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生活技能训练 PPT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系统,特别是 多巴胺和谷氨酸系统存在异常,导致信息 处理和认知功能的异常。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01
阳性症状为主
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思 维障碍相对较轻。
02
阴性症状为主
以情感淡漠、社交退缩为主要 表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03
混合型
同时出现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表现较为复杂。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淡漠、行为 异常等症状,且病程多迁延,难以完全治愈。
病因与病理机制
03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神经生物学机制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 性,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孕期感染、围产期并发症、社会心理压力 等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诱因 之一。
04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用于控制急性症状和稳定病情,常 见的药物有氟哌啶醇、氯丙嗪等。
抗抑郁药物
用于缓解抑郁症状,如氟西汀、帕 罗西汀等。
情绪稳定剂
用于控制情绪波动,如碳酸锂、丙 戊酸钠等。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疗法,帮助患 者识别和改变负性思维和行为模式 。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精神分裂症概述 •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 •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评估 •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
目录
•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与控制 • 精神分裂症的案例研究与展望
01
精神分裂症概述
定义与特征
01
02
疾病,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 行为和社交功能。
通过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如幻觉、妄想、社交障碍等, 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帮助。
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PPT教程

了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遗传因素、生化因 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早期发现和诊断
早期发现和诊断
早期症状:社交退缩、异常行为、情感 淡漠等。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早期干预可以改善 患者的预后。
早期发现和诊断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怀疑患有精神分裂 症,应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治疗和管理
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帮助减轻 症状。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可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 PPT教程
目录 了解精神分裂症 早期发现和诊断 治疗和管理 生活方式建议 家庭支持和理解 预防精神分裂症
了解精神分裂症
了解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 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 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幻觉、妄想、思维 紊乱、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家庭支持可以帮助 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 提供支持和理解:家庭成员应该提供情 感支持和理解,避免对患者产生过度压 力。
家庭支持和理解
寻求支持网络:加入支持群体或寻求专 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家人更好地面对 挑战。
预防精神分裂症
预防精神分裂症
避免药物滥用:避免滥用致幻药物或精 神刺激物。 减少压力:学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应对压力,保持心 理健康。
预防精神分裂症
寻求早期干预:如果您有家族史或其他 风险因素,应寻求早期干预和定期检查 。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治疗和管理
康复计划:康复计划包括药物管理、社 会支持和职业培训等方面。
生活方式建议
生活方式建议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等。 支持社交活动:参加社交活动可以帮助 患者改善社交能力。
精神分裂症生活技能训练

如何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
第一步: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的信任
第二步:探讨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步:根据具体情况回顾患者的技能缺陷
第四步:选定训练内容,制定训练计划 第五步:家庭成员演示 第六步:患者模仿练习 第七步:反复训练、反复强化
家庭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的原则
全员参与,达成一致
应对各种生活压力技能训练
树立信心,战胜自卑
积极的自我暗示
放松训练
体育锻炼
控制情绪技能训练
注意力转移法
合理情绪发泄 自我控制情绪法
职业康复
职业功能受疾病的影响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应根据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病前职业情况及病情,经康复 者同意,编入不同难易程序的治疗小组,如简易技能 小组,保洁、缝纫等手工编织等;较高技能小组,组 装焊接电器具、切割金属部件等。
相反,它需要有提供机会的计
划和程序,需要来自天然环境 的鼓励和强化,需要患者能应 用在诊所或精神卫生设施中所 学到的技能。
独立生活技能训练有哪些内容1?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购物技能训练
打电话技能训练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技能训练 访友技能训练 就诊技能训练
独立生活技能训练有哪些内容2?
