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速器试验指导书DOC

合集下载

(完整版)变频调速实验指导书-1

(完整版)变频调速实验指导书-1

变频调速实验指导书(三菱FR-A540型)(内部资料)目录实验一:变频调速器的基本操作 (3)实验二:变频调速的试运行 (6)实验三:变频器的V/F曲线的测量 (8)实验四:变频器的PU开环和闭环运行 (10)实验五:变频器的外部操作与组合操作 (12)实验六:变频器的程序运行 (14)实验七:变频器的频率跳变操作 (17)实验八:变频器的多段速运行 (19)综合实验一:外接控制电路 (21)综合实验二:变频器的外部综合操作 (24)附录A(变频器各端子接线) (26)附录B(变频器各端子说明) (27)附录C(参数表) (29)附录D(操作模式选择) (34)附录E(转速显示) (35)附录F(参数写入禁止选择) (36)附录H(帮助模式) (37)实验一:变频调速器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 熟悉变频调速实验装置的操作面板2. 掌握变频器的接线3. 熟悉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和按键的操作4.掌握变频器参数的设定方法实验器材:SX-801型变频调速实验装置实验内容及步骤:一. 实验装置总体面板的熟悉SX-801型变频调速实验装置的操作面板见实物,在面板左侧,有KM1、KM2、KM3三个辅助接触器。

面板左上方装有一只反映供电电源电压大小的交流电压表和一只反映电机负载电流大小的交流电流表。

在面板右侧,装有一只直流毫安表(可以反映频率值),一只直流电压表(可用于反映变频器的输出信号值),还装有1个电位器、6个开关、2个双位选择开关和3只按钮,这些元器件均为独立元件,以供实验所需。

右侧另有4列变频器控制信号引出插孔和5V直流电压源及可调24V直流电压源,以提供外部操作所需。

其它的插孔及基本按键如面板所示。

二. 变频器的接线(1)电源接线电源接线端子为R、S、T。

决不能接U、V、W,否则会损坏变频器。

本变频器的整流器由二极管构成,因此,接线时可不考虑相序。

(2)电动机接线电动机接线端子为U、V、W,当接线正常时,按下正转起动按钮,从负载测看,电动机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转向相反,则可调节端子的任意两相。

调速器技术实训指导书

调速器技术实训指导书

目录一、调速器实验组织及注意事项二、离心摆静特性试验指导书三、缓冲器回复特性实验指导书四、YT—600、YDT—600调速器静特性演示实验指导书一、调速器实验组织及注意事项调速器由于设备昂贵,损坏难以维修复且实验由多人同时进行。

故应有健全的组织,充分的准备,统一的号令方可进行,因此,特作如下规定:一、实验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二、实验小组设组长一人。

实验由组长负责:(1)召集组员讨论实验秩序。

方法:(2)规划,检查实验前的准备工作;(3)分配实验工作;(4)当实验出现故障或达不到要求是组织讨论处理方案及方法;(5)讨论实验结果。

三、实验前,参加实验人均应分别写出“实验准备书”一份,内容包括:(1)实验项目及目的;(2)实验装置简介或草图;(3)实验用仪表及工具;(4)实验前的准备工作;(5)实验步骤及操作;(6)调整方法。

四、实验前应了解和熟悉设备和工具(如百分表,塞尺表)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准备工作完毕后,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进行试验。

六、实验人员均应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除本实验设备仪器外,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动用实验中其他设备或物品。

七、因调速器实验设备、仪表、工具价格昂贵,凡违反规定,粗枝大叶或无故障损害者均应赔偿损失。

二、离心摆静特性试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转配、调整合格的离心摆的静特性试验,取得离心摆静特性曲线,以确定离心摆的基本参数是否瞒足技术范围的要求。

二、YT型调速器离心摆技术规范。

1. 离心摆的最大工作范围达到设计值,即在额定转速±25%范围内实测转动套行程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

2. 在nr=±10%范围内,离心摆最大非线性度不超过%2。

3. 在nr=±10%范围内,离心摆If<(0.08~0.1)%.4. 离心摆K的实测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设计值为K=0.3%)。

