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常见一词多义归纳
初中语文古文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古文一词多义
古文中常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心:心可以表示人的内心感受、思想意识,也可以表示事物内部的核心或主要部分。
2. 美:美可以表示外貌、容貌的好看,也可以表示感觉上的愉悦、舒适。
3. 明:明可以表示光亮、清晰,也可以表示明白、清楚。
4. 道:道可以表示道路、街道,也可以表示法则、规律、哲学思想。
5. 德:德可以表示品质、品行、道德标准,也可以表示功德、善果。
6. 公:公可以表示公正、公道,也可以表示国家、政府。
7. 行:行可以表示走路、行进,也可以表示事业、行业、行为。
8. 安:安可以表示平静、安定,也可以表示安置、安排。
9. 贵:贵可以表示昂贵、高贵,也可以表示珍视、重视。
10. 乐:乐可以表示欢乐、快乐,也可以表示音乐。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汇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
文言文具有严谨、优美的特点,但也因其繁琐的句式和词汇而被很多同学所厌恶。
其中一词多义更是初中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下面将对常见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纳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一、“行”1、前行:前进,往前走。
例句:吾与先生前行。
2、行止:行动和停止。
例句:行止之间,闻夫子之言。
3、行:行为、行动。
例句:不思行非义之行,不言出非义之言。
二、“意”1、意:心意、意愿、意思。
例句:君子之言,忠信为本,言出必行,行则必果,果则必光,光则必大。
2、意:意思、含义。
例句:义之所在,言之所在也,言有所指,意有所在。
三、“达”1、达:到达、抵达。
例句:吾已达此地,欲与先生共游。
2、达:通达、理解。
例句:吾虽不才,愿与先生共论经义,使吾得达其意。
四、“言”1、言:说话、讲话。
例句:吾闻先生之言,心中大喜。
2、言:语言、词语。
例句:学习之道,先明言意。
五、“事”1、事:事情、事件。
例句:此事已了,不必再提。
2、事:职务、职责。
例句:吾奉王命,执掌此事。
六、“志”1、志:志向、志愿。
例句:吾志在四方,欲游天下名山大川。
2、志:志气、志向。
例句:君子志之,道之以礼,义之以文。
七、“乐”1、乐:愉快、快乐。
例句:吾与友人共游,心中甚乐。
2、乐:音乐。
例句:吾好音乐,常聆听古乐之声。
八、“教”1、教:教育、教导。
例句:吾为人师,教学相长。
2、教:学说、学派。
例句:吾所学乃儒家之教,尚礼仁义。
以上是常见的一词多义汇总,当然还有其他的一词多义,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中逐渐掌握。
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多读、多写,积累词汇,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初中语文常见多义词举例精选

1.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2.分:fēn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4.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安能辨我是雄雌。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5,养(衣食所安)5.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6.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7.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3,被子。
唯见布被覆尸。
4,覆盖。
流血被面。
8.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9.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10.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11.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12.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3.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很常见。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文言文一词多义的例子:
1.行
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品德:高可行也。
2.食
吃:食不饱,力不足。
食物: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言
说:言出必行。
言语:言行相悖。
4.道
路:道不通,度已失期。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5.文
文章:不以文害辞。
文化:文胜质则史。
6.之
的:近塞上之人。
往:辍耕之垄上。
7.然
是这样:然则何时而乐耶?
然而: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8.虽
虽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虽人有百手。
9.乃
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于是: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10.舍
舍弃:舍生而取义者也。
房子:屋舍俨然。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
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并注意积累和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初中语文40个一词多义成语

初中语文40个一词多义成语成语和病句,向来都是同学们考试时的难关,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真的有很多人都被这两个题型给考倒。
今天于老师给大家分享的40个成语,都包括至少两层的含义,让我们常常被弄晕,所以大家要收藏下来,好好背背哦~40个一词多用成语1.按图索骥:①办事机械死板;②按照线索寻找2.暗送秋波:①献媚取宠暗中勾结;②有情人眉目传情3.不绝如缕:①声音细微;②形势危急4.灯红酒绿:①寻欢作乐生活腐化;②夜晚繁华景象5.独善其身:①顾自己无集体精神;②搞好自身修养6.对牛弹琴:①对愚昧人讲道理;②对外行说内行话;③讥笑说话人不看对象7.粉墨登场:①化装上台演戏;②讽刺人登政治舞台8.高山流水:①知音或者知己;②乐曲高妙9.顾影自怜:①孤独失意样子;②自我欣赏10.规行矩步:①墨守成规不变通;②举动合规矩11.呼风唤雨:①进行煽动性活动;②人支配自然12.昏天黑地:①人生活荒唐颓废;②人神志不清13.老气横秋:①摆老资格自以了不起;②人无朝气暮气沉沉14.冷若冰霜:①人不热情,match不温和;②态度严肃15.冷眼旁观:①冷淡态度从旁观看;②冷静态度从旁审视16.例行公事:①工作重形式无实效;②按照惯例处理公事17.另起炉灶:①脱离集体另搞一套;②重新做起18.绵里藏针:①外貌柔和内心刻毒;②柔中有刚19.难分难解:①争吵打斗难开交;②关系异常亲密20.奇文共赏:①荒谬文章共批判;②新奇文章共欣赏21.谦谦君子:①故作谦虚实际虚伪;②谦虚,对己严格22.穷形尽相:①丑态毕露;②描写刻画细致生动23.如虎添翼:①凶恶势力更凶恶;②强大力量更强大24.沙里淘金:①费力大而成效小;②大量材料中选精华25.四平八稳:①说话做事作文稳当;②做事求不错缺乏创新26.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②玩弄文字技巧27.想入非非:①思想虚幻脱离实际;②胡思乱想(贬义)。
28.形若无事:①紧急关头态度镇定;②对坏人坏事听任之29.淋漓尽致:①说话或文章透彻;②暴露很彻底30.引火烧身:①自讨苦吃自取毁灭;②暴露缺点争取批评帮助31.瞻前顾后:①做事情前考虑周密;②顾虑多犹豫不决32.金玉满堂:①占有很多财富;②人有才学识丰富33.春风得意:①进土及第得意;②官场腾达事业顺心得意34.平易近人:①态度和蔼没架子;②文字通俗易懂35.洋洋洒洒:①说话作文连绵不断;②规模盛大,气势磅礴36.秀色可餐:①容貌漂亮;②景色优美37.眉来眼去:①男女示爱;②坏人勾搭38.处之泰然:①对急事困难不在乎;②对事无动于衷39.左右逢源:①做事得心应手顺利;②办事圆滑40.指手画脚:①说话兼用手势示意;②轻率指点批评。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一词多义一览表

文言文常用实词一词多义一览表初中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1.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曾(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3.从(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4.得(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5.道(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5)仁政。
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六)

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六)
51.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寂: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56.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材常见一词多义归纳初中语文教材常见一词多义归纳词语义项例句出处1.如像如是再啮《河中石兽》(七上)依照如其言2.故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七上)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七下)所以故逐之《曹刿论战》(九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九上)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九下)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七上)3.学学习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七上)教学学半(第一个“学”)4.罔迷惑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七上)无,没有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八上)5.知了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七上)懂得温故而知新6.善好、好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擅长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七下)7.观景观(景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八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八下)观赏(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观夫巴陵胜状爱莲说》(八上)《《岳阳楼记》(八下)8.期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七上)希望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八下)期限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九上)9.亡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七上)逃跑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七上)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九上)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九下)灭亡,使……灭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九上)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九上)10.殆有害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七上)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军《隆中对》(九将上)11.即就是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七上)立刻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伤仲永》(七下)12.去离开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七上)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八下)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13.若像,好像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七上)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八上)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八下)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及、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九下)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九上)如果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唐雎不辱使命》(九上)14.已已经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七上)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九下)停止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15.名名字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七下)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八下)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七下)16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伤仲永》(七.就就下)靠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九上)从事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七下)17.