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合集下载

《贫困户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

《贫困户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

《贫困户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1、调查标准国家扶贫标准2736元以下(2010年2300元不变价);省级扶贫标准2875元以下(2010年2500元不变价)。

2、调查对象和范围本地区所有公示公告后锁定的贫困户,不是所有农户。

3、调查内容《贫困户登记表》A1至A36项,数据有效时间节点为2013年底。

A37至A40(帮扶责任人指标)填写2014年确定的帮扶责任人资料,到户帮扶措施及成效相关指标于2015年1月采集录入。

4、调查时间2014年7月20日至8月20日。

5、调查组织乡镇政府对调查工作负领导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

调查小组对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县级扶贫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审核。

调查组组建。

调查小组最少3人以上。

已安排驻村工作队的贫困村,调查小组人员由驻村工作队、乡镇干部、村两委会人员、村监委会、老党员组成,如有扶贫志愿者的村可吸收进调查小组。

调查小组组长由驻村工作队队长担任,审核人为乡镇干部,复核人为驻村工作队队长。

未安排驻村工作队的贫困村和有扶贫开发任务的行政村,调查小组人员由乡镇干部、村两委会、村监委会人员或老党员组成,如有扶贫志愿者的村可吸收进调查小组。

调查小组组长由乡镇干部担任,调查员为村两委会人员、村监委会人员或老党员,审核人和复核人均为乡镇干部。

6、数据来源县级扶贫部门提供锁定的贫困户名单(名单加盖县级扶贫部门公章),由调查小组根据名单入户调查并填写登记表。

7、调查方法调查小组根据贫困户登记表指标询问贫困户户主或家庭主要成员,填表人负责记录相关数据,并在登记表页尾签字。

调查小组组长对贫困户家庭情况进行判断,并请被访问人员对记录结果现场签字确认。

《贫困户登记表》指标解释A1识别标准(单选):①国家标准②省定标准③市定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013年为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的不变价)。

省定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相关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模板】

相关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模板】

附件9相关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一、填表说明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帮扶责任人信息等六个部分。

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档使用,不录入系统。

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1)字符型:填写数字或汉字,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证件号码等。

(2)数值型:需填写数字,如务工时间、工资性收入等。

(3)选择项:需要勾选,如识别标准、贫困户属性等。

(4)是否项:需填写“是”或“否”,如饮水是否安全、是否通生产用电等。

3.有些指标,如是否独生子女户、是否双女户为部分省(区)选填指标,不需要的可以不采集,省里可以在纸质版采集时将该项内容剔除。

4.除选填项(联系电话、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外,其他指标项不得为空。

如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务工时间”填“0”。

二、指标解释(一)基本信息1.联系电话(字符型)一般为户主电话号码,也可以填写能够联系该户主的家庭成员、亲戚、邻居、村负责人电话。

若为固定电话,需填写区号。

2.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字符型)是指贫困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具体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

3.A23识别标准(选择项)指贫困户所属范围,包括国家标准、省定标准和市定标准。

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

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

本指标由省级统一填报口径,由登记员填报。

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执行省级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4.A24贫困户属性(选择项)包括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特困供养贫困户。

“一般贫困户”是指狭义的贫困户,指家庭有劳动能力,且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

“低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低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

扶贫手册——贫困户基本信息填写指南

扶贫手册——贫困户基本信息填写指南

扶贫手册×××扶贫办印制说明一、本手册根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文件制定。

二、由县级扶贫部门统一印制发放,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填写,并根据帮扶进度及时更新。

三、手册填写说明(1)本手册“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帮扶负责人”信息应据实填写,并与《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保持一致。

在校生状况:所在年级、学前教育或非在校生。

健康情况:健康、长期慢性病、患有大病、残疾。

劳动能力:普通劳动力、技能劳动力、丧失劳动力、无劳动力。

(2)“帮扶责任人”、“单位隶属关系”分为“省直、市直、县直、乡镇、村级”等。

帮扶责任人发生变化时,应在下一行继续填写,并在联系电话后注明帮扶的起始时间。

(3)户脱贫措施及项目规划表主要填写为贫困户制定的脱贫项目,特别是六个一批(产业、易迁、打工、教育、医疗、低保五保、小额信贷及贴息资金、加入合作社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要注明项目名称、规模、扶持资金额度、项目完成时限。

