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枝干病害
园林病虫害防治_6园林病害防治_常见的枝干病虫害

•
• •
病原
• 病原菌为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孢纲、球壳孢目、壳球孢属。
phaseoli (Tassi.) Goid],属半知菌亚门、腔
发病规律
• 病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
• • •
活,在适宜条件下,自伤口侵入寄主。 寄主的生长状况、环境条件与病害的发生关系密 切。 夏季炎热、土温升高、苗木根茎部灼伤,是病害 发生的诱因。 在南京,苗木一般在梅雨结束后10~15天开始 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到9月中旬停止发 病。
病原
• 病原菌为竹瘤座菌[Balansia take (Miyake) Hara],
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瘤座菌属。
发生规律
• 病菌以菌丝体在竹的病枝内越冬,翌年春天在病枝
•
三、丛枝类
• 丛枝病的典型症状是树冠的部分枝条密集
簇生呈扫帚状或鸟巢状,故又称扫帚病或 鸟巢病。 • 丛枝病通常是由植原体、真菌引起的。 • 大多是系统侵染,病害从局部枝条扩展到 全株需数年或十数年。 • 丛枝病是一类危险性病害,常导致植株死 亡。
竹丛枝病
• 1.分布与为害: • 分布于我国竹子产区,江苏、浙江、安徽、
1、病枝 2、病菌子囊腔 3、子囊孢子
腐烂、溃疡病类的防治措施
• (1) 加强栽培管理,促进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增强
• • • •
树势,是防治茎干腐烂、溃疡病的重要途径。 (2) 加强检疫,防止危险性病害的扩展蔓延。 (3) 清除侵染来源。 (4) 药剂防治。 发病时可用50%代森铵、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倍液,或80%“402”抗菌素200倍液喷施,或 2º Be的石硫合剂射树干或涂抹病斑。)。
(完整版)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食叶类害虫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
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
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
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
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
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
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4)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
【病虫害】铁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引言概述:铁树(Scientiaarborea)是被广泛栽培于园林和绿化景观中的常见树种之一。
尽管铁树是相对耐病虫害的植物,但它也会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树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防治措施,以帮助植物爱好者更好地保护他们的铁树。
正文内容:一、真菌病害1.1薄锈病(Phakopsorascitaminea)薄锈病是铁树叶片上最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
病叶上会出现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半透明的圆形斑块。
防治方法包括在植物生长旺盛时使用拜尔丹等药剂进行喷洒,严重感染的叶片可以及时剪除。
1.2焦斑病(Cercosporidiumcercosporae)焦斑病是铁树常见的叶片病害之一。
病叶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点,最后叶片会干枯脱落。
预防焦斑病的方法包括修剪植物,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过度施肥和过量浇水。
1.3根腐病(Phytophthoraspp.)根腐病是铁树的一种严重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植株受感染后,根部会出现褐色病斑,并逐渐腐烂。
防治根腐病的方法包括加强土壤排水,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施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二、昆虫害2.1蚜虫(Aphids)蚜虫是铁树常见的昆虫害之一。
它们以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变黄、扭曲和弯曲。
防治蚜虫的方法包括使用有机杀虫剂进行喷洒,给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2.2红蜘蛛(Tetranychuscinnabarinus)红蜘蛛是铁树常见的蜘蛛类害虫之一。
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小黄点和嫩叶枯黄。
防治红蜘蛛的方法包括使用有机杀虫剂进行喷洒,保持植物的湿度,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2.3白粉虱(Cyclaneusmanivea)白粉虱是铁树常见的小型昆虫害虫之一。
它们以吸食叶片汁液为生,导致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质。
防治白粉虱的方法包括使用有机杀虫剂喷洒,保持植物的通风良好,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三、细菌病害3.1软腐病(Erwiniacarotovora)软腐病是铁树叶片枝干上常见的细菌病害之一。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园林植物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化植被,不仅能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
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园林植物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必要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园林植物的生长健康。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分布规律和危害程度,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变化趋势,为园林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并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二、调查内容1. 病虫害种类和分布情况通过对园林植物进行逐株逐叶的调查,记录不同园林植物患病叶片和枝干的症状,病虫害种类和分布情况。
2. 病虫害发生规律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包括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合理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3. 病虫害危害程度调查园林植物受到的病虫害危害程度,分析不同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程度,为重点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4. 防治对策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文化防治等,使防治措施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强。
