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8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新人教版
第7-8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 2021-2022学年贵州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2.7-2.8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1.(2022春·贵州毕节·七年级期末)齐涛在《中国政治通史》中写道:“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
……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双方都是划算的。
”材料表明澶渊之盟()A.辽朝获得巨大利益B.促进双方经济交流C.宋朝财产损失重大D.和平无法长久保持2.(2022春·贵州贵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内蒙古赤峰出土的辽代鎏金鹿纹银鸡冠壶,该壶制作工艺受唐朝影响较大,但器形和装饰保留了骑马民族风格。
该文物可用于研究()A.契丹文字的演变B.宋辽战争的经过C.宋夏边界贸易的兴旺D.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3.(2022春·贵州毕节·七年级统考期末)“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契丹人的生活。
两宋时期,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A.西夏B.金C.辽D.清4.(2022春·贵州黔东南·七年级统考期末)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说:“所以这一盟约(如图)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签订这一盟约的双方是()A.辽和北宋B.西夏和北宋C.金与南宋D.金与北宋5.(2022春·贵州铜仁·七年级统考期末)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中的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
那么,以你的判断该电视剧是以下列哪一形势作为历史背景的A.辽、北宋、西夏B.辽、南宋、西夏C.金、北宋、西夏D.金、南宋、西夏6.(2022春·贵州毕节·七年级期末)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后弃李姓,次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年号为“显道”。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辽、宋、夏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辽的建立与兴衰、西夏的建立与衰落以及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唐朝的衰落、五代十国的分裂等。
但他们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掌握我国辽、宋、夏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成立、发展和相互关系,我国辽、宋、夏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和和议,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3.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课件(58张)

武州(今河北宣化)
蔚州(今河北蔚县)
云州(今山西大同)
应州(今山西应县)
寰州(今山西朔州东)
辽太宗耶律德光
朔州(今山西朔州)
契丹银币
银币,契丹大字吉语钱。钱文有8个契丹大字,汉译为“天朝万 顺”或“天朝通宝”;有银、铜二品。银品直径3.9厘米,重21克。
契丹小字铜镜
吉林省大安县永合 屯出土。镜为等边八角 形,镜的外区有4组浮 雕花卉图案。内区有5 行阴文契丹字,边款有 阴文汉字“济州录事完 颜通”(这是金代沿用 时打的验记)。契丹字 经陈述先生释读为汉文, 大意:“时不再来,命 数由天;逝矣年华,红 颜白发,脱超网尘,天 相吉人。”
的印 神度 鸟神 ,话 被和 作佛 为教 佛传 前说 的, 乐是
红陶伽陵频迦(妙音鸟)(西夏王陵三号陵出土)
位于银川西部、贺兰山东麓。存
帝陵九座,陪葬墓二百零八座。
石 雕 人 头 像
辽(契丹) 上京
(916~1125)
西夏 兴庆
(1038~1127) 澶州
东京
北宋
(960~1127)
辽、宋、西夏并立地图
西夏
两败俱伤
1004年,澶州之战
北宋
辽
1044年达成和议 1005年,澶渊之盟
下一页
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政权表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政权表
政权 民族 契丹国 契丹
北宋 汉 西夏 党项 金 女真 南宋 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916 耶律阿保机 上京 960 赵匡胤 东京 1038 元昊 兴庆 1115 阿骨打 会宁 1127 赵构 临安
4.此诗讽刺的是该朝统治者怎样的丑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新人教版

(5)创新意识: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新观点,进行创新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思考;通过案例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通过项目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题目:分析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民族关系。
答案: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战争也有和平。辽国与北宋之间存在矛盾和争斗,双方多次爆发战争。辽国曾一度占领北宋的部分领土,但最终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实现了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双方既有战争也有和平。西夏曾一度占领北宋的领土,但双方最终达成和约,实现了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7. 社会变化与民众生活:在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时期,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今天的课堂,我觉得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我通过导入环节引起了学生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兴趣,让他们初步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采用了讲解、展示图表和实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典型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多样性。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全班对辽、西夏与北宋的认识和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3张PPT)

