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验试卷-初中二年级历史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历史试卷
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隋大运河经过余杭的是哪一段?( )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四大元曲家都有他们的代表作品,那么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 A.《墙头马上》B.《汉宫秋》C.《倩女幽魂》D.《窦娥冤》3、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的发展C.文化艺术的发展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4、下列哪国所造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 A.辽B.西夏C.金D.蒙古5、东晋十六国时期发生了下列哪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6、下列各项制度中,开创于隋期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行省制⑤科举制A.①④B.①⑤C.②③D.②⑤7、南朝开始时的第一个王朝是( ) A.齐B.陈C.宋D.梁8、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实行的是( ) A.尚书省B.中书省C.行中书省D.门下省9、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进行人才选拔采取的选官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功授爵制10、三国时期,三国建立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A.魏蜀吴B.魏吴蜀C.蜀魏吴D.吴蜀魏11、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 A.迁都洛阳 B.开设科举C.与汉通婚D.尊儒崇孔12、下列名画中出自张择端之手的是()A.《女史箴图》B.《盏花仕女图》 C.《洛神赋图》D.《清明上河图》13、自东汉三国以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至两宋时期完成。
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最恰当的选项是( )①北方频繁战乱破坏经济,南方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③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南方政权的建立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练习题一、选择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交融逐渐成为趋势。
据此回答下列题。
1.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形式或途径主要包括()民族迁徙连年争战友好交往统治者的改革A. B. C. D.2.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是( )A. 鲜卑族的拓跋氏改姓元氏B. 胡床传到了中原地区并为汉人所接受C. 张骞出使西域和昭君出塞D. 少数民族畜病防治技术被汉人所学习3.司马光有诗云: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下列朝代曾以洛阳为都的有( )东汉西晋东晋北魏A. B. C. D.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尤为突出的有( )祖冲之贾思勰王羲之顾恺之A. B. C. D.5.从下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这部书总结了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种谷之法”意在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相马之法”反映了北方的民族交融A. B. C. D.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约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 )A. 秦始皇陵兵马俑B. 书法和绘画C. 祖冲之的圆周率D. 石窟艺术7.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和生产经验都得到了系统的总结,整理记载相关内容的著作是()A. B.C. D.8.下列各项成就属于东晋时期的有()《兰亭序》《女史箴图》《齐民要术》《洛神赋图》A. B. C. D.9.“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寺庙众多的社会原因是( )A. 佛教刚刚传入中原,各地兴起建寺庙和推广佛学的热潮B. 建造业已发展起来,工匠技艺十分高超,经济实力雄厚C. 社会动荡,百姓信仰佛教以摆脱苦难,统治者大力扶持D. 统治者昏庸奢靡, 大兴土木, 热衷于建造大量宫殿寺庙10.“以六觚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觚之幂。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
”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人物是A. 华佗B. 祖冲之C. 王羲之D. 关汉卿11.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2分)1. (2分) (2018八上·柯桥期中) 如果要为上图所示时代概括一个特征,最为恰当的是()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 繁荣开放的社会【考点】2. (2分)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A . 地理上的优势B . 诸葛亮的计谋C . 孙、刘的联盟D . 周瑜的水军【考点】3. (2分)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有()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隋朝⑥唐朝A . ①②③B . ④⑤⑥C . ①③⑤D . ②⑤⑥【考点】4. (2分)下列各项中,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B . 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C . 完成了南北的统一D . 促进了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原地区先进文化【考点】5. (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 . 《齐民要术》B . 《道德经》C . 《资治通鉴》D . 《天工开物》【考点】6. (2分)(2017·浙江模拟) 一个南京就是半部近代史。
以下史实能佐证这个史论的是()①20世纪初中国新政体在此建立②317年,东晋在此建都③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此犯下滔天罪行④元朝时,它属于江浙行省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考点】7. (2分)“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A . 西晋、顾恺之B . 东晋、王羲之C . 西晋、王羲之D . 东晋、顾恺之【考点】8. (2分)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简要概括()A . 夏商B . 两汉C . 三国两晋南北朝D . 隋唐【考点】9. (2分) (2020八上·嘉兴期末) “春秋时,嘉兴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一课过关练习

第四单元第一课过关练习班级姓名1、东汉末年,在众多军阀中曹操和的实力最强。
年,袁绍挥兵南下,与曹操率兵与袁绍大军在展开激战,结果。
此次战役的特点是。
官渡之战的影响是曹操陆续吞并了河北诸州,2、年曹操与在赤壁相遇,战争结果:。
此次战役的特点是。
赤壁之战的影响是3、曹操领导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负,告诉我们的启示是①应,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
4、年曹操之子建立魏;年称帝,定都;年称王,国号。
定都。
5、263年司马昭出兵灭,266年,司马昭子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定都,史称。
年三月,西晋灭吴,重新统一了全国。
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人灭亡,只存续了年。
6、东晋于年建立,建立者,定都。
史称。
