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历史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精要

第6课北宋的政治【内容标准】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知识结构】【知识梳理】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1)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行政: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地方:(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2)为了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3)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经济上:(1)取消地方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2)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三)作用: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一)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二)措施:1.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三)影响:1.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消极: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军队的战斗力减弱。
重文轻武逐渐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材料研读与课后活动答案】1、 P30《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通判有哪些职权和作用?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的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高中历史第6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教案

第6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程标准1.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2.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社会经济1.农业的发展(1)宋朝农业发展成就突出成就影响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推算,北宋末年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是中国古代人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宋代的土地政策推动农民的职业流动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直接导致的是农民身份的变化和职业的流动,或者因职业需要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地区流动。
这主要表现在: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就业或者到其他地区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农民转而从事手工业、商业或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成为佃农。
2.手工业的发展(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享誉海外,广受欢迎。
(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产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
3.商业(1)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3)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4)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
宋,辽,西夏,金的并立

宋、辽、西夏、金的并立公元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北宋王朝逐步消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从岭南至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与北宋并存的还有几个地方民族政权,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
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
公元1125年至公元1127年,金相继攻灭辽和北宋,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后迁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南宋。
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侵,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宋将岳飞等也曾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
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赵匡胤像【明人绘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北宋王朝奠基者,在他统治的17年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宋东京图【北宋以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为首都,建有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池。
该城历经黄河泛滥,大部分被掩埋于今开封市地下,本图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绘制的。
】◆“麒麟图”铁塔砖【宋长35.5厘米、宽20厘米、厚6.8厘米。
】◆“神卫左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五都记”铜印【北宋长 5.5厘米、宽5.3厘米、高4.3厘米】◆嘉祐铜则【北宋高30厘米、厚20厘米、重64千克,1975年湖南省汀潭市出土。
铜则是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
这件铜则一面刻“嘉祐元年丙申岁造”,即公元1056年造;一面刻“铜则重壹佰斤黄字号”,根据实测重量推算,当时每斤合640克。
】◆《大驾卤簿图》卷(局部)【北宋全卷纵51.4厘米、横1481厘米,卤簿指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该图描绘了北宋中期皇帝前往开封城南祭祀天地时的宏大场面。
】◆乾统七年铜镜【辽径19厘米、厚0.7厘米、重650克。
】◆褐釉陶马镫壶【辽高24厘米,1956年北京市复兴门外出土】◆鎏金鹿纹银鸡冠壶【辽高26.3厘米、口径5.5厘米、底长21.2厘米,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出土。
主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 变化
主题六:辽宋夏金元时期
202 2历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 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史课
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
程标
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通过准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
4.(2022·黑龙江大庆·9)重文轻武是宋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对此政策的解读
正确的是( C )A.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
B.该政策不利于政权的
稳固和社会的安定C.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
权力
5.(2022·四川自贡·3)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
方向 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过程 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
开始 唐朝中期 完成 南宋时期 表现 *南方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均获得快速发展 *宋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国家财政,仰给东南)
影响 基本确定了我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宋代《耕获图》
秧马
《清明上河图》
宋代瓷器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一一《宋史•职官志》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 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 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 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 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 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思维导图素材人教