三、实验设备1. 实验台:试验在离心摆实验台进行,实验台上的设备有:离心摆、引导阀,接力器。

小调调速器动态调试指导书.doc

小调调速器动态调试指导书.doc

小调调速器动态试验指导书只有严格的做好静态试验,动态调试出现问题的儿率就会减小,现将现场动态调试内容做如卜*规范,任何调试是建立在对阁纸和原理的理解下进行的,以卜*方法供参考,但涉及的闪界必须在现场调试时而而俱到不可遗漏,动态调试的少骤主要由安装公司决定,在具备试验条件情况下可以穿插进行,以K内界也足对<<现场调试人纲>>的补充.A.机组第一次启动目的:检验主机安装情况。

1.検査凋速器液压机械各功能阀都正常,至少测频和导叶开度能正确显示;2.油泉能动泉油;3调速器异叶机手动位置;4.-•般由安装公司操作慢慢开导叶,机组刚刚转动即关导叶,安装公司检查有无异响。

5.如检查无异响,会再次手动开机,根据机组情况慢慢提高转速,这个过程听从安装公司对转速控制的要求;6.如机组尤异常,鉍终将转速手动开到额定,转速到额定位置稳定盾记下当时的导叶开度,将此导叶开度设置到水尖参数下的“空载开度”值;B.机组空转考瓦温目的:检杏机组安装P的温是否在正常范围1.调速器置手动K将机组开到额定转速,连续运转3-4小吋,安装公司监视各瓦温情况,调速器人员协助监视机组的转速,并测量机频输入端子残压不小于0.3伏,为能A动控制创造基木条件;2.可以将调速器试肴切tb动,观察调速器ft动调节卜_频率的稳定情况,如能稳定转速在50 ±O.3HZ左右,则可以在自动情况在进行拷瓦温工作,凋速器人员需要观察第一次在自动控制下的调速器状态;调速器空载频率扰动试验目的:通过寻找最佳参数优化调速器的动态控制性能1.导叶自动状态,机组在额定转速,严格的说,扰动试验都是在空载(励磁给发电机机端建到额定电压叫空载,一般发电机机端额定电压冇6.3KV和10.5KV两种等级)下做,但实际在现场都是在空转(励磁没给机组建压叫空转)下做的,再次确认机频输入端子的电压不小于O.3V能稳定测频;2.切换到跟踪频给,电气开限修改到1(X)%,迕过程监视卜'的“扰动试验”下修改扰后频给到48HZ,按“确定”,“开始”,机组转速应该下降到48HZ稳定;3.下降到48HZ稳定盾,改扰后频给为52HZ,按“确定”,“开始”进行上扰,机组将转速升到52HZ稳定,观察48到52HZ吋超调量,S高频率不应高于53.2HZ;且调廿时间原则上不应超过40秒;4.转速上升到52HZ稳定后,改扰后频给为48HZ,按“确定”,“开始”进行下扰,机组将转速升到48HZ稳定,观察52到48HZ时超调M,最低频率不应低于46.8HZ;且调节时间原则上不成超过40秒;5.如超调量或调什吋间过忪,应修改空载参数,增加BT有减小超调量但会延长调Vf吋间的趋势,根据经验值一般将空载参数先置BP=0, BT=45.TD=10,Tn=0.1,E=0 础上进行修改,空载参数屮8?=0,E=0是固定的,只能改BT, TD,TN 参数直到上扰和下扰符合要求;6.空扰完毕要秉新扰到50HZ,或进行一次自动一于•动一自动切换;调速器空载频率摆动试验目的:通过优化参数改善调速器的空载频率摆动调速器跟踪频给,观察频率的波动情况,-•般控制在50±0.12HZ范围内最好,好的控制状态应是:导叶开度变化量1-2%范围左右,频率在48.85-50.15HZ范围内摆动,极力避免导叶开度冇超过3-4%的变化S,频率超过50±0.3HZ的摆动(根裾众多投运经验,只耍参数没®合适,水头在10米以上的机飢是不可能有以上现象的,除非水头只要儿米的小机组),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小波动开关机吋间确定不能小于35秒,BT值可以大幅增加(最大200)来观察效果。

实验一交流调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交流调速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 变频原理实验在本章节主要完成的实验为三相SPWM 、SVPWM 、及马鞍波变频原理实验及在各种变频模式下V/F 曲线的测定等。