北 宋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 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 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 立的西夏。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 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 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并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发展中的交流(政权篇)
1.契丹族的兴起
(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
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
需治谨 通此鉴。 长编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宋相]李对焘均《续资 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
材料二
“北方的强敌,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
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
C 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
A、地方军阀割据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民族政权并立
D、民族和睦,友好交往
6、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对此他研究
的论文主题应该是 ( )
A
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国家的统一
C、对外开放的时代
材料三:尽管澶辽渊之宋盟之常给间人保以“持城着下之和盟”平的局印象面,但基本内容还
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送双 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 算的。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三、碰撞中的融合(和平篇)
澶渊之盟评价?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使辽得到了“岁币”。
D、中华大家庭的友好关系
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修改稿

民族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北宋
辽 西夏 汉族 契丹族 党项族 960年 916年
杰出首领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都城
开封
上京
1038年
元昊
兴庆
宋辽盟约名称: 澶渊之盟
宋辽、宋夏和议带来了什么影响?
岁币 ,北宋需要给辽和西夏 。
1、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2.促进 了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3.促进了民族交融;4.给北 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17年春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 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 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郾城 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 情操。
3.南宋和北宋相比,其政治特点的相同 之处有( D )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皇帝重文轻武,靠议和苟安 ③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 ④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政权打 党项 女真 阿保机 元昊
都城 会宁 兴庆 上京
岳飞抗金在有望收 复中原之时,宋高宗 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 力量壮大,并以“莫 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岳飞。
岳飞痛心疾首, 泪流满面,说 : “十年之功,废 于一旦”。
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杀害岳飞?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 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 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着我的皇位。 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 不杀岳飞,放 虎归山,一旦抵 抗派得势,我的 地位不保,底细 必然泄露。杀掉 他可得金人欢心。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尽管存在战争,但三方也通过缔结和约、互市等方式进行和平交往,如澶渊之盟 等。
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经济交流
辽、西夏和北宋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 三方通过贸易、朝贡等方式进行经济 交流,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
文化融合
在文化方面,三方互相学习、借鉴, 形成了文化上的融合现象,如辽朝的 “番汉分治”政策就体现了对汉族文 化的吸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民族团结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基础,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 盛。
加强制度建设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 久安。
注重经济发展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支撑,只有注重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 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录
CONTENTS
• 辽朝的兴起 •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 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 辽、西夏与北宋的灭亡 • 本课的总结与启示
01 辽朝的兴起
CHAPTER
契丹的起源与崛起
契丹族起源
建国背景
契丹族源于东胡鲜卑,是鲜卑宇文部 的一支,早期以游牧和渔猎为主。
CHAPTER
党项的起源与崛起
党项族起源
党项族源于青藏高原的羌族,在 唐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
党项的崛起
唐朝末期,党项族在今青海、甘 肃一带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西夏的建立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 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今 宁夏银川市)。
七年级下历史《第7课 》《第8课 》笔记提纲及知识要点,课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1)