服药技能训练
学习技能训练
娱乐技能训练
参加集体活动技能训练 应对各种生活压力技能训练 控制情绪技能训练
相信患者总会尽其所能做到最佳程度。
—— Craig和Liberman等,2003
精神康复10条原则
2.个体化服务的开展,关键要确定患
者之障碍的不同分期与类型:如, 患者是处在急性期、稳定化期、稳
定期还是康复期;或是否为难治性
(培训课件)精神分裂症PPT幻灯片

• 50%患者曾企图自杀,约10%患者最终死于 自杀;
• 患者遭受意外伤害的几率高于常人,平均 寿命缩短约20%。
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 • 家系研究: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亲属中
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越大; • 双生子研究: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为双
卵双生子的3倍,为普通人群的35~60倍; • 寄养子研究: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
情感倒错; • 抑郁症状出现率约为25%,多见于疾病急性
期和缓解期,部分可能系药物副反应和患 者对疾病认识的结果。
临床表现
4、意志行为障碍: • 多数患者表现意志减退或缺乏,少数患者
可表现意志活动增强或意向倒错; • 违拗、被动服从、紧张性抑制及紧张性兴
奋或交替出现; • 激越、冲动攻击和暴力行为,常受幻觉和
主导作用;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分子遗传学: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研究结果:这些基因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患 性起了部分作用; ◆ 还有哪些基因参与了疾病的发生? ◆ 基因间如何相互作用? ◆ 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是如何影响疾病的 病理生理过程的?
•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遗传学模示复杂,具有 多种表现型的疾病,确切的遗传模式不清。
研究证据: (1)脑解剖和神经病理研究: • 边缘系统和颞叶结构的缩小,半球不对称; • 海马、额叶皮层、扣带回、和内嗅脑皮层
细胞的紊乱; • 推测: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移行异位或分化
出现障碍,破坏了皮质联络的正常模式。
病因与发病机制
(2)脑影像学研究: • 部分患者存在脑室扩大和脑皮质萎缩,这
种改变在病前就明显存在,与神经发育损 害一致; • 部分患者存在额叶功能低下(代谢低下、 血流不足、激活较差),且病前的神经心 理缺陷(执行功能)有关;
• 患者遭受意外伤害的几率高于常人,平均 寿命缩短约20%。
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 • 家系研究: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亲属中
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越大; • 双生子研究: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为双
卵双生子的3倍,为普通人群的35~60倍; • 寄养子研究: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
情感倒错; • 抑郁症状出现率约为25%,多见于疾病急性
期和缓解期,部分可能系药物副反应和患 者对疾病认识的结果。
临床表现
4、意志行为障碍: • 多数患者表现意志减退或缺乏,少数患者
可表现意志活动增强或意向倒错; • 违拗、被动服从、紧张性抑制及紧张性兴
奋或交替出现; • 激越、冲动攻击和暴力行为,常受幻觉和
主导作用;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分子遗传学: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研究结果:这些基因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患 性起了部分作用; ◆ 还有哪些基因参与了疾病的发生? ◆ 基因间如何相互作用? ◆ 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是如何影响疾病的 病理生理过程的?
