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报告-Read

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报告-Read

实验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3问题描述:学校招生办在录取当年新生时为新生建立了一个新生基础信息类StudentBase,其中包含每位新生的基本资料:学号(long mNum)、姓名(char mName[20])、性别(int mSex:其中0 表示男,1 表示女)、年龄(int mAge)、住址(char mAddr [30])。

新生主修专业所在系(设每个系只有一个主修专业)又在学生基本资料的基础上为该系的每位新生建立一个主修类First(即学生信息管理系统2 中的Major 类),其中除了包含原来新生基本资料外,还设有新生主修系名(char mMajorDepName[30])和主修成绩表(设为int mFirstScore[N])(N 是大于0 的整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2 中的mMajorDepName 和mMajorScore);为了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在二年级可修读第二专业(第二学位)课程.第二学位接收系又为每位修读本系第二学位同学建立一个类Second,其中除了学生基本资料外,还设有第二专业名称(char mSecondDepName[30])和攻读第二专业成绩表(设为int Fscore[M])(M 是大于零的整数)。

(可参考学生信息管理系统2 中的Minor 类)学校学位办为了掌握每位学生学位发放情况,又为学生建立一个管理类StudentMIS。

它应该包含学生所有资料。

当学生主修专业课程全部合格(各门课程成绩大于等于60 分,百分制记分),则可给他颁发主修专业学位;当学生获得主修专业学位,并攻读第二专业学位课程全部及格(各门课程成绩大于等于60 分,百分制记分),则可颁发第二专业学位(若第一专业拿不到学位,则该学生无权申请第二专业的学位).按照管理规定:1.招生办工作人员只能访问并修改学生的基本资料,但没有权限访问学生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的相关资料;2.主修系(即第一专业)教务员只能访问(但不能修改)学生的基本资料,能访问并修改第一专业课程相关资料,不能访问和修改第二专业课程相关资料;3.第二专业系教务员只能访问(但不能修改)学生的基本资料,能访问并修改第二专业课程相关资料,不能访问和修改第一专业课程相关资料;4.学位办工作人员能访问学生所有资料,但不可以修改学生任何资料;5.设每门课程的成绩都用百分制(整数)表示。

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在上一篇文章《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中,我们提到了许多与“电”有关的物理概念,如交流电压、交流电流、谐波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经常遇到。

因此本文将介绍有关交流号和电的基本参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概念。

本实验是中山大学在200年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项目“用示波器测量两个电压之间的正弦号”中开展的“电”与“形”方面的教学实验计划之一,实验目的是通过理论结合物理实验实际,研究两个电压之间正弦号与动态波动电流之间的关系,探讨与电有关概念、物理模型及应用场合等相关问题。

一、基本实验本实验将使用一个示波器,由输入端(ADC)和输出端(ON)组成两个不同正弦号和动态电流。

根据所学知识,本实验将建立一个稳定有序、振荡明显的两个电压之间的正弦号并记录。

这种正琴号可表示为: P=-011;也可以表示为: P=-011-011 (由号源输入端输出端可得: P=-011-011)。

同时还可以记录下两个电压之间动态波动电流所占分位数;分析两个电压之间线性相关系数 S和谐波指数 S。

二、电与形(或电的能量)我们可以把电压与电流看成是一对静止的、静止不动的磁体,它们都是有电元素组成的。

其中磁铁的磁场强度很大,磁体的磁通量很小,它们可以忽略不计。

当两个不同属性的电场作用在同一金属上时,它就会产生一个振荡现象。

它被称为振荡现象,这一现象与电场方向相反。

当这对物理静止物处于带电状态时,也就发生了振荡现象;反之则没有。

也就是说,不能用交流电来表示某一个事物的发生或消亡过程。

三、应用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解决数字量宽电路,数字电路一般都是两路号输入,因此可能会产生共模输入或共模变换等两种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整个电路进行放大测试或分析,因此必须进行实验测量。

我们进行了“示波器测数字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两个电路之间产生共模变换的条件(1)是一个理想电压值(LC)和一个动态范围(IR)和一个共模变化率(RF)组合电路(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学沙盘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学沙盘实验报告

