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油料学绪论和第一章
储运油料学(储运版)(1)

第一章小结1.石油的元素组成: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
2.石油的烃类组成:由碳和氢可组成烃类化合物,即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它们在原油中占绝大部分。
在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但在二次加工后的石油产品中有不饱和烃(烯烃)。
3.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4.馏分组成:原油加工时通常是按照沸点高低首先将其切割成几个馏分,即汽油馏分、煤柴油馏分(中间馏分)、减压馏分和减压渣油。
5.我国原油的组成特点:从元素组成上看,含硫低、含氮高是我国原油的特点之一。
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是我国原油馏分组成的一个特点。
6.各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升高,馏分中烷烃含量逐渐减少,芳烃含量逐渐增大,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
大部分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质以及全部沥青质都集中在渣油中。
第一章思考与作业1常见的油料有哪几类?石油储运行业所说的油料是指的什么?答:a石油、原油、石油产品、植物油、动物油、合成油b原油、石油产品及成品油2石油命名、特征?答:石油: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性状。
石油的性状:石油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石油的颜色:绝大多数石油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色乃至无色。
石油(Petroleum)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常与天然气共存,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3我国原油有什么特点?我国原油的“三高”是指的什么?答:大多数原油的相对密度(d204)>0.85,属较重原油;凝点(CP)高,粘度高,含蜡量高;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 。
三高一低高凝点高粘度高含蜡硫偏低5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答:石油主要由C,H,S,N,O 5种元素组成。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构成,(还有混合烃)石油中不含烯烃。
油品储运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油品储运知识第一章油品性质1、石油产品储存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要及时检查油罐是否有泄漏。
(2)防止油品超温突沸、乳化造成油品变质。
(3)防止由于检查不细而跑、冒、串油。
2、石油产品的特点是什么?答:石油产品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和对人体有毒有害。
3、石油主要由哪两种元素组成?答:石油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它们占元素总量的96~99%,其中碳元素占83~87%,氢元素占11~14%。
4、炼油厂的主要生产特点?答:(1)易燃;(2)易爆;(3)高温;(4)高压;(5)易腐蚀;(6)易中毒。
5、石油产品的闪点高低对储运有何影响?答:从闪点高低可鉴定出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因为闪点是有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
所以按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送储存和使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第二章安全生产6、如何预防油罐冒顶事故的发生?答:(1)加强责任心,勤检尺、勤检查、勤联系、勤了解收油情况;(2)当油罐油位接近安全高度时,要加强现场检查,及时切换罐;(3)及时掌握收油的变化情况;(4)切勿过于依赖液位计,出现液位异常时,应引起注意,必要时上罐检尺,以防液位计卡住失灵,造成冒罐。
7、油罐为什么要定期检尺?答:(1)定期检尺能及时发现罐内油量的变化,防止跑、漏、串、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掌握油罐活动时的收付量,判断收付是否正常;(3)判断油罐加热器、冷却器是否有泄漏现象。
8、用侧深量油尺进行空距测量时,油高值如何确定?答:直到两次连续测量的读数相差不大于2mm为止。
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大于1mm时,取第一次测量值作为油高;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大于1mm时,取两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油高。
9、量油尺在什么情况下严禁使用?答:量油尺使用时应完好无损,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使用:尺面扭折,弯曲及镶接;尺面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尺锤尖端磨损;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5)没有经计量部门检定而颁发的校正表。
储运油料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石油的化学组成1、石油的组成主要组成元素: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主要化合物组成:a.烃类组成: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原油中没有,只有二次加工后的石油产品中有);b.非烃类组成: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和沥青状物质2、各烃类的重要性质1.烷烃:非极性化合物,几乎不溶于水,但是会溶于有机溶剂。