如争取全贴息小额信贷3万元帮助其养羊30只,当年出栏20只,增收1万元以上。

(4)本手册“帮扶过程记录”主要如实详细填写帮扶人围绕该户脱贫规划项目和实际需求开展的帮扶事项,帮扶的具体措施,实行痕迹化管理。

(5)“帮扶成效”是指该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收到的实际收益和效果,由农户签字。

(6)“享受政策清单”填写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贫困户享受的各项惠农政策、救助和帮扶资金等。

贫困户基本信息12生产生活条件3收入、卫计信息登记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登记时间:2015年X月X日4户脱贫方案5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员和包户干部)户脱贫项目及措施规划表(六个一批等项目)67帮扶过程记录8帮扶过程记录9帮扶过程记录10帮扶过程记录11帮扶成效12帮扶成效13帮扶成效14贫困户享受政策清单15精准脱贫评定验收表(工作标准)161718。

扶贫对象信息采集表及有关指标解释

扶贫对象信息采集表及有关指标解释

附件112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3附件24567附件38附件4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情况表2.增加原因包括新生儿(1)、嫁入(2)、其他(3)等。

填写增加原因后括号内的编号,如嫁入填“2”。

9附件5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减少情况表2.减少原因包括死亡(1)、嫁出(2)、出国定居(3)、判刑收监(4)、其他(5)等。

填写减少原因后括号内的编号,如嫁出填“2”。

10附件6相关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一、填表说明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帮扶责任人信息等六个部分。

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档使用,不录入系统。

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1)字符型:填写数字或汉字,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证件号码等。

(2)数值型:需填写数字,如务工时间、工资性收入等。

(3)选择项:需要勾选,如识别标准、贫困户属性等。

(4)是否项:需填写“是”或“否”,如饮水是否安全、是否通生产用电等。

3.有些指标,如是否独生子女户、是否双女户为部分省(区)选填指标,不需要的可以不采集,省里可以在纸质版采集时将该项内容剔除。

4.除选填项(联系电话、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外,其他指标项不得为空。

如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务工时间”填“0”。

二、指标解释(一)基本信息1.联系电话(字符型)一般为户主电话号码,也可以填写能够联系该户主的家庭成员、亲戚、邻居、村负责人电话。

若为固定电话,需填写区号。

2.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字符型)是指贫困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具体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

3.A17识别标准(字符型)指贫困户所属范围,包括国家标准、省定标准和市定标准。

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

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

本指标由省级统一填报口径,由登记员填报。

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执行省级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填表说明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填表说明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填表说明一、附件2《贫困农户登记表》(共两页)1、2011年所有贫困农户都要填写,填写的年份内容为2012年度情况。

2、包括户码、户主姓名、联系电话、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人均纯收入(2011年、2012年脱贫标准为人均纯收入超过2300元即为脱贫)、详细地址、扶贫标准填写为国家农村扶贫标准、农户属性填写为扶贫户或脱贫户两种、是否计划生育、是否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医疗、新农保、贫困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家庭成员情况根据下发或上传到QQ群共享的扶贫家庭成员人员花名册填写、各项内容都要填写。

4、要求身份证号填写正确,之后扶贫农户系统要与公安网人口信息系统接入,发生错误要进行责任到查。

二、贫困状况一栏1、房屋结构填写为3土胚房和窑洞、建房时间按实际填写。

2、生产条件情况填写实际耕地面积,其它可选填。

3、生活条件一栏燃料类型填写1煤炭或2柴草4、饮水情况为其他水水窖水5、是否通电、距乡镇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6、上年出售农产品填写2小麦、4豆类、6油料、11蔬菜混合填写(注意人均纯收入不能超出2300元)7、拥有耐用消费品根据实际填写不能一贫如洗。

三、贫困农户需求一栏为这次填写的主要目地让扶贫部门有目的帮扶。

1、项目类别可填写为(种植业、养殖业、劳动力技能培训等)、项目建设可填写为(油菜、小麦、中药材、马铃薯、胡麻、牛、羊、鸡、瓦工、电工、钳工、电焊工等)、计量单位可填写为(亩、头、只、次)各项内容对应填写。