异步电机转速基本公式为:n= 其中n 为电机转速,f 为电源频率,p 为电机极对数,s 为电机的转差率。

当转差率固定在最佳值时,改变f 即可改变转速n 。

为使电机在不同转速下运行在额定磁通,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成比例地改变输出电压的基波幅值。

这就是所谓的VVVF (变压变频)控制。

工频50Hz 的交流电源经整流后可以得到一个直流电压源。

对直流电压进行PWM 逆变控制,使变频器输出PWM 波形中的基波为预先设定的电压/频率比曲线所规定的电压频率数值。

因此,这个PWM 的调制方法是其中的关键技术。

目前常用的变频器调制方法有SPWM ,马鞍波PWM ,和空间电压矢量PWM 等方式。

一、SPWM 变频调速方式:正弦波脉宽调制法(SPWM )是最常用的一种调制方法,SPWM 信号是通过用三角载波信号和正弦信号相比较的方法产生,当改变正弦参考信号的幅值时,脉宽随之改变,从而改变了主回路输出电压的大小。

当改变正弦参考信号的频率时,输出电压的频率即随之改变。

在变频器中,输出电压的调整和输出频率的改变是同步协调完成的,这称为VVVF (变压变频)控制。

SPWM 调制方式的特点是半个周期内脉冲中心线等距、脉冲等幅,调节脉冲的宽度,使各脉冲面积之和与正弦波下的面积成正比例,因此,其调制波形接近于正弦波。

在实际运用中对于三相逆变器,是由一个三相正弦波发生器产生三相参考信号,与一个公用的三角载波信号相比较,而产生三相调制波。

如图1-1所示。

图1-1 正弦波脉宽调制法二、马鞍波PWM 变频调速方式)1(60s p f波幅值之比为m,称为调制比。

正弦波脉宽调制的主要优点是:逆变器输出线电压与调制比m成线性关系,有利于精确控制,谐波含量小。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要求调制比m<1。

当m>1时,正弦波脉宽调制波中出现饱和现象,不但输出电压与频率失去所要求的配合关系,而且输出电压中谐波分量增大,特别是较低次谐波分量较大,对电机运行不利。

交直流调速实验指导书

交直流调速实验指导书

交直流调速实验指导书中科腾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8月目录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的调试1实验二电压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4实验三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试8实验四电压、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12实验五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16实验六模拟式直流调速装置514C实验21实验七数字式直流调速装置6RA70实验23实验八交流调速装置MM420实验27实验九矢量控制交流调速装置(CUVC)单机实验32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的调试一、实验目的(1) 熟悉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内容(1)调节器Ⅰ的调试(2)调节器Ⅱ的调试(3)反号器的调试(4)零电平检测的调试(5)转矩极性鉴别的调试(6)逻辑控制的调试四、实验方法(1)“调节器Ⅰ”的调试①调零将PMT-04中“调节器Ⅰ”所有输入端接地,再将比例增益调节电位器RP1顺时针旋到底,用导线将“5”、“6”两端短接,使“调节器Ⅰ”成为P (比例)调节器。

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RP2,用万用表的毫伏档测量调节器Ⅰ“7”端的输出,使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

②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把“5”、“6” 两端短接线去掉,此时调节器Ⅰ成为PI (比例积分)调节器,然后将给定输出端接到调节器Ⅰ的“3”端,当加一定的正给定时,调整负限幅电位器RP4,观察输出负电压的变化,当调节器输入端加负给定时,调整正限幅电位器RP3,观察调节器输出正电压的变化。

③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再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将“5”、“6”端短接),使调节器Ⅰ为P(比例)调节器,在调节器的输入端分别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并画出曲线。

④观察PI特性拆除“5”、“6”两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

调速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调速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调速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调速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备注:
1产品型式试验基本上按上述顺序进行,如果某些试验项的结果与进行该项试验的先后顺序无关,试验顺序可以变动;
2试验应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20℃±5℃的场所进行;
3首样检验、试制新产品、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上述每项都必须检验。