正构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沸点、熔点和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大,但异构烷烃由于分子侧链,相同碳原子数的异构烷烃的沸点和熔点比烷烃低。
2.环烷烃: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液体,相对分子较大的环烷烃为固体。
沸点、熔点、密度较相同原子数的烷烃高。
化学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比较安定,但储存工程中不易氧化变质。
3.芳香烃:物性: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
苯及其同系物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有毒性。
化性:带侧链芳香烃的侧链会被氧化成为有机酸,带侧链的多环和稠环芳香烃很容易被氧化成胶状物质,这是油品氧化变质的重要原因。
4.不饱和烃:物性:在常温常压下,碳原子数小于C5的烯烃是气体,C5以上的烯烃是液体,碳原子数多的烯烃是固体。
化性:双键不稳定,容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
3、非烃类化合物的危害和防止办法硫化物:危害——1.生成胶状物,使油品变质2.腐蚀设备3.影响汽油抗爆性4.污染环境防止——酸碱洗涤、催化加氢、催化氧化氧化物:危害——腐蚀防止——碱洗氮化物:危害——1.生成胶质,少量的生成物就会导至油品的快速变质2.氮化物还会使石油加工中的催化剂中毒防止——酸洗和催化加氢4、各类化合物在石油中的分布烃类化合物分布规律:随石油馏分沸点升高,馏分中均烷烃含量逐渐减少,芳香烃含量逐渐增加,环烷烃含量则随原油类别不同,或增加、或减少、或大致不变。
非烃化合物的分布: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增高,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
第二章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1、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意义评定石油和油品质量、衡量油库管理水平、控制油品输送过程的重要指标,是设计石油及油品输送管道和油库以及石油加工装置的重要依据。
储运油料学01

2014-8-19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 运动粘度:石油的流动性差别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 粘度为l.46mm2/s,有的却达2×104mm2/s以上。 • 凝点:是指温度下降时液体原油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 原油凝点的高低与原油中高分子化合物含量多少有关,尤 其与蜡含量密切相关。
常温常压下,C1~C4的烷烃为气体;C5~C16的正
构烷烃为液体,是液体燃料的主要组分;C17以上 的正构烷烃为固态,大都存在于柴油和润滑油馏 分中。
甲烷和乙烷是无色无味气体,其它易挥发的低分
子烷烃具有汽油味,碳数多的高分子烷烃无气味, 挥发性很小。烷烃是非极性化合物,几乎不溶于 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
立足国内,开发新源,增效节能
◆
◆ ◆ ◆
参与竞争,争取定价,建立储备
调整结构,多元发展,保护环境 协调关系,加强合作,保护通道 增加投入,提高技术,确保安全
2014-8-19
绪论—油气储运系统简介
储运系统介绍
原油
天然气
2014-8-19
石油及石油工业
什么是石油?
从实质上讲,石油是多重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 合物,或多种烃的混合物。 汽油
2014-8-19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化合物组成:烃类和非烃类
烃 类: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
非烃类: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及胶状、沥青状
物质(胶质、沥青质)
2014-8-19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3、石油的性质 • 石油的性状:石油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 体
第一章 油料基本知识

石油将得到近乎“完美”的利用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 它主要包括原油和天然气两种主要类型。
天然气的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 少量碳原子少于4的烷烃,天然气一般还含 有少量非烃类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 氮气和氦气等。
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虽含量不多,但它们对炼制过程 和产品质量都有极大的危害。硫化物(如硫醇、硫醚、 噻吩等)除对炼油设备有腐蚀外,还会使汽油的感铅性 降低,影响汽油的抗爆性;氧化物(如环烷酸、苯酚等)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氮化物(如吡啶、吡咯等)在空气 中易氧化,颜色变深,汽油的变色与氮化物油罐;胶质、 沥青质是含有氧硫、氮的高分子非烃化合物,石油中此 类化合物含量越大,则颜色越深。 总之,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 混合物。根据原油中的硫含量和主要烃类成分不同,大 体上可分为石蜡基石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烃原油含烷烃、芳香烃较 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
Hale Waihona Puke 最先为石油命名的人当是李昉。
①无机论 :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
