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 吴林峰共22页文档
高中美术第6课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共22张PPT)

4
5
6
阴文、阳文的发展:早期玺印多为阴文, 秦汉南北朝时期多为阴文。随着社会的发 展,纸张绢帛的出现,慢慢出现大量朱文 的使用。 • 隋之前官印用于佩戴,施于封泥,隋开皇 九年废止官员佩戴官印。 • 随着简牍的废止,封泥已不再使用,纸张 使用广泛,官印铃于纸上,朱文较白文醒 目,也易于施盖清晰。
课前导入:篆刻作品欣赏
1
思考:两组篆刻作品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2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第六课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一、什么是阴文、阳文?(P18)
• 阴文又称白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刻掉,铃 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 阳文又称朱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边栏以 外的部分刻掉,钤盖在纸上 凸显文字和边栏。
必须为篆字 每方内容不少于2个字
21
9
2、隋唐阳文印的审美特征
隋唐朱文官印的印文采用小篆,是由较细的线条构成,这一特 征与汉代的“封泥”相近。唐代出现“蟠条印”,在铸好印体 之后,用细铜条按笔画弯曲成型,焊接在印体上形成阴文。
10
• 线条:婉转流畅,遒劲迟涩 • 章法:疏朗开阔,充满生气
11
知识补充:九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 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 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 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
7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1、汉代阴文印的审美特征
汉代的印章多数是铸造而成,因为当时的“封泥”制度, 汉代的官私印章中阴文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印章风格给
人最大的审美感受就是是“古朴典雅”。源于“缪篆”在
印章中的运用,虽然是篆书但又有隶书方正的特点,结构 上可塑性强。
资格证试讲《篆刻—阴纹、阳文》试讲稿!

资格证试讲《篆刻—阴纹、阳文》试讲稿!01教材部分题目:《篆刻—阴纹、阳文》内容:要点提示或建议:①阳文又称朱文;②是在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和印章边栏以外的部分刻掉,铃盖在纸张凸现文字和边栏。
基本要求:(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2)配合教学内容板书;(3)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一次;(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1)印章都有哪些种类?(2)冲刀和切刀的不同?篆刻—阴纹、阳文(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正式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看一看这些名画作品,请看大屏幕,找找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这边的同学说这些画上都印着一样的图案,都是乾隆印在画上的,这些印章都是刻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这些印章大多都是名字,别号,像落款一样。
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呀,确实这些画上都有乾隆印玺的痕迹,它们都是篆刻而来的作品。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篆刻。
(二)讲授新课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之前老师让你们准备好的橡皮泥、刻刀和红墨水,大家试着把你们的名字刻在泥上,再印上墨盖在纸上。
好,我看大家都差不多刻完了,请大家再看下P P T里乾隆皇帝的印章,有谁能说一说你的作品和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吗?这位同学你来分享一下吧,你说呀,你刻的印章和三希堂一样,名字是白色的,周围是红色的,能看出明显的纹理,同桌这位同学,你来补充一下,这位同学说她刻的印章正相反,字是红的,没有边框,字体也没经过设计,很简单。
两位同学观察的都很仔细,请坐吧。
大家知道为什么印章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吗?第一排这位穿红色衣服的女生,你来说说看,没错,我们把文字的部分刻掉,它们就会凹进去,所以在蘸印泥的时候沾不到,这样印在纸上,字就是白色的,周围是红色的,这种文字就叫做阴文,也可以说是白文。
反之,文字突出,可以沾上红墨水的印章,就叫做阳文,也可以叫做朱文,这位同学描述的很形象,请坐吧。
同学们了解了阴文和阳文的概念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大屏幕上这方印,有哪位同学能形容一下它吗?前排的同学说这是汉代的阴文印,它的文字粗细不一,笔画疏密变化多样,给人质朴的感觉。
高中美术第6课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共22张PPT)

汉代的印章多数是铸造而成,因为当时的“封泥”制度, 汉代的官私印章中阴文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印章风格给
人最大的审美感受就是是“古朴典雅”。源于“缪篆”在
印章中的运用,虽然是篆书但又有隶书方正的特点,结构 上可塑性强。
由于早期玺印多盖在泥土 上的原因,印面文字部分凸出 ,以至于清代的一些篆刻家把 封泥当做古代玺印的“印范” 。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阴文、阳文的发展:早期玺印多为阴文, 秦汉南北朝时期多为阴文。随着社会的发 展,纸张绢帛的出现,慢慢出现大量朱文 的使用。
隋之前官印用于佩戴,施于封泥,隋开皇 九年废止官员佩戴官印。
随着简牍的废止,封泥已不再使用,纸张 使用广泛,官印铃于纸上,朱文较白文醒 目,也易于施盖清晰。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2、隋唐阳文印的审美特征
隋唐朱文官印的印文采用小篆,是由较细的线条构成,这一特 征与汉代的“封泥”相近。唐代出现“蟠条印”,在铸好印体 之后,用细铜条按笔画弯曲成型,焊接在印体上形成阴文。
线条:婉转流畅,遒劲迟涩 章法:疏朗开阔,充满生气
知识补充:九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 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 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 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
课前导入:篆刻作品欣赏
思考:两组篆刻作品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第六课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一、什么是阴文、阳文?(P18)
阴文又称白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刻掉,铃 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阳文又称朱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边栏以 外的部分刻掉,钤盖在纸上 凸显文字和边栏。
篆刻艺术教学课件

