合起来的系统整体也最优;(2)局部子系统的效益好, 但系统整体的效益没有达到最优;(3)局部的子系统的效益并不最优,而 系统的整体效益较优。从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看,系统的优化也表现为各种情 况,如对近期与长远都有利;对近期有利,对长远不利甚至有害;对近期不 利,而对长远有利等。因此,整体优化的原则是:根据已确定的目标,在整 体利益最优的前提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例如,在追 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时,不能为了局部(地方)和近 期的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以及整体(全国)和长 远的效益作为代价。因此,党和国家所制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 型的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它追求的是国家、整体、长远的利 益。
“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 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5、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
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必然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 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内部组分(元素)的变换。 系统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原有功能的特性。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 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 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 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 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

用整体分析法进行政策研究的核心是:从全局出发、从系统、子系统、单元、 元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探求系统整体的 本质和规律,提高整体效应,追求整体目标的优化。因此整体及其目标的优 化是整体分析的主要内容。面对一些复杂的、较大的系统时,要求我们把系 统分解为一组相关联的子系统,在整体 的指导下,协调各个系的目标,从而 达到系统所要求的总目标,即通过求局部最优化得到的局部解,经过协调而 得到整体的最优解。
系统分析的分类
• 根据系统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可以将系统分析相对地划分为系统的 整体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和环境分析等几个方面。

分类
整体分析 结构分析 层次分析 相关分析 环境分析

1、整体分析
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的属性或特征之一。因而,整体分析也就构成 系统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任何系统都是由众多的子系 统所构成的,子系统又是由单元和元素所构成的。系统的性质、功能与运行 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独立状态时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它们 只有在整体意义上才能显示出来。系统的整体体现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 新质、新功能和整体运行规律,这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原理(加 和定理);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的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于它们 在独立时的性质与功能,当它们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与周围环境发生作用时, 并不是代表孤立的要素本身,而是代表系统整体。拉兹洛在谈到这个问题时 指出:系统整体所独具的“某种特点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它们各个组成部分的 性质”;“复杂整体的特点实际上不可能还原成各部分的特点。”
人们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的定量分析方法或技术,可以用来作整体优化分析其 是整体分析,这些方法和技术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优化和排队论 等。

2、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 诸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同样一些要素,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就可能具有 完全不同的性质、特征与功能。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确 定其合理结构的方法,没有一个考虑整体优化的方案,那么,系统的分析和 设计也就无法进行,也将对系统的运行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正确掌握结 构分析法,对于确定政府系统的合理结构,要求各种政策的有机配合,是政 策研究工作的一个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