三、调查方法1. 田间调查选择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作为调查样本,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包括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症状和分布规律等。
2.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病虫害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走访调查走访园林植物保护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四、调查结果分析五、调查总结。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刺蛾
袋蛾 夜蛾类
黄杨斑蛾
黄杨斑蛾
属鳞翅目、斑蛾科。 寄主:主要危害大叶黄杨。
生活史:在徐州一年发生一代,危害期主要出现在3
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底幼虫老熟结茧,以卵越冬。
危害特点:初孵幼虫蛀入膨大的叶芽危害,展叶后缀 叶成苞,群集食叶肉;3龄后分散危害,受震动后吐 丝下垂,老熟后在树干缝隙,枯落物或其它隐蔽场所 结茧。
蚧科类防治方法
修剪病虫枝。
药剂防治:冬季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若虫
孵化期用氧化乐果800倍液、砒虫啉2000倍液、
三氯杀螨醇800倍左右进行喷雾。
根埋呋喃丹:用量为胸径为10CM以上的乔木约
250g/株。
红蜘蛛(螨类)危害症状
红蜘蛛(螨类)
寄主:主要危害紫叶李、大叶黄杨、醋酱草、紫薇、紫荆、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预防作为园林植 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
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
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
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
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
产的目的。
五、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一般防治方法
风景林和林木衰败或死亡。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 求。园林植物的作用在于城乡环境的美化、绿化和 病虫害却导致花草树木生长不良,出现不正常的状 态,使其失去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 死亡。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园林花木以观赏性 为主,所能容忍的病、虫害损伤度很低。
⑵危害期,及时用600-800倍BT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
园林绿化工程及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及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有更高的改善要求,期望以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在调节局部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化园林绿化工程研究,加强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了该城市的形象,而且重视园林绿化工作也能够净化空气,显著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园林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园林植物养护工作,保证园林绿化植物健康生长,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园林绿化植物特点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做好绿色植物栽种工作,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生态性、美观性,给予人们更好的园林景观观赏体验。
同时,做好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工作,养护人员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种类、习性,制订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
绿化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园林所在区域土壤、温度、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植物养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其生物特征。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过程周期较长,养护人员需要保证养护工作的连续性,才能达到预期的养护效果。
加强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精细化养护管理,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为植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经济效益。
二、园林绿化植物养护重要性园林绿化主要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
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种植植物,并做好植物养护工作,提高园林绿化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维护生态平衡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园林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科学养护管理植物,部分植物由于不适应园林所在环境,会出现存活率较低的情况。
做好植物养护管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促进植物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实现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生产和再加工,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美观性。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包括对植物进行施肥管理、灌溉管理、修剪管理以及病虫害预防等,避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出现死亡的情况,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效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褐色小斑点 绿岛现象
丁香褐斑病
杨树叶斑病
四、炭疽病类
主要症状: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部。如:①刺盘孢菌引发的 病害。初期叶片出现红褐色小点,后扩大成灰褐色至灰白色大斑。 病斑交界处有不规则的紫褐色或黑褐或黑色环纹。后期中间可见 轮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病斑处易破裂穿孔。②盘长孢菌 引发的病害,主要在老叶上,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黄色小点,后 期病斑扩大、中间出现小黑点排列但不成轮状。病斑交界明显。 主要危害核桃、梅花、广玉兰、红瑞木、桂花、石楠、玉簪、大 叶黄杨、法国冬青、悬铃木、紫叶李等。
为了有效的提高植物各种价值,在工作中应贯彻“预防 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 防治”,避免大面积发生。