•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遗传学模示复杂,具有 多种表现型的疾病,确切的遗传模式不清。
研究证据: (1)脑解剖和神经病理研究: • 边缘系统和颞叶结构的缩小,半球不对称; • 海马、额叶皮层、扣带回、和内嗅脑皮层
细胞的紊乱; • 推测: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移行异位或分化
出现障碍,破坏了皮质联络的正常模式。
病因与发病机制
(2)脑影像学研究: • 部分患者存在脑室扩大和脑皮质萎缩,这
种改变在病前就明显存在,与神经发育损 害一致; • 部分患者存在额叶功能低下(代谢低下、 血流不足、激活较差),且病前的神经心 理缺陷(执行功能)有关;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个案培训ppt

• 攻击性行为,如兴奋、敌对、冲动、激越、不合作; • 认知功能损害,如注意、记忆、执行功能减退等。
第十五页,共五十二页。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Biao)现
• 临床分型
• 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病人的主要临床相可分成若干类型。
• 不同的类型除临床表现不同外,在起病形式,病程经过均有 所不同。
• 不同亚型也许还有病因学的不同。
第十一页,共五十二页。
精神分裂症临(Lin)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四)
4.意志行为障碍 • 意志减退甚至缺乏,意志活动增强(偏执型) • 意向倒错: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Ji)的身体 • 违拗、被动服从 • 木僵、腊样屈曲,紧张性兴奋 • 激越和冲动控制能力减退,社交敏感性降低
• 自杀:约50%有自杀企图,约10~15%最终死于自杀
词的杂拌、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内 向性思维和缄默症等。 • 思维过程障碍:思维奔逸、思维阻滞(中断)、思维贫乏、 抽象概括能力下降、持续语言、思维云集、逻辑倒错性思维、 音连意连、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理性赘述等。
第十页,共五十二页。
精神分裂症临(Lin)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三)
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思(Si)维、情感、 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
无意识障碍,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 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 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多数患者 最终发展至精神衰退。
• 仅少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第三页,共五十二页。
精神分裂(Lie)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 多为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
• 以阴性症状为主,极少有幻觉妄想 • 自动缓解者少,治疗和预后差
第十五页,共五十二页。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Biao)现
• 临床分型
• 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病人的主要临床相可分成若干类型。
• 不同的类型除临床表现不同外,在起病形式,病程经过均有 所不同。
• 不同亚型也许还有病因学的不同。
第十一页,共五十二页。
精神分裂症临(Lin)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四)
4.意志行为障碍 • 意志减退甚至缺乏,意志活动增强(偏执型) • 意向倒错: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Ji)的身体 • 违拗、被动服从 • 木僵、腊样屈曲,紧张性兴奋 • 激越和冲动控制能力减退,社交敏感性降低
• 自杀:约50%有自杀企图,约10~15%最终死于自杀
词的杂拌、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内 向性思维和缄默症等。 • 思维过程障碍:思维奔逸、思维阻滞(中断)、思维贫乏、 抽象概括能力下降、持续语言、思维云集、逻辑倒错性思维、 音连意连、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理性赘述等。
第十页,共五十二页。
精神分裂症临(Lin)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三)
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思(Si)维、情感、 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
无意识障碍,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 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 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多数患者 最终发展至精神衰退。
• 仅少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第三页,共五十二页。
精神分裂(Lie)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 多为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
• 以阴性症状为主,极少有幻觉妄想 • 自动缓解者少,治疗和预后差
精神分裂症专题知识培训课件

认为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非系统妄想)。
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钟情妄想)。