其余则可以根据客户或送检部门要求检验其中一项、几项或全部项目;
4型式试验时如有任一试验条款中任一试品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要求改进后重新送样,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
5型式试验的样本数量不少于6只;
6本作业指导书引用标准有(标准如有修订或换版则以最新版为准), 试验中不完善的项目可引用相应标准的对应章节作补充:
GB/T3667.1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和导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UL810 电容器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5169.10 电式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灼热丝试验方法:总则
GB/T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试验和导则
GB 1453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GB 15092.2 器具开关第2部分:软线开关的特殊要求
GB 15092.4 器具开关第2部分:独立安装开关的特殊要求
GB 15902.1 器具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3380 交流电风扇和调速器
型式试验中,“----”表示“不适用”,“/”表示“未检验”。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目录1概述12依据标准1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24测试仪器35试验准备36试验容及方法46.1静态试验46.1.1试验条件 (4)6.1.2控制方式切换试验 (4)6.1.3机频断线模拟试验 (5)6.1.4静特性试验 (5)6.1.5永态转差系数bp校验 (6)6.1.6人工频率死区校验 (8)6.1.7PID调节参数(bt、Td)的校验 (9)6.1.8PID调节参数(Tn)的校验 (10)6.1.9接力器最短关闭与开启时间测定 (11)6.1.10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Ty测定 (12)6.2空载试验136.3负载试验146.3.1试验条件 (14)6.3.2一次调频响应时间测试 (14)6.3.3一次调频动作死区测试 (15)6.3.4跟踪网频试验 (16)6.3.5甩负荷试验 (17)7试验组织与分工178试验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189试验计划时间及参加人员191概述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依照《南方区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若干指导意见》和《****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1号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并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优化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系统对其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同时进行参数辨识研究试验,建立与实际调节系统相吻合的仿真模型,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要求。

通过现场试验达到《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34Hz以;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一般为3%~4%;3)水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不应加以限制;4)AGC与一次调频能够协调工作,不相矛盾;5)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6)响应行为:①本电站属于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按规定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3s;②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45s 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70%;③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60秒,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理论计算的调整幅度±3%以。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DOC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DOC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DOC
一、简介
调速器是控制机械设备运行转速的一类装置。

它可以通过调节电机电
流来调整机械设备的运行转速,以达到控制机械设备运行的目的。

调速器
它有稳定的电机控制,低噪音,低磨损,高效率,低失速率等优点,相对
于传统的大功率调速器,调速器可以更好的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

二、试验准备
1、设备检查:在试验前首先应该对调速器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调速
器的接线是否正常,控制继电器的参数是否合适,以及驱动电机是否工作
正常。

2、调节器调整:在试验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速器的输出电流,确保所驱动机械设备的转速稳定正常。

3、电机试运行:在试验中,应试运行电机,检查风扇的转速及电机
的温度,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

4、电源检查:在试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源,以确保电源电压稳定,以及电压的稳定性。

三、试验步骤
1、准备试验设备:首先,准备所需的试验设备,一般包括:调速器、控制继电器、电源电压表、驱动电机、温度计以及电动机等设备。

2、调整参数:首先调整控制继电器参数,控制电机转速,确保电机
转速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目录1概述12依据标准1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24测试仪器35试验准备36试验内容及方法46.1静态试验46.1.1试验条件 (4)6.1.2控制方式切换试验 (4)6.1.3机频断线模拟试验 (5)6.1.4静特性试验 (5)6.1.5永态转差系数bp校验 (6)6.1.6人工频率死区校验 (8)6.1.7PID调节参数(bt、Td)的校验 (9)6.1.8PID调节参数(Tn)的校验 (10)6.1.9接力器最短关闭与开启时间测定 (11)6.1.10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Ty测定 (12)6.2空载试验136.3负载试验146.3.1试验条件 (14)6.3.2一次调频响应时间测试 (14)6.3.3一次调频动作死区测试 (15)6.3.4跟踪网频试验 (16)6.3.5甩负荷试验 (17)7试验组织与分工178试验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189试验计划时间及参加人员191概述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依照《南方区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若干指导意见》和《****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1号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并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优化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系统对其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同时进行参数辨识研究试验,建立与实际调节系统相吻合的仿真模型,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要求。