经济学沙盘实验报告小组:汽车A成员:练文智管丽雯杨淑蔚王艾扬张家文庞志超学校: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2016级C班指导教师:***实验天数:3天报告日期:2017.11.13目录一、沙盘简介与目的 (1)公司成员状况 (2)二、宏观经济政策(第六年) (3)(一)上年经济指标 (3)(二)本年经济环境分析 (3)(三)经济指标对比 (4)(四)本届政府的经济措施 (4)(五)本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5)(六)本年度政策收获及对下年度的政策建议 (6)三、微观经济决策(以第六年经营为例) (7)(一)微观经济简介 (8)(二)汽车市场需求 (8)(三)等产量曲线 (9)(四)竞标分析 (10)(五)成本分析 (11)(六)市场结构 (13)四、总结反思 (14)一、沙盘简介与目的(一)简介学生耗时一年学完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经济沙盘学这门课程则通过筹码推演和角色扮演模拟宏观和微观经济经营过程,营造真实的经济环境,让学员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政府、消费者之间经济行为,能够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角色实践的方法让学员体验微观经济的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让每个学员都有针对性的收获。

经济学沙盘的运行需要将全班分成9支团队:1支政府与消费者团队+2家汽车厂商+4家家电厂商+2家钢铁厂商。

(每个团队4-6人)经济学沙盘假定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由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组成,这些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消费者、厂商、政府。

其中,产品市场又包括消费品市场、原材料市场。

在此游戏中,家电厂商和汽车厂商代表消费品市场,钢铁厂商代表原材料市场,政府和消费者团队控制要素市场的供给。

我们小组在前五年里一直没有当选政府,而在第六年我们与汽车A公司和汽车B共同执政。

(详情执政情况请看第二大点)(二)实训目的:▷理解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主要要素,掌握经济循环的规律理解各个指标及周期的概念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理解政府的各项经济监管政策▷掌握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组成与特征掌握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的最优决策掌握博弈策略的正确运用方法掌握核心理论并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三)我们公司管理层如下:(三)小组工作图汽车A总经理 练文智人力资源总监 张家文采购总监 王艾扬 营销总监 庞志超 生产总监 杨淑蔚财务总监 管丽雯二、宏观经济政策(第六年)(一)上年经济指标:(二)本年经济环境分析本组当选政府时,由于上任政府亏损了七千多万,而今年是最后一年,所以我们决定打算提高部分利率如(增值税率保持第五年的20%不变、利率下降到5%刺激厂商贷款、补贴率下降到4%减少财政支出、规定年最低工资为12 万)来提高政府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惨况。

中山大学人类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报告

中山大学人类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报告

人类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张皓予15335203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体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制备的方法。

2.正确识别巴氏小体的特征及其所在位置。

3.说明人体细胞中核内X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数目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X染色质呈现于女性体细胞间期细胞核内。

在口腔黏膜细胞、羊水脱落细胞、皮肤结缔组织等细胞中均可检出。

用苯酚品红改良染液染色后,便可观察到染色较浓,多位于核膜内侧缘,呈凸平形、卵圆形、扁平或三角形,直径约1μm大小的小体。

女性细胞核中出现率为40%~60%。

Barr和Bertram首先(1949)在雌性猫的神经细胞核中发现,在多数核中部有一个小的深染的小体,而在雄性猫的同样细胞中只能偶而观察到这种小体,此后许多人的研究指出这种与性别有关的两型现象在有袋类、偶蹄类、食肉类和灵长类等动物的多数组织细胞中存在,而在噬齿类中只在少数组织中可以观察到。

这种染色质小体现在称为“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或称为“巴氏小体”(Barr body)。

这种小体常位于核膜的内表面,呈Feulgen阳性反应,表明是DNA的成分,有证据表明,性染色质的存在是由于在雌性哺乳动物核中存在两个X染色体,其中一个X染色体处于失活状态。