坚信爱人对自己不忠,另有外遇(嫉妒妄想)。无根据地夸 大自己的能力、地位、财富(夸大妄想)。
突然发生,与患者的经历、现实环境无关的病理性信念(原 发性妄想)。
患者突然对正常的知觉体验产生妄想(妄想知觉)。
精神分裂症专题知识
3
历史
●1896年,德国医生克雷丕林(Kraepelin)收集了数千例病人的 临床资料,对名称各异的症状群进行了分析,认为青春痴呆、慢 性系统性妄想症、紧张症和早发性痴呆是同一疾病的亚型。故合 并上述类型命名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将 其视为独立疾病单元。
●1911年,瑞士医生布鲁勒(E.Bleuler)提出“精神分裂症”的 概念,认为其本质是由于病态思维过程所导致的人格分裂,“缺 乏一致性是它基本的障碍,它是在思维、感受、意志及人格的主 观感觉上表现出不一致性、不完整性,是一种分离破裂的障碍。” 他指出,联想障碍、情感淡漠、矛盾症状和内向症是该病的基本 症状。
精神分裂症专题知识
8
病因
(2)神经生物因素:
■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氨基酸功能 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 5-羟色胺(5-HT)假说:5-HT2A受体可 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DA释放有关。
精神分裂症专题知识
9
病因
(3)个性与心理社会因素
孤僻、少语、怕羞、敏感、多疑、沉溺于幻 想,称分裂样人格障碍。
20
临床表现
(二)精定向神、症自状知力障碍
■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定向力完好 ■ 多数智能正常,后期部分智能减退 ■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缺乏 ■ 自知力恢复提示疾病好转
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钟情妄想)。
坚信爱人对自己不忠,另有外遇(嫉妒妄想)。无根据地夸 大自己的能力、地位、财富(夸大妄想)。
突然发生,与患者的经历、现实环境无关的病理性信念(原 发性妄想)。
患者突然对正常的知觉体验产生妄想(妄想知觉)。
精神分裂症专题知识
3
历史
●1896年,德国医生克雷丕林(Kraepelin)收集了数千例病人的 临床资料,对名称各异的症状群进行了分析,认为青春痴呆、慢 性系统性妄想症、紧张症和早发性痴呆是同一疾病的亚型。故合 并上述类型命名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将 其视为独立疾病单元。
●1911年,瑞士医生布鲁勒(E.Bleuler)提出“精神分裂症”的 概念,认为其本质是由于病态思维过程所导致的人格分裂,“缺 乏一致性是它基本的障碍,它是在思维、感受、意志及人格的主 观感觉上表现出不一致性、不完整性,是一种分离破裂的障碍。” 他指出,联想障碍、情感淡漠、矛盾症状和内向症是该病的基本 症状。
精神分裂症专题知识
8
病因
(2)神经生物因素:
■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氨基酸功能 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 5-羟色胺(5-HT)假说:5-HT2A受体可 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DA释放有关。
精神分裂症专题知识
9
病因
(3)个性与心理社会因素
孤僻、少语、怕羞、敏感、多疑、沉溺于幻 想,称分裂样人格障碍。
20
临床表现
(二)精定向神、症自状知力障碍
■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定向力完好 ■ 多数智能正常,后期部分智能减退 ■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缺乏 ■ 自知力恢复提示疾病好转
精神分裂症PPT模板共25页文档

精神分裂症PPT模板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Hale Waihona Puke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Hale Waihona Puke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精神分裂症PPT学习课件

28
主要类型
懒
单纯型
乱
青春型
呆
紧张型
疑
偏执型
29
1. 偏执型(妄想型):
此型最常见。 以妄想为主要表现,常
伴有幻觉,思维过程和 情绪常相对完好,在妄 想未被暴露时,患者常 被认为“正常”。
30
案例:
患者男性,34岁,已婚,工程师,因怀疑被毒害半年入院。 病前个性:孤僻、多疑、沉默、敏感。平素健康,无重病史。母 患精神病已20年。
因此,将这一疾病命名 为“精神分裂症”
8
描述了许多 四A“基本症状”
Apathy;情感淡漠 Associative Loseness;联想障碍 Abulia;意志缺乏 Autism;内向性
9
流行病学
在不同国家的终身患病率是不同的,范围从0.1%2.0%,大多数国家介于0.5%-1%之间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为1%左右 中国(不含港、澳、台)的流行病学发病率为 6.55‰ ,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和四川,最 低的是山东崂山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男性为15-25岁,女性 稍晚 国内约780万患者
6
概念起源发展
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 人,Emil Kraepelin (1896)第一次对精 神疾病进行了分类。
躁狂-抑郁症 将慢性精神病中的青
春型,紧张型和偏执 型这三种慢性精神病 合其来称为“早发性 痴呆”。
7
1911年,Eugen Bleuler
他认为许多病例并未出 现逐渐衰退的现象,中 年期发病的病例也不支 持这种说法,本病的特 点是人格(精神)分裂
身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仪态端正, 意识清楚,智力正常,言答切题,表情紧张,所谈多为上述内容, 但进一步追问却说不出道理,否认有病。
主要类型
懒
单纯型
乱
青春型
呆
紧张型
疑
偏执型
29
1. 偏执型(妄想型):
此型最常见。 以妄想为主要表现,常
伴有幻觉,思维过程和 情绪常相对完好,在妄 想未被暴露时,患者常 被认为“正常”。