预防为主:就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 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病虫害发生前, 予以有效的控制。通过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株的抗性进行综合防治,是充分利 用抑制病虫害的多种因素,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条件,有机地采取 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
冬 孢 子 角
冬孢子角膨胀
吸 水 胶 化
柏类树上的 冬孢子角
夏孢子堆
毛 白 杨 锈 病
冬孢子堆
毛白杨锈菌
三、叶斑与叶枯病类
主要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部,初期叶片上出现小斑点,以后 发展成近圆形或多边形大斑。有时斑病边缘色深而界限明显。后 期病斑上出现灰色霉层:有时出现穿孔现象;有的病斑出现褐色 轮纹。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过冬。主要危害芍药、 红瑞木、玉簪、石榴、月季、木槿、紫薇、金银木、碧桃、白蜡、 臭椿、石楠、金叶女贞、核桃、草坪等多种植物。
发病规律: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在病株和土壤中过冬、次春 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由气孔和伤口侵入,可重复侵 染。夏秋发病严重。伤口多、氮肥多时易发病。
常见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常见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及防治方法一、白粉病类1、症状:白粉病是植物上发生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位,被害部位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其上布满白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病叶枯黄、皱缩、幼叶常扭曲、干枯,其上可形成黑褐色小点(病菌的闭囊壳)。
二、霜霉病类1、病菌寄主:霜霉病发生在园林植物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草本植物上,极少数发生在木本植物上。
2、症状:霜霉病菌在寄主的受害部常产生一层霜白色霉层。
双子叶植物叶片上造成边缘不很明显的多角形病斑,病斑到后期呈现中央的枯死部分和周围的褪色部分。
在禾本科植物上,霜霉病菌随寄主分生组织生长到达地上部分各器官,引起全株的畸形3、病原: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发病条件为:低温15—20OC 左右潮湿的季节,故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白锈菌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4、霜霉病与白粉病的区别(1)霜霉病①霜霉病的霉层分布在叶片背面。
②病菌霜白色的霉层中不形成黑色小点。
(2)白粉病①白粉病的霉层多分布在叶片正面。
②病菌灰白色的霉层中常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4、防治方法:避免高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窗换气;用20000倍代森铵;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喷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叶片。
三、锈病类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
四、疫病类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叶部组织的快速坏死和腐烂。
高湿是影响病害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
(一)百合疫病1、症状:又称脚腐病。
主要侵害茎、叶、花、鳞茎。
茎部染病初生水浸状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加重茎部腐烂,致植株倒折或枯死;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小斑,扩展成灰绿色大斑;花染病呈软腐状;鳞茎染病出现水浸状褐斑,扩展后腐败,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杨树溃疡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杨、柳的枝干,能造成大 苗及新造的杨树林大量枯死。发病率高达80%。此 病有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症状。溃疡型:3月中下旬 感病植株的干部出现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大 小在1cm,质地松软,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有时 出现水泡,泡内有略带腥味的粘液。5、6月份水泡 自行破裂,流出粘液,随后病斑下陷,很快发展成 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病斑无明显边缘。4月上中旬, 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并 突破表皮。当病斑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枯死。
5月下旬病斑停止发展,在周围形成一隆起的愈伤组 织,此时中央裂开,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11月初 在老病斑处出现粗黑点,即病 菌的子座及子囊壳。 枯梢型:在当年定植的幼树主 干上先出现不明显的小斑,呈 红褐色,2~3月后病斑迅速包 围主干,致使上部梢头枯死。 有时在感病植株的冬芽附近出 现成段发黑的斑块,剥开树皮 溃 可见里面已腐烂,引起梢枯。 疡 随后在枯死部位出现小黑点。 型 这种类型发生普遍,危害性大。
(5)防治:参考录像及教材。
松材线虫病(一)
松材线虫病(二)
松材线虫病(三)
实验三 园林病害种类调查与诊断
1. 分组分别对校园及附近小区内园林植物 病害种类进行调查与诊断,写出报告。
(至少包括10种植物,病害名称,症状特 征,发病规律,防治要点)
思考题
1. 结合生产和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对
(2)药剂防治在生长期内可选用50%多菌灵 800~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 液,或0.1%代森锌与0.1%苯来特混合液喷洒 均可。
4.竹丛枝病
1.分布与危害: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或扫帚病。分布较 广。危害刚竹、淡竹、苦竹、紫竹、毛竹等竹种。病竹 生长衰弱,发笋少,影响其观赏性,发病严重时病株枯 死。 2.症状: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感病,病枝细弱,节间缩 短,叶片呈鳞片状,侧枝丛生成鸟巢状或成团下垂,每 年4~6月份在病枝梢端叶鞘产生大量白色米粒状物,即 病菌的无性世代。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白色米粒状物 变黄褐色,即有性世代。最后导致全株枯死。
3.月季枝枯病
(1)分布与危害:该病分布广泛,引起枝 梢干枯,发病严重时,甚至全株枯死。
(2)症状:病害主要发生于枝条及嫩茎上, 初期为红色或紫红色圆斑,后逐渐扩大成较 大的病斑,病斑中心灰褐色,稍下陷,边缘 紫褐色,略隆起,周围常有一红色晕圈。后 期病组织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 子器。发病严重,病斑包围枝条一周时,致 使病部以上的枝叶全部枯死。
3.病原:真菌子囊菌亚门。
4.发病规律:病菌在病竹枝内越冬,翌春在 病枝新梢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该病为局部侵染,2~3年后逐渐形成鸟巢状 或扫帚状。
病害在管理不善,生长不良和栽植过密的 竹林内容易发生。4年生以上的竹子易发病。
竹丛枝病