雄性个体只有一个X染色体。

因此原则上男性不应有性染色质。

但如果一个男人有XXY染色体,那就会有一个性染色质,虽然表现为男性。

同样,XXX的三体应当有两个巴氏小体。

因此,性染色质实质上是一个失活的X 染色体。

为什么失活的X染色体会以巴氏小体的形式显示出来?目前,已有许多证据证明,在雌性个体中那根失活的X染色体已经异染质化,成为功能性异染质。

使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已经证明,失活的X染色体的固缩周期与其它染色体是不同步的,它在S期是晚复制的。

此外,人们也已发现,晚复制的这根X染色体常位于核的边缘,这个位置也正好是巴氏小体出现的位置。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与用具显微镜,水浴锅,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

中山大学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实验报告模板-实验三四五六

中山大学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实验报告模板-实验三四五六

中山大学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实验报告模板-实验三四五六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人:院(系):学号:日期:专业(班级):实验题目: [实验三]可编程并行接口(一)8255方式0 ;[实验四]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与七段数码管实验;[实验五]交通灯控制实验;[实验六] 可编程并行接口(二)8255方式1沉重悼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实验三]可编程并行接口(一)8255方式0一、实验目的掌握8255方式0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8255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行接口是以数据的字节为单位与I/O设备或被控制对象之间传递信息。

CPU和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总是并行的,即可以同时传递8位、16位或32位等。

8255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通用并行I/O接口芯片,它具有A、B、C三个并行接口,用+5V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式下工作: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方式2--双向选通工作方式。

8255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如图-1所示,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图-2所示。

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实验图-1: 8255内部结构及引脚图(a)工作方式控制字(b)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1、8255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8255的内部结构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1)输入/输出端口A、B、C 。

这三个端口均可看作是I/O端口,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也稍有不同。

A口和B口是一个独立的8位I/O口。

C口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8位I/O 口;也可以看作是两个独立的4位I/O口。

(2)A组和B组控制电路。

这是两组根据CPU命令控制8255工作方式的电路,这些控制电路内部设有控制寄存器,可以根据CPU送来的编程命令来控制8255的工作方式,也可以根据编程命令来对C口的指定位进行置位/复位的操作。

A组控制电路用来控制A口及C口的高4位;B组控制电路用来控制B口及C口的低4位。

中山大学鱼类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和鱼类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生理学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鱼类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和鱼类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生理学实验报告

鱼类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鱼类白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一、实验目的1.学习鱼类采血取样的方法并探究红细胞的渗透脆性2.学习血液涂片的制作和染色方法3.了解鱼类血液中的白细胞特征二、实验原理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是红细胞。

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压相等,使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平衡。

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进而导致血红蛋白逸出,该过程称之为溶血;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沉积于试管底部。

2.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在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在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 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 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

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而引起此特性称为渗透性脆性。

3.白细胞是位于血液中的一类无色、球形的有核血细胞。

鱼类白细胞的数量因为鱼种属不同而不同,其大小与红细胞相差不大。

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白细胞比例的任何异常变化都可能意味着疾病的发生。

4.鱼类白细胞可以分为颗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颗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其分类计数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50-100个白细胞样品中不同白细胞数量,来确定不同白细胞比例。

三、实验材料、仪器、试剂与方法1.实验材料:鲈鱼2.实验仪器:显微镜、一次性采血注射器、针头、载玻片、试管、滴管、移液枪3.实验试剂:瑞氏染液(A、B液)、171 mM NaCl溶液、草酸盐抗凝剂、蒸馏水4.实验方法:将从鲈鱼身上取得的血液滴入配置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观察得到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将血液滴到载玻片上涂片后染色,洗净后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形态特征图1 Wright染色条件下不同血细胞形态模式图(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四、实验步骤1.配置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将10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1~10,按照下图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体积的171 mM NaCl溶液和蒸馏水。

中山大学数电实验五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中山大学数电实验五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中⼭⼤学数电实验五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数电实验五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预习报告1、复习与组合逻辑电路竞争与冒险有关内容(1)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成因对于组合逻辑电路,输出仅取决于输⼊信号的取值组合,但这仅是指电路的稳定解⽽⾔,没有涉及电路的暂态过程。

