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阐述内容包括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阐述内容包括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知识拓展:新旧民主主义的异同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内容:新民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解析

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目标的革命。
该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受到多个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控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就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和完全主权。
2.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封建剥削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另一个目标是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民的解放。
3. 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官僚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机构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三个目标是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确立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制度。
4. 实行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强调人民的民主权利,包括普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中国共产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5. 实现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包括反帝、反封建的性质,通过实行土地改革、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等,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
活状况。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国家的独立和完全主权,改革土地制度和农民解放,实行民主革命并促进经济发展。
这场革命为中国共产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以目前为止,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发展民主主义运动。
发展民主主义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诉求的核心,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正义和维护公民权利的关键。
二是推动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是新民主主义运动推动下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
三是完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一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追求的政治目标,它关系到政治发展的能力,以及人民基本权利的发展,它是保障人民权利的保障。
四是实现全民参与的政治。
全民参与的政治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发展以民主决策和民主行使政治权力的核心范畴,它必须坚持并突出民主的人民基业的精神,使民主的参与准则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和完善。
五是促进社会公正与和平。
社会平等、正义和和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追求的理想,革命进程必须面向社会正义和发展正义,确保人民尊严、平等。
促进公民际和平,制定出解决纷争和冲突的方案,落实各领域的和平处理机制,是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最彻底的办法。
一方面,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反封建革命的根本任务,共产党要争取农民,就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另一方面,只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生产力,才能使广大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延伸。
没收官僚资本意味着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同时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又具有消灭剥削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民族资产阶级也参加了民主革命,它们并非反动阶级,不能采取简单剥夺的方式,而且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民族资本主义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
新民主主义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
扩展资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
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和总结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具有伟大意义的革命。
它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彻底改革,并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团结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与此同时,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也加深了中国人民对革命的思考与呼声。
这种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结合中国实际,实行农民工人联合战士共同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以农民、工人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为基础的统一战线。
这个思想本质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土地革命纲领,把土地分给农民,实行农业合作化,解放农民,消除封建剥削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团结全国各个阶级的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斗争,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面反攻国民党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经验在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各个阶级、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并通过统一战线的形式团结广大民众,实现了革命的胜利。
另外,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通过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结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它经过了长期的斗争和探索,最终取得了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帝反封建、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这些内容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第一条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在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侵略行为瓜分了中国的领土,以及在中国的殖民势力。
同时,封建主义制度也使得中国人民沦为农奴,没有基本的民主权利。
因此,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2.民族独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民族独立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主权遭到严重侵害,人民生活遭受严重压迫和剥削。
因此,民族独立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3.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要建立人民民主。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中国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政治权利被剥夺,社会不公平。
因此,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总路线要求建立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4.土地革命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课题。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控制着大部分土地资源,农民生活贫困,缺乏土地,而土地问题也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了土地革命的主张,要求实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归农民所有,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广阔的群众基础。
5.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指导下,武装斗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
在这一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展了广泛的斗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并建立了人民政权。
武装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反帝反封建、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这些内容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党。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有了新的奋 斗目标: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社会。④属于新的革命范畴——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情境材料一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 火,燎原全国。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 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 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六句二十四字:坚定 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 胜利。
(1935年)遵义会议
长征
(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 (1935年)《八一宣言》——提出
扭转局面, 转危为安。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奠定基础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初 步形成
学案22
情境材料 材料一 中共“一大”纲领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 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材料二 中共“二大”纲领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7年
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教 训
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 的领导权; 掌握革命的武装; 坚持武装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
共产党的领导下 土地革命(内容) 武装斗争(形式) 根据地建设(战略基地)
探究主题四 知识主线
长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学案22
探究思考
(1)结合材料,指出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
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案 中共“一大”以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目
标,中共“二大”则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全中 国的目标。
(2)材料二中中共“二大”为什么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答案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认识的加深。
探究主题一 知识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香港海员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 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 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探究主题二 知识主线
工人运动失败
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合作
失败
“四一二”
中共“三大”确立合作方针 (1923年)
工农运动:
国民党“一大” 标志
(1924年1月)
学案22
探究思考 据材料二探究, 你认为长征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面?
答案 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挑战 生命极限的大无畏精神,求实创新的胆略。
情境材料三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毛泽东 探究思考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探究分析长征结束后,怎样 的“新局面”开始了?
答案 保存了革命的力量,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实现了 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促进了全民抗战局面的实现;纠正了 “左”倾错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探究思考
据材料一探究,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中“敢闯新
路”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抛却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
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
学案22
情境材料二
《红军过草地图》和毛泽东《长征》诗
红军过草地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五卅运动 ②省港工人大罢工 ③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吴佩孚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确立三大政策
北伐战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孙传芳
张作霖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原 因
国民党叛变革命;
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探究主题三 知识主线
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道路)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