财政扶贫资金羊每只1500元、牛每头2500元。

四、建档年份贫困农户扶持情况。

1.填写的为滚家城村和花寨村养殖合作社的各50户受益农户各村委会都有底子,以及西阳、滚家城、新城村、余家城村整村推进修建暖棚建设的受益农户。

2.双联帮扶信息按实际情况认真填写。

五、附件3-1扶贫对象人员情况明细表1、各项内容都要填写,填写的对象为2012年没有脱贫的家庭成员要填写,纸质和电子各一份。

2、脱贫人员明细表填写的对象为2012年脱贫的对象,脱贫的家庭成员都要填写,纸质和电子各一份。

农村贫困残疾人(户)信息表指标解释和填表说明

农村贫困残疾人(户)信息表指标解释和填表说明

农村贫困残疾人(户)信息表指标解释和填表说明指标解释:1、录入年度:指数据填报的年度,此项必填,不能为空。

2、姓名:指贫困残疾人的姓名,此项必填,不能为空。

3、身份证号码:指贫困残疾人身份证号码,此项必填,不能为空。

4、是否有第二代残疾人证:指残疾人是否具有第二代残疾人证,选择其中一项。

此项必填,不能为空。

5、性别:指贫困残疾人性别,此项必填,选择一项。

6、残疾类别:指贫困残疾人的残疾类别,指标“4”选择“无”时,需手工填写此项,可以多选,不能为空。

实用文档7、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元):指贫困残疾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国家贫困标准是指当年国家权威部门公开发布的国家贫困标准,2012年国家贫困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

如当地贫困标准低于国家贫困标准,应填写“低于国家贫困标准”。

此为单项必选,不能为空;。

8、家庭特殊情况:指贫困残疾人家庭存在的特殊情况。

“老残一体”指家庭中既有老年人又有残疾人共同生活。

“一户多残”指家庭中有多位残疾人共同生活。

“其他”指除以上两种情况以外的特殊情况。

9、个人状况:指当年贫困残疾人所从事的劳动情况。

“务农”指残疾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岗位就业”指残疾人在固定岗位就业。

“个体就业”指残疾人独立从事个体生产经营活动。

“无业”指残疾人未从事任何生产活动或未就业。

“其他”除以上内容之外的劳动方式。

此项单选,不能为空。

10、个人年工资收入(元):指标9填写为“岗位就业”一项,应填写此指标。

11、致贫原因:指导致贫困残疾人致贫的原因。

“因灾”指残疾人因受到自然灾害而导致贫困。

“因病”指残疾人因身患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而导致贫困。

“因残”指残疾人因身体残疾而导致贫困。

“因学”指残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文化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而导致贫困。

“缺技术”指残疾人因缺少技术技能而导致贫困。

“缺劳力”指因残疾人缺少劳动力而导致贫困。

“缺资源”指残疾人因缺少发展生产的资源而导致的贫困。

“其他”指除以上致贫原因之外的其他致贫原因。

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一、填表说明(一)统计界定1.县区级、地市级、省级监测表为综合汇总表,按属地管理原则统计。

即定量指标应包括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字,也包括辖区内由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数字。

2.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统计。

1个机构2块牌子2个证书,则按2个机构分别统计;1个机构2块牌子1个证书则按证书上登记的名称统计,如证书上登记2个名称则按第1名称统计。

3.8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完成数:包括辖区内各级各类项目实施单位的数字。

各级是指省属、地市属、县区属、乡镇或街道属,各类是指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二)报送时间及方式1.报送时间:(1)监测周期为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

填报、审核及上传数据的具体时间要求如下:(三)数据1.监测表:①本年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乡村医生人均补助标准、行政村数、第6项(人口及经济指标):一般不应为空。

②第3.2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应填报由政府举办的培训人数或政府出资招聘的执业医师数,不包括2011年3月以前培训、招聘、援助人数。

③第4.2.1-4.8.1项(8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第4.2-4.8项填报中央及地方专项完成数,应对照下达本县区市的中央和地方任务分解数填报数据,没有承担某项医改任务的县区市,相关指标填“0”。

第4.2.1-4.8.1项仅填中央专项完成数。

原则上,有中央专项的县区市,应先完成中央专项任务数。

各县区市通过直报系统上报的中央专项完成数应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业务处室的项目进展完成数一致。

二、指标解释(一)医疗卫生机构1.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2.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含中医专科医院)、民族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不包括妇幼保健院和专科疾病防治院。

2.1县级医院:包括县及县级市医院、中医医院、民族医院(不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专科医院)。