7、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淝水之战的影响是:(1)江南地区免遭了摧残,为江南相对安定的环境。
(2)前秦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心陷入状态。
8、民族建立了前秦政权。
9、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建立,此后160年多年间,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陈。
历史上统称为。
10、开始,北方人南迁。
江南经济发展有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显著发展,的发明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11、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奠定了基础。
12、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民族有:、、羯、氐。
13、北魏由民族建立。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14、年北魏实行了汉化改革。
主要措第四单元第二课过关练习班级姓名1、581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
589年隋朝大军南下,一举灭掉。
统一全国。
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只存续了年。
2、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连余杭。
大运河从北至南分别由永济渠、、江南河组成。
大运河沟通海河、、、、钱塘江等五大水系。
4、大运河的开通有力的促进了、的交流和发展,对于巩固同意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024年初二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初二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下列哪位人物被誉为“人文初祖”?A. 神农氏B. 轩辕黄帝C. 尧舜禹D. 商汤2.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3. 下列哪位人物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A. 秦始皇B. 汉高祖C. 隋炀帝D. 唐太宗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5. 下列哪个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A. 西周B. 东周C. 汉朝D. 唐朝6. 下列哪位皇帝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A. 汉高祖B. 汉武帝C. 汉宣帝D. 汉光武帝7. 下列哪个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8. 下列哪位皇帝被尊称为“唐宗”?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德宗D. 唐宣宗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秦朝B. 汉朝C. 晋朝D. 隋朝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史?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距今约_________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12. 相传,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3. 公元前221年,_________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14. 秦朝的都城设在_________,今天的西安。
15. 汉朝分为两个时期,分别为西汉和_________。
16.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_________次大规模的征战。
17. 唐朝的都城设在_________,今天的西安。
18. 唐朝时期,中国对外交往频繁,与_________国有密切往来。
19. 1840年,英国发动了_________,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__,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决定一个人继承权力的依据是A、军功的大小B、财产的多少C、血缘的亲疏D、学术的水平2、西周时期支撑着王朝统治的政治制度有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④科举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在西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别,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人也不一样,这体现了当时的A、分封制B、礼乐制C、均田制D、宗法制4、正式确定齐桓公霸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尊王攘夷B、商鞅变法C、葵丘会盟D、任用管仲5、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①齐国②晋国③秦国④宋国⑤楚国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6、下列历史现象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A、诸侯国纷争B、社会大变革C、百家争鸣D、世袭取代禅让7、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其性质而言,属于A、奴隶制阶级的改革B、资产阶级的改革C、地主阶级的改革D、古典文化的复兴8、下列主张中,体现孔子的思想观点的是①“克己复礼”②“非攻”③“法治”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9、中国第一个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大帝国是A、战国B、夏朝C、商朝D、秦朝10、秦始皇想统治“万世”,谁料想仅传了A、一世B、二世C、三世D、四世11、秦朝的时候,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产生的方式是A、民主选举B、贵族世袭C、禅让制D、皇帝任免12、西汉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当时的学生要接受最高层次的儒学教育,必须去A、长安B、洛阳C、咸阳D、北京13、汉武帝时带兵打败匈奴的是A、窦固B、窦宪C、蒙恬D、卫青、霍去病14、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原因有①经济繁荣,国力强大②巩固西汉的政权③为了吞并匈奴④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A、西汉汉武帝时期B、西汉文帝时期C、东汉明帝时期D、东汉元帝时期16、东汉末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的主要目的是A、振兴汉室B、效忠朝廷C、笼络民心D、“挟天子以令诸侯”17、唐太宗时期著名的直臣是A、管仲B、魏征C、晁错D、房玄岭18、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洛阳C、余杭D、江都19、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0、某纺织工业大学门前耸立着一座妇女的雕像,这个人可能是A、李清照B、武则天C、武丁D、黄道婆21、1271年建立元朝的是A、成吉思汉B、忽必烈C、铁木真D、赵构22、对比宋朝与唐朝的城市布局,最大的特点是A、城市规模扩大B、商业特别繁荣C、城市界限打破D、结构不再完整二、非选择题1、有诗唱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024年部编版初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部编版历史初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国逐渐形成,各诸侯国之间相互独立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C.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成为我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2、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 18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 19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D.