30
案例:
患者男性,34岁,已婚,工程师,因怀疑被毒害半年入院。 病前个性:孤僻、多疑、沉默、敏感。平素健康,无重病史。母 患精神病已20年。
因此,将这一疾病命名 为“精神分裂症”
8
描述了许多 四A“基本症状”
Apathy;情感淡漠 Associative Loseness;联想障碍 Abulia;意志缺乏 Autism;内向性
9
流行病学
在不同国家的终身患病率是不同的,范围从0.1%2.0%,大多数国家介于0.5%-1%之间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为1%左右 中国(不含港、澳、台)的流行病学发病率为 6.55‰ ,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和四川,最 低的是山东崂山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男性为15-25岁,女性 稍晚 国内约780万患者
6
概念起源发展
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 人,Emil Kraepelin (1896)第一次对精 神疾病进行了分类。
躁狂-抑郁症 将慢性精神病中的青
春型,紧张型和偏执 型这三种慢性精神病 合其来称为“早发性 痴呆”。
7
1911年,Eugen Bleuler
他认为许多病例并未出 现逐渐衰退的现象,中 年期发病的病例也不支 持这种说法,本病的特 点是人格(精神)分裂
身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仪态端正, 意识清楚,智力正常,言答切题,表情紧张,所谈多为上述内容, 但进一步追问却说不出道理,否认有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赖行为 自卑 丧失自我尊严 去性格化 感到无助和无力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因素出现:
掌握生活技能有困难 维持社交或者家庭关系出现困难 缺乏寻找社区资源的动机 抗压能力非常低 教育和就业目标与年龄和能力不符合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购物技能训练 打电话技能训练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技能训练 访友技能训练 就诊技能训练
全面(整体)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
功能训练
全面康复
早期同步
基本原则
团结协作
主动参与
回归社会
1、功 能训练
训练方式:根据功能评定采 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
训练内涵:通过各种训练, 以达到功能恢复或重建和发展 。
理想结果:适应环境,进行必需的 功能活动,或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2、全
精神分裂症的高致残率, 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点防治 的精神疾病。
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的研究尚不够 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与国外也存在较大差距。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精神分裂症呈慢性病程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康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慢性疾病患者和残疾人。
需要我们
发挥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作用-做好康复工作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全员参与,达成一致 立足家庭,面向社会 制定计划,逐项落实 发现优势,全面发展
持之以恒,突出重点 严格要求,灵活训练 鼓励正性,忽略负性 增强意识,经常实践
对象: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
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 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具体措施: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 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 ,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 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 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
急性期
巩固期
有效控制症状
控制症状、 预防复发
维持期
改善生活 质量,促进 社会回归
回归 社会
全病程治疗并制定长期维持治疗计划
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世界卫生组 织),终身患病率高达13‰(美国)。
年发病率为0.22‰左右 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5.69‰(1982年) 1993年6.33‰ 全国精神残疾率1.8%,其中精神分裂症残疾率为1.67%。 精神分裂症自然预后较差,自然好转及痊愈患者为17.9%,
二、康复的原则及措施
康复 指疾病一旦发生后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尽量减少 疾病对患者各种功能的影响;并通过针对性功能训练, 补偿患者已经引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残损 、残疾和残障;恢复患者的学业、职业、人际交往、生 活自我料理等病前社会角色功能。
基本原则 功能训练为中心,提高功能水平活动能力
强调病人的优点 专注于此时此地 彼此尊重的伙伴关系 鼓励病人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鼓励独立自主地生活 与家属建立伙伴关系 以成果为导向
三、精神疾病分裂症患者的独立生活技能训练
什么是独立生活技能?