②有机论: 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 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 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 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 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石油的元素组成
元素组成是化学组成的基础。 碳 石油的元素 氢 83~87% 11~14%
2 作为化工原料
石油是石油化学工业赖以生存发展 的物质基础。现在人们利用石油作为 化工原料,开拓了化肥、合成纤维、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等一个 又一个新的生产和生活领域。
储运油料学论述

论述:1.油库管理:(1)降低储油温度,减少温差(储油温度高会加速油品蒸发和氧化变质,因而必须采用降温和减小温差的方法)( 2)油罐应尽量装到安全容量,减少上方气体空间(3)减少倒罐、倒桶次数;(装倒油料时由于大呼吸法增加了蒸发损失和油品与新鲜空气的接触,加速氧化变质,隐刺,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倒装操作);(4)采用适当的密封储存,减少与空气接触(5)减少油料与金属接触,防止金属催化作用(6)严防水分、机械杂质混入(7)加强质量检查,严守规章制度2.硫化物的危害:(1)硫化物能加速油品氧化生成胶状物质,使油品变质,严重影响油品的储存安定性。
(2)硫化物引起储油设备、加工装置的严重腐蚀。
(3)硫化物还影响汽油的抗爆性,减弱抗爆剂的作用(4)石油加工中生成含硫化氢和低分子硫醇的恶臭气体以及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含SO2和SO3气体,严重污染大气(5)硫还是某些金属催化剂的毒物。
总之,石油产品中的硫化物一般都有害,要加以限制。
简答:1.国产原油主要由以下几个特征:(1)石蜡基原油多,因而汽油的抗爆性差,柴油的燃烧性好;(2)除克拉玛依原油和青海冷湖原油以外,多数原油含蜡量较多,凝点较高,都需要加热输送或者采用其他降粘措施,孤岛原油凝点虽低至-2℃但其50℃运动粘度高达498所以必须加热输送;(3)除江汉,胜利,孤岛原油以外,其他原油的含硫量较低;(4)除青海冷湖原油和克拉玛依原油外,一般的原油轻质油含量较少。
2.国产原油的性质:大庆原油------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油田-----含硫中间基原油;孤岛原油-----含硫环烷基原油;克拉玛依原油-----混合原油;低硫中间------石蜡基原油3.汽油机爆震与柴油机工作粗暴的概念与差别:汽油机爆震:在高压缩比汽油机中,出现汽缸壁温度猛烈升高,发出金属敲击声,排出大量黑色烟雾状废气,发动机功率下降,耗油率增加,严重时出现气缸零件烧坏,轴承震裂等问题,这一现象称为爆震。
储运油料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石油的化学组成1、石油的组成主要组成元素: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主要化合物组成:a.烃类组成: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原油中没有,只有二次加工后的石油产品中有);b.非烃类组成: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和沥青状物质2、各烃类的重要性质1.烷烃:非极性化合物,几乎不溶于水,但是会溶于有机溶剂。
正构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沸点、熔点和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大,但异构烷烃由于分子侧链,相同碳原子数的异构烷烃的沸点和熔点比烷烃低。
2.环烷烃: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液体,相对分子较大的环烷烃为固体。
沸点、熔点、密度较相同原子数的烷烃高。
化学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比较安定,但储存工程中不易氧化变质。
3.芳香烃:物性: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
苯及其同系物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有毒性。
化性:带侧链芳香烃的侧链会被氧化成为有机酸,带侧链的多环和稠环芳香烃很容易被氧化成胶状物质,这是油品氧化变质的重要原因。
4.不饱和烃:物性:在常温常压下,碳原子数小于C5的烯烃是气体,C5以上的烯烃是液体,碳原子数多的烯烃是固体。
化性:双键不稳定,容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
3、非烃类化合物的危害和防止办法硫化物:危害——1.生成胶状物,使油品变质2.腐蚀设备3.影响汽油抗爆性4.污染环境防止——酸碱洗涤、催化加氢、催化氧化氧化物:危害——腐蚀防止——碱洗氮化物:危害——1.生成胶质,少量的生成物就会导至油品的快速变质2.氮化物还会使石油加工中的催化剂中毒防止——酸洗和催化加氢4、各类化合物在石油中的分布烃类化合物分布规律:随石油馏分沸点升高,馏分中均烷烃含量逐渐减少,芳香烃含量逐渐增加,环烷烃含量则随原油类别不同,或增加、或减少、或大致不变。
非烃化合物的分布: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增高,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
第二章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1、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意义评定石油和油品质量、衡量油库管理水平、控制油品输送过程的重要指标,是设计石油及油品输送管道和油库以及石油加工装置的重要依据。
储运油料学(共50张PPT)

FeS+2HCl →FeCl2+H2S
(5)盐类中的金属进入重馏分油或渣油中,毒害催化剂、 影响二次加工原料质量及产品质量。
因此原油进入炼油厂后,必须先进行脱盐脱水, 使含水量达到0.1%~0.2%。含盐量<5mg/l,对于有 渣油加氢或重油催化裂化过程的炼油厂,要求原油含 盐量<3mg/l。
(2)影响常减压蒸馏的正常操作。含水过多的原油,水分气化,气相 体积大增,造成蒸馏塔内压降增加,气速过大,易引起冲塔等操 作事故。