辽太宗时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 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北 宋的和
战
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时 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时
澶州之战,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宋 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澶州之盟后,辽宋之间长时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 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 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议和
西夏与 北宋的 关系
战争
元昊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损失惨重,但西
夏也遭受很大损失
退 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
立
思维导图
辽与北宋 的和战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辽、西 夏与北 宋的并
立
西夏与北 宋的关系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
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建立
阿保机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
11世纪,元昊称大夏 皇帝,定都兴庆府 建立
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军制和律法并鼓励垦荒,发 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单元分析】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可分三个阶段: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元朝的统一。
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也取得突出成就,但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劣势。
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
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突出两个方面:一两宋在政、经、文、军等方面的变化;二是各民族之间相关方面的交融,进而突出其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时空坐标】【依据时空坐标建构知识体系】(1)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政治方面(2)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实现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深化探究】一、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
后内地刺史加授节度使衔。
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
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七年级历史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疆域与行政区划
西夏疆域包括今宁夏、甘 肃、内蒙古西部和青海部 分地区,行政区划上分为 州、县两级。
西夏的政治与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贸易与交通
西夏实行官制、兵制和法律制度,官 制分为文官和武官,兵制分为常备军 和地方军。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朝, 自称为“大圣皇帝”。
疆域扩张
辽朝在建国后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征服了周边多个 民族和部落,领土范围覆盖今天的中国东北、内蒙 古、河北和山西等地。
辽朝的政治与经济制度
80%
南北官制
辽朝实行南北官制,北面官负责 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 官负责管理汉人事务。
了深远的影响。
05
三国的社会生活与民族融合
三国的社会结构与人民生活
社会结构
三国时期的社会结构主要由士族、地主和农民三个阶层构成。士族是社会的统治 阶层,地主和农民则是被统治阶层。
人民生活
三国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因地区和阶层而异。士族和地主的生活相对较为优渥, 农民则过着艰辛的生活,常常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西夏与辽、北宋的外交政策
西夏在辽和北宋之间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与两国进行政治联姻和贸易 往来,实现了自身的稳定和发展。
三国的经济交流与贸易
辽与北宋的贸易往来
辽与北宋通过边境贸易和朝贡贸易等 方式,进行了广泛的经济交流。双方 在贸易中互通有无,促进了各自的经 济繁荣。
西夏的经济发展
西夏在辽和北宋的贸易往来中,逐渐 发展起了自身的经济体系,特别是畜 牧业和手工业,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 柱。
科技
西夏在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例如,西夏历 法在当时较为先进,对日月食的预测较为准确;西夏医学也有一 定的发展,整理出版了《西夏文缀》等医学著作。
七年级下册历史《两宋的政治与辽、西夏、金的并立和对峙》复习指导与练习

