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的比较优势
荆门市自然资源

荆门市自然资源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
荆门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荆门市的自然资源情况。
水资源:荆门市境内有长江、汉江等重要河流流经,水域面积较大。
这些河流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用水资源,也带来了发展水运、渔业等产业的机遇。
同时,荆门市还拥有多处天然湖泊和温泉资源,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森林资源:荆门市山地、丘陵地带广泛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
这些森林资源不仅为城市环境提供了氧气和净化空气的功能,还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地,保护了物种多样性。
矿产资源:荆门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面临着合理开发利用的挑战,需要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荆门市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襄阳与荆门发展前景

襄阳与荆门发展前景襄阳与荆门是湖北省两个重要的地级市,两地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在未来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首先,在经济方面。
襄阳与荆门都位于长江经济带腹地,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襄阳市是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襄阳市拥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潜力。
而荆门市则以轻工业为主导,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特别是水稻种植和畜牧业方面。
对于两地而言,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在文化方面。
襄阳和荆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襄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三国历史和楚文化等重要的文化资源。
荆门市则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是湖北省重要的文化中心。
两地可以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再者,在教育方面。
襄阳和荆门都拥有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
襄阳市拥有多所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而荆门市则是湖北省的教育重点城市,有很多高水平的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
两地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襄阳与荆门作为湖北省的两个重要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当前,两地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和荆门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光明。
荆门的自然环境

荆门的自然环境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地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1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
荆门东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荆山之灵脉,南拥江汉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境内北部层峦叠翠,中部岗岭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优势兼得。
荆门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全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
荆山处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
西北和中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东部和南部为平原湖区,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
河流东部为汉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属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库;南部属长湖水系,均南入长湖。
荆门市距武汉市217公里;南连荆州,与江陵、潜江、天门毗邻,距荆州市80公里;西扼宜昌接渝蜀,与南漳、远安、当阳交界,距湖北第三大城市宜昌市120公里;北望湖北第二大城市襄阳达中原,与宜城、随州相连,距襄阳市111公里,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荆门位居鄂中,介孝感、宜昌、荆州、襄阳、随州5市间。
全市国土面积1240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
其中,京山县3284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6.48%;沙洋县1999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6.12%;钟祥市448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18%;东宝区1122(1528-406)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05%;掇刀区563(643-80)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55%;漳河新区486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2%;屈家岭管理区220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7%;沙洋监狱管理局242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95%。
荆门市地理环境

荆门市地理环境
荆门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地处长江流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荆门市地
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以下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河流和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介绍。
地形地貌:荆门市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以丘陵为主,北部为川地,南部为丘陵地带。
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分布均匀,地势逐渐由西向东递增,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格局。
著名的龙虎山属于荆门市境内,是一处自然风景名胜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气候特点:荆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
气候条件适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系河流:荆门市水系发达,长江、汉江贯穿全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另外,境内还有一些小河流,如隆中河、沙溪河等,丰富了荆
门市的水域资源。
自然景观:荆门市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有龙虎山、白龙洞、樊家岭等著名景点,
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丰富了荆门市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居民提
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荆门市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访,
探寻其独特之美。
湖北两个兄弟城市荆门和荆州,谁的实力更强,谁的发展势头更猛呢?

湖北两个兄弟城市荆门和荆州,谁的实力更强,谁的发展势头更猛呢?湖北地图先看看湖北对这个城市发展的定位:支持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建设成为。
区域性增长极。
看起来定位是一样的,荆州排在荆门之前,下面我们就从各项指标对“二荆”进行详细的对比。
在全国的城市竞争都是商业化竞争的背景下,江汉平原双中心的竞争是避免不了的。
曾经有一本很火的书就叫做《城市战争》。
而且城市竞争主要就是地级市以上的城市竞争,而不是县域竞争,这是由于现代工业产业链对应的行政规模和地域规模决定的。
那么双方的综合实力如何?竞争趋势又是怎么样的呢?首先就是最直观的就是人口,而且是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
县域人口只是铺垫,无多少实际意义。
荆门中心城区由1958年的3千人,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六十年间急剧上升到2016年的75万人,大约持续上升了250倍,计划未来十三年内突破100万。
荆门已经有三个自来水厂,正在修建第四水厂,外加石化水厂,共计五个水厂。
从移动联通电信的基站连接数据也很容易查询到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
而荆州也大打历史文化牌,加强城市化,中心城区从早期的40万,稳步上升到86万人。
从规模上说,荆州中心城区人口86万人,要比荆门中心城区75万人多出11万人,暂时占优,但是荆门中心城区人口流入速度要快得多。
展望未来,荆州民间不乏将江陵县改区的呼声,荆门也有和钟祥市融城打造荆钟组合都市区的规划。
荆州城区图关于经济。
荆州GDP1700亿,荆门GDP1500亿,荆州占优。
但是除了这个谁也说不清楚的GDP之外,真金白银的国税收入,财政总收入,企业数量等等,都是荆门超过了荆州。
工业产值荆门2017年预计3800亿,已经是荆州2300亿的1.6倍,差距达到1500亿。
发展趋势看,荆门路线图比较清晰,就是工业第一,冲击万亿工业产值。
荆门老产业石化产业底盘仍然稳重,在搞产品升级扩能。
新产业通用航空已经全国领先。
引进了汽车整车厂家,整合了汽车产业链。
荆门在中部崛起中发展途径