(3)原油中的盐类,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在换热器和加热炉管壁上 形成盐垢,降低传热效率,增大流动阻力,严重时导至堵塞管 路,烧穿客壁、造成事故。
(4)腐蚀设备,缩短开工周期。CaCl2和MgCl2能水解生成具有强腐蚀性的HCl
润滑油生产过程主要是脱除润滑油馏分和渣油中的胶 质、沥青质、多环短侧链芳烃、非烃化合物及石蜡等,以 改善润滑油的粘温性质、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性能等。加工 过程以物理过程为主,如渣油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 剂脱蜡等。
原油在蒸馏前,必须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以满 足蒸馏装置对原油含盐含水量的要求。
一、原油脱盐脱水的目的
这表明单靠常减压蒸馏无法满足对汽油、柴油的需求,需对 350℃以上的馏 分继续加工,来增加汽油、柴油的供应,同时合理利用该馏分生产润滑油、 石蜡、石油焦。这些加工称为原油的二次加工。
二、二次加工方法
一、热裂化(Thermal Cracking) 以常压重油、减压馏分油、焦化蜡油等为原料,在高温(450
,特别是在低温设备部分存在水分时,形成盐酸,腐蚀更为严重。
CaCl2+2H2O → Ca(OH)2+2HCl MgCl2+2H2O → Mg(OH)2+2H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6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与石油储运有关的石油和 石油产品的相关知识。重点是原油的化学组成和特性;发 动机燃料和发动机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化学组成、理化性 质、使用要求、质量标准以及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 的石油炼制过程及其产品的特点;掌握石油储存、运输中 保持油品质量、油品安全及处理油品变质等方面的知识。
2020/8/6
2020/8/6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 波斯湾的水道。又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 和战略地位,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 的唯一海上通道。
2020/8/6
2020/8/6
2020/8/6
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
原油的相对密度在1000kg/m3以上或710kg/m3以下
➢ 不同原油的流动性差别也很大,如青海原油50℃时的运动
粘度为1.46mm2/s,而乌尔禾稠油在50℃时的运动粘度却 高达20392mm2/s。 2.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
➢ 大多数原油的相对密度(d204)>0.86,属较重原油; ➢ 凝点(CP)高,含蜡量高;庚烷沥青质含量低; ➢ 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
一、石油中烃类的类型及分布规律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在分子
中兼有这3类烃类结构的混合烃所构成;
原油中一般不含烯烃,炔烃更少 。
2020/8/6
1.石油中的烷烃
➢ 烷烃是石油的主要组分,其分子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间以 单键相连呈链状,其余价键为氢原子所饱和。碳链呈直 链的称为正构烷烃,带侧链或支链的烷烃称为异构烷烃。
2020/8/6
请与我联系: TEL: 0532-86984710(O.)
13698676085 E-Mail:
niugl@
2020/8/6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石油的一般性状、 元素组成、馏分组成
2020/8/6
一、石油的一般性状
1.密度及流动性
➢ 多数原油的密度集中在800~980kg/m3之间,但也有个别
2020/8/6
3.石油中的芳香烃
➢ 芳烃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烃类,一般苯环上带 根据苯环的多少和结合形式的差别,芳香烃可分为单环、
储 Storage & Transportation of Petroleum 运 油 料 学
2020/8/6
《储运油料学》是油气储运专业的限选课,也是油气储 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无机化学、有机化 学和物理化学等为先修课。对于将从事炼油厂中油品调 和的质量管理以及石油产品运输、油料储存管理和油料 销售工作者,则应作为必修课程。
2020/8/6
图中从175℃到352℃,每25℃切割一个窄馏分
2020/8/6
350℃到500℃,每25℃切割一个窄馏分,以及>500℃馏分
2020/8/6
第二节 石油中的烃类组成
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为 烃(Hydrocarbon)。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存在于原油的各个 馏分中,因原油的产地和种类不同,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的 相对含量差别也很大。
➢ 烷烃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下,烷烃能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大分 子烷烃可以发生多种C-C键断裂生成小分子烃类的裂化 反应,分子量越大对热越不稳定
2020/8/6
➢ 在一定条件下,烷烃能发生取代反应、脱氢反应、脱氢环
化反应等,碳数 ≥6 的正构烷烃能和尿素结合生成特殊结 构的固体包合物。
一门学问;
✓ 我们学的专业:油气储运;我们的学科门类:石油工程; ✓ 我们以后所从事的行业:石油、石化行业; ✓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原油、石油产品、炼厂气和天然气。 ✓ 总之,我们是与“油”打交道的,对于你们这个专业应
该学习并了解石油和油品的相关知识,为以后所从事的 相关行业打好基础。
2020/8/6
200~350℃
19.7 17.5 14.9 21.5 19.9 25.1 26.0 24.5 30.6 27.6 30.2
350~500℃
26.0 27.5 27.2 29.2 34.9 23.2 29.9 23.2 23.2 25.4 24.8