通过现场试验达到《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34Hz以内;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一般为3%~4%;3)水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不应加以限制;4)AGC与一次调频能够协调工作,不相矛盾;5)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6)响应行为:①本电站属于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按规定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3s;②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45s 内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70%;③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60秒内,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理论计算的调整幅度±3%以内。

2依据标准2.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496-2001)2.2《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563-2004)2.3《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 9652.1-2007)2.4《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 9652.2-2007)2.5《中国南方电网同步发电机原动机及调节系统参数测试与建模导则》(Q/CSG11402-2009)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1)PID调节器图1 PID调节器仿真模型2)机械液压系统模型图2 机械液压系统仿真模型3)基本参数4测试仪器本试验主要的试验仪器为“TG2000 系列水轮机调速器测试系统”(以下简称TG2000测试仪),它包含一台测试仪和一台装有测试系统软件的便携式计算机。

1路机组频率输入,带隔离,允许输入范围为0.3V~170VAC,在50Hz附近测频分辨率为0.0025%。

测量精度:50Hz±1Hz,0.004级;50Hz±5Hz,0.006级。

1路仿真机组频率输出,频率为1.9~99Hz,峰-峰值不小于26V方波。

在50Hz附近发频分辨率为0.0025%;发频精度在50Hz±5Hz为0.004级。

TG2000测试仪的信号发生器功能模块,可输出缓变和阶跃的频率信号,并能够对采集到的电网频率、机组有功功率、发电机定子电流、发电机机端电压、导叶开度(或接力器行程)等信号进行实时录波、保存,以进行试验后分析、计算调速器参数。

5试验准备5.1 由电厂提供与机组参数实测试验相关的技术资料,如《调速器系统用户手册及出厂试验报告》等,并负责与调速器生产厂家联系到电厂配合试验工作。

5.2 由****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电科院)编制试验方案,并保证试验仪器、仪表合格,测试系统工作正常。

5.3 电厂参照电科院编制的试验方案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4 电厂应有专人参加此次试验,配合电科院人员的现场工作,并负责与****公司电力调度中心沟通协调。

6试验内容及方法6.1 静态试验6.1.1试验条件1)机组静止,蜗壳未充水,已做好安全隔离措施;2)调速系统已按照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进行了试验和调整,高压油系统正常,机械锁定解除,调速器具备运行条件。

6.1.2控制方式切换试验1)试验方法按图3接好线,K1断开,K2合上;调速器现地自动,频率给定为50Hz,TG2000测试仪仿真机频50Hz,bp=4%,bt=28%,Td=7s,Tn=0.1s,Ef=0.2Hz,液压随动系统放大倍数为整定值,退出频率跟踪和按水头限开度;调速器运行,负载开度调节模式,机组模拟并网,开限全开,开度给定为50%。

操作调速器使其在机手动—电手动—自动相互切换,观察切换前后导叶开度是否稳定。

2)试验记录6.1.3机频断线模拟试验1)试验方法按图3接好线,K1断开,K2合上;调速器现地自动,频率给定为50Hz,TG2000测试仪仿真机频50Hz,bp=4%,bt=28%,Td=7s,Tn=0.1s,Ef=0.2Hz,液压随动系统放大倍数为整定值,退出频率跟踪和按水头限开度;调速器运行,负载开度调节模式,机组模拟并网,开限全开,开度给定为50%。

断开K2,模拟机频断线,观察调速器工作情况,有无报警。

2)试验记录6.1.4静特性试验1)试验方法按图3接好线,K1断开,K2合上;调速器现地自动,频率给定为50Hz,TG2000测试仪仿真机频50Hz,bt=5%,Td=1s,Tn=0s,Ef=0Hz,液压随动系统放大倍数为整定值,退出频率跟踪和按水头限开度;调速器运行,负载开度调节模式,机组模拟并网,开限全开,开度给定为50%。

分别设置bp=4%、6%,进入TG2000测试仪静态特性试验界面,设置好相应参数(导叶率定关系、调速器参数、试验点数、已经自动取点时间),自动进行开启和关闭方向的静特性试验,记录每次频率升高、降低稳定后的频率值、对应的接力器行程,并用千分表记录接力器的摆动值(仅记录频率升高或降低时接力器相对行程约为 20%、50%和 80%时 3min 的摆动值)。