荆门在中部崛起中的发展途径探讨[摘要] 在中部崛起中,荆门具有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
荆门在中部崛起中的发展途径主要有: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倡导绿色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等。
[关键词] 资源优势发展机遇发展途径一、荆门在中部崛起中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1、荆门经济发展概况。
荆门位于湖北中部和江汉平原西部,东望武汉,南连荆州,西临宜昌,北接襄阳,面积1.2万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87万人。
荆门目前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建材为支柱的跨越32个行业门类的工业体系。
荆门现有荆门石化总厂、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金龙泉啤酒集团、京山轻机、洋丰集团、宝源木业等大中型骨干企业数百家,布洛芬生产能力居全球第三位,纸包装机械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啤酒生产规模居全国十强。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30亿元。
2、荆门在中部崛起中的资源优势。
一是矿产资源优势。
荆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物有50多种,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达23种,尤其是非金属矿储量大、品位高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其中在石油钻探和航天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的累托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膏、白云岩和水泥用石灰岩储量也居湖北第一位。
二是交通资源优势。
焦柳铁路贯穿全境,长(江埠)荆(门)铁路在荆门城区与焦柳铁路相接;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汉江贯穿全市南北,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条件也十分优越。
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一体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三是农业资源优势。
荆门农业物产丰富,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特色农业产品,地方特产主要有桥米、葛粉、藜蒿、茶叶、香粉、皮蛋、干菜等,其中以京山桥米、葛粉、藜蒿最为出名。
京山桥米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在明朝时就被御封为皇宫贡米;荆门的野生葛粉以其延年益寿的独特功效而畅销海内外,成为日本皇室贡品。
前景调研报告荆门

前景调研报告荆门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是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
荆门市辖5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3054平方千米,总人口221万人。
荆门自古就是军事要地,曾经是鱼台、柏林、白水三郡的中心,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荆门市的前景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荆门市的前景进行调研和分析。
一、经济发展前景1.城市建设荆门市的城市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市区的道路、市政设施得到了改善和完善,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未来,荆门市将继续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产业发展荆门市的产业发展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制造业方面,荆门市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到来。
未来,荆门市将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企业升级换代。
服务业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荆门市的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未来,荆门市将进一步开拓服务业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社会发展前景1.教育荆门市在教育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市内有着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提升。
未来,荆门市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医疗卫生荆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市内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医院和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未来,荆门市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增加医疗资源,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三、旅游发展前景荆门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潜力。
1.自然景点荆门市有着美丽的自然景点,如荆门古城、石首古城、白水湖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未来,荆门市将加大对自然景点的保护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2.文化旅游荆门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而闻名,如陆羽故里、荆楚文化等。
这些文化景点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到访。
未来,荆门市将加强对文化旅游的开发,推广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荆门城市冷知识