自我照料与独立生活 业余娱乐活动 人际交往技能 社会角色的履行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因素出现:
大约2/3精神分裂症患者保留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可以达到临床治 愈,但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比率较高,5年内的复发 率超过80%,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 治疗者的5倍。
有利于预后的非治疗性因素是:起病年龄较晚,急性起 病,发作短暂,阳性症状为主或伴明显的情感症状,病 前人格正常,病前社交与适应能力良好,病情发作与心 因关系密切,家族中无典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婚以及 家庭关系和睦等。通常女性的预后要好于男性。
服药技能训练 学习技能训练 娱乐技能训练 参加集体活动技能训练 应对各种生活压力技能训练 控制情绪技能训练
第一步: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的信任 第二步:探讨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步:根据具体情况回顾患者的技能缺陷 第四步:选定训练内容,制定训练计划 第五步:家庭成员演示 第六步:患者模仿练习 第七步:反复训练、反复强化
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技能下降,患者的社会交往技能 缺陷也难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康复
包括以下六个社交技巧:(1)社交中提倡目光接触, 加强眼神交流;(2)社交中保持良好姿势,有手势和 身体动作;(3)社交中要有协调的面部表情;(4) 社交中说话声音要响亮和语调要抑扬顿挫;(5)社交 中评议要流畅;(6)社交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整 体潜力水平高。
精神分裂症生活技能训练
一、概述:精神分裂症的现状 二、康复的原则及措施 三、生活技能训练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具有特殊的思维、知觉、 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常见重型精神疾病。
以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整
体功能衰退,但部分患者可痊愈或基本痊愈
精神分裂症:一种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 ,可导致50%患者精神残疾
病情严重程度随反复发作次数增加而不断 加重
精神病 阴性症状 认知缺陷
Symptom Severity
精神分裂症
病因
病程
未明
迁延
青壮年 起病
诊断时间(年)
指南推荐——全病程治疗
基层精神卫生专科 工疗组与职业康复 家庭病床与随访服务 家庭看护及社区自助社团 家庭教育及其他心理社会干预
原则和理念
社区为基础 量体裁衣式 充分尊重病人 整合服务 协同且持续
原则和理念
主动性的个案管理系统 就业为目标 适度调整环境条件 强调情境评估 重视技能训练
原则和理念
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 尊重原则 精神疾病并不可怕,不必谈之色变,更不要忌医讳药。 2.宽容原则 不能因疾病的存在而歧视他们,要和平的与患者相处。 3.理解原则 真正了解对方,设身处地的关心患者。 交谈的技巧 良好的语言,使患者感到
躯体上
面康复
精神上
整
体
康
职业上
复
社会上
3、回 归社会
参与社会生活 履行社会职责 分享社会福利
4、主动参与
激发患者对康复训练的热情 调动患者训练的积极性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呈慢性病程,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康复主要服务的场合是社区,即社区康复(CBR)
是主战场。
国内开展的几种社区服务形式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因素出现:
掌握生活技能有困难 维持社交或者家庭关系出现困难 缺乏寻找社区资源的动机 抗压能力非常低 教育和就业目标与年龄和能力不符合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购物技能训练 打电话技能训练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技能训练 访友技能训练 就诊技能训练
全面(整体)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
功能训练
全面康复
早期同步
基本原则
团结协作
主动参与
回归社会
1、功 能训练
训练方式:根据功能评定采 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
训练内涵:通过各种训练, 以达到功能恢复或重建和发展 。
理想结果:适应环境,进行必需的 功能活动,或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2、全
精神分裂症的高致残率, 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点防治 的精神疾病。
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的研究尚不够 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与国外也存在较大差距。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精神分裂症呈慢性病程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康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慢性疾病患者和残疾人。
需要我们
发挥基层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作用-做好康复工作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全员参与,达成一致 立足家庭,面向社会 制定计划,逐项落实 发现优势,全面发展
持之以恒,突出重点 严格要求,灵活训练 鼓励正性,忽略负性 增强意识,经常实践
对象: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
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 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具体措施: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 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 ,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 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 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
急性期
巩固期
有效控制症状
控制症状、 预防复发
维持期
改善生活 质量,促进 社会回归
回归 社会
全病程治疗并制定长期维持治疗计划
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世界卫生组 织),终身患病率高达13‰(美国)。
年发病率为0.22‰左右 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5.69‰(1982年) 1993年6.33‰ 全国精神残疾率1.8%,其中精神分裂症残疾率为1.67%。 精神分裂症自然预后较差,自然好转及痊愈患者为17.9%,
二、康复的原则及措施
康复 指疾病一旦发生后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尽量减少 疾病对患者各种功能的影响;并通过针对性功能训练, 补偿患者已经引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残损 、残疾和残障;恢复患者的学业、职业、人际交往、生 活自我料理等病前社会角色功能。
基本原则 功能训练为中心,提高功能水平活动能力
强调病人的优点 专注于此时此地 彼此尊重的伙伴关系 鼓励病人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鼓励独立自主地生活 与家属建立伙伴关系 以成果为导向
三、精神疾病分裂症患者的独立生活技能训练
什么是独立生活技能?