注意:需明确调速器由负载开度调节模式自动切换至负载频率调节模式的条件,以便进行相应设置,以确保试验过程中调速器调节模式保持不变;由于该调速器采用控制结构自适应和参数自适应调节,故要确保参数修改的正确性。

(在调速器检查参数修改的正确性)。

2)试验记录试验时,人工设置的机组水头H= m;阶跃+0.2Hz(由取点数确定,取16点时为0.2Hz),导叶开度稳定时间 s。

调节参数设置记录:6.1.5永态转差系数bp校验1)试验方法按图3接好线,K1断开,K2合上;调速器现地自动,频率给定为50Hz,TG2000测试仪仿真机频50Hz,bt=5%,Td=1s,Tn=0s,Ef=0Hz,液压随动系统放大倍数为整定值,退出频率跟踪和按水头限开度;调速器运行,负载开度调节模式,机组模拟并网,开限全开,开度给定为50%。

分别设置bp=2%、4%、6%和8%,改变TG2000测试仪仿真频率信号,测量导叶接力器反馈某两个输出值Y1、Y2及其对应的频率输入值f1、f2,按下式计算各刻度下的永态调差率:式中:Y max——接力器最大行程;f r——额定频率,50Hz。

为确保检验精度,应选择25%和75%行程位置附近为实测点。

2)试验记录调节参数设置记录:bp=2%校验记录:bp=4%校验记录:bp=6%校验记录:bp=8%校验记录:数据文件名:6.1.6人工频率死区校验1)试验方法按图3接好线,K1断开,K2合上;调速器现地自动,频率给定为50Hz,TG2000测试仪仿真机频50Hz,bp=4%,bt=28%,Td=7s,Tn=0.1s,液压随动系统放大倍数为整定值,退出频率跟踪和按水头限开度;调速器运行,负载开度调节模式,机组模拟并网,开限全开,开度给定为50%。

分别设置Ef为0.02%(±0.01Hz)、0.04%(±0.02Hz)、0.06%(±0.03Hz)和0.08%(±0.04Hz),采用图4所示方法进行校验,在正和负转速阶跃之间变换起始阶跃,重复该试验,每个死区设定值下的完整试验由4个交替步骤组成,测得DB减去ix即为Ef。

图4 Ef设值校验2)试验记录调节参数设置记录:实测频率死区:数据文件名:6.1.7PID调节参数(bt、Td)的校验1)试验方法按图3接好线,K1断开,K2合上;调速器现地自动,频率给定为50Hz,TG2000测试仪仿真机频50Hz,bp=0%,bt=28%,Td=7s,Tn=0s,Ef=0Hz,液压随动系统放大倍数为整定值,退出频率跟踪和按水头限开度;调速器运行,负载开度调节模式,机组模拟并网,开限全开,开度给定为50%。

采用时域法辨识参数,即通过TG2000测试仪仿真±0.10Hz、±0.15Hz、±0.20Hz的频率阶跃,记录调节器输出Ypid信号的相应过程(如5所示),每个频率阶跃重复三次。

图5 调节器输出的过渡过程曲线一图5中OBC为过渡过程曲线,将直线段BC反向延长,与时间轴(t轴)交于A点,与y u轴交于D点,则。

bt和Td可由下式计算得到:2)试验记录调节参数设置记录:数据文件名:6.1.8PID调节参数(Tn)的校验1)试验方法按图3接好线,K1断开,K2合上;调速器现地自动,频率给定为50Hz,TG2000测试仪仿真机频50Hz,bp=0%,bt=200%,Td=20s,Tn=0.1s,Ef=0Hz,液压随动系统放大倍数为整定值,退出频率跟踪和按水头限开度;调速器运行,负载开度调节模式,机组模拟并网,开限全开,开度给定为50%。

采用时域法辨识参数,即通过TG2000测试仪仿真±0.10Hz、±0.15Hz、±0.20Hz的频率阶跃,记录调节器输出Ypid信号的相应过程(如6所示),每个频率阶跃重复三次。

图6 调节器输出的过渡过程曲线二Tn可由下式计算得到:或(忽略τ值)(微分衰减时间常数,改变T1v值后重新测试)2)试验记录PID数字调节器的采样周期为τ= ms;微分时间常数T1v=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