《贫困县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

《贫困县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

《贫困县登记表》调查填报规范1、填报范围全省98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

2、填报内容《贫困县登记表》共5个模块。

其中,十项重点工作、专项扶贫、帮扶情况4项内容每县必填。

选填模块中片区监测评估指标,属于国定、省定片区县填写内容,其余县不填写。

社会扶贫指标每县必填。

3、填报时间2013年数据于2014年10月20日前完成录入,此后每年数据于次年2月20日前完成更新。

4、数据来源数据来源首先是统计部门,其次是行业部门,专项扶贫数据由扶贫部门提供。

5、填报审核登记表填表人为县区扶贫办(局)主要领导,审核人为区县政府分管领导,联系电话为主要信息采集人员移动或固定电话。

《贫困县登记表》指标解释1. 基本情况C1县属性(可复选):①国家重点县②片区规划县③省级重点县。

国家重点县是指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规划县是指纳入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县,包括43个国家片区县和17个省级片区县以及汉中市汉台区;省级重点县是指各省根据实际确定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由于国家重点县、片区规划县和省级重点县名单已经确定,系统将自动默认,无需录入。

C2乡(镇)个数: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乡镇一级行政区划个数。

C3国有林场数:是指国家建立的专门从事植树、造林、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林业事业单位的个数。

C3a国有贫困林场数:是指亏损或微利,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差,以培育和保护生态公益林为主要任务的国有林场的个数。

C4行政村个数:是指经上级政府批准,农村中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个数。

含农村社区。

(以2013年底统计部门提供数据为准)C4a贫困村个数:是指按照贫困村建档立卡流程识别出的行政村个数。

C5自然村个数:是指村民相对集中居住自然形成的村落个数。

村民居住户非常分散的山区、牧区按村民小组划分。

无自然村按村民小组统计。

C5a已通电自然村个数:是指截止调查年度年底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个数,小于20户的自然村不在统计范围内,因规模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一、填表说明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帮扶责任人信息等六个部分。

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档使用,不录入系统。

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1)字符型:填写数字或汉字,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证件号码等。

(2)数值型:需填写数字,如务工时间、工资性收入等。

(3)选择项:需要勾选,如识别标准、贫困户属性等。

(4)是否项:需填写“是”或“否”,如饮水是否安全、是否通生产用电等。

3.有些指标,如是否独生子女户、是否双女户为部分省(区)选填指标,不需要的可以不采集,省里可以在纸质版采集时将该项内容剔除。

4.除选填项(联系电话、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外,其他指标项不得为空。

如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务工时间”填“0”。

二、指标解释基本信息1.联系电话(字符型)一般为户主电话号码,也可以填写能够联系该户主的家庭成员、亲戚、邻居、村负责人电话。

若为固定电话,需填写区号。

2.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字符型)是指贫困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具体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

3.A17识别标准(字符型)指贫困户所属范围,包括国家标准、省定标准和市定标准。

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

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

本指标由省级统一填报口径,由登记员填报。

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执行省级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4.A18贫困户属性(字符型)包括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一般贫困户”是指狭义的贫困户,指家庭有劳动能力,且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

“低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低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

低保贫困户享受国家低保和扶贫双重待遇。

“五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五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五保贫困户享受国家五保和扶贫双重待遇。

五保贫困户一般为分散供养的五保户。

5.A19是否军烈属(是否项)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的简称,在役军人因公牺牲,其家属称军烈属。

6.A20是否独生子女户、A20是否双女户(是否项)是指具有《独生子女证》或《二女证》的农户或经县级计生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的农户。

家庭成员信息1.A1姓名(字符型)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名字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薄上登记的名字为准。

家庭成员是指居住在同一住宅内,常住或者与户主共享开支或收入的成员。

包括由本家庭供养的在外学生、未分家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或随迁家属、轮流居住的老人、因探亲访友等原因临时外出人员;不包括不再供养的在外学生、已分家子女、出嫁人员、挂靠人员或寄宿者、帮工、已应征入伍者。

2.A2性别(字符型)填写“男”、“女”。

3.A3证件号码(字符型)采用二代身份证或户口簿提供的身份证号码(18位)填写,无证者需经当地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身份证号码证明,方可填入系统。

如本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直接填写二代残疾人证号码(第二代《残疾人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由18位身份证号加1位残疾类别代码和1位残疾人等级代码,由18位身份证号加1位残疾类别代码和1位残疾人等级代码共20位代码组成)。

4.A4与户主关系(字符型)指贫困户家庭成员与户主之间的关系,具体关系如下,填写汉字。

5.A5民族(字符型)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民族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簿上登记的民族为准。

6.A6政治面貌(字符型)指贫困人口的政治面貌,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7.A7文化程度(字符型)指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均包括是否在校、毕业、肄业或辍学者;初中和高中分别包括初中程度或高级程度的技工学校学生。