《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笔记提纲: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笔记提纲:如何评价岳飞?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
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知识要点: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10世纪初契丹耶律阿保机(辽太祖)上京临潢府北宋960 汉赵匡胤(宋太祖)开封(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元昊兴庆府金1115 女真阿骨打(金太祖)会宁南宋1127 汉赵构(宋高宗)临安1、少数民族发展共同点:学习中原王朝先进文化,发展自己,强大自身。
2、宋辽和战:宋朝给辽岁币。
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和发展形势图3、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4、金灭辽、北宋11251127年,金灭南宋。
5、南宋金对峙飞,和议:课堂思考题:《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P40: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
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
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他的景仰与爱戴。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结束了辽宋之间 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 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 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和统一。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汉族
960年
宋太祖 东京(今开封) 赵匡胤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 期
12世纪初 期
元昊
金太祖 阿骨打
兴庆
会宁,后迁到 燕京(中都)
金
女真族
战:岳飞抗金(收复建康, 郾城大捷)
宋金和议:1、南宋向金 称臣,并给金岁币 2、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 为界)(影响:宋金对峙 局面形成)
南宋
1141年,宋高宗指使秦 桧以“莫须有”(或许 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 杀害于风波亭。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妇 虽 长 舌 非 老 贼 不 到 今 朝 !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人 自 宋 后 少 名 桧,
秦桧妻 王氏
秦桧
仆 本 我 丧 到 心 坟 有 前 贤 悔 妻 姓 何 秦. 至 若 此 ?
绍兴和议 1、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
• “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 坏,惟金不变不坏。”所以以大金名之。也有一 种说法是完颜部出处是按出虎水,按出虎的汉文 的意思是金,等于用族源的发源地做了一个国号 。
女
会宁
金 真
金的建立 1、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1115世纪初期 3、定都:会宁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临安 南 宋 南宋的建立 1、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2、时间:1127 3、定都:临安
传说,岳飞出世 时,有一只大鸟从岳 家屋顶飞过,还叫了 几声。岳飞的父亲感 到几分惊讶,满怀希 望地给刚出生的婴儿 取名为「飞」,字 「鹏举」,寄望他将 来像大鹏鸟一样展翅 高飞,前程万里。
金
女真族
政权 建立民族 名称 辽 (契 丹) 北宋 西夏 契丹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汉族 党项族
960年 11世纪前 期 12世纪初 期
宋太祖 东京(今开封) 赵匡胤 元昊 金太祖 阿骨打 兴庆 会宁,后迁到 燕京(中都)
金
女真族
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 临安(今杭州) 赵构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 大事件)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政权 建立民族 名称 辽 (契 丹) 北宋 契丹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汉族
960年
宋太祖 东京(今开封) 赵匡胤
政权 建立民族 名称 辽 (契 丹) 北宋 西夏 契丹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大事件)
如果你是宋真宗,你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 历史上结果如何?
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 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当时宋年收入 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 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 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西夏武士复原图
西夏武士复原图
西夏文字
辽
(916年 契丹 阿保机 上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 元昊 兴庆)
宋夏和议
澶渊之盟
北宋
(960—1127年)
金的兴起
• 《大金国志》记载,说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 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 楫,浮马而渡。” •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
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年)
政权 名称
辽 (契 丹)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 临安(今杭州) 赵构
1.一位“天女”驾青牛顺潢水而下,一位“神人”乘白 马从土河而来,青牛与白马在木叶山相遇……于是,草 原上又多了一个民族并建立了辽王朝,这个民族是C.党项
D.女真
2.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 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 中,宰相寇准力劝下列哪位皇帝亲征 ( C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岳家军
这是岳飞手迹:还我河山。 表达了岳飞对金兵南下入 侵的极大愤慨和一定要收 复中原的决心。
满江红· 怒发冲冠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 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 天阙!
辽代契丹女贵族的正面复原头像。(在内蒙古吐 尔基山辽墓中出土的约1000年前的契丹贵族人骨的颅像 电脑三维复原)
占领幽云十六州
10世纪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
材料一 辽兵虽号称20万人,但孤军深入, 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其余诸城 皆在宋军手中。
材料二 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 首次遇敌即射杀辽军大将,迫使辽军打败。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汉族 党项族
960年 11世纪前 期
宋太祖 东京(今开封) 赵匡胤 元昊 兴庆
政权 建立民族 名称 辽 (契 丹) 北宋 西夏 契丹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汉族 党项族
960年 11世纪前 期 12世纪初 期
宋太祖 东京(今开封) 赵匡胤 元昊 金太祖 阿骨打 兴庆 会宁,后迁到 燕京(中都)
会宁
中都 (燕京)
大散关 淮水
政权 名称
辽 (契 丹)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 大事件)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政权 建立民族 名称 辽 (契 丹) 北宋 契丹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大事件)
战:澶州之战 辽宋和议:澶渊之盟(辽 撤兵,宋给辽岁币) 与辽(上) 与西夏(下) 战 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