Step3:刻石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 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 小指紧贴中指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 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 合力自上而下运刀。
切刀法
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 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 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
切刻时按刀用力不要太重,使刻出的跳刀痕 迹错综不齐,形同锯齿。应使切刻出的线条 气势连贯,浑然一体。
满文
满文印出现在清代的官印中,有半为 汉文篆书、半为满文的;亦有半为汉 文篆书、半为满文九叠篆的;还有篆 文、满文和篆体化满文三种字体合一 的印章。
押字
押字亦称花押印,是把名字花 写变化成一个类似图案的符号 作为私印的印文。押字印起于 宋代,至元代很为盛行,故亦 有“元押”之称。其形式,有 单一个押字的,也有上刻楷书 姓氏,下端为一花押的,还有 表示吉祥的和各种动物形状的 押印。
3、缪篆
缪篆是出现在汉代私印中的一种印章文字。 其笔画如丝之缠绵、屈曲宛转,系吸取汉 碑额篆字和瓦当文字变化而成,用缪篆作 为印文只局限于私印。它的宇形不同于摹 印篆,同鸟虫篆类似,但却没有鸟虫篆鸟 头虫鱼的形状,是介于摹印篆和鸟虫篆之 间的一种字体。
鸟虫篆
鸟虫篆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 文上,到了汉代被列为汉六书之一。鸟虫 篆是依据篆书的字形,将笔画屈曲盘环, 处理成鸟、虫、鱼等形状,用于印章别具 一格。这种字体仅限于私印和吉语印中使 用。
篆刻的材料
编号
1 2 3 4 5
战国秦汉古印材
铜 玉 象牙 犀角 黄杨木
明清以后印石
寿山石(福州寿山) 青田石(浙江青田) 昌化石(浙江临安昌化) 巴林石(内蒙古赤峰)
..............
高中美术《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教案、教学设计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阳文与阴文两种篆刻形式,感受邓石如篆刻艺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实物触摸、小组讨论等形式,感受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深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阴文与阳文的特点,了解邓石如篆刻艺术特点。
【难点】学习并临摹制作一枚小小印章。
三、教学方法启发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一)直观导入教师展示几幅中国画,提问学生:画面中除了书法和景物之外还有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中国画历来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历代皇帝也会在自己心爱的画作上留下印章,那它都哪些奥秘?板书课题《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二)新课讲授1.学习阴文与阳文(1)教师给每个小组同学发放两方印章,提出问题:印章上文字的刻法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两枚印章的文字分别呈凹形和凸形。
(2)教师要求学生将两方印章蘸上印泥在纸上印一下,并提问:两枚印章印出的文字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小结:阳文,又称朱文,刻印时把文字笔画及边栏以外的地方刻掉,凸显文字和边栏,隋唐时期使用较多。
阴文,又成白文,刻印时将笔画刻掉,盖在纸上文字部分是白色,秦汉魏晋南北朝使用较多。
2.学习邓石如篆刻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邓石如生平简介向大家分享。
随后展示作品《燕翼堂》,提问学生:邓石如的篆刻线条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笔法线条圆转遒劲、刚劲坚实,创“圆派”。
(2)展示《一日之际》和《邓氏完白》篆刻作品,提问学生:作品的章法布局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日”二字分开,“之”“迹”二字相连,张弛有度、呼应挪让。
“邓氏完白”是白文隶书,饱满浑厚。
3.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课前录制的微课视频,学生观察篆刻的细节并总结篆刻的方法步骤。
最后教师小结:先磨平印石,其次撰写印稿,最后将写好的印稿印在印石上进行刻制。
第六课阳刚阴柔济以古雅--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刻印刚柔并济,存于古雅
• 齐白石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德艺双馨,为 人真诚、待人友善、醇厚、朴实;不免有诋毁他 的人,那是个人修养的问题;网上有谣传!在此 为大师辟谣。齐白石幼年父母身体不好,家境贫 寒,十几岁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为了养家拜班 门成为木匠,漆艺了得,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绘画, 后被画家胡沁园欣赏并一代绘画篆刻大师
作品欣赏
《蛙声十里出山泉》 是齐白石九十一岁 时,为中国文学家 老舍画的一幅水墨 画。齐白石用焦墨 画了两壁山涧,中 间是潺潺的流水, 远方用石青点了几 个山头,水中画了 六个顺水而下的蝌 蚪,水纹线条疏密 有致。青蛙妈妈在 山后呢,蛙声顺着 山涧飘出了十里。
绘画欣赏 笔下的虾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笔墨多变
刚柔并济 济以古雅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海林市综合高中 李鑫
赏析模块欣赏引入
一课一名家--齐白石
齐白石(生于1864年1月1日─卒于1957年9月16日享年93岁),祖籍安徽 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 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 馆主者、借山翁、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1、什么是篆刻艺术?答:在“硬质 “材料上进行线刻的印章艺术,以篆字 作为主要的造型依据,以刀代笔,以书 法入印 2、篆刻的工具:篆刻刀、印石、印床、 印泥、镜子、砂纸等
• 印章以材料分 • 金属印(分金印、银印、铜印等) • 石制印(青田石、巴林石、寿山石等) • 木制印 (檀木、椴木、黄花梨等) • 塑料印 (树脂、有色、透明等) • 胶皮印
•制印以内容分类 名章 肖形章 闲章
6、印章的表现方式 阳刻法-字凸起我们称之为阳文印或朱文印 阴刻法-字凹陷我们称之为阴文印或白文印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六课 阳刚阴柔 济以古雅 --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六课《阳刚阴柔济以古雅--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所选教材图片教学设计一、设计部分1.课题名称《篆刻的阴文与阳文》2.教材出处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教材3.教学分析⑴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欣赏古代阴文、阳文典型的作品实例,了解各个时期阴文、阳文的主要形式和艺术特征。
⑵学生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学生思想活跃,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引导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老师教学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平时接触课本和数码产品比较多,对篆刻认识有限,通过这节课能更加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有作品完成,使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
⑶设计思路通过大量图片展示,让学生真正了解阴文、阳文的概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
最后展示教师篆刻范例字阴文、阳文印章的示范步骤,让学生了解篆刻阴文、阳文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4.课的类型欣赏与实践课5.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尝试制作印章,体会阴文、阳文两种篆刻艺术形式。
⑵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ppt展示大量历代图片,提高学生眼界并加深理解。
展示教师阴文、阳文印章示范步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篆刻中阴文、阳文的艺术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各时期的篆刻风格,进一步欣赏篆刻艺术、体验篆刻艺术以至于喜爱篆刻艺术,加深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
6.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通过对阴文、阳文印章的介绍,以及它们在各个时代的表现特色,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⑵教学难点阴文印、阳文印综合起来内容涉及广泛,要向学生阐述相对困难。
而且本课所涉及图例历史跨度大,学生要明白其内在联系也比较困难。
7.教具学具⑴教具:刻刀、橡皮章料、纸、多媒体资料⑵学具:课本、橡皮章料、刻刀、白纸、印台、铅笔二、动态设计部分8.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篆刻的章法和刀法,这节课我们将会在不同的形式上运用前两节课的技法。
篆刻印章艺术ppt课件