8.A8在校生情况(字符型)指贫困人口当前在学校就读的情况,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9.A9健康状况(字符型)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健康”是指过去一个月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长期慢性病”是指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如肝炎、肺炎、糖尿病;“大病”是指如心脏病、癌症等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疾病;“残疾”指获得残联认定的持证残疾人,其证件号码须填20位的残疾证号码。

10.A10劳动技能(字符型)劳动技能本质上是人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

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普通劳动力是指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技能劳动力指经过技术等级考试合格后,获得人社部门统一颁发的相应等级的执业资格证书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

对残疾人有劳动力的界定应根据残疾人本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并在村名大会讨论和村委会核实中据实评判残疾人有无劳动力,避免主观上将残疾人直接列入无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

原则上除一、二级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之外,其他类别和登记的成年残疾人都应视为有劳动力。

11.A11务工情况(字符型)根据贫困人口外出工作的地点范围填写。

如果在家务农、学生、军人等情况可选“其他”。

12.A12务工时间(字符型)指在调查年度内累计务工时间,填写月数,范围为0-12。

如外出务工三个半月填写3.5;如果是在家务农、学生、军人等情况,务工时间填0。

13.A13是否现役军人(是否项)填写“是”或者“否”。

如证件号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证号码时,是否现役军人应为“是”。

14.A14是否参加大病医疗保险(是否型)填写“是”或者“否”。

(三)致贫原因1.A22主要致贫原因(字符型)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只能选一项。

2.A23其他致贫原因(字符型)导致贫困的其他原因,不得与“主要致贫原因”重复,最多选两项。

(四)收入情况1.A39工资性收入(元)(数值型)主要指调查年度该户所有人外出务工的所有工资收入。

2.A40生产经营性收入(元)(数值型)主要指农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

3.A41财产性收入(元)(数值型)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A42转移性收入(元)(数值型,自动生成)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

包括计划生育补贴、低保金、养老保险金、生态补偿金。

除以上各类补贴外,还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农户转移的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等;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农村地区(村委会)在外(含国外)工作的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5.A42a计划生育金(元)(数值型)城镇户籍人口中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父母、以及双女户的奖励。

6.A42b低保金(元)(数值型)农村低保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它的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必须是民政认定的低保户,否则为0。

7.A42c五保金(元)(数值型)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设立的。

8.A42d养老保险金(元)(数值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到达待遇领取年龄后领取的养老保险待遇。

必须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否则为空。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但未到领取年龄者为0。

9.A42e生态补偿金(元)(数值型)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

10.A42f其他转移性收入(元)(数值型)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农户转移的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等生产类补贴等;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农村地区(村委会)在外(含国外)工作的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11.A43生产经营性支出(元)(数值型)主要指农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

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等。

(五)生产生活条件1.A24耕地面积(亩)(数值型)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包括因各种原因休闲和抛荒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耕种和租入的土地面积。

2.A24a有效灌溉面积(亩)(数值型)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3.A25林地面积(亩)(数值型)是指包括生长乔木、竹类、红树林和灌木林等主要用于林业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和租入的面积。

4.A25a退耕还林面积(亩)(数值型)是指从生态、社会、经济条件实际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转为林地的面积。

5.A25b林果面积(亩)(数值型)是指包含水果、干果、木本粮油、茶、竹、中药材、用材林、食用菌以及花卉、种苗等特色经济林面积。

6.A26牧草地面积(亩)(数值型)是指该户承包集体的全部牧草地面积。

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或租入的牧草地面积。

7.A27水面面积(亩)(数值型)是指承包集体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不包括代他人经营或租入水面面积。

8.A28是否通生产用电(是否型)填写“是”或“否”。

指该户是否接通并使用农业生产用电。

9.A29与村主干路距离(公里)(数值型)指到村内主干公路(道路)的最小距离。

10.A30入户路类型(字符型)泥土路、砂石路、水泥路、沥青路。

11.A31住房面积(平方米)(数值型)是指农户自有住房建设面积。

不包括仓库等作为生产用途房屋面积。

无房户的住房面积为0。

12.A32 是否通生活用电(是否型)填写“是”或“否”。

指该户是否接通并使用日常生活用电。

13.A33 饮水是否困难(是否型)填写“是”或“否”。

饮水困难是指单次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或间断供水。

14.A34饮水是否安全(是否型)填写“是”或“否”。

饮水安全是指饮用水量有保障,水质安全。

水量有保障指的是正常年份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20升;水质安全指的是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