荆门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以下是一些关于荆门的冷知识:
1. 历史悠久的古城:荆门作为一个地理要冲,历史上曾经是军事战略要地。
它位于汉江中下游,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不同的朝代,荆门有过不同的名称和行政地位,但始终保持着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2. 文化底蕴丰富:荆门不仅是一个历史古城,也是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
它拥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如明显陵、屈家岭文化遗址等,这些都是国家级的文化遗产。
3. 资源丰富:荆门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磷、石膏等,其中部分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4. 经济发展:荆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在湖北省的经济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传统的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外,荆门也在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5. 生态宜居城市:荆门致力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它拥有许多生态公园和保护区,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6. 美食文化:荆门拥有独特的美食文化,其中钟祥酥饼和太师饼是荆门的传统名点,历史悠久,口感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
7. 地理位置:荆门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湖北省的中部,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成员。
它与周边城市如武汉、宜昌、荆州等地相邻,具有很好的经济发展潜力。
这些冷知识反映了荆门作为一个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未来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门的比较优势
灵秀湖北,心在荆门。
荆门地处湖北中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更有“鄂中金三角”之誉。
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五个县(市、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历史人文优势。
荆门是湖北历史文化名城,屈家岭文化、楚文化、明文化源远流长。
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第一县——权县,孕育了楚辞作家宋玉、嘉靖皇帝朱厚熜等历史名人,演绎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传奇故事,出土了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郭店楚简,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
地理区位优势。
荆门区位条件得“中”独优,立体交通格局不断健全。
焦柳铁路和沪蓉铁路在此交汇;二〇七国道、二广高速、沪蓉高速和京珠高速复线穿境而过,武荆高速拉近了与省会城市的距离;长江黄金水道近在咫尺,汉江白银水道贯穿全境;城区距三峡机场1小时车程、武汉天河机场2小时车程。
全国首座、世界领先的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坐落于此,国家西气东输管道、国家干线光缆线路横贯境内。
产业经济优势。
荆门产业基础较好,是全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工业
体系比较完备。
国家“三线建设”时期,荆门石化、荆门热电厂等中央、省属企业布点荆门,奠定了荆门的工业基础,其中化工是荆门工业的底色,石化、磷化产业优势突出。
食品、建材、机电、轻纺、新能源等骨干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农业资源量大质优。
全市人均耕地占有量和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水产品产量均居全省前列,粮食总产连续两年突破50亿斤,5个县市区均为产粮大县,沙洋县为全国首个油菜籽加工强县。
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23种主要矿产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矿产累托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膏、磷块岩、白云岩、石灰岩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自然环境优势。
荆门是一个生态宜居城市,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荆门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拥有4A级景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其中漳河水库、莫愁湖、惠亭湖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大洪山风景区被誉为最适宜人居的世外桃源。
市长致词
市长万勇
欢迎您登录"中国荆门"政府门户网站!
荆门位于湖北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和荆门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地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
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在湖北实施的"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中,荆门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之内,紧邻武汉城市圈,既占"两圈"地理之便,又享"两圈"政策之利,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先后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国家节水型社会试点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全国创建创业型城市和国家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出土文物异彩纷呈。
中国历史第一县----权县建立于此,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和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分布于此。
这里养育了道教创始人之一老莱子、一代楚辞文学家宋玉、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著名历史人物,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传颂的历史典故。
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23种主要矿产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矿产累托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膏、磷块岩、白云岩、石灰岩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体系日臻完备。
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机电、纺织为主的产业新格局,拥有以中石化荆门分公司、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为代表的中央、省属企业,以金龙泉啤酒集团、京山轻机、洋丰集团、宝源木业为代表的地方大中型骨干企业。
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
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荆门处于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得中独厚、山川秀美,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
明显陵文化内涵深厚,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
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留连忘返。
漳河、温峡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
交通枢纽优势明显。
焦柳铁路、长荆铁路和即将动工升级改造的荆沙铁路在城区汇集,已建成通车的襄荆高速、荆宜高速、随岳高速和武荆高速公路在此交织成网。
临长江、踞汉江,南水北调中线的江汉运河贯穿境内,水运资源得天独厚。
市中心距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襄樊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境内冷水机场将按4C级标准扩建成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民用机场,形成鄂中地区最大的航空物流中心。
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位居三峡电网之内,是北电南送、西电东送交汇的通道,拥有一座100万伏特特高压变电站、2座50万伏特变电站、1座装机180万千瓦的主力电厂。
总库容20亿立方米的漳河水库为城市提供充沛水源。
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断充实。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全市正致力于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创新、亲民、务实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已经成为中西部承接境外和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先后引进了李宁工业园、福耀汽车玻璃、中粮集团、中海油、中集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
荆门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开明的投资政策,必将成为投资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和温馨生活的家园。
勤劳淳朴的荆门人民正在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热情好客的荆门人民热忱欢迎您来此洽谈商务、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投资兴业。
在这里,您将亲自感受和体验到荆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希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