《两宋的政治与辽、西夏、金的并立和对峙》复习指导与练习【复习指导】1.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及其后继者依据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宋太祖有关。
2. 简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3. 简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4. 简述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措施及其影响。
5. 从北宋采取的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中,对我们今天有何经验教训及启示。
6. 与北宋并立的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掌握契丹与党项发展一览表。
7.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8. 简述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评价)。
9. 简述宋夏和议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评价)。
10. 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11.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12. 女真族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代,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13. 简述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14. 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
15. 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赵构就是宋高宗。
16. 南宋初年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但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17. 简述岳飞抗金的成果。
18. 简述宋金和议的内容及其影响。
19. 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并谋杀岳飞的原因是什么?20. 比较宋辽和议、宋夏和议以及宋金和议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并思考该如何评价这些和议呢?21. 岳飞受到后世人民怀念尊敬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岳飞抗金?)22. 辽和北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3. 有人认为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而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你所持观点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了北宋与辽、西夏政权的并
立和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在这
段历史中,各民族都产生了一些
英雄人物。你知道两部小说描写 的家喻户晓的英雄是谁吗?他们
《杨家将》书影
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在真实历史上
的事迹是什么?本课将会告诉你。
《说岳全传》
第7课
辽、宋、西夏、 金并立
导入一
唐朝灭亡以后的50多年里, 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 朝代,史称“五代”。在南 方和今山西地区则先后建立 过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 国”。五代十国时期,我国 又一次陷入分裂割据局面。 这以后,中原地区虽然统一, 但边疆地区却先后兴起一些 强大的民族政权。10—12世 纪,我国先后出现了北宋同 辽、西夏政权的并立和南宋 与金对峙的局面。本课即将 学习这段历史。
一、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辽与北宋的关系 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建立 宋金对峙
课前准备:
1、辽、宋、西夏是如何建立的? 2、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是如何形成 的? 3、南宋与金的是如何建立的? 4、南宋和金的和战是如何形成的? 5、岳飞抗金的事迹。
辽和北宋
(一)、北宋和辽朝的建立
1、战:郾城大捷
2、和:绍兴和议(宋金对峙)
虽然岳飞牺牲了,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打击女真贵族 侵犯中原的嚣张气焰,有力牵制了金兵南下,使南宋政府 得以维持江南的半壁江山。
岳飞帮南宋收复失地,为什么宋高宗、秦桧还要害岳飞?
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投降派就左右着政局,高宗既怕 败,又怕胜。败了,会为金所灭;胜了,徽宗、钦宗回来, 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装的发展,都不利于自已的统治地位。 因此,高宗始终主张投降。只有在被金逼得走投无路时, 才会用抵抗派抵挡一阵。
女真骑兵
猜民族:你能猜出下图中人物各自的民族与身份吗?
宋人
女真人
契丹人 西夏人 (官僚)
(一)
③元昊(党项族) 西夏
①耶律阿保机(契 丹族)
辽
(宋夏和议)
北宋
(澶渊之盟)
(二)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灭辽、北宋)
金
绍
岳飞抗金
兴
堰城大捷
和 议
南宋
②赵匡胤
(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练一练
认识历史
一、选择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突出特征? (1)多个民族政权的并立。 (2)民族关系得到了发展。
宋金之间的战争是属于侵略和反侵略性质的 战争吗?
宋金之间的战争性质,同宋与辽、西夏战争 一样,都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 决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就其正义性而言, 当时的金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 战争,是非正义的;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是正义 的。
1.1115年,建立金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B
C.元昊
D.耶律德光
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D
3、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东魏与西魏
D。唐朝与后唐 B
和: 澶渊之盟(和平交往时期开始)
宋真宗
寇准
北宋和西夏
(一)西夏的建立
1、建立
你时知间道:这1是03什8么年吗?
你人知物道:我元是昊古(代党项族) 哪பைடு நூலகம்都少城数:民兴族庆吗?
西 夏
我谁史的?称开:国西先夏祖是
皇 帝
西夏与宋关系怎么样?: 时战时和
A、B、C分别是以上三个
政权的都城,它们的名字分 别地是图什中么①?②③分别是哪个政权?
辽朝你统知治道者这在是其我管国辖古 地区代实哪行个什民么族政的策人进吗?
行这统个治民?族的哪个杰 从出这领一袖政在策什你么可时以候看 出么统辽 样一朝 的各统 企部治图,者?建有(立共着政2分什权)?
1、辽
猜猜他是谁? 他他刚谁采刚能取当告了上诉什皇我么帝们办时他法常是来常解 忧决心怎了忡么自忡当己,上担你皇心知帝的道?问他题在?担2-心、--北杯什宋酒么释吗兵?权
时间:916 年; 人物:耶律阿保机; 政权名:契丹
时间: 960年 人物:赵匡胤 事件:陈桥兵变 都城:东京
史称:北宋
(后取幽云十六州,改国号“辽”)
幽云十六州是辽宋关系的核
心问题北宋建立后, 与辽保持怎样的关系, 是战是和? 战:北宋两次对辽用兵,
试图夺取幽云地区, 都被辽挫败,只好 采 取防御政策。
辽(契丹)
A
中京
西③夏 B ①
兴庆
东京
C
北宋
②
辽、宋、西夏并立地图
南宋和金的对峙
: (一)金的建立
1115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上京
元91东昊女6京真完9上6突颜0京厥阿1骨1北匈1打京5奴 赵构
女真猎人
南宋
(二)南宋建立
1127年,赵构在 应天称帝,后定 都临安,历史上 称南宋,赵构就 是宋 高宗。偏据江 南的南宋王朝建立。 杭州六合塔
《满江红》
此诗何人所写?
他未雪何耻?他最终能雪 耻解恨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 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 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虽然我被奸人害死, 我 我 运 死你的一你 么死 在 , 后知一次名知不当你,道次战义道瞑心能宋我胜役害是目我告金抗利吗了谁呐大诉怎金是?我以! 宋 我 么最 在吗什因 的 , 样大 哪?为 命 我 了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