实际上,在组合逻辑电路中信号的传输可能通过不同的路径⽽汇合到某⼀门的输⼊端上。

由于门电路的传输延迟,各路信号对于汇合点会有⼀定的时差,这种现象称为竞争。

如果竞争现象的存在不会使电路产⽣错误的输出,则称为⾮临界竞争;如果使电路的输出产⽣了错误,则称为临界竞争,通常称为逻辑冒险现象。

⼀般说来,在组合逻辑电路中,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参差地加到同⼀门的输⼊端,在门的输出端得到稳定的输出之前,可能出现短暂的、不是原设计要求的错误输出,其形状是⼀个宽度仅为时差的窄脉冲,通常称为尖峰脉冲或⽑刺。

(2)检查竞争冒险现象的⽅法在输⼊变量每次只有⼀个改变状态的简单情况下,可以通过逻辑函数式判断组合逻辑电路中是否有竞争冒险存在。

__如果输出端门电路的两个输⼊信号A和A 是输⼊变量A经过两个不同的传输途径⽽来的,那么当输⼊变量的状态发⽣突变时输出端便有可能产⽣尖峰脉冲。

因此,只要输出端的逻辑函数在⼀定条件下化简成_ _Y = A + A 或 Y = A A则可判断存在竞争冒险。

(3)消除竞争冒险现象的⽅法①接⼊滤波电路在输出端并接⼊⼀个很⼩的滤波电容Cf,⾜可把尖峰脉冲的幅度削弱⾄门电路的阈值电压以下。

②引⼊选通脉冲对输出引进选通脉冲,避开现象。

③修改逻辑设计在逻辑函数化简选择乘积项时,按照判断组合电路是否存在竞争冒险的⽅法,选择使逻辑函数不会使逻辑函数产⽣竞争冒险的乘积项。

也可采⽤增加冗余项⽅法。

选择消除险象的⽅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定。

组合逻辑电路的险象是⼀个重要的实际问题。

当设计出⼀个组合电路,安装后应⾸先进⾏静态测试,也就是⽤逻辑开关按真值表依次改变输⼊量,验证其逻辑功能。

中山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报告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类实验人3、实验题目:AU(Arithmetic Unit,算术单元)设计。

实验内容:设计一个半加半减器,输入为 S、A、B,其中S为功能选择口。

当S=0时,输出A+B及进位;当S=1时,输出A-B及借位。

S 输入1 输入2 输出Y 进/借位Cn0 A B A+B 进位1 A B A-B 借位利用三种方法实现。

(1)利用卡诺图简化后只使用门电路实现。

(2)使用74LS138实现。

(3)使用74LS151实现,可分两次单独记录和/差结果、进位借位结果或使用两块74LS151实现。

实验分析:真值表S A B Y Cn0 0 0 0 00 0 1 1 00 1 0 1 00 1 1 0 11 0 0 0 01 0 1 1 11 1 0 1 01 1 1 0 0卡诺图:SAB 0 1 通过卡诺图可得:Y=A B+A B0001 11 100 01 10 01 1SAB 0 100 Cn=AB S +A BS01 =(A S +A S)B11 10实验设计:(1)利用门电路实现。

①利用74LS197的八进制输出端Q1、Q2、Q3作为B 、A 、S 的输入。

②用异或门74LS86实现输出Y.③用74LS86实现A ⊕B ,再用74LS08与B 实现与门。

(2)利用74LS138实现①将74LS197的Q3、Q2、Q1作为74LS138的S2、S1、S0输入,G2A 、G2B 接低电平,G1接高电平。

②将74LS138的Y1、Y5、Y2、Y6利用74LS20实现与非门作为输出Y 。

③将74LS138的Y3、Y5利用74LS00实现与非门作为输出Cn 。

0 0 0 1 1 0 0 0(3)利用74LS151实现将74LS197的Q3、Q2、Q1作为74LS151的S2、S1、S0输入,D1、D2、D5、D6接高电平,D0、D3、D4、D7接低电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