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灾难3、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科举制度,使得普通百姓也能够通过考试成为官员?A. 唐高祖李渊B. 唐太宗李世民C. 武则天D. 唐玄宗李隆基4、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实行八股取士C. 设立锦衣卫D. 恢复宰相职位5、题干:以下关于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 实行分封制,加强地方诸侯国的权力B. 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C. 采用井田制,增加农民负担D. 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赋税6、题干:以下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起义领袖张角自称“天公将军”B. 起义军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C. 起义最终被曹操镇压D. 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7、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A. 清政府实施新政B.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 新文化运动兴起8、下列哪一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9、题干:以下关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科举制始于隋朝,唐朝时期得到完善B. 唐朝科举制中,进士科考试内容主要是诗赋C. 唐朝科举制中,举人通过乡试即可成为进士D. 唐朝科举制中,进士及第后可直接授官 10、题干:以下关于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 元代商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体系C. 宋代商业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商业组织如“牙行”D. 元代商业发展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对外贸易政策严格11、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废丞相,设内阁B. 实行八股取士C. 设置锦衣卫D. 分封诸王以屏藩12、清朝时期,乾隆皇帝组织编纂了一部大型丛书,这部书收录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它被称为:A. 《四库全书》B. 《永乐大典》C. 《资治通鉴》D. 《古今图书集成》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
统编版历史初二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历史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之父”?A、张之洞B、曾国藩C、左宗棠D、詹天佑2、以下哪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戊戌变法D、太平天国运动3、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活字印刷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 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6、下列哪个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化之父”?A. 林则徐B. 左宗棠C.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D. 张之洞7、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其中?A、统一度量衡B、实行郡县制C、焚书坑儒D、修建长城8、题干: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以下哪项科技成就不属于宋代?A、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的应用C、火药的应用D、《天工开物》的编写9、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A、重视实践经验积累B、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C、强调数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D、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10、关于辛亥革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B、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D、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11、以下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B.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 苏联对日宣战12、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北京,是一场以学生为主力的爱国运动B. 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在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私田出现,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验试卷-初中二年级历史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历史试卷-试卷下载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测验试卷班别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34题,共34分)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A.镐京B.洛阳C.咸阳D.长安2.周朝在政治上实行()A.井田制B.均田制C.租庸调制D.分封制3.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的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租庸调制D.宗法制4.周朝通过()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A.分封B.宗法C.礼乐D.均田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到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A.东周B.西周C.春秋D.战国6.春秋战国时期,()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
A.石器农具B.青铜农具C.铁制农具D.铜制农具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业者人仕为官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8.战国初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是()A.燕B.秦C.楚D.晋9.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是()建立的。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10.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是在()时奠定的。
A.战国B.春秋C.秦朝D.汉朝11.“皇帝”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词始于()A.战国B.春秋C.秦朝D.唐朝12.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把全国划分为(),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
A.省和郡B.省和县C.郡和县D.市和县13.秦始皇派人在今广西兴安开凿的(),成为后世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A.白渠B.郑国渠C.都江堰D.灵渠14.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以()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15.秦始皇下令以秦国的()为标准样式,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A.刀币B.铲币C.蚁鼻钱D.圆形方孔钱16.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的计量单位名称,如寸、尺、丈、升、斗、两、斤等,始于秦始皇的统一()制度。