意神情目似瞑,意暇甚《狼》(七下)想(意图)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思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八下)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八下)18.夫那些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伤仲永》(七下)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八下)发语词,无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八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成年男子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九上)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九下)丈夫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口技》(七下)19.毕全部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七下)竭尽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九下)20.止只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七下)停止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21.敌攻击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人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2.乳喂奶妇抚儿乳《口技》(七下)乳头儿含乳啼23回头顾野有麦场《狼》(七下).顾看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九上)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九上)24.当掌管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七下)应当但当涉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九上)在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七下)对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七下)25.绝极以为妙绝《口技》(七下)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八上)绝多生怪柏《三峡》(八上)停止、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七下)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八下)空谷传响,哀转久《三峡》(八上)绝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八上)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八上)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八下)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八下)26.穷穷尽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八上)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八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八下)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九下)27.寻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八上)不久未果,寻病终28.鲜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八上)29.属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八上)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八上)连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八上)通“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八下)30.端(东西的)头东坡右手执卷端《核舟记》(八上)端正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1.足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八上)脚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核舟记》(八上)32.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字条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九上)写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信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八下)33.并和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八上)一起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七下)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八上)34.修培养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八上)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八上)35.自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八上)在,从自三峡七百里中36.疾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病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八上)37.欲想,想要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八上)愿望从民欲也《陈涉世家》(九上)38.归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八下)回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七下)聚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八下)归去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9.白色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八上)白酒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0.间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七下)《间断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八上)中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八上)私自,偷着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九上)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九下)间或、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41.略完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八上)谋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七下)42.更古代夜间的计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八上)时单位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再室中更无人《石壕吏》(八上)重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七下)43.乱战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八上)使……颠倒错乱,扰乱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44.舍舍弃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八上)房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处所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45这,这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是样(八上)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口技》(七下)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是(判断动词)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八上)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七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八上)46.许处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八下)承认、同意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九上)答应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九上)赞同杂然相许《愚公移山》(九下)表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八数皆若空游无所依下)47.至周到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48.乐以……为乐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八下)乐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八下)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49.再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九下)两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子墨子起,再拜,曰《公输》(九下)50.居停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八下)居住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八下)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九下)在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八上)过了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七上)处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八下)51.可大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八上)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八下)可以(能)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八不可知其源下)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八上)52.极极点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八下)穷尽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尽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非常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八上)53.食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八下)食物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八上)54.策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八下)鞭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55.即使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九上)虽虽然虽然,受地于先王56.或有时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八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八下)或王命急宣《三峡》(八上)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八下)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九上)或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八下)57.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八下)茂盛、繁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58.盖大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原来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九上)59.一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八上)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八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数词,一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湖心亭看雪》(八上)第一次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九下)60.国国都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惠子相梁》(九下)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八下)国家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国事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九上)地方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对》(九上)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地势国险而民附《隆中对》(九上)61.