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知识点归纳复习

公民权利基本1、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p3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3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记在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后面)一是年龄条件,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需要年满十八周岁;二是政治权利方面的条件,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政治自由p33(1)政治自由包括: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政治自由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监督权p34(1)监督权含义?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3)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监督权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 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p34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7、人身自由p35(1)人身自由含义(理解):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身自由重要性(或人身自由对公民有何重要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三课公民权利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满足的条件:①年满18周岁。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③中国公民。

3、监督权的意义:答:(1)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4、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其内容和地位?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5、人格尊严权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6、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内容答(1)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3)物质帮助权(4)受教育权(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5)文化权利。

(6)平等权。

(7)宗教信仰自由权。

7、公民行使权利有哪些要求?答:(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2)不能滥用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

8、公民怎样行使权利?答:(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9、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10、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答: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调解(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仲裁(仲裁决不同于法院判决,仲裁决不能上诉;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

2019年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提纲(最新整理)

2019年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提纲(最新整理)

八年级下册知识提纲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第三课公民权利(1)行使选举权的条件:①是我国公民(或具有中国国籍);②年满18周岁;③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意义(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政治自由(1)表现: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监督权(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课外补充】★★1.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或: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注意问题)①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式。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形式、途径):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发挥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影响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3.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尽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部编版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1、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看课本,了解权利相关内容)2、现实生活中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途径有哪些?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②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反映情况(向有关部门举报)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等。

3、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有那些限制?)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当公民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时应怎样依法维权?当公民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权利,成就美好未来?①要珍惜自己的权利;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依法维权;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强公民意识。

6、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具体内容看课本)7、为什么公民必须履行义务、怎样履行?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③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什么说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部编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整理)

部编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整理)

部编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班级:姓名:第三课公民权利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1)由宪法规定。

(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行使监督权时的注意事项?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1)注意事项:①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合法的行使。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教育的地位(或作用) 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1)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保障政策: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5.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6.公民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怎么办?)※①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维护权利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7.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探究与分享
• 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你 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 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 有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剥夺政治 权利的人除外。
• 2.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 法律意识、群众观念和较高的履职 能力,能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
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二)人身自由
同学们观看下列图片,思 考:什么是人身自由?公民 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受到非法拘禁
人格尊严受到侵害
1.什么是人身自由?
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 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 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身自由的重要性是什么?
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哪些? 答: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
权利的中国公民。 3.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的基础是什么? 答: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文化教育权利? • 答:(1)受教育权。
(2)文化权利。 • 7.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哪些?
答: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 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 由。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 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 的特殊保障。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监督权? 答:1.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 议的权利;
2.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 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 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 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梳理--八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部编版)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梳理--八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部编版)

【笔记清单】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单元核心笔记梳理(部编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政治权利:含义: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②年满十八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基础性政治权利)4.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何行使:①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②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5.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形式?(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④通过网络举报的方式监督。

6.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

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人格尊严权:法律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重点知识清单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重点知识清单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重点知识清单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4.人身自由(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班级:姓名:
第三课公民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
(1)由宪法规定。

(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行使监督权时的注意事项?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
(1)注意事项:①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合法的行使。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
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教育的地位(或作用) 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
(1)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保障政策: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
的教育。

5.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6.公民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怎么办?)※
①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维护权利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7.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第四课公民义务
8.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9.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0.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1.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
(1)含义: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c.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附加—相关知识结构图)
一、 1.选举权、被选举权(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
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等)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机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①批评、建议;
3.监督权:②申诉、控告或检举。


(二)人身自由: 1.含义: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的 2.内容: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财产权;
本 2.劳动权:劳动就业和获取报酬的权利;
(三)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3.物质帮助权;
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①科学研究自由、②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
利③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四)公民的其他权利: 1.平等权;
2.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3.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群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二、 1.保守国家秘密、
2.爱护公共财产、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 3.遵守劳动纪律、
公 4.遵守公共秩序、
5.尊重社会公德。

民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①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
的(1)维护国家安全:受侵犯;
(二)维护国家利益: 2.维护国家安全、②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荣誉和利益:③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基(2)维护国家荣誉:①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
本②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3)维护国家利益: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

义(三)依法服兵役;
(四)依法纳税; 1.劳动的义务;
务(五)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其他义务: 2.受教育的义务;
3.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4.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5.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