A.国家B.货币C.文字D.度量衡17.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反映了西周的()A、礼乐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禅让制度18. 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②宗法制是根据所建功劳大小来决定继承权利的制度;③宗法制密切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关系;④宗法制不适用于周天子的王位继承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9. 历史上所说的“战国七雄”是指()A、晋、楚、燕、齐、赵、魏、韩B、秦、楚、燕、宋、赵、魏、韩C、秦、楚、燕、齐、赵、魏、韩D、秦、周、燕、齐、赵、魏、韩20.春秋战国作为历史时期的专用名词,都是缘于()A、时代特征B、史书名称C、孔子言论D、皇帝规定21.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主要是()A、社会的动荡和变革B、秦王发起统一中国的战争C、诞生了孔子等精英人物D、出现了稷下学宫等学术交流中心22. 秦长城的起点是()A、西起陇西,东到长平B、西起咸阳,东到大海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辽东,东到临洮23. 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的制定者是()A、周公B、召公C、孔子D、老子24.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尚书》B.《春秋》C.《诗经》D.《离骚》25.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的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孔子D.孙子26.下列思想中,()的学说在秦帝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A. 老子B.墨子C.孔子D.韩非子27.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28.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思想B.墨家思想C.儒家思想D.法家思想29.西周统治阶级以哪些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1)分封制(2)宗法制(3)礼乐制(4)世袭制A.(1)(2)(3)B.(2)(3)(4)C.(1)(3)(4)D.(1)(2)(4)30.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仆人了没有?这是他什么思想的体现()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仁”的思想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1.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1)确立了周王的权威(2)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3)繁荣了民间音乐(4)扩大了周朝的区域A.(1)(2)(3)B.(1)(2)(4)C.(1)(3)(4)D.(2)(3)(4)32.标志着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历史事件是()A.商鞅变法B.葵丘会盟C.澶渊之盟D.吴起变法33.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始建于秦朝。
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主要目的是()A.显示秦朝的强大国力B.供后人欣赏和游玩C.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D.当时的国界34.以下变法改革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C.吴起变法D.管仲改革二.连线题:(14分)1.(6分)主张人物(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 韩非子(2)无为B. 孟子(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 老子(4)因材施教D. 孙子(5)兼爱、非攻E. 孔子(6)依法治国F. 墨子2.请你将下面成语与其相关的人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8分)(1)退避三舍A. 勾践(2)卧薪尝胆B. 赵括(3)纸上谈兵C. 管仲(4)老马识途D. 孙武(5)三令五申E. 荆柯(6)图穷匕首现F. 孙膑(7)围魏救赵G. 楚庄王(8)问鼎中原H.晋文公三.材料题:(52分)1.为了取信于民,在颁布新法前,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宣布:谁能够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
民众觉得此事容易,不相信真的发赏,没有人尝试。
商鞅又把赏格提到五十金。
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商鞅如数发赏。
从此,人们相信商鞅说话算数。
新法颁布后,大家也相信它必定能实行。
(1)商鞅是在什么时间、在哪国实行变法?(4分)(2)请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3)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6分)(4)你认为这个故事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请你说出理由。
(6分)2.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1)“焚书坑儒”事件发生于何时?是由谁提出的?(4分)(2)“焚书”事件中,焚毁的是哪些书籍?(2分)(3)你对“焚书坑儒”是怎样评价的?(6分)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1)秦王指谁?说说“扫六合”的含义和具体时间。
(6分)(2)秦王“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都城在哪里?(4分)4. 司马迁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司马迁为什么这样说?(6分)答题卡一.选择题.(34分)1.A2.D3.D4.C5.A6.C7.B8.D9.A10.C11.C12.C13.D14.B15.D16.D17.B18.D19.C20.B21.A22.C23.A24.C25.C26.D27.A28.C29.A30.C31.B32.B33.C34.D二.连线题:(14分)1.(6分)(1)--B(2)--C (3)--D(4)--E (5)--F (6)--A2.请你将下面成语与其相关的人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8分)(1)--H(2)--A (3)--B(4)--C (5)--D (6)--E (7)--F (8)--G三.材料题:(52分)1.(24分)(1)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国变法。
(2)A.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3)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有意义。
因为商鞅“令出必行,取信于民”。
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2分)(1)发生在公元前213年。
李斯提出的。
(2)焚毁秦国史书以外有关其他各国历史的书籍,和《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
(3)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的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
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
3.(10分)(1)指赢政(秦始皇)。
秦国先后兼并六国。
从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定都咸阳。
4.(6分)因为:1.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事和政治,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强起来.2.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来树立威信,也是采用管仲的建议.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