27
近代:“胆敢独造”的齐白 石: 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
老萍、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湖南 湘潭人。因《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后喜《三公山碑》篆 法一变。最后喜秦汉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 六十岁居住北京,进行了“衰年变法”。 自述“余作画数 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令饿死京华,公等 勿怜。” 章法上:行笔尚方、印文多做并笔、并边减少印文笔画,体 现“简少冷逸”的特征。刀法上“横冲刀法”大刀阔斧、气 势充沛。
灵山卫中千户所
百户印
16
篆刻
用篆书作为主要书体刻印,融入书法、诗文、绘画、印 章章法雕刻于一体的表示形式。主要注重篆书的个性创造、 时代风貌、个性独创的表现和表达。方寸之中,红白之间 的艺术。
17
唐宋——篆刻的形成期
唐宋书画鉴藏印的产生孕育了篆刻艺术的形成,最终促 使了书画款印的诞生。 鉴藏印:指鉴赏印和收藏印的合称,文献记载最早的一方 鉴藏印是东晋仆射郎周顗( yǐ)的“周顗 ”白文小印,因年 代久远已佚。
6
篆刻艺术的历史
秦官印
秦私印
7
篆刻艺术的历史
汉印:
印章到了汉代其兴盛到达了顶点,人们把汉印在我国的文 化艺术上的成就,比之于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
其原因有两汉的历史条件决定,秦王朝的封建暴政,促发 了农民的起义。汉夺得天下以后,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 政权。提倡“无为而治”的国策在汉朝初年起到了休养生息 的作用,社会经济形势获得了复苏,形成了“文景之治”的 大好局面。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创造和奠定了物质的基础。 促进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