丛枝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适时清除枯死病枝, 以减少病害侵染源。注意施肥,保持土 壤肥力。 (2)发病期可用20%粉锈宁乳油1 000喷 雾。
(二)杨树烂皮病、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出圃苗木检查,严禁带病苗木出圃,对插条
进行消毒处理;重病苗木要烧毁,以免传播。加强 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如随起苗随栽植,避免假 植时间过长。避免伤根和干部皮层损伤,定植后及 时浇水等。
2.选育抗病品种。日本白杨、沙兰杨、毛白杨、意
大利214杨、新疆杨等较抗病,小叶杨、小美旱杨等
(初期症状) 皮孔周围 呈水渍状
杨树溃疡病
发 病 后 期 呈 现 大 面 积 坏 死 斑
杨 树 溃 疡 病
2. 病原 为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 (Tode) Grosssenb. et Dugg.,无性世代为半知菌 亚门群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
校园内植物叶、花、果类病害作出综合
治理方案(包括具体的防治措施)。
2. 常见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症状与发病
规律。
课后作业
1.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症状与发 病规律。
2. 分组分别对校园内园林植物进行调查, 调查枝干病害的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3. 结合生产和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对校 园内园林植物枝干病害作出综合防治方案。
第六章
枝干病害
一、本章知识点
1. 枝干腐烂、溃疡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2. 枝枯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二、本章重点
上述各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案
三、本章难点
上述各类病害的发生规律
枝干病害
一、枝干病害概述
园林植物枝干病害虽不如叶、花、果病害多,
2.病原 为子囊菌
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Valsa sordida Nit.。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
门金黄壳囊孢菌
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
杨树烂皮病 1、2.病株症状 3.分生孢子器 4.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5.子囊 6.子囊及子囊孢子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 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孢子借风、雨、昆虫 等媒介传播,自伤口或死亡组织侵人寄主。潜育期 一般为6~10 d。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孢子 萌发的适温为25~30℃。烂皮病于每年3~4月开始发 病,5~6月为发病盛期,9月病害基本停止扩展。子 囊孢子于当年侵入杨树,次年表现症状。
杨树溃疡病 1.病害症状 2.分生孢子器 3.子囊壳、子囊及子囊孢子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翌春
气温10℃以上时开始活动。南京地区病害于3月下旬
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高峰,病害发
生轻重与气象因子、立地条件和造林技术等密切相
关。春早、春寒、西北风次数多则病害发生重;沙
丘地比平沙地发病重,苗木生长不良,病害发生也 重;苗木假植时间越长,发病越重;根系受伤越多, 病害越重。
苦楝丛枝病
5.松材线虫病
(1)寄主与分布:松树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 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 山东、广东、香港、台湾。国外分布于日本、美国、韩国、 加拿大。危害赤松、黑松、马尾松、黄松、海岸松、火炬 松、湿地松、琉球松、白皮松等属植物。该病致病力强, 寄主死亡速度快,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破坏了自然 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2)症状:松树受害后针叶失绿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 萎蔫,最后整株枯死,但针叶长时间不脱落。外部症状的 表现,首先是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蒸腾作用下降, 继而边材水分迅速降低。病树大多在9月至10月死亡。
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性很大,往往引起枝枯或全株
枯死。引起枝干病害的病原有真菌、细菌、植原体、
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茎线虫等。非生物病原有日灼、
冻裂伤和枯梢。症状类型主要有腐烂、溃疡、枝枯、 肿瘤、丛枝、黄化、萎蔫、腐朽、流脂流胶等。
一、腐烂、溃疡病类 1. 杨树烂皮病 (1)症状识别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是杨 树的重要枝干病害。是我国北方的公园、绿地、行 道树和苗圃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杨树大 量枯死,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重,发病率可达90% 以上。该病除危害杨属各树种外,也危害柳树、核 桃、板栗、榆、槭、樱、桑树、木槿等木本植物。 初发病时主干或大枝出现不规则水肿块斑,淡 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 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 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 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枝、 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3)病原:本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
(4)发病规律: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松墨 天牛。线虫由卵发育为成虫,其间要经过4龄幼虫 期。秋末冬初,病死树内的松材线虫逐渐停止增 殖,开始出现一种称为分散型的3龄虫,进入休眠 阶段。翌年春季,当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将羽化时, 分散型3龄虫蜕皮后形成分散型4龄虫,潜入天牛 体内。
易感病。
3. 药剂防治。树干发病时可喷用50%代森铵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80%“402”抗菌素200倍
液喷雾;或用波美2度的石硫合剂涂抹病斑。茎、枝
梢发病时可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与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混 合液(1:1)1 000倍液。
(3)病原:为半知菌亚门。
(4)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
丝体在植株病组织中越冬。翌春,分生 孢子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 灌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 南方地区梅雨季节发病严重。管理差, 树势衰弱的植株发病重。
月季枝枯病的防治措施
(1)及时修剪并销毁;修剪应在晴天进行, 以利于伤口愈合,修剪口可用1%硫酸铜消毒, 再涂波尔多浆或其它药剂保护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