>500℃
42.8 47.4 51.8 39.9 39.1 32.3 29.7 31.6 14.7 18.0 33.1
其它价键为氢原子所饱和的化合物,是石油中的一种重 要组分。
✓ 石油中大量存在的环烷烃只有含五碳环的环戊烷系和含
六碳环的环己烷系 。
✓ 我国的几种主要原油中一般环己烷系多于环戊烷系 。 ✓ 石油中的环烷烃除单环外,还有双环及多环环烷烃,环
的连接方式以并联为主,环烷烃大多都带有1~2个烷基 侧链。
2020/8/6
层条件下溶解于原油中。
因此,石油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人们习惯上所说的 原油、天然气、伴生气、凝析油等。
2020/8/6
2020/8/6
2020/8/6
2020/8/6
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 风险,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2020/8/6
镇海、舟山、 黄岛和大连。
➢ 不同原油的各馏分含量差别很大。与国外原 油相比,我国主要油田原油中>500℃的减 压 渣 油 含 量 都 较 高 ( 40% ~ 50% ) , < 200℃ 的 汽 油 馏 分 含 量 较 少 ( 一 般 低 于 10%)。
➢ 原油中的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是我 国原油馏分组成的又一个特点。
标准煤
万吨
中国
12.03
日本 印度 美国 德国 平均
1.67 1.18 3.42 2.14 3.67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石油、铁矿石
均已超过50%,中国的资源不能再这么浪费下去了。
节约资源,节能降耗,发展集约型经济,才是改善中国
能源安全的主要手段。
2020/8/6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2020/8/6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原油中的元素主要是由C、H、 S、N、O组成
83~87%
11~14%
1~4%
➢ 原油中除C、H 、 S、N、O外,还有其他微量元素,目前
共检出59种元素,其中原油中的微量金属元素主要有V、 Ni、Fe、Cu、As等 ;
➢ 石油中的非碳氢原子称为杂原子。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
2020/8/6
主要内容
2020/8/6
第一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第二章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 第四章 石油的炼制方法 第五章 燃料的使用要求和规格 第六章 润滑油的使用要求与质量标准 第七章 润滑脂 第八章 蜡、沥青和焦 第九章 添加剂 第十章 油料的管理
石油是什么?
教材: 《储运油料学》 第二版,王从岗、张艳梅,石油大学出版
社 ,2006 ; 主要参考资料: 1.《石油炼制工程》第四版,徐春明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年 2.《石油商品学》(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 3.《炼油厂油品储运技术与管理》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20/8/6
《储运油料学》的重要性
✓ 《储运油料学》是专门研究油料(原油和石油产品)的
石油(Petroleum)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呈黄色、 褐色甚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常与天然气共存(从石 油的外观、来源、最基本特性)
石油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 化学演化而形成的烃类和非烃类的复杂混合物(从地球化 学角度)
石油工业经过100多年发展以后,对“石油”才有了比较 科学的命名(1983年,第11届世界石油大会)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要求
✓ 涉及内容广泛; ✓ 叙述性内容多; ✓ 油品质量标准更新快。
针对以上特点,学习时应注意:
✓ 搞清油品性质和组成的基本概念,注意规律性结论; ✓ 对每一章的内容要及时复习、小结,系统化。
2020/8/6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本课程的 教与学任务!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
✓ 环烷烃的沸点、熔点和密度比相同碳数的烷烃高,但其
密度仍小于 1g/cm3。
✓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也比较稳定,在储存过
程中不易氧化变质。
✓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氧化、裂化、芳构化和取代
等反应。
✓ 环烷烃在汽油机中的燃烧性能介于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
之间。在柴油机中的燃烧性能比烷烃差;但环烷烃是喷 气燃料的理想组分,它使喷气燃料具有较大的热值和密 度,较好的燃烧性能和低温性能。
➢ 当碳原子数大于3时,存在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同分异 构体;
➢ 常温常压下:C1~C4的烷烃为气态;C5~C16的正构烷烃 为液态;C17以上的正构烷烃为固态,存在于柴油和润滑 油馏分中,当温度降低时,可以结晶蜡的形式析出。
➢ 石油中的烷烃根据石油类型的不同含量可达50~70%或 低到10~15% 。
➢ 烷烃是非极性化合物,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 总之,烷烃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因而
安定性好,在储存过程中不易氧化变质。正构烷 烃在汽油机中燃烧性能不好,但异构烷烃的燃烧 性能却很好;在柴油机中正构和异构烷烃的燃烧 性能都很好。
2020/8/6
2.石油中的环烷烃 ✓ 环烷烃是环状的饱和烃,即碳原子以单键相连接成环状,
➢ 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每个组分有其各自不同
的沸点 ,从常温一直到500℃以上;
➢ 用分馏的方法,可以把原油分成不同温度段的各个馏分,