谓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八下)说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公输》(九下)对……说(告诉)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九下)认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八上)62.然这样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八下)……的样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八下)子然而,但是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八下)63.胜美好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八下)赢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八下)64.患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祸患,灾难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九下)65.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小石潭记》(八下)凄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66.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八下)将近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九上)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八下)面对执策而临之《马说》(八下)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师表》(九上)67.良实在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八上)善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九上)68.环环绕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八下)围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玉质装饰物闻水声,如鸣珮环《小石潭记》(八下)69.将将领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九上)带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中对》(九上)扶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七下)70.使派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九上)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九上)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二个“使”)71.徒光着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只徒以有先生也72.冠帽子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戴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八上)73.岂何况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九上)是否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九上)74.耳罢了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九上)耳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八上)75.惠恩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唐雎不辱使命》(九上)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九下)76.已停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九上)通“以”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已经今操已拥百万之众77.遂于是、就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九下)终于然操遂能克绍《隆中对》(九上)78.信信用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79.因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顺着、就着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八上)因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于是因屏人曰《隆中对》(九上)80完成,恐托付不效,以伤《出师表》(九.效实现先帝之明上)不效,则治臣之罪任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81.致得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九上)82.遗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九上)遗留深追先帝遗诏83.度估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九上)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七下)84.诚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九下)如果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九上)确实此诚危急存亡之《出师表》(九秋也上)85.论判定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谈论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86.行品行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军队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7.会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八下)适逢,恰巧遇到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九上)体会、领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八下)88.卒最终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七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八下)士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九上)89.开放晴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八下)散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八下)打开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八下)90.池护城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池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八上)91.发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发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92.士狱官管夷吾举于士贤士入则无法家拂士93.拂不顺行拂乱其所为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94.得取得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九下)拥有二者不可得兼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95.生生命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存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96.心思想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鱼我所欲也》(九下)心胸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岳阳楼记》(八下)思想感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心里山水之乐,得之心《醉翁亭记》(八而寓之酒也下)97.相做宰相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相梁》(九下)相位庄子来,欲代子相98.孰谁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通“熟”,仔细明日徐公来,孰视之99.固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九下)本来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九上)坚决吾义固不杀人《公输》(九下)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10 0.达达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九下)显达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九上)10 1.私偏爱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私心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九上)10 2.刺指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刺杀要离之刺庆忌也《唐雎不辱使命》(九上)10 3.道仁政(道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八上)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九上)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八下)道理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九上)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0 4.起出发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九下)站起子墨子起,再拜,曰10 5.争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谏诤知而不争,不可谓忠10 6.城内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城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10 7.类事理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九下)类别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像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八上)10 8.见拜见子墨子见王《公输》(九下)召见于是见公输盘引见胡不见我于王看见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八上)了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七下)通“现”,出现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八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10 9.兵兵器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九上)士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九上)11 0益处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九上).益兴办、增加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11 1.好喜欢好为《梁父吟》《隆中对》(九上)友好外结好孙权11 2.且将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九下)况且且焉置土石11 3.曾竟然(连……都)曾不若孀妻弱子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11险峻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九4.险的大山下)险要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11 5.指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九下)指指点点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九上)手指虽人有百手,手有百《口技》(七下)指出指不能指其一端指向、指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与朱元思书》(八下)11 6.与欣赏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八上)一起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八上)通“举”,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八上)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九下)给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11 7.及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以及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九上)到,到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八上)11 8.举被选拔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九上)推举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九上)11 9.次编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九上)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2 0.信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九上)实情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九下)信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