自我照料与独立生活 业余娱乐活动 人际交往技能 社会角色的履行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因素出现:
大约2/3精神分裂症患者保留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可以达到临床治 愈,但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比率较高,5年内的复发 率超过80%,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 治疗者的5倍。
有利于预后的非治疗性因素是:起病年龄较晚,急性起 病,发作短暂,阳性症状为主或伴明显的情感症状,病 前人格正常,病前社交与适应能力良好,病情发作与心 因关系密切,家族中无典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婚以及 家庭关系和睦等。通常女性的预后要好于男性。
服药技能训练 学习技能训练 娱乐技能训练 参加集体活动技能训练 应对各种生活压力技能训练 控制情绪技能训练
第一步: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的信任 第二步:探讨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步:根据具体情况回顾患者的技能缺陷 第四步:选定训练内容,制定训练计划 第五步:家庭成员演示 第六步:患者模仿练习 第七步:反复训练、反复强化
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技能下降,患者的社会交往技能 缺陷也难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康复
包括以下六个社交技巧:(1)社交中提倡目光接触, 加强眼神交流;(2)社交中保持良好姿势,有手势和 身体动作;(3)社交中要有协调的面部表情;(4) 社交中说话声音要响亮和语调要抑扬顿挫;(5)社交 中评议要流畅;(6)社交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整 体潜力水平高。
精神分裂症生活技能训练
一、概述:精神分裂症的现状 二、康复的原则及措施 三、生活技能训练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具有特殊的思维、知觉、 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常见重型精神疾病。
以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整
体功能衰退,但部分患者可痊愈或基本痊愈
精神分裂症:一种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 ,可导致50%患者精神残疾
病情严重程度随反复发作次数增加而不断 加重
精神病 阴性症状 认知缺陷
Symptom Severity
精神分裂症
病因
病程
未明
迁延
青壮年 起病
诊断时间(年)
指南推荐——全病程治疗
基层精神卫生专科 工疗组与职业康复 家庭病床与随访服务 家庭看护及社区自助社团 家庭教育及其他心理社会干预
原则和理念
社区为基础 量体裁衣式 充分尊重病人 整合服务 协同且持续
原则和理念
主动性的个案管理系统 就业为目标 适度调整环境条件 强调情境评估 重视技能训练
原则和理念
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 尊重原则 精神疾病并不可怕,不必谈之色变,更不要忌医讳药。 2.宽容原则 不能因疾病的存在而歧视他们,要和平的与患者相处。 3.理解原则 真正了解对方,设身处地的关心患者。 交谈的技巧 良好的语言,使患者感到
躯体上
面康复
精神上
整
体
康
职业上
复
社会上
3、回 归社会
参与社会生活 履行社会职责 分享社会福利
4、主动参与
激发患者对康复训练的热情 调动患者训练的积极性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呈慢性病程,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康复主要服务的场合是社区,即社区康复(CBR)
是主